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静脉造影论文-史瑾

冠状静脉造影论文-史瑾

导读:本文包含了冠状静脉造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状静脉,分支,CS,显影率

冠状静脉造影论文文献综述

史瑾[1](2008)在《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与冠状静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在显示冠状静脉系统解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叁维螺旋CT(MSCT)显示冠状静脉窦(CS)及其分支解剖的价值及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的CT解剖特征。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进行117例患者(男67例,年龄56±10岁)的冠状静脉成像,观测冠状静脉窦及其属支的形态、位置、数目。其中46例(男26例,年龄52±10岁)同期行MSCT扫描与选择性冠状静脉造影(CVG),以CVG为金标准,计数CS及其各分支的显影率;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期刊2008-06-01)

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于海波,邓捷[2](2007)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及左室电极植入61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冠状静脉逆行造影(RCV)及左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心力衰竭患者,男52例,女9例,平均年龄59.4±11.7(30~81)岁。其中扩张型心脏病35例,缺血性心肌病19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入选标准:心功能(NYHA)Ⅲ~Ⅳ级,左心室舒张末径≥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根据RCV静脉解剖特点,个体化选择起搏静脉径路和左室电极,以获得理想的左心室起搏部位。结果61例共63次RCV,左室电极静脉部位分别是心侧28例、心后侧18例、心中9例、心中与心侧交通支4例、心大2例。术中发生冠状静脉夹层2例和心肌穿孔1例,其中1例3年间共3次造影,前2次分别因静脉狭窄和夹层而未植入左室电极,第3次改用较软的冠状窦电极导管引导长鞘和较细的OTW电极而成功植入;另2例发生轻微夹层、穿孔和少量心包积液但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影响左室电极植入。3例心侧静脉狭窄,1例狭窄50%,仍通过4189左室电极;1例近中段狭窄80%,电极不能通过而应用球囊扩张数次后,送入4193左室电极;另1例静脉较细且近中段狭窄50%,电极未能植入,3年后植入较细的OTW1056T电极。结论冠状静脉变异较大,左室电极以经侧静脉和后侧静脉植入为主,部分可经心中静脉进入理想的起搏部位。术中细致规范地操作、及时更换合适器械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谢萍,侯阳,孙英贤[3](2007)在《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与冠状静脉造影结果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多层螺旋CT(MSCT)已经成为一种无创评价心脏结构的重要工具,且已有研究提示,采用心电门控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确定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判定的结果符合率很高[1-4]。国外虽然也有用MSCTA研究冠状静脉窦(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S1期)

臧红云,王冬梅,于海波,韩雅玲,邓捷[4](2007)在《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及左心室电极置入61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冠状静脉逆行造影(RCV)及左心室电极置入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心衰患者,男52例,女9例,平均年龄59.4±11.7(30-81)岁。扩心病35例,缺血性心肌病19例,高心病7例。入选标准:NYHAⅢ~Ⅳ级,左心室舒张末径≥55 mm,LVEF<0.40。根据RCV静脉解剖特点,个体化选择起搏静脉径路和左心室电极以获得理想的左心室起搏部位。结果61例共63次RCV,左心室电极静脉部位分别是心侧28例、心后侧18例、心中9例、心中与心侧交通支4例、心大2例。术中发生冠状静脉夹层2例和心肌穿孔1例,其中1例3年间共3次造影,前2次分别因静脉狭窄和夹层而未置入左心室电极,第3次改用较软的冠状电极导管引导长鞘和较细的OTW电极而成功置入,另2例发生轻微夹层、穿孔和少量心包积液但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影响左心室电极置入;3例心侧静脉狭窄,1例狭窄50%仍通过4189左心室电极;1例近中段狭窄80%,电极不能通过而应用球囊扩张数次后,送入4193左心室电极,另1例静脉较细且近中段狭窄50%电极未能置入,3年后置入较细的OTW 1056T电极。结论冠状静脉变异较大,左心室电极以经侧静脉和后侧静脉置入为主,部分可经心中静脉进入理想的起搏部位。术中细致规范的操作、及时更换合适器械可使并发症降至最低。(本文来源于《第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4-05)

