应力路径论文_孙光中,李建坤,周英豪,付佳乐,刘荣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路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路径,砂土,力学,特性,水合物,贵阳。

应力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孙光中,李建坤,周英豪,付佳乐,刘荣辉[1](2019)在《不同应力路径下两种典型煤样瓦斯渗透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斯渗透率是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的重要参数.针对原生结构煤与构造煤两种典型煤样分别进行了常规叁轴压缩及增轴压卸围压两种应力路径下的瓦斯渗透性测试,结果表明:构造煤煤样变形能力较大,在常规叁轴加载及增轴压卸围压两种应力路径下,应变—渗透率曲线变化较为缓和,在峰值应力后出现反转,但增加速率较小.构造煤结构在载荷下的颗粒重组及裂隙揉搓封闭是导致其渗透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原生结构煤强度大,变形能力弱,应变—渗透率在屈服应力处出现反转,渗透率猛增.对比两种应力路径发现,增轴压卸围压路径下,渗透率变化更为剧烈,在屈服应力处渗透率增加速率变大,峰值应力处,达到最大值.结合声发射特征,得到了原生结构煤裂隙萌生、发展及贯通的宏观破坏特征是瓦斯渗透性出现渗流突变的主要原因.从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渗透率与变形之间并不是一致性关系,构造煤变形大,但渗透率变化较为缓和,原生结构煤变形小,渗透性出现急增现象.同时,应力路径对于构造煤瓦斯渗透性影响较小,对原生结构煤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闫旭丽,姚爱军,周一君,宋晓凤,郭彦非[2](2019)在《基坑施工邻域隧道围土应力路径演变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邻域既有隧道周围土体应力路径演变规律,采用Mindlin经典理论,求解基坑底部和四周侧壁卸荷效应在隧道围土各点引起的附加应力场,并与初始应力场相迭加可得各点的现有应力场与应力路径,选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作为土体破坏控制标准以判断隧道围土各方向土体安全度。研究表明:(1)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隧道围土各点应力路径呈现靠近主应力破坏线Kf的演变趋势,其中隧道顶部与靠近基坑侧土体处于易破坏状态,隧道底部与远离基坑侧土体处于较安全状态。(2)沿隧道轴向,基坑开挖对邻域既有隧道围土应力场影响以一倍、二倍基坑开挖宽度为界线。一倍基坑宽度内为强影响区,一倍至二倍基坑开挖宽度内为过渡区,二倍基坑宽度外为弱影响区。(3)基坑与隧道净距越大,基坑开挖对隧道顶部和靠近基坑侧土体应力路径影响越小,该方向计算点处土体应力路径演变规律越趋于相似和稳定。(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孔亮,刘文卓,袁庆盟,董彤[3](2019)在《常剪应力路径下含气砂土的叁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完全分解时,产生的气体使得能源土孔隙压力急速增加,有效应力减小,进而引起土体液化破坏。此时深海能源土斜坡的应力状态与静力液化失稳过程可简化为含气土在常剪应力排水(或不排水)应力路径下的破坏问题。以此为背景,提出了制备含气砂土试样的改进充气管法,并开展了含气砂土的常剪应力路径叁轴试验。22组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孔隙比的含气密砂在不同围压与常剪应力下具有相同的失稳线;含气砂土试样失稳时的应力比和体变均随初始相对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含气密砂在常剪应力路径下饱和度对失稳特征影响的规律性在排水与不排水条件下均不明显,但在不排水条件下含气砂土的孔压(或体变)对变形的敏感性降低;含气密砂在常剪应力路径到达失稳点之后,排水条件下是瞬变的液化鼓胀破坏,不排水条件下是渐变的剪切破坏。(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路德春,程志亮,林庆涛,杜修力[4](2019)在《考虑黏聚效应的黏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合理描述平均主应力增大或减小时黏土的弹塑性变形,尤其对最小主应力小于零时加载路径下土的弹塑性变形问题,利用摩擦块模型揭示土的摩擦强度和黏聚强度机理,给出土的抗剪强度公式.结合土的黏聚强度特性,将子午面划分为φ硬化区和c硬化区.在φ硬化区,将超固结状态对塑性变形的影响考虑进应力路径本构模型中,从而得到塑性变形的计算方法;在c硬化区,利用双曲线关系来描述黏聚力与剪应变的关系,结合剪胀方程确定塑性体应变,建立考虑黏聚效应的黏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该模型仅有6个材料参数,且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通过试验结果对模型的验证表明,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合理描述复杂应力条件,尤其是拉伸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钰霖,胡世丽,洪本根,刘剑,姚康[5](2019)在《原地浸矿过程中注液边界的应力路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屏南某离子型稀土矿山注液分界线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地浸矿过程中这一区域不同深度处土压力强度实测数据,运用p-q空间应力图,描述了此位置不同深度处的应力路径,并阐述了由原地浸矿引起的边坡变形和矿山内部液位变化对该区域不同深度处应力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液位以上的矿体,其应力路径主要受边坡变形的影响,当边坡破坏形式为推移式破坏或者牵引式破坏时,空间应力图相应表现出平均主应力p和广义剪应力q增大或者p减小、q增大;处于液位以下的矿体,其应力路径主要受液位高度的影响,随着液位高度增大或者减小,空间应力图相应表现出p减小、q不变或者p增大、q不变。(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吴云涛,叶万军,杨更社,段钊[6](2019)在《考虑应力路径的土体微观孔隙及宏观变形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工程建设中岩土体遭受复杂应力路径从而呈现出不同变形破坏模式的机制,以银西高铁早胜叁号隧道典型古土壤围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应力路径叁轴仪对试验土样进行不同应力路径的叁轴剪切试验,同时通过低场扫描核磁共振得到试验土体的孔径分布特征。宏细观结合,明确不同应力路径条件下土体变形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轴向加载及侧向卸载两种应力路径条件下,土体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初始围压直接影响土体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根据归一化曲线,2种应力路径条件下土体应力–应变关系均符合双曲线模型;同时,土体的p-q(平均剪应力–广义剪应力)曲线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同应力路径下,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空间位置表现出两两平行的关系。而初始固结围压直接决定了p-q曲线的位置。从土体剪切强度来看,初始围压对提高土体强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当轴向加载时,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均大于相同条件侧向卸载时的量值,尤其在黏聚力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最后,土体初始围压与变形呈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初始围压越小,相同偏应力条件下,土体产生得变形越大。T_2谱峰值强度较大,驰豫时间范围较大。同时,试验土样中小孔隙含量较少,而大孔径含量较多。相同初始围压条件时,土体经历侧向卸载时,T_2谱峰值较大、驰豫时间较长,即土体中大孔隙含量较多。相同偏应力条件下,变形更大。另外,试样虽然达到相同轴向应变条件,但不同应力路径、不同初始围压会使得土体蕴含着不同的孔隙信息。(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祥秋,郑土永,胡子萱[7](2019)在《复杂应力路径下淤泥质软粘土卸荷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珠叁角地区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开挖卸荷力学性态,通过对淤泥质软粘土进行了RTC、RTE及UL等3种不同卸荷应力路径叁轴不排水试验,获得了不同卸荷应力路径下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RTC和RTE应力路径条件下,孔压随应变的发展由正值变为负值,土体由剪缩性发展成为剪胀性;在UL应力路径条件下,当围压水平较低时,且当应变绝对值达到10%左右时,土体进入剪胀状态,而当围压水平较高时,孔压始终为正值,土体只表现为剪缩特性。(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佳岩,王荣[8](2019)在《砂土应力路径试验及橡皮膜嵌入修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石坝堆筑和蓄水时,土体真实应力路径是一个等主应力比(大主应力和小主应力增量比是常数)的加载过程。橡皮膜刺入是等主应力比试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开展系统的等压固结试验,研究了橡皮膜刺入量与围压的关系,建立了橡皮膜刺入量的预测公式。通过开展等主应力比叁轴试验,研究了砂土的变形特性。采用橡皮膜嵌入量公式对等应力比叁轴试验的体积变形进行修正。与常规叁轴试验结果相比,等应力比叁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反弯段、直线段和转折段。应力路径偏转后,球应力持续增长,偏应力递减,但体积变形始终增长,剪切应变逐渐减低。表明试样的体积应变和剪切应变分别与球应力和偏应力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2期)

