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丹丹[1](2020)在《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有机碳动态格局与微生物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大坝自建立以来,由于三峡工程的反季节水位调控,库区周围形成的一段特殊的河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即为三峡水库消落区。三峡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岸带生态系统原有的植被类型和水文平衡,进而影响土壤碳(carbon,C)氮(nitrogen,N)动态和微生物特征。但关于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壤C动态和微生物特征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在三峡水库消落区从上游到下游选择6个样点:长寿(CS),涪陵(FL),忠县(ZX),万州(WZ),巴东(BD)和秭归(ZG),在每个样点建立50m×50m的样带,每个样带包含4个海拔梯度:低海拔(Low,即<145米,永久淹水区域,无植被生长);中海拔(Middle,145-160米,淹水时间较长,植被恢复时间较短);高海拔(High,160-175米,淹水持续时间较短,植被恢复时间较长);对照(Control,>175米,原始植物无淹水地区),进行植被和土壤(0-10 cm和10-30 cm)的调查和取样。分析和测定植物特征(植被生物量,C,N含量及C:N比及其同位素值),土壤不同碳库[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SOC),惰性碳(recalcitrant C,RC)和易变碳(labile C,LC)]及其同位素值,土壤C水解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探讨三峡水库消落区反季节淹水对植物群落、土壤C和N动态、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植被-土壤C,N库-微生物互作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淹水对植被群落结构和植被-土壤C,N同位素特征的影响淹水显着地改变了不同位点的植被群落结构组成(C3和C4植物)。在消落区上游,相对于不淹水地区,反季节淹水导致上游淹水区的C4植物生物量占比平均下降了25%,但下游淹水导致C4植物生物量占比增加了59%,总的来说,淹水导致整个流域内的C4植物比例增加。C3和C4植物组成的改变进而影响土壤的δ13C值。我们的结果表明,土壤的δ13C相对稳定,并且所有研究区域的δ13C值都接近C3植物的δ13C值。土壤和植物之间的13C同位素差异(Δδ13C)在上游淹水区和不淹水区均低于零,但在下游仅在淹水区低于零,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淹水改变了植被群落。通过对比分析C3和C4植物对土壤不同C库的贡献,发现几乎在所有地点,淹水区的SOC库和RC库中,来源于C3植物输入的C的比例显着高于来源于C4植物的比例,而易变碳(LC)中来源于C4植物输入的C比例在消落区从上游到下游有显着增加的趋势。此外,对于土壤δ15N来说,与所有地区的淹水区相比,未淹水区的土壤δ15N值富集程度更高,并且土壤δ15N与土壤C和N库含量以及土壤pH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植被δ15N值不相关。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消落区流域尺度上,淹水改变了植物功能群的组成,导致输入到土壤中植物比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不同C库的累积。对于土壤δ13C和δ15N来说,C,N同位素特征的变化对淹水的响应机制不同。(2)淹水对土壤不同C库及C分解酶活性的影响淹水改变了不同土壤C库与C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不同的土壤C库来说,SOC,C:N比,RC含量和惰性C指数(RIC)从上游(CS和FL)到下游(BD和ZG)逐渐降低,而LC含量呈现单峰趋势在中游较高,对比不同的海拔(代表不同淹水时长),中海拔的SOC含量高于其他海拔。相反,RC和RIC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逐渐降低,而LC则是相反的趋势。这主要是与植物生物量和植物C:N比的空间变化有关。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发现,植被C:N与LC库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RC库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淹水也显着改变了土壤酶活性。对于土壤C水解酶来说,与其他位点相比,中游(ZX和WZ)的四种C水解酶活性高于其他位点,而特定酶活(即每单位SOC土壤酶活性)在中游和下游最高。这与LC含量的空间变化相一致。而低海拔区的四种C水解酶活性和特定酶活性比其他海拔区低,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淹水产生的厌氧环境和LC利用率降低所致。研究结果表明,LC是导致土壤酶活性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3)淹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淹水显着改变了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组成。在不同位点,细菌生物量在中游(2.70μg g-1 dry soil)显着高于下游(1.51μg g-1 dry soil)和上游(0.66μg g-1 dry soil)。真菌微生物生物量是在中游(0.74μg g-1 dry soil)微生物生物量显着高于下游(0.49μg g-1 dry soil)和上游(0.21μg g-1 dry soil)。总微生物生物量在中游(4.38μg g-1 dry soil soil)显着最高,最低值出现在上游(1.12μg g-1dry soil)。在不同的海拔,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生物量在低海拔与对照相比分别显着降低了46.32%,55.41%,49.27%,在中和高海拔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细菌和总微生物生物量在高海拔有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土层,表层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显着高于底层土壤。对于微生物群落结构来说,其中,在不同的位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例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而真菌/细菌在不同的位点没有显着差异除了巴东显着高于其他位点。在不同的海拔,淹水显着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对真菌来说,淹水显着增加了细菌的比例。总的来说,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淹水响应都非常强烈。总之,在三峡水库消落区,我们发现淹水导致植物功能群转化,整个流域尺度,淹水导致C4植物显着增加。对不同C库中功能群植物的来源分析,我们发现原位C3植物凋落物输入增加了土壤SOC和RC的累积,C4植物的增加短期内增加了LC的输入比例。水淹导致植被凋落物的输入的改变显着地影响了土壤C库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于不淹水地区,在淹水区呈现LC含量降低而RC含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此外,土壤C水解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趋势和LC含量变化趋势密切相关,表明淹水导致微生物可利用的C源减少,因而限制土壤C水解酶和微生物活性,从而有利于长期土壤C的稳定,促进C封存。
谢稳春[2](2020)在《适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生长无机解磷菌剂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水库消落区作为化肥、农药及周围泥沙进入水域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不仅能够维持水陆系统生态平衡,而且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性功能。因人类活动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板结、自然植被剥离、植被覆盖率降低。三峡水库自蓄水以来,消落区生态修复也是国家政策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施入微生物菌剂是实现消落区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重要技术之一。本研究从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植物根际土壤筛选出与消落区环境相适应的3株高效解磷菌株制成解磷菌剂,采用Box-Behn1ken响应面法,以不同的泥炭添加量、木炭添加量、硅藻土添加量为因素/水平,以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为响应值,对解磷菌剂载体配方进行优化。通过盆栽试验,考量解磷菌剂对消落区适宜植物香附子生长状况及施用后对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条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水库消落区高效解磷菌筛选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植物黄花草木樨、狗牙根、合萌等根际土壤解磷细菌进行分离,共筛选得到H1、H2、H33株解磷菌菌株,其解磷能力分别为125.00 mg/L、103.67 mg/L、104.53 mg/L,通过16SrDNA测序及Blast检索同源序列鉴定3株解磷菌均为不动杆菌属。2.解磷微生物菌剂配方优化同时选用木炭、泥炭、硅藻土这3种应用比较普遍的载体进行配方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强强联合”,H1、H2、T三种解磷菌剂最优配方为泥炭:木炭:硅藻土=3:4:3,在此条件下测得解磷菌剂有效活菌数分别达到2.55×108个/g、2.23×108个/g、2.56×108个/g。H3解磷菌剂以泥炭:硅藻土=1:1为最优配方,其解磷菌剂有效活菌数为2.3×108个/g。3.不同处理对香附子促生效果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与CK(不施菌剂)相比,施用解磷菌剂(四个处理:H1、H2、H3、T:H1、H2、H3混合接种)能显着提高香附子的株高及鲜重量。其中,在施入第10 d左右,香附子生长速度最快,T处理在测量时间段内均与CK呈现显着性差异;与CK相比,H1、H2、H3、T处理鲜重分别提高了4.3%、20.82%、12.03%、37.94%。与CK相比,H1、H2、H3、T处理土壤pH分别降低了5.5%、7.8%、7.6%、8.5%;H1、H2、H3、T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59.46%、60%、62.7%、52.43%,H1、H2、H3、T处理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提高了4.12%、4.67%、18.81%、14.94%,水解氮含量分别提高了7.55%、11.32%、20.75%、26.42%,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8.89%、2.96%、20%、28.89%;除全钾含量及H2处理全磷,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土壤全磷、全氮含量与CK相比均有提高。经相关性分析得出有机质与速效钾呈显着性正相关,pH与有效磷呈显着性正相关。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能有效促进香附子生长及改善土壤养分,其中T处理效果最好。此外,施用解磷菌剂不会促进土壤磷素进入水体。
