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身论文-张东升,王璐雯,孙军,黄会普

轿车车身论文-张东升,王璐雯,孙军,黄会普

导读:本文包含了轿车车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车身,扭转刚度,台架试验

轿车车身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升,王璐雯,孙军,黄会普[1](2019)在《某轿车白车身扭转刚度的分析与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某轿车白车身设计要求,提出一种白车身扭转刚度的CAE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白车身扭转刚度台架试验,验证了该CAE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该计算方法,对轿车的白车身扭转刚度进行了计算测试,找到了白车身扭转刚度弱的问题,经过计算及验证,提出了该车型设计的优化方向。(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期刊2019-10-22)

陈新[2](2019)在《基于顶压及侧碰简化模型的轿车车身B柱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车顶强度和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对某轿车的B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顶压和侧碰的简化模型对B柱内板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焊接,将其高强度钢选型和厚度作为离散设计变量,同时对材料成本、车顶最大承载作用力、B柱侵入速度和侵入量进行约束,建立B柱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构造近似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对B柱拼焊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优化计算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材料成本降低了8. 0%,B柱结构总质量降低了19. 3%,B柱侵入速度、侵入量分别减小了5. 6%和3. 5%,车顶承载能力提高了17. 3%,有效提高了车顶强度和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9年10期)

邓坤,李子木,谭晓东,赵维,宋曦[3](2019)在《轿车白车身模态试验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简单阐述了结构模态测试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汽车白车身的模态试验方法。并使用西门子公司模态测试设备及Test.lab软件对某轿车白车身进行了模态测试分析,研究其白车身的动态特性。通过多次进行该轿车白车身模态测试分析,发现车身部分结构的形变量有明显的减小,并且车身的高频动态性能出现变化,因此考虑局部结构的刚度有提高,可能存在焊接内应力。本文检查了车身焊接车间的焊接工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并研究了模态参数在检验白车身焊接质量等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安立新,祖斌,陈琳,姜红军[4](2019)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轿车车架设计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一般中、高级轿车,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底架和车身地板焊接成一体,无单独车架,其优点是整车重量轻,缺点是底盘直接紧固于车身上,悬架系统的冲击较难隔离,且室内噪声相对较大。作为高档轿车为满足乘坐舒适性,降低车内噪声,同时便于以后整车改型,采用具有单独车架结构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更具有优势。本文对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轿车车架设计的要点加以阐述,为后续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孙宇[5](2019)在《轿车车身静态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试验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轿车是当前家庭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本文以轿车为探究载体,重点阐述白车身的"静态扭转刚度和白车身弯曲刚度"两个角度的测量、实验与计算,旨在抛砖引玉,期望给同仁在轿车设计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帮助。(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吴潇,朱琛琦,朱赛男[6](2019)在《浅谈轿车油漆车身耐道路强化腐蚀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介绍了轿车油漆车身耐道路强化腐蚀、油漆车身试验前工艺准备、工艺参数确定、道路强化腐蚀试验前准备工作,并对强化腐蚀试验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及评价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9年15期)

