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调制器,空间,液晶,光学,光束,晶体,切变。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裴丽丽,黄大杰,范薇[1](2019)在《相位型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等效电路仿真及稳定性测试实验,对纯相位型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光阀液晶层的电压脉冲波形会引起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对读出光的相位调制波动,而驱动电压频率与写入光强度同时影响相位调制波动幅度及相位调制量。由实验测量得到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相位改变量曲线可知:当驱动电压周期比响应时间小95%时,最大相位改变量对应的相位波动率减小为0.35%,但此时相位调制能力仅为0.8λ;通过优化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驱动条件参数,可获得1λ的相位调制能力,同时最大相位改变量对应的相位波动率为1%。(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8期)
程煜,黄大杰,范薇[2](2017)在《电寻址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的光束整形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电寻址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SLM)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了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黑栅效应对光束近场光束整形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优化空间滤波器的小孔参数获得最佳整形效果的技术方案,并计算了小孔滤波后的能量利用率.同时,分析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开口率对光束整形的影响,为了提升近场整形精度,空间光调制器的开口率最好大于64%.研究了纯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过程中引入的相位畸变,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得出了附加相位分布图,计算得出最大附加相位为0.226λ.(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7年04期)
黄大杰,范薇,张攀政,李菁辉,唐顺兴[3](2016)在《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研制进展及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自研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器件工作原理与结构,并对其光敏响应特性曲线、静态位相波前畸变、透射时间波形畸变的离线测试结果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利用该器件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在线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器可以根据需求实现所需的强度透过率分布,而且对高功率激光系统没有引入附加的影响。最后,结合该调制器的实际使用环境,分析了激光系统空间滤波器对整形效果的影响,说明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使用该调制器时,空间滤波器尺寸也是决定光束整形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赵融生,陈向宁,薛俊诗,郭连朋[4](2015)在《将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应用于光学相关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光学相关器比较,为了提高光学相关器使用效率,采用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替代传统的CCD相机获取目标图像,获取的激光目标图像经傅里叶透镜变换为频谱目标图像,再与存储于晶体中的模板图像的全息图进行匹配滤波运算,实现光学相关识别;为验证实验的可行性。采用CCD采集相关峰以及进行相应的数值处理。实验表明,使用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可以提高获取目标图像的速度,光学相关器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黄大杰,范薇,张攀政,李菁辉,唐顺兴[5](2015)在《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研制进展及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自研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器件工作原理与结构,并对其光敏响应特性曲线、静态位相波前畸变、透射时间波形畸变的离线测试结果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利用该器件在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在线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器可以根据需求实现所需的强度透过率分布,而且对高功率激光系统没有引入附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激光聚变能源检测与驱动技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5-11-18)
贾卓,刘浩,邓意峰,邓宏[6](2015)在《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光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阈值开关、高速光互连、光逻辑运算等领域,对光信号的实时快速寻址有极高的要求。与电寻址方式相比,光寻址采用并行寻址,速度快,分辨率高,具有更大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实现快速稳定的光寻址成为空间光调制的关键。本文以Zn O薄膜作为光导层,构造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更好地实现了对读出光光强和相位的二维空间分布的调制。(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王江涛,陈向宁[7](2012)在《铁电液晶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氢化非晶硅/铝/铁电液晶结构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OASLM),依据其等效电路模型,利用Pspice和Matlab软件对其分辨率、响应速度、对比度及灰度响应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铁电液晶(FLC)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光敏感层(a-Si:H层)的厚度可以提高FLC-OASLM的调制传递函数,从而提高分辨率;在其他参量一定的情况下,FLC-OASLM的响应速度随写入光光强增大而增大(写入光从0.08mW/cm2增大到10mW/cm2,延迟时间减小110μs,上升时间减小154μs),随擦除光光强增大而减小(擦除光从0增大到1mW/cm2,延迟时间增大41μs,上升时间仅增加3μs);FLC-OASLM的对比度随控制光光强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21∶1;在其他参量不变时,随着擦除光光强的增大,输出光响应呈现"等级"下降,且发现当擦除光光强达到一定值(3mW/cm2)后,擦除光的改变主要影响下降时间而对上升时间几乎无影响;合理设计激励源信号波形,可以得到超过十级灰度输出,表明擦除光具有实现FLC-OASLM的灰度响应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2年01期)