刘小莉[3](2020)在《适用于三峡库区无机解磷菌肥的研制及对韭菜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三峡库区磷污染物问题,本论文以三峡库区中段生态屏障区的常见农作物韭菜为实验材料,利用本实验室自三峡库区消落区筛选的高效无机解磷菌制备微生物肥料(以下简称“菌肥”),共设计6个养分处理,包括:(1)CK,不施肥处理;(2)T1,菌肥处理;(3)T2,有机肥处理;(4)T3,菌肥+有机肥处理;(5)T4,测土配方(化肥)处理;(6)T5,菌肥+测土配方(化肥)处理。分别测定韭菜根际土壤理化指标及韭菜生理生化指标,进而分析无机解磷菌肥对韭菜生长的影响,以期把消落区植被生态修复与生态屏障区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从源头减量上实现对磷污染的系统防治。试验结果如下:1)菌肥能显着提升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尤其是与对照组(CK)相比,细菌数量增加176.00%,真菌数量增加62.00%,放线菌数量增加15.93%.但混施无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存活率有小幅度降低。2)菌肥能明显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各施肥处理土壤pH值分别比菌肥处理低了4.78%,0.54%,4.93%,8.25%,菌肥+有机肥的pH值相较于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降低并不明显,但比单施有机肥,土壤pH值提升了4.46%,有机肥和测土配方(化肥)在添加菌肥后能有效减缓土壤pH值的下降速度,平衡土壤酸碱性。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而言,施加菌肥、有机肥、菌肥+有机肥,相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57%、0.55%、4.98%,可见:单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增加不明显,但有机肥加菌肥后有机质能提升0.43%;相较测土配方(化肥),菌肥+测土配方(化肥)能增加4.41%。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来说,菌肥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比对照提升了78.17%,菌肥+测土配方(化肥)(T5)处理相较单施菌肥提升了约18.38%,而有机肥与菌肥配施可能因解磷菌的分解作用导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对照组有所降低。3)施加菌肥均能增加韭菜各项形态指标。尤其在韭菜茎粗、叶片数与叶绿素含量方面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4.46%、59.09%、31.22%,且在韭菜鲜重、株高、分蘖数方面,菌肥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效果更好,混施后韭菜鲜重增加1.14%4.81%,株高增加4.80%7.67%,叶片数增加34.78%43.48%,根条数增加了24.19%19.35%,叶绿素含量提升了5.76%6.76%。4)同等养分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均能增加韭菜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施用高效解磷微生物菌肥对韭菜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着,相比对照组提升了90.37%,菌肥无机肥混施处理对韭菜可溶性糖含量提升效果最佳,相对不施肥(C K)处理增加了41.67%。5)菌肥对减少韭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显着。相比对照组,施用菌肥韭菜硝酸盐含量降低约11.97%;相对于单施无机肥、有机肥处理,添加菌肥处理韭菜硝酸盐含量能相应减少约23.60%52.56%,提示:混施菌肥能有效降低韭菜硝态氮含量,从而提升韭菜品质。6)各施肥处理对韭菜抗逆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下降2.98%80.69%,过氧化氢酶(CAT)值增加2.81%22.58%,过氧化物酶(P OD)值增加16.79%26.02%,MDA含量增加8.84%78.05%。综合来看相比于其他施肥处理,施加菌肥能改善植物生长环境,而施加有机肥、无机肥均对韭菜生长环境有一定影响,混施高效解磷微生物菌肥能小幅度改善这一现象,增加韭菜的抗逆性。综上所述,施加菌肥能提升韭菜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从而提升韭菜品质,且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效果更好;但在韭菜抗逆性方面,单施菌肥效果更显着。而且,菌肥能改善土壤的环境与性质,促进韭菜生长;也能代替部分化肥,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因此,无机解磷菌肥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峡库区磷污染问题。
黄春波[4](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人类生存及生活的基础,已成为风景园林学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的热点和新方向。当人们偏好于某种特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时,可能会对降低其他服务类型的供给水平,如何调控景观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并协调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人类福祉需求是当前景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难题。三峡库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经济区,其生态环境对长江中下游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意义显着。然而,过去几十年的频繁的人类活动及库区崎岖的地理环境特征显着增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人地矛盾突出的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过程-功能”理论并以“功能需求-格局调控-服务预测”思路,整合野外实测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和历史气候资料等,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手段,系统地解析了库区20002015年间的景观演变过程,以汇水过程、水土过程、大气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需求为主线选择了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五种关键服务并定量评估了它们的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空间热点,模拟和预测了2030年库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在景观调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森林景观结构优化建议,为库区生态恢复和森林景观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地形和土壤空间异质性明显,气候因素空间分布差异大但时间变化不剧烈。库区地形表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北陡南缓”分布特征,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坡度的增加而增加。气候因素中,年均气温呈“东低西高、中部有热点”分布特征,年降雨呈“中部高、南北低”分布特征,年辐射呈“北高南低”分布特征。20002015年间库区年均温和年辐射缓慢增长、年降雨缓慢减少,但三种气候因素的变化率均未通过95%置信水平的t检验。(2)20002015年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剧烈,库区由农业景观向森林景观过渡。植被景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转移特征,大部分森林的面积在20002005年显着增加,而混交林覆盖率的增长主要发生在20052010年。林地集中分布库区东北部高海拔、陡坡区域,农耕地主要分布中低海拔、地势平坦的平行岭谷区,这些分布特征可能有助于控制山地泥沙产流并提升作物产量。造林、退耕、蓄水和城市扩张是三峡库区过去15年的典型景观演变过程。诸如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活动主要发生在5001000 m和15°25°区域,蓄水和城市建设主要发生在<500 m高程带和5°10°坡度带上,这种异质空间上的景观演变过程有效缓解了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用地冲突。(3)生态环境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显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种生态环境因素间存在显着共线性问题,借助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并通过最大方差旋转使高程、起伏度、坡度和土壤有机碳集中载荷在旋转主成分RC1上,而多年平均年均温、多年平均年降雨和多年平均年辐射集中载荷在旋转主成分RC2上,并分别定义为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以它们为自变量、景观面积比例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植被景观的模型R2较高,而非植被景观的模型R2较低。因此,植被的分布特征能被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有效的解释,而建设用地和裸地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以致回归方程的解释率较低。(4)五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在过去15年间缓慢增长,且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上均呈现显着的异质性。基于InVEST模型的水质净化服务评估得知,非点源污染呈“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且随着高程、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保持服务评估结果显示库区年均土壤流失量约35.72 t·ha-1·yr-1。基于CASA模型的气体调节服务评估结果显示,多年平均NPP约560.52 gC·m-2·yr-1。受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库区西南部沿长江两侧、中海拔和中坡度区域的气体调节服务能力较高,但高海拔、陡坡区域的气体调节服务增长速度最快。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服务评估结果显示,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均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增长。此外,人文条件对休闲娱乐服务的影响大于自然资源。(5)过去15年,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剧烈。植被景观在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方面的供给水平较高,但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有限。森林是生态系统服务最重要的供给者,不同森林类型间服务供给有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两条RDA轴累计方差高达95.94%,RDA1对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的解释能力较强,且与库区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而与农耕地面积呈负相关;RDA2能有效解释休闲娱乐,且与建设用地面积呈正相关。