赵建军,樊奇,李鹏飞,李苏申,汪果[9](2019)在《不同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声发射b值特征及破坏前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英安岩岩样开展单轴、常规叁轴加荷和叁轴卸荷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声发射监测,研究在3种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声发射b值特征差异,探索声发射b值在岩石破坏前兆方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英安岩岩样的声发射b值特征与加载的应力路径关系密切,加荷路径即单轴路径和常规叁轴路径下b值变化规律相似,加荷与卸荷路径下b值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单轴和常规叁轴加荷试验中,围压对声发射b值特征有较大的影响。围压越大,岩样在破坏前,b值的整体水平越高。岩样在破坏时,声发射b值下降幅度越大、降低速率越快,且b值达到整个过程中的最小值。叁轴卸荷试验中,围压对声发射b值特征影响不明显。与常规叁轴试验相比,叁轴卸荷试验在卸荷至一定水平后,其b值整体水平更低,最终破坏时b值的最小值更小。提出当岩样峰值强度后存在明显的应力跌落,此时声发射b值的快速下降可以作为破坏前兆。b值的临界值要通过大量室内岩石声发射试验的统计结果来确定。将声发射b值快速下降、临界值突破0. 6作为试验英安岩岩样的破坏前兆。(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国生,左双英,莫云川,刘小川,杨浩[10](2019)在《不同应力路径下贵阳红黏土固结不排水试验及微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贵阳红黏土不同应力路径、固结不排水试验条件下宏观力学特性及微观作用机理,通过分别施加300 kPa、400 kPa、500 kPa不同围压,在增P、减P、等P加载路径下,研究其应力-应变关系。结合SEM电镜扫描测试结果,分析了贵阳红黏土颗粒形态和孔隙结构等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叁种应力路径下贵阳红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同,应变速率也具有较大差异,但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应变软化现象。不同围压下,红黏土发生剪切破坏的峰值应力与围压呈正相关关系。SEM扫描电镜下,贵阳红黏土内部为片状黏土矿物、少量针状分散矿物及微小不定形物质,按一定的分布规律,进行接触、联结与排列组合形成特殊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着宏观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应力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邻域既有隧道周围土体应力路径演变规律,采用Mindlin经典理论,求解基坑底部和四周侧壁卸荷效应在隧道围土各点引起的附加应力场,并与初始应力场相迭加可得各点的现有应力场与应力路径,选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作为土体破坏控制标准以判断隧道围土各方向土体安全度。研究表明:(1)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隧道围土各点应力路径呈现靠近主应力破坏线Kf的演变趋势,其中隧道顶部与靠近基坑侧土体处于易破坏状态,隧道底部与远离基坑侧土体处于较安全状态。(2)沿隧道轴向,基坑开挖对邻域既有隧道围土应力场影响以一倍、二倍基坑开挖宽度为界线。一倍基坑宽度内为强影响区,一倍至二倍基坑开挖宽度内为过渡区,二倍基坑宽度外为弱影响区。(3)基坑与隧道净距越大,基坑开挖对隧道顶部和靠近基坑侧土体应力路径影响越小,该方向计算点处土体应力路径演变规律越趋于相似和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光中,李建坤,周英豪,付佳乐,刘荣辉.不同应力路径下两种典型煤样瓦斯渗透性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闫旭丽,姚爱军,周一君,宋晓凤,郭彦非.基坑施工邻域隧道围土应力路径演变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9