史瑾,谢萍,侯阳,孙英贤,郭启勇[5](2006)在《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与冠状静脉造影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叁维螺旋CT(mul tislice spiral CT,MSCT)显示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及其分支解剖的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进行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52±10)岁]的冠状静脉成像,观测冠状静脉窦及其属支,同期行选择性冠状静脉造影(CVG),以CVG为金标准,计数CS及其各分支的显影率;测量CS口、心中静脉(the middle cardiac vein,MCV)口和左室后静脉(the left posterior vein, PV)口的直径,测量冠状静脉各主要分支间的距离,分析MSCT与CVG测量值问的相关性。结果 MSCT显(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期刊2006-06-01)

程应樟,程晓曙,吴清华,吴延庆,李菊香[6](2003)在《冠状静脉造影及其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 6例冠状静脉造影体会 ,2例因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 ,大头消融导管需在冠状静脉内标测 ;4例扩张型心肌病行双心室叁腔心脏起搏治疗 ,安置左心室 2 187电极于冠状静脉左室支。使用特制冠状静脉窦鞘管 ,将单球囊造影管经鞘管送入冠状窦开口处 ,充盈球囊的同时行冠状静脉逆行造影。 6例冠状静脉造影均成功 ,发现有冠状静脉憩室 1例 ,消融患者均按造影指引在冠状静脉内精确标测靶点 ,消融成功 ,心脏起搏器安置患者均按造影结果找到理想左心室起搏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03年02期)

刘训龙,卢林泉[7](1986)在《术中胃冠状静脉造影的应用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治疗门脉高压的手术中,对12例作了胃冠状静脉造影。其中2例(术前 X 线钡餐检查未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见造影剂呈入肝流向,冠状静脉、门静脉及肝内门脉分支显影,未见胃底曲张静脉及门奇静脉间的反常交通支.其余10例造影剂呈离肝流向,冠状静脉增粗、扭曲,与奇静脉间有扩张的反常交通支,直径达6~12mm,并清晰显示胃底曲张静脉丛。作者认为,术中胃冠状静脉造影对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1986年05期)

冠状静脉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冠状静脉逆行造影(RCV)及左室电极植入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心力衰竭患者,男52例,女9例,平均年龄59.4±11.7(30~81)岁。其中扩张型心脏病35例,缺血性心肌病19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入选标准:心功能(NYHA)Ⅲ~Ⅳ级,左心室舒张末径≥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根据RCV静脉解剖特点,个体化选择起搏静脉径路和左室电极,以获得理想的左心室起搏部位。结果61例共63次RCV,左室电极静脉部位分别是心侧28例、心后侧18例、心中9例、心中与心侧交通支4例、心大2例。术中发生冠状静脉夹层2例和心肌穿孔1例,其中1例3年间共3次造影,前2次分别因静脉狭窄和夹层而未植入左室电极,第3次改用较软的冠状窦电极导管引导长鞘和较细的OTW电极而成功植入;另2例发生轻微夹层、穿孔和少量心包积液但血液动力学稳定未影响左室电极植入。3例心侧静脉狭窄,1例狭窄50%,仍通过4189左室电极;1例近中段狭窄80%,电极不能通过而应用球囊扩张数次后,送入4193左室电极;另1例静脉较细且近中段狭窄50%,电极未能植入,3年后植入较细的OTW1056T电极。结论冠状静脉变异较大,左室电极以经侧静脉和后侧静脉植入为主,部分可经心中静脉进入理想的起搏部位。术中细致规范地操作、及时更换合适器械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冠状静脉造影论文参考文献

[1].史瑾.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与冠状静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在显示冠状静脉系统解剖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2008

[2].臧红云,王冬梅,韩雅玲,于海波,邓捷.心脏再同步治疗中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及左室电极植入61例临床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

[3].谢萍,侯阳,孙英贤.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与冠状静脉造影结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

[4].臧红云,王冬梅,于海波,韩雅玲,邓捷.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及左心室电极置入61例临床分析[C].第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5].史瑾,谢萍,侯阳,孙英贤,郭启勇.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与冠状静脉造影对照研究[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2006

[6].程应樟,程晓曙,吴清华,吴延庆,李菊香.冠状静脉造影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

[7].刘训龙,卢林泉.术中胃冠状静脉造影的应用及评价[J].上海医学.1986

标签:;  ;  ;  ;  

冠状静脉造影论文-史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