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措施是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气体调节四类服务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而生态恢复和城市建设共同提升了库区休闲娱乐服务。(6)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复杂,但它们的累积效应和变化速率表现较强的一致性。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和生境质量间呈显着正相关,它们与休闲娱乐间呈显着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在时间变化上具有较强同步性。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流中,同属本地流的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表现出极强的负相关,前者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更严重,而后者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更严重,这种情况导致零和博弈的产生。同属定向流的水质净化和土壤保持均基于汇水过程,因此呈现出较强的时间同步性和空间一致性。此外,定向流和全球流之间也有较强的协同关系,且植被恢复措施显着提升了它们的供给水平。(7)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密切相关,这些关系可归结为时空尺度耦合下的权衡和协同作用,且对时间演变和空间尺度异常敏感。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的时间变化特征表明,随着时间推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权衡关系从无关逐渐过渡到显着。基于网格、小流域和区县的多尺度效应服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和小流域尺度下多项服务间的相关系数较小但关系显着,区县尺度下多项服务间的相关系数更大但关系并不显着。此外,本地流的最适宜分析尺度为网格,而定向流动基本分析单元为汇水区。(8)借助CA-Markov模型预测2030年三峡库区景观格局得知,森林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能综合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根据生态型EG、经济型EM和生态经济型EE三种数量需求和生境质量Hab、休闲娱乐Rec和定向流DF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空间热点设置组合得到9种情景。结果表明,数量需求对未来景观格局的影响更大,生态型有效调控各类森林比例,经济型有效调控建设用地比例,而生态经济型兼有以上两种的数量变化特征。预测并比较9种情景下的其未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得知,EGDF情景的水质净化潜力最高,EGHab和EGDF情景的生境质量显着高于其他情景,EMRec情景对休闲娱乐服务的提升显着高于其他情景。综上可见,虽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热点对景观格局的调控能力有限,但配合该空间需求的设置能在弥补和提升关键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低和存在严重权衡等不足。
杨静雯[5](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的水利枢纽建设和库区的移民安置工作已于2009年基本完成,但是,三峡库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项较长时期的工作。在不断解决三峡工程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发现,移民安居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由此明确了本次研究的对象。移民安居是一个涉及层面较广的问题,既涉及城市的社会经济、民生工程等方面,还涵盖了城市移民搬迁后的居住环境、日常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本研究从三峡库区城市发展演变及动力研究,得出库区城市在后三峡时期的主要矛盾转化,进而提出“移民安居”就是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的首要问题。同时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移民安居为核心,构建“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并以此框架对开州、云阳两个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评述与评价分析,构建数据演变、空间分析、满意度评价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得出两个城市有关移民安居的现实问题,根据评价出的现实问题提出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些策略与建议。本文的思考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一章节。该部分主要确定两点:第一,选题缘由。对为什么研究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的原因展开探讨。第二,核心切入,对三峡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的相关概念,研究综述等进行详细研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论文的第二、三章。该部分主要是对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建设现状情况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角度在于移民安居的阶段性。即从后三峡时期库区主要矛盾的转化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现状特征,从而构建“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对开州、云阳两个实证研究对象进行现状特征评述。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文章的四、五章节。该部分主要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途径。解决途径之一是确定移民安居情况的评价标准。即通过建立尽量客观全面的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建设评价体系。解决途径之二是具体应用,即利用开州、云阳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进行移民安居的总体评价,找出它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第四部分:总结。对论文整体研究思路和内容进行梳理,得出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
朱晨莹[6](2019)在《水库入流消落区环境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库作为集中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对人类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水库入流消落区是水库生态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连通着陆域和库区的信息交换,是污染物进入水库的最后一道屏障,若不加以治理和保护,大部分污染物会直接进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威胁。本文以水库入流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环境问题分析水质治理需求,提出水质净化技术方案。以俭汤河入库消落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区域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将水质净化技术应用于俭汤河入库消落区,且对净化工程建设的安全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水库入流消落区的环境特征。水库入流消落区具有开放性、动态平衡性、过渡性的基本特征,是动力式及缓冲式的系统。且普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污染源广量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俭汤河实地考察,发现俭汤河入库消落区存在水流集中过流、主河槽侵蚀严重、植被生长稀疏等问题,入库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染、温泉废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且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染量占比最大,污染物排放总量为:TN约28.34t/a,TP约9.3t/a,COD约119.2t/a。水质监测结果发现,俭汤河消落区水质较差,TN、TP超标严重为劣Ⅴ类。(2)研究了水库入流消落区水质净化技术。结合水库入流消落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限制入库处河床侵蚀、削减拦截入库污染物、遏制消落区非法开垦用地及改善消落区生态条件的水质治理需求。提出了四种消落区水质治理技术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其中多级生态潜坝技术方案更适应消落区的治理需求。将此治理方案应用于俭汤河入库消落区,布设了五级生态潜坝,潜坝工程建成后能形成15万m2的表流湿地,水力停留时间达到5.6d。(3)分析了俭汤河入库消落区多级生态潜坝技术方案的安全和有效性。通过水文分析计算得到俭汤河不同频率洪水时的洪水过程。建立MIKE 21水动力学模型对潜坝建设前后的水位、流速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潜坝工程的建设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坝前水位明显壅高,扩大了水流影响范围,使水流漫散到周围滩地。且建坝后主槽流速相对减小,减弱了水流对主河槽的冲刷。通过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潜坝建设后形成的湿地对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3.33%、68.75%、63.22%。