[3].孔亮,刘文卓,袁庆盟,董彤.常剪应力路径下含气砂土的叁轴试验[J].岩土力学.2019

[4].路德春,程志亮,林庆涛,杜修力.考虑黏聚效应的黏土应力路径本构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

[5].王钰霖,胡世丽,洪本根,刘剑,姚康.原地浸矿过程中注液边界的应力路径变化规律[J].矿冶工程.2019

[6].吴云涛,叶万军,杨更社,段钊.考虑应力路径的土体微观孔隙及宏观变形特征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7].王祥秋,郑土永,胡子萱.复杂应力路径下淤泥质软粘土卸荷力学特性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杨佳岩,王荣.砂土应力路径试验及橡皮膜嵌入修正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9].赵建军,樊奇,李鹏飞,李苏申,汪果.不同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声发射b值特征及破坏前兆[J].工程地质学报.2019

[10].杨国生,左双英,莫云川,刘小川,杨浩.不同应力路径下贵阳红黏土固结不排水试验及微观机理研究[J].贵州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路径2应力线性化路径4应力线性化分布和图5.11所示为路径4应力线性化分布...实验条件2下裂纹扩展过程中最大主应...路径1应力线性化和图5.7所示为路径2应力线性化分布,...

标签:;  ;  ;  ;  ;  ;  ;  

应力路径论文_孙光中,李建坤,周英豪,付佳乐,刘荣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