王书贤,薛栋,陈世淋,高帅[7](2019)在《基于HyperMesh的某轿车白车身模态和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 Mesh建立了某轿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再通过Optistruct求解器对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及静态弯曲刚度分析和静态扭转刚度分析。经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该轿车白车身的模态和刚度数据,结果证实该轿车车身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将其与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次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张宇,曹友强[8](2019)在《基于概念特征模型的轿车白车身模态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运用车身接头单元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了接头概念模型建模方法,并建立了高精度的白车身概念特征模型。接着,基于白车身概念特征模型分析计算了主要梁结构灵敏度和接头灵敏度,以此为指标识别了车身弯扭模态敏感区域,并提出模态优化指导措施。最后,将模态优化措施移植于白车身实车模型。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白车身弯扭模态频率得到优化。利用概念特征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白车身模态优化流程,大大提高白车身NVH性能开发效率,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车身结构优化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魏彤辉[9](2019)在《轿车车身的可靠性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减轻汽车重量是解决能源短缺,燃料昂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车身重量在整车重量中约占40%,所以减轻车身重量对整车轻量化至关重要。但是,制造安装等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车身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这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性能。考虑到板厚、材料性能参数的变差对车身结构刚度的影响,本文基于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理论方法,对某轿车车身进行了轻量化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轿车车身简化后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焊点处理,建立了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车身有限元模型赋予属性和施加相应的荷载。然后,根据弯扭工况下车身刚度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在Ansys中求解,得到了车身的静刚度。结果表明,车身的弯曲和扭转刚度符合设计要求。2、对车身进行了静态灵敏度分析。基于直接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方法,对初步筛选出参与灵敏度分析的车身零部件,进行关于弯扭刚度和整车自重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车身静态性能的灵敏度分析不能准确找出对轻量化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因此采用相对灵敏度的方法,将车身零件的刚度静态灵敏度值与自重静态灵敏度值做比,定量地描述了其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最终确定了20个零件作为设计变量,并在Optistruct软件中进行了初步的轻量化设计。3、基于降维算法,建立了车身可靠性分析模型。首先,利用降维算法,建立了新的n个一维函数模型近似替代原功能函数,借助泰勒级数和统计矩理论,求解结构功能函数的前四阶矩信息,并通过四阶矩法计算,得到结构的可靠性。将该方法运用于经Optistruct优化后的车身弯曲和扭转工况。车身弯曲可靠度满足设计要求,但扭转可靠度不满足要求。4、建立了车身可靠性优化模型。以车身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把车身弯曲和扭转可靠度作为约束条件,并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和现有自适应遗传算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在进化过程中对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动态调整的思想,采用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然后,将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作为外层循环,给出了车身的可靠性优化流程。再将该优化流程运用到车身结构的可靠性优化求解中,得到的计算结果既满足了可靠度要求,也实现了车身的轻量化。与确定性优化后的车身弯曲和扭转工况比较发现,虽然确定性优化也可对车身进行优化设计,但优化后的结果不一定满足可靠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桂春阳[10](2019)在《概念设计阶段的轿车车身结构简化建模及碰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设计是车身设计的前期阶段,需要在满足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完成车身结构的设计和优化。车身结构详细壳单元模型建模周期长、模型修改困难,不适合应用在概念设计阶段,而多刚体模型和薄壁梁单元简化模型在建模时间、模型修改、碰撞优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概念设计阶段建立准确的多刚体和薄壁梁单元简化模型,进行动态碰撞特性求解,进而修改和优化模型,对缩短研发周期及快速提高车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一种用于正面仿真碰撞的假人多刚体模型,该模型定义了车身结构和假人之间的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车身模型由整车质量和适当刚度表示,通过推导多刚体模型的运动方程,编写MATLAB程序求解隐式微分方程组,从而得到该模型的正面碰撞特性。其次,推导出建立薄壁梁单元车身模型所需的梁单元截面力学特性,包括:截面面积、形心、弯曲惯性矩和扭转惯性矩,其中,根据实心任意截面梁扭转刚度的微分方程和扭转问题的弹性力学薄膜比拟解法,推导扭矩关于截面面积和剪力流的平衡方程,以及剪应力与扭转角的几何方程,从而求得任意数量腔室(开口、单室、双室、叁室等)的,复杂薄壁截面扭转惯性矩的统一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方法提取梁单元的塑性特性,结合梁单元建立轿车白车身简化模型。最后,建立了假人多刚体模型正面碰撞、轿车前纵梁简化模型正面碰撞和轿车白车身简化模型正面碰撞工况仿真,对比壳单元详细模型的变形模式、变形位移、速度曲线、加速度曲线和能量曲线等的一致性,并验证计算效率。同时,对车身前纵梁(矩形薄壁截面S型梁)进行了碰撞优化研究,提出了将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设计,在轴向压溃位移、截面厚度和截面边长的约束下,优化前纵梁截面面积。研究结果表明:与有限元假人模型相比,多刚体假人模型在正面碰撞工况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该模型的修改速度较快,可以在轿车的概念设计阶段快速评估假人的损伤水平。梁单元模型较详细模型具有相当程度的计算精度,并在计算效率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可以满足在车身概念设计阶段的工程需求。优化后的前纵梁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截面面积大大减小,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轿车车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综合考虑车顶强度和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对某轿车的B柱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顶压和侧碰的简化模型对B柱内板分成上下两部分进行焊接,将其高强度钢选型和厚度作为离散设计变量,同时对材料成本、车顶最大承载作用力、B柱侵入速度和侵入量进行约束,建立B柱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构造近似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对B柱拼焊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优化计算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材料成本降低了8. 0%,B柱结构总质量降低了19. 3%,B柱侵入速度、侵入量分别减小了5. 6%和3. 5%,车顶承载能力提高了17. 3%,有效提高了车顶强度和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轿车车身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东升,王璐雯,孙军,黄会普.某轿车白车身扭转刚度的分析与结构优化[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2019

[2].陈新.基于顶压及侧碰简化模型的轿车车身B柱结构优化设计[J].上海汽车.2019

[3].邓坤,李子木,谭晓东,赵维,宋曦.轿车白车身模态试验技术应用[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4].安立新,祖斌,陈琳,姜红军.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轿车车架设计要点[J].价值工程.2019

[5].孙宇.轿车车身静态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试验与计算[J].数码世界.2019

[6].吴潇,朱琛琦,朱赛男.浅谈轿车油漆车身耐道路强化腐蚀试验[J].时代汽车.2019

[7].王书贤,薛栋,陈世淋,高帅.基于HyperMesh的某轿车白车身模态和刚度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8].张宇,曹友强.基于概念特征模型的轿车白车身模态优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魏彤辉.轿车车身的可靠性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9

[10].桂春阳.概念设计阶段的轿车车身结构简化建模及碰撞分析[D].吉林大学.2019

标签:;  ;  ;  

轿车车身论文-张东升,王璐雯,孙军,黄会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