程莅登[7](2019)在《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腾飞,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日益严峻,流域的河岸生态问题越发显着,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作为整个流域的生态基础和屏障,长江上游是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最为关键的区域,其中的三峡库区又是生态屏障的咽喉。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上游的核心区域,因此对长江重庆段河岸尤其是消落区植物群落分布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长江重庆段河岸植被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区系分析、群落生态学、聚类分析、典范对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消落区、过渡区和山地区三个区域的植被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群落类型分布、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入侵植物分布特征以及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图全面地了解研究区域内的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的现状,发现其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期为长江两岸尤其是消落区今后的植物群落优化体系构建、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开展与改善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103科286属41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5科19属32种,裸子植物有3科4属5种,被子植物有85科263属382种,种数约占重庆市维管植物总数的7.11%。区域中菊科与禾本科植物包含种数最多,中等科与少种属占优势,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均以热带与温带成分为主,体现了长江重庆段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特征。植物生长型在消落区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乔木较少且具有矮化的趋势,乔木部分样地出现缺失;植物生活型消落区与过渡区以一年生植物为主,山地区则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一年生植物占比明显下降。(2)共选取28个样点,在每个样点沿垂直于水流方向以消落区为起点设置样带,按照海拔高度的不同将样带划分为消落区:145-175 m,过渡区:176-200 m;山地区:>200 m;样地总物种数与总多样性、灌木层与乔木层物种数与多样性都与海拔呈极显着正相关,草本层物种数与多样性与海拔关系不显着,相关性大小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数与多样性指数南岸稍高于北岸,但差异并不显着。(3)针对消落区而言,沿长江上游至下游的方向消落区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呈下降的的趋势,Simpson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其中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丰富度指数差异显着;消落区中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Gleason物种丰富度随高程梯度上升呈增加趋势;Simpson优势度则与之相反,四种指数的差异均不显着;相异性指数和Cody指数随高程梯度上升呈增大趋势。(4)Ward最小方差聚类将河岸植被分为7种植被型和32种群丛,其中森林类型8种,草丛和灌草丛24种。消落区包含18种群丛,草丛15种,灌草丛3种,狗牙根+雀稗+鳢肠群丛最多,一年生草本为优势种的群落占绝对优势;过渡区包含7种群丛,草丛3种,灌草丛5种,接骨草—葎草+苏门白酒草群丛最多,群落优势种以一年生草本为主,群落中灌木所占比例有所增大;山地区包含8种群丛,5种植被型,其中杉木+楤木群丛最多,植被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5)将三个研究区域中的植物物种、植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环境因子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CCA排序,结果较好地显示了不同区域植物物种及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海拔高度、坡度、坡向、草本层盖度、干扰强度、郁闭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土壤有效氮含量之间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表明消落区中干扰强度与海拔高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过渡区中以海拔高度为主导因子,山地区中则以海拔与坡向为主导因子。综上所述,海拔高度是影响整个河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6)消落区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在三个区域总体表现为消落区>过渡区>山地区;消落区中68.89%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过渡区相同种对,88.89%的种对重叠值大于山地区;过渡区中86.67%的种对重叠值大于山地区。消落区6种对属于高度重叠,以较大重叠种对为主;过渡区2种对高度重叠,以较大重叠种对为主;山地区无高度重叠,以部分重叠种对为主;三个区域的植物生态位重叠值大小总体表现为消落区>过渡区>山地区,表明消落区相比之下尚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7)长江重庆段调查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13科28属32种,其中菊科与苋科植物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0.63%和12.50%;原产地为北美洲的入侵种最多,且生活性以一年生草本为主;87.50%的入侵植物在重庆范围内广泛分布,入侵现象较为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主城区的入侵植物分布相对较少,远离城区的区域分布明显增多;永川区、江津区、巴南区、奉节县、巫山县入侵植物种类分布最多;其中大狼杷草、鬼针草、苏门白酒草、喜旱莲子草、野胡萝卜在调查区域全境都广泛分布且数量较多,紫茎泽兰、藿香蓟、小蓬草在重庆段上游分布较多。三个区域中入侵植物分布数量消落区>过渡区>山地区,消落区的植物入侵现象最严重。入侵风险体系分析结果显示21.88%的入侵种风险较高,植物入侵现象较为严重,亟需采取科学办法进行除害和防治。
郝艳龙[8](2019)在《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植物配置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为恢复三峡水库消落区受损生态系统,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本文以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生物多样性、优势物种、相似度、重要值等指标分析为切入点,进行干、支流消落区适宜植物配置模式研究。研究发现:(1)干、支流不同高程段相比于自然修复,人工修复条件下各多样性指数普遍逐年变化相对明显,且生物多样性均未达到相对稳定阶段。(2)同一年度,不同高程、不同生活型优势物种,均呈现一定的季节差异性;同一优势物种,其重要值普遍在秋季达到最大值。(3)多年生植物为175-185m对照高程段、165-175m和145-155m高程段主要优势物种,一年生植物为155-165m高程段消落区主要优势物种。(4)干流不同年度,紫马唐、马唐、窃衣、荩草、青蒿、小白酒草、马兰和芦苇等,是175-185m对照高程段出现频率大于20%的优势物种;苍耳、鬼针草、青蒿、空心莲子草、牛鞭草和艾等,是165-175m高程段地上植被主要优势物种;合萌、狗尾草、稗和狗牙根等等,是155-165m高程段地上植被主要优势物种;稗、牛筋草、水蓼、苍耳、狗牙根和香附子等,是145-155m高程段地上植被主要优势物种。(5)支流地上植被,荩草、紫马唐、白茅、艾、酢浆草、牛鞭草和香附子等,是175-185m对照高程段主要优势物种;水蓼、狗尾草、稗、小白酒草、合萌、狗牙根、牛鞭草、空心莲子草、野胡萝卜和葎草,是165-175m高程段主要优势物种;稗、水蓼、合萌、鬼针草、苍耳、狗尾草、狗牙根等,是155-165m高程段主要优势物种;稗、苍耳、水蓼、鬼针草、圆叶牵牛和合萌是145-155m高程段主要优势物种。(6)干、支流消落区不同高程段,均是一年生优势物种占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的主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种出现频率及重要值相对较大的物种,在地上植被中普遍表现为非优势物种。(7)不同年度、干流消落区土壤种子库:黄鹌菜、窃衣、铁苋菜、通泉草、酢浆草、艾、红花酢浆草和毛茛,为175-185m对照高程段,出现频率高于50%的优势物种;狗尾草、看麦娘、鼠麴草、繁缕、黄鹌菜、马唐、通泉草、酢浆草和狗牙根,为165-175m高程段,出现频率高于75%的优势物种;狗尾草、黄鹌菜、通泉草、马唐、鼠麴草、紫马唐、鸡眼草、天胡荽、香附子、艾、酢浆草、木贼和狗牙根,为155-165m高程段,出现频率高于75%的优势物种;狗尾草、鸡眼草、醴肠、通泉草和白酒草,为145-155m高程段主要优势物种。(8)不同年度、支流消落区土壤种子库:黄鹌菜、狗尾草、红花酢浆草、酢浆草和空心莲子草,为175-185m对照高程段出现频率为100%的优势物种;黄鹌菜、看麦娘、鼠麴草、碎米荠、通泉草、石龙芮、马唐、紫马唐和狗牙根,是165-175m高程段,出现频率为100%的优势物种;黄鹌菜、紫马唐、合萌、狗牙根和香附子,是155-165m高程段,出现频率介于75%-100%的优势物种;稗、狗尾草、通泉草、黄鹌菜、繁缕、看麦娘、狗牙根、毛茛、酸模和心叶荆芥,是145-155m高程段,出现频率介于75%-100%的优势物种。(9)干、支流消落区,不同高程段、不同年度、不同季节,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相似度均相对较低,普遍介于0.03-0.40之间,且相似度在不同年度之间未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均呈波动性变化。(10)“乔+灌+草+藤”“乔+草”“草+草”和“灌+草+藤”是干、支流消落区175-185m对照高程段,常见组合生长模式;“草+草”和“草+藤”是干、支流165-175m高程段地上常见组合生长模式;“草+草”是干、支流145-155m和155-165m高程段地上常见组合生长模式。(11)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修复条件下,干、支流消落区不同高程段及对照高程段,地上常见植物组合间,种间关联强度普遍大于0.30,但种间普遍呈关联性不显着(P≥0.05)。
黄瑛君[9](2019)在《重庆开县库区消落带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落带作为水利工程的产物,库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库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消落带存在生态体系恶化、水污染严重、影响驳岸稳定危机城镇安全以及加大流行疾病爆发的可能性等问题。而防治消落带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保障库区周边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命工程”、“千秋工程”。因此,在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时期,立足于多学科基础上研究库区消落带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对解决消落带生态问题的有效实践。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综合对比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现场实地的调查研究,从工程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的视角对重庆开县汉丰湖库区消落带植物景观进行研究,探索消落带的植物景观设计与生态体系的构建。通过汉丰湖消落带植物景观设计,总结汉丰湖消落带植物景观营造上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技术手段。适地性、生态性、工程结合自然以及景观优化的设计原则是消落带设计的前提,也是治理、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条件。而水文情况、驳岸类型的选择以及所处区位是设计的基础,水文的变动、工程的形式与材料、场地区位与用地性质对消落带植物景观的设计、植物的选材都有限制和要求。在设计内容上满足上位规划的要求,总体设计部分与规划衔接,分区根据规划区域定位也做到特色处理,且与周边地块衔接有序。技术问题主要在于学科交叉方面问题的解决,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用地条件性质的合理衔接等,总结不同水位区域的植物种类,比如高程171.00~172.00m以上区域,可选择池杉、沼生栎等;高程170.00~172.00m区域,可选择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高程169.00~171.00m区域,可选择芡实、菱等浮叶植物(需定期收割)等。通过对于重庆开县汉丰湖消落带的工程实践,为日后同类消落带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了在种植模式、植物选择上的实践经验,为解决日后的消落带治理问题提供参考。