高蒙,高教波,骆延令,王学武[8](2009)在《反射式电寻址红外切变聚合物网络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高帧频红外成像导引头半实物仿真提供高帧频、宽光谱、大动态范围的红外场景,利用切变聚合物网络液晶(SPNLC)电光调制机理制作了反射式电寻址SPNLC空间光调制器。通过LabView编写控制程序,利用计算机并口数据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为译码放大电路提供写入信号,驱动SPNLC盒各像素,实现红外图像的显示。实验得到厚度为13μm的反射式电寻址红外SPNLC空间光调制器,当入射辐射的黑体温度为300℃,驱动电压为60 V时,测得样机所显示的几幅长波红外图像(8μm~12μm)的帧频为100 Hz,输出最大温差大于15℃。(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09年05期)
戴士杰,周国香,岳宏,邓志鹏,蔡鹤皋[9](2009)在《光电混合机器人视觉系统中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噪音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对连续图像采样产生的噪音和假频,利用采样理论,提出设置光学去假频前置滤波器抑制噪音和假频的方法.理论分析得出去假频前置滤波器为矩形窗函数的基础上,根据视觉系统中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参量,计算出了本系统所用的去假频前置滤波器的结构尺寸.视觉系统图像特征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李修建[10](2007)在《BSO基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子的并行运算能力及玻色子特性使得并行光计算成为未来取代电子计算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技术之一。在并行光计算系统、光学目标识别系统等二维并行光信息处理系统中,高性能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是系统的核心组成单元。BSO为代表的光折变晶体具有独特的光电及电光效应特性,融体全息存储、多波耦合及混频、全光开关、波长转换、非相干—相干转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此类材料为单一工作介质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可兼有光电探测及电光调制功能运用于二维光信息处理系统。BSO晶体具有很好的光谱灵敏度及响应速度,以及独特的晶格结构和电光/光电参数,叁个主轴方向上相等的线性电光系数便于简化分析,基于该晶体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研究结果对于基于其它光折变晶体的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二维并行光信息处理的实际应用中,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调制传递函数的空间频率响应及工作速度两个特性至关重要。本文以BSO基非对称反射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密切关系其调制传递函数空间频率响应特性及工作速度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论及实验分析。采用制备的BSO基非对称反射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了图像写入和读出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带传输理论模型,对所获得的BSO晶体薄片光电损伤进行分析,获得在写入过程中BSO晶体薄片内的电荷迁移及最终电荷分布基本规律。结合理论数值模拟及实验分析,对BSO基非对称反射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调制传递函数的空间频率响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得到部分材料特性、结构参数及工作条件等因素对调制传递函数空间频率响应的内在影响原理和规律。对光电损伤的研究还获得了有关晶体生长的部分重要信息,发现了电荷迁移时晶体内出现的类趋肤效应现象。本文还对BSO基非对称反射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光致电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特别是对光致电流的离散脉冲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获得了光致电流脉冲基本参数受到部分材料的电学特性、空间光调制器的结构参数以及部分工作条件影响的一些基本规律。通过光致电流离散脉冲特性的研究,还能帮助合理解释造成较弱写入光强下出现的光电损伤以及电荷迁移的类趋肤效应现象的原因。本文最后对分析讨论结果进行综合,总结出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作模式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对BSO基非对称反射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进行优化的基本指导原则。(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7-12-01)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电寻址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SLM)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了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黑栅效应对光束近场光束整形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优化空间滤波器的小孔参数获得最佳整形效果的技术方案,并计算了小孔滤波后的能量利用率.同时,分析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开口率对光束整形的影响,为了提升近场整形精度,空间光调制器的开口率最好大于64%.研究了纯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过程中引入的相位畸变,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得出了附加相位分布图,计算得出最大附加相位为0.226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寻址空间光调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裴丽丽,黄大杰,范薇.相位型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稳定性分析[J].中国激光.2019
[2].程煜,黄大杰,范薇.电寻址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的光束整形能力[J].中国激光.2017
[3].黄大杰,范薇,张攀政,李菁辉,唐顺兴.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研制进展及性能测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
[4].赵融生,陈向宁,薛俊诗,郭连朋.将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应用于光学相关器[J].四川兵工学报.2015
[5].黄大杰,范薇,张攀政,李菁辉,唐顺兴.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研制进展及性能测试[C].激光聚变能源检测与驱动技术研讨会摘要集.2015
[6].贾卓,刘浩,邓意峰,邓宏.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技术[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5
[7].王江涛,陈向宁.铁电液晶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性能分析[J].应用光学.2012
[8].高蒙,高教波,骆延令,王学武.反射式电寻址红外切变聚合物网络液晶空间光调制器[J].应用光学.2009
[9].戴士杰,周国香,岳宏,邓志鹏,蔡鹤皋.光电混合机器人视觉系统中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噪音处理[J].光子学报.2009
[10].李修建.BSO基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的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