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

论文摘要

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沉积柱DH-CL13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和正构烷烃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时期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时期,沉积柱的TOC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自全新世以来, 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org值在MIS3至MIS2时期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导致。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洋动物、微生物、海洋大型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在从MIS3时期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样品与实验分析
  •   1.1 样品和定年测试
  •   1.2 TOC和δ13Corg分析
  •   1.3 烷烃的提取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沉积柱的年代框架
  •   2.2 TOC和δ13Corg
  •   2.3 正构烷烃分布及其指标
  • 3 讨论
  •   3.1 δ13Corg与有机质来源
  •   3.2 正构烷烃的生物来源以及陆源贡献的变化
  •   3.3 MIS3时期以来源区植被的变迁以及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李永祥

    关键词: 沉积记录,稳定碳同位素,正构烷烃,古气候

    来源: 地球化学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1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053),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OGA201603B)

    分类号: P736.41

    DOI: 10.19700/j.0379-1726.2019.05.005

    页码: 483-492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342K

    下载量: 198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陆科学钻探开展古气候研究进展[J]. 地学前缘 2017(01)
    • [2].地下水中的惰性气体古气候研究进展[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6(06)
    • [3].重建大气~(14)C浓度变化的历史[J]. 科学观察 2015(06)
    • [4].“复原”古气候 “预言”大未来——记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旭[J]. 科学中国人 2019(11)
    • [5].古气候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进展 2011(02)
    • [6].古环境研究的新篇章[J]. 科学通报 2015(12)
    • [7].三湖河中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与古气候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01)
    • [8].媒体扫描[J]. 气象科技进展 2013(03)
    • [9].封面砗磲故事[J]. 海洋学报 2019(06)
    • [10].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古气候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0)
    • [11].铜川地区11.4~1.5 ka B.P.期间黄土地球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球与环境 2019(01)
    • [12].孟加拉扇沉积作用与古气候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 2016(06)
    • [13].石盐中流体包裹体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地质论评 2015(03)
    • [14].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古气候的新认识[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1)
    • [15].D/O循环与H事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06)
    • [16].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次生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古气候意义[J]. 地球科学 2018(11)
    • [17].洞穴天书[J]. 大众科学 2018(01)
    • [18].粒度分析在中国第四纪黄土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9].孢粉·气候·人类活动——记兰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黄小忠[J]. 科学中国人 2020(09)
    • [20].探寻科学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访刘嘉麒[J]. 少年儿童研究 2014(09)
    • [21].粒度端元模型在新疆黄土粉尘来源与古气候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 沉积学报 2018(06)
    • [22].古风力恢复研究进展:利用介质的搬运能力[J]. 地学前缘 2018(02)
    • [23].中国盐湖沉积年代学研究进展[J]. 盐湖研究 2016(02)
    • [24].武汉泛后湖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古气候研究[J]. 城市勘测 2016(05)
    • [25].古土壤定量重建古气候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2)
    • [26].中国石笋古气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27].北京昌平地区30000 yr BP以来的古气候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8].陆生蜗牛化石与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8(05)
    • [29].天山北麓地区博乐黄土磁化率、粒度特征与古气候意义[J]. 地球环境学报 2018(02)
    • [30].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J]. 自然杂志 2016(04)

    标签:;  ;  ;  ;  

    南海北部东沙海区海洋氧同位素3期以来沉积有机碳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信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