张立冬[10](2018)在《3种三峡水库消落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理生化适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水库自建成以来,在“人工-自然”二元干扰作用下,消落区植被结构退化严重,植物物种多样性显着下降。在自然资源保护与人类生存需求双重要求下,消落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已迫在眉睫。大量事实证明,草本植物种子及其繁殖体是退化生态系统人工修复的关键。目前,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区一年生草本植物水淹胁迫适应机制已有相关报道;但对多年生草本植物,尤其是在实际消落区不同海拔高程周期性水淹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inn.)Pers.)、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等3种三峡水库消落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两种途径探索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周期性水淹胁迫适应机制:一是种子耐水淹胁迫适应机制。2014-2016年,在实际消落区不同高程(150m、160m、165m及174m),对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狗牙根、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水淹处理,分析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率、生理及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力,从而探索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用于消落区人工修复的可能;二是种子苗(繁殖体)耐水淹胁迫适应机制。2013-2015年,以狗牙根为实验对象,在实际消落区150m高程,通过成陆期种子撒播形成种子苗、进而构建历经不同次数周期性水淹的适应株(不同年限适应株,下同),对狗牙根不同年限适应株生长相关指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积累及分配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耐淹植物狗牙根种子苗对周期性水淹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经不同高程水淹胁迫后,总体来看,消落区中段(160m、165m)水淹种子可保持极高种子生活力,而上段(174m水线附近)与下段(150m左右)水淹种子生活力显着降低。(2)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经不同高程水淹胁迫后,仅黄花苜蓿种子经174m、165m高程水淹后具有一定萌发率,分别为12.00±2.08%、4.33±1.45%;尽管狗牙根与紫花苜蓿种子在消落区中段水淹可维持极高生活力,与对照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但经长时间水淹胁迫后丧失萌发能力。(3)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经不同高程水淹胁迫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降低,而淀粉合成量显着增加;低效率无氧呼吸加速种子储能物质消耗,而淀粉含量增加可能是为种子萌发与种苗建成储备可直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4)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经不同高程水淹胁迫,可通过诱导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升高,进而避免活性氧对种子造成伤害。(5)经实际消落区周期性水淹胁迫,狗牙根不同年限适应株地上茎高及最长叶长均小于未水淹狗牙根;遭受长期完全水淹胁迫后,恢复生长期将有限资源用于叶片建成以快速积累光合同化产物,而非用于植株伸长生长。(6)经实际消落区周期性水淹胁迫后,不同年限适应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模式与对照株(未经水淹)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限适应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存储趋向于匍匐茎,而对照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存储趋向于根部。(7)经实际消落区周期性水淹胁迫后,多年适应株(晒网坝本地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量显着大于两年、三年适应株及对照株。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论:1)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苜蓿种子,能忍耐160m、165m及174m高程水淹胁迫,且可萌发,可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构建;而狗牙根、紫花苜蓿种子耐水淹胁迫适应能力较差,如何通过其种子用于消落区生态修复有待进一步探索。2)多年生草本植物狗牙根种子苗,经实际消落区周期性水淹,通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分配策略变化,进而可适应三峡水库消落区周期性水淹。
二、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有机碳动态格局与微生物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
1.1.2 淹水对土壤碳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1.1.3 淹水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1.1.4 基于碳稳定同位素量化有机碳的周转 |
1.2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立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自然概况 |
2.2 地质地貌及土壤类型 |
2.3 气候特点 |
2.4 水质与水文特征 |
2.5 植被类型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淹水对植被群落结构和植被-土壤碳氮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 |
3.2.2 样地设置 |
3.2.3 土壤取样 |
3.2.4 植被取样与分析 |
3.2.5 土壤C库和N库含量的测定 |
3.2.6 土壤C库和N库和植被C,N同位素测定 |
3.2.7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淹水对植被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3.3.2 淹水对植被和土壤C同位素值的影响 |
3.3.3 植物功能群变化对土壤C组分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淹水对土壤有机碳库和碳水解酶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样地介绍 |
4.2.3 土壤取样 |
4.2.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消落区土壤C库含量的变化特征 |
4.3.2 消落区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4.3.3 淹水对土壤C水解酶的影响 |
4.3.4 消落区土壤C含量与水解酶活性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淹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样地介绍 |
5.2.3 土壤取样 |
5.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淹水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淹水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适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生长无机解磷菌剂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 |
1.1.1 微生物菌剂简介 |
1.1.2 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机理 |
1.1.3 微生物菌剂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1.4 微生物菌剂存在的问题 |
1.2 解磷菌的研究进展 |
1.2.1 解磷菌的概念及种类 |
1.2.2 解磷菌的机理研究 |
1.2.3 解磷菌的应用 |
1.3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研究进展 |
1.3.1 三峡水库消落区简介 |
1.3.2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研究概况 |
1.4 本试验研究的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科学假说 |
1.4.5 技术路线图 |
2 解磷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解磷菌生物学特性 |
2.3.2 解磷菌解磷能力初步鉴定 |
2.3.3 解磷菌电镜图 |
2.3.4 PCR扩增及构建系统发育树 |
2.4 小结 |
3 解磷菌剂制作及质量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株拮抗试验结果 |
3.3.2 最优载体试验结果 |
3.3.3 H1、H2、T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3.3.4 H1、H2、T响应面优化配比结果 |
3.3.5 微生物菌剂质量测定结果 |
3.4 小结 |
4 解磷菌剂对香附子促生效果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解磷菌剂对香附子株高的影响 |
4.3.2 解磷微生物菌剂对香附子产量的影响 |
4.3.3 解磷微生物菌剂对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口段消落区土壤的影响 |
4.4 小结 |
5 解磷菌剂施入三峡水库消落区(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口)向水体释放磷的风险评价 |
5.1 方法 |
5.1.1 三峡水库消落区环境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
5.1.2 分析方法 |
5.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口土壤磷素活化系数分级 |
5.3.2 土壤磷素活化系数与各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适用于三峡库区无机解磷菌肥的研制及对韭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微生物肥料概述 |
1.2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及发展 |
1.2.1 微生物肥料国外研究及发展 |
1.2.2 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及发展 |
1.3 微生物磷肥料在农业上的相关应用 |
1.4 解磷微生物菌肥与三峡库区污染防治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方案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3 技术路线图 |
2 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耗材及配方 |
2.1.2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高效解磷菌株的选择及发酵 |
2.2.2 微生物肥料的制备 |
2.2.3盆栽肥效实验 |
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高效解磷菌株的选择 |
3.1 菌株选择 |
3.2 饼肥加入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3.3 高效解磷菌与有机肥发酵探究结果 |
4 微生物肥料的制备 |
5肥效盆栽实验 |
5.1 实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
5.2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5.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影响 |
5.4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生物量的影响 |
5.4.1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鲜重的影响 |
5.4.2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株高的影响 |
5.4.3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茎粗的影响 |
5.4.4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叶片数的影响 |
5.4.5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根条数的影响 |
5.4.6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5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品质的影响 |
5.5.1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5.2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5.3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5.6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
5.6.1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5.6.2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过氧化氢酶(CTA)含量的影响 |
5.6.3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影响 |
5.6.4 不同施肥处理对韭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 |
6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0 地理位置 |
2.1 生态区位 |
2.2.1 生态脆弱区 |
2.2.2 生态屏障区 |
2.2.3 生态经济区 |
2.2 自然环境状况 |
2.2.1 地形与土壤 |
2.2.2 气候概况 |
2.2.3 生物概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生态环境特征及景观演变过程解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2.1 生态环境数据及其处理 |
3.2.2 遥感数据源及景观分类 |
3.2.3 景观演变解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生态环境因素分布和变化特征 |
3.3.1 地形土壤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
3.4 景观数量结构变化特征 |
3.4.1 景观总量特征 |
3.4.2 变化速率和转移特征 |
3.5 景观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3.5.1 景观空间分布及时空异质性特征 |
3.5.2 景观演变和典型生态过程空间分布特征 |
3.6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3.6.1 类别指数变化特征 |
3.6.2 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
3.7 景观分布与生态环境因素间的关系 |
3.7.1 相关分析 |
3.7.2 主成分分析 |
3.7.3 回归分析 |
3.8 讨论与小结 |
3.8.1 气候时空演变特征 |
3.8.2 景观阶段性变化特征 |
3.8.3 景观演变的空间异质性 |
3.8.4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3.8.5 景观分布对生态环境因素的响应 |
3.8.6 研究局限和不确定性 |
3.8.7 本章小结 |
4 水质净化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源 |
4.2.1 模型及算法简介 |
4.2.2 模型参数及数据输入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3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物浓度评估 |
4.3.1 氮和磷污染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
4.3.2 非点源污染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 |
4.3.3 非点源污染垂直空间异质性 |
4.3.4 氮和磷污染相关关系研究 |
4.4 景观演变与水质净化服务间的关系 |
4.4.1 各植被景观的水质净化服务变化特征 |
4.4.2 景观演变对水质净化服务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污染物评估结果及阶段性变化特征 |
4.5.2 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
4.5.3 水质净化服务变化特征对尺度的响应 |
4.5.4 水质净化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4.5.5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4.5.6 本章小结 |
5 土壤保持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5.1 引言 |
5.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5.2.1 土壤保持评估 |
5.2.2 RUSLE模型参数简介及计算 |
5.2.3 统计分析方法 |
5.3 三峡库区土壤流失评估 |
5.3.1 土壤流失评估 |
5.3.2 多尺度空间变化特征 |
5.3.3 垂直空间异质性 |
5.3.4 土壤流失和保持的相关性 |
5.4 景观演变与土壤保持服务间的关系 |
5.4.1 各植被景观的土壤流失、土壤保持量变化特征 |
5.4.2 景观演变对土壤保持量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RUSLE模型及土壤流失评估 |
5.5.2 土壤流失与保持的数量、空间关系 |
5.5.3 土壤保持服务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 |
5.5.4 土壤保持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5.5.5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5.5.6 本章小结 |
6 气体调节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6.1 引言 |
6.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6.2.1 CASA模型简介 |
6.2.2 NPP评估验证 |
6.2.3 统计分析方法 |
6.3 NPP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6.3.1 NPP评估结果验证及时间变化特征 |
6.3.2 NPP多尺度空间变化特征 |
6.3.3 NPP垂直空间分布异质性 |
6.4 景观演变与气体调节服务间的关系研究 |
6.4.1 各植被景观的NPP变化特征 |
6.4.2 景观演变对气体调节服务的影响 |
6.5 讨论与结论 |
6.5.1 CASA评估结果及NPP阶段性变化特征 |
6.5.2 NPP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特征 |
6.5.3 气体调节服务对景观演变类型的响应 |
6.5.4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6.5.5 本章小结 |
7 生境质量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7.1 引言 |
7.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7.2.1 生境质量评估模型 |
7.2.2 数据源与参数设置 |
7.2.3 统计分析方法 |
7.3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评估 |
7.3.1 生境质量评估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
7.3.3 生境质量多尺度空间变化特征 |
7.3.3 生境质量垂直空间异质性 |
7.4 景观演变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服务间的关系 |
7.4.1 各植被景观的生境质量变化特征 |
7.4.2 景观演变对生物多样性保育服务的影响 |
7.5 讨论与小结 |
7.5.1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
7.5.2 生境质量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7.5.3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7.5.4 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恢复的启示 |
7.5.5 本章小结 |
8 休闲娱乐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8.1 引言 |
8.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8.2.1 模型简介 |
8.2.2 休闲娱乐服务评估 |
8.2.3 统计分析方法 |
8.3 三峡库区休闲娱乐服务评估 |
8.3.1 多元回归方程 |
8.3.2 休闲娱乐服务评估 |
8.3.3 多尺度休闲娱乐服务空间变化特征 |
8.3.4 休闲娱乐服务空间异质性 |
8.4 景观演变与休闲娱乐服务间的关系 |
8.4.1 各景观类型的休闲娱乐服务变化特征 |
8.4.2 景观演变对休闲娱乐服务的影响 |
8.5 讨论与小结 |
8.5.1 休闲娱乐服务评估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
8.5.2 休闲娱乐服务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特征 |
8.5.3 休闲娱乐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8.5.4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8.5.5 本章小结 |
9 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及权衡热点研究 |
9.1 引言 |
9.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9.2.1 研究数据源 |
9.2.2 统计分析 |
9.3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
9.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 |
9.3.2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的时间演变特征 |
9.3.3 生态系统服务流之间的关系 |
9.4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热点 |
9.4.1 相关关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
9.4.2 权衡热点空间分布特征 |
9.5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 |
9.5.1 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响应 |
9.5.2 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簇 |
9.6 小结与讨论 |
9.6.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关系 |
9.6.2 权衡特征及空间热点 |
9.6.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9.6.4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9.6.5 小结 |
10 情景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预测 |
10.1 引言 |
10.2 研究方法 |
10.2.1 设置情景方案 |
10.2.2 CA-Markov模型与参数介绍 |
10.2.3 生态系统服务预测 |
10.2.4 统计分析方法 |
10.3 模型模拟与评估 |
10.4 未来景观格局预测 |
10.4.1 景观数量结构差异 |
10.4.2 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10.5 生态系统服务预测 |
10.5.1 各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10.5.2 权衡热点的生态系统服务差异 |
10.6 讨论与小结 |
10.6.1 未来景观格局情景方案特征 |
10.6.2 不同情景的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
10.6.3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10.6.4 “功能需求-格局调控-服务预测”对景观调控的启示 |
10.6.5 小结 |
11 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建议 |
11.1 调控依据与原则 |
11.1.1 必要性和可行性 |
11.1.2 指导思想与目标 |
11.1.3 森林景观调控原则 |
11.2 调控方法和策略 |
11.2.1 调整性调控 |
11.2.2 恢复性调控 |
11.2.3 营建性调控 |
11.3 调控模式与建议 |
11.3.1 森林数量结构调整建议 |
11.3.2 森林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11.3.3 功能性植被选择及营造建议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2 特色与创新 |
12.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经历与成果 |
致谢 |
(5)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对象 |
1.1.4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后三峡时期 |
1.2.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 |
1.2.3 移民安居建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的研究 |
1.3.2 三峡移民相关的研究 |
1.3.3 人居环境建设理论的研究 |
1.3.4 人居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 |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结构 |
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分析框架 |
2.1 三峡库区城市发展演变及动力研究 |
2.1.1 三峡移民搬迁前:小城市自发生长建设 |
2.1.2 三峡移民搬迁时期:移民背景下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
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主要矛盾转化和现状特征 |
2.2.1 从移民政策制定、移民迁建再到移民安居的矛盾转化 |
2.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移民安居现状特征 |
2.3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 |
2.3.1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以移民安居为目标的“三位一体”结构关系 |
2.3.2 社会、空间、居住“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
2.3.3 后三峡时期移民安居研究核心城市选取——以开州、云阳为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现状特征调查 |
3.1 移民安居建设的社会民生特征 |
3.1.1 城市人口与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
3.1.2 城市居民收入与支出:经济逐步转型、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3.1.3 城市规划情况: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
3.1.4 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
3.2 移民安居建设的公共服务特征 |
3.2.1 三峡后续项目: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支撑 |
3.2.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
3.2.3 城市交通设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需求 |
3.3 移民安居建设的居住环境特征 |
3.3.1 城市居住社会空间的特征:中心边缘的分化模式 |
3.3.2 城市居住功能空间的特征:“重商社区” |
3.3.3 城市居住形态空间的特征:特殊的街巷与景观形态 |
3.3.4 典型移民住区案例调查:以开州丰乐、云阳大雁移民住区为例 |
3.4 本章小结:后三峡时期城市移民安居建设调查的几点结论 |
4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
4.1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体系建构 |
4.1.1 构建发展演变、空间分析、满意度评价三个维度的体系框架 |
4.1.2 评价方法与模型建立 |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层因子赋值标准 |
4.1.4 评价因素体系以及权重确定 |
4.2 后三峡时期开州移民安居建设评价 |
4.2.1 社会民生建设 |
4.2.2 公共服务建设 |
4.2.3 居住环境建设 |
4.2.4 综合评价结果 |
4.3 后三峡时期云阳移民安居建设评价 |
4.3.1 社会民生建设 |
4.3.2 公共服务建设 |
4.3.3 居住环境建设 |
4.3.4 综合评价结果 |
4.4 评价的综合结论 |
4.4.1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优势总结 |
4.4.2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问题总结 |
4.5 后三峡时期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机制 |
4.5.1 移民安置制度对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 |
4.5.2 参与主体相互协作和协调对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对策建议 |
5.1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思路的一些探索 |
5.1.1 相关理论对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的启示 |
5.1.2 库区城市移民安居建设必须考虑的背景因素 |
5.2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目标原则 |
5.2.1 城市移民安居建设目标 |
5.2.2 城市的移民安居建设原则 |
5.3 开州、云阳移民安居建设措施探索 |
5.3.1 推进创新型的后期扶持措施 |
5.3.2 分散布局城市各项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
5.3.3 提升移民住区绿化环境与公共空间品质 |
5.3.4 更新城市建设参与过程,提高移民参与程度 |
5.3.5 调研中富有活力的空间及满意度较高的移民住区及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开州、云阳人居环境建设问卷调查表 |
C 开州、云阳人居环境建设各要素判断矩阵 |
D 开州、云阳旧城照片收集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水库入流消落区环境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
1.2.2 水库水质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水库入流消落区环境特征分析 |
2.1 水库入流消落区基本特征 |
2.2 水库入流消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2.1 水土流失问题 |
2.2.2 水环境污染问题 |
2.2.3 生物多样性降低问题 |
2.3 俭汤河入库消落区环境特征 |
2.3.1 俭汤河入库消落区概况 |
2.3.2 俭汤河入库污染源调查分析 |
2.3.3 俭汤河入库水质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库入流消落区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
3.1 水库入流消落区水质治理需求分析 |
3.2 水库入流消落区水质净化技术 |
3.2.1 水库入流消落区水质净化方案 |
3.2.2 消落区水质净化方案优选 |
3.3 俭汤河入库消落区水质净化技术方案 |
3.3.1 所需湿地面积计算 |
3.3.2 潜坝高程及坝址确定 |
3.3.3 潜坝坝体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4 水质净化工程安全及有效性分析 |
4.1 俭汤河流域水文分析计算 |
4.2 工程防洪分析 |
4.2.1 MIKE21模型简介 |
4.2.2 MIKE21模型的构建 |
4.2.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3 污染物去除效果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7)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的区系分析及生活型谱 |
1.2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
1.3 消落区研究进展 |
1.4 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1.5 植物生态位的研究 |
1.6 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概况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点位置的选择 |
3.2.2 样地与样方的设置 |
3.2.3 研究区域水位变化 |
3.2.4 测量指标 |
3.3 数据处理 |
3.3.1 区系分析 |
3.3.2 生活型分析 |
3.3.3 重要值计算 |
3.3.4 多样性计算 |
3.3.5 环境因子调查 |
3.3.6 聚类和排序分析 |
3.3.7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 |
3.3.8 入侵植物的分析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长江重庆段两岸植物成分 |
4.1.1 植物物种组成 |
4.1.2 科与属的数量级别统计及分析 |
4.1.3 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4.1.4 植物生活型谱 |
4.2 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多样性 |
4.2.1 河岸植物丰富度的海拔空间分布格局 |
4.2.2 河岸植物丰富度的南北岸空间分布格局 |
4.2.3 消落区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4.3 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群落分类 |
4.3.1 消落区植物群落分类 |
4.3.2 过渡区植物群落分类 |
4.3.3 山地区植物群落分类 |
4.4 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1 消落区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2 过渡区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3 山地区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5 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的生态位分析 |
4.5.1 消落区优势植物在不同区域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 |
4.5.2 消落区优势植物在不同区域的生态位重叠 |
4.6 长江重庆段入侵植物的研究 |
4.6.1 入侵植物现状分析 |
4.6.2 入侵植物的纵向分布情况 |
4.6.3 入侵植物的侧向分布情况 |
4.6.4 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风险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长江重庆段植物的分布现状分析 |
5.2 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多样性及群落分类 |
5.2.1 河岸植物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
5.2.2 消落区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5.3 不同区域植物群落的分布 |
5.4 植物及其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5 消落区植物的在不同区域的生态位研究 |
5.6 入侵植物研究 |
5.6.1 入侵植物现状及特点 |
5.6.2 入侵植物入侵原因 |
5.6.3 入侵植物的防治对策 |
5.7 结论与建议 |
5.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课题 |
致谢 |
(8)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植物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点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3 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生物多样性研究 |
3.1 干流消落区地上植被生物多样性年际动态 |
3.2 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生物多样性年际动态 |
3.3 小结与讨论 |
4 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优势物种研究 |
4.1 干流消落区地上植被优势物种年际动态 |
4.2 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优势物种年际动态 |
4.3 小结与讨论 |
5 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研究 |
5.1 干流消落区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年际动态 |
5.2 支流消落区土壤种子库优势物种年际动态 |
5.3 小结与讨论 |
6 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相似度研究 |
6.1 干流消落区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相似度年际动态 |
6.2 支流消落区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相似度年际动态 |
6.3 小结与讨论 |
7 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地上常见植物组合研究 |
7.1 干流消落区地上常见植物组合年际动态 |
7.2 支流消落区地上常见植物组合年际动态 |
7.3 小结与讨论 |
8 三峡水库干、支流消落区地上常见植物种间关系研究 |
8.1 干流消落区地上常见植物种间关系年际动态 |
8.2 支流消落区地上常见植物种间关系年际动态 |
8.3 小结与讨论 |
9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峡水库消落区地上植被属性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重庆开县库区消落带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和趋势 |
2.3 小结 |
3 重庆市开县库区调查及评估 |
3.1 三峡水库概况 |
3.2 重庆开县区域概况 |
3.3 开县消落区分布范围 |
3.4 开县库区植被分布现状调查及分析 |
3.5 开县库消落区问题分析 |
3.6 小结 |
4 消落带生态景观植物营造中的策略与措施 |
4.1 设计原则 |
4.2 设计要求 |
4.3 技术手段 |
4.4 小结 |
5 重庆开县汉丰湖消落带植物景观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设计原则 |
5.3 设计目标 |
5.4 设计内容 |
5.5 技术手段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结语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重庆开县受淹植物天数及生长观察 |
附表二 消落区现状情况 |
附录三 选用植物表 |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10)3种三峡水库消落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理生化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人工修复研究进展 |
1.1.1 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繁殖体及种子筛选研究进展 |
1.1.1.1 繁殖体筛选研究进展 |
1.1.1.2 种子筛选研究进展 |
1.1.2 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
1.2 植物对水淹胁迫耐受性适应策略 |
1.2.1 植物应对水淹胁迫的“逃避”策略(escape strategies)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应对水淹胁迫的“静默”策略(quiescence strategies)研究进展 |
1.2.3 环境胁迫对植物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1.3 水淹对种子的影响 |
1.3.1 水淹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 水淹对种子传播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结构与框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图 |
2.2 种子水淹实验 |
2.2.1 种子材料与处理 |
2.2.2 种子活力测定 |
2.2.3 种子萌发率测定 |
2.2.4 种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 |
2.2.5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2.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2.7 抗氧化酶系统相关酶活性测定 |
2.2.8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
2.3 消落区狗牙根不同年限适应株恢复生长期适应机制实验 |
2.3.1 2008-2015 年之间三峡水库水位变化 |
2.3.2 试验样地概况及材料 |
2.3.3 样品采集及生长相关指标测定 |
2.3.4 总光合色素含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净增长量 |
2.3.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峡水库实际消落区水淹对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的影响 |
3.1.1 结果与分析 |
3.1.1.1 不同高程水淹胁迫对种子生活力及萌发率的影响 |
3.1.1.2 不同高程水淹胁迫对种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1.1.3 不同高程水淹胁迫种子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 三峡水库消落区周期性水淹对多年生草本植物狗牙根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1 结果与分析 |
3.2.1.1 周期性水淹对狗牙根地上茎高及叶长的影响 |
3.2.1.2 周期性水淹对狗牙根叶片数及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1.3 周期性水淹对狗牙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3.2.1.4 周期性水淹对狗牙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三峡水库消落区不同高程水淹对3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4.2 三峡水库消落区周期性水淹对多年生草本植物狗牙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4.3 结论 |
4.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有机碳动态格局与微生物学特征[D]. 张丹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
- [2]适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植物生长无机解磷菌剂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 谢稳春. 重庆三峡学院, 2020(12)
- [3]适用于三峡库区无机解磷菌肥的研制及对韭菜生长的影响[D]. 刘小莉.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研究[D]. 黄春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移民安居建设评价研究 ——以开州、云阳为例[D]. 杨静雯. 重庆大学, 2019(01)
- [6]水库入流消落区环境特征及水质净化技术研究[D]. 朱晨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长江重庆段河岸植物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 程莅登. 西南大学, 2019(01)
- [8]三峡水库消落区适宜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郝艳龙.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
- [9]重庆开县库区消落带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黄瑛君. 浙江大学, 2019(06)
- [10]3种三峡水库消落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理生化适应机制研究[D]. 张立冬.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