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中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垂体,霉素,综合征,蛋白,动力,脱氢酶。
基因中断论文文献综述
刘奎,梁丽敏,李振辉,叶浩盈,潘艳飞[1](2018)在《CRISPR/Cas9介导的酿酒酵母ADH2基因中断及反义RNA干扰GPD1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CRISPR/Cas9是一个简单、高效的用于靶向目的基因和无标记的基因组工程的工具。本文通过构建酿酒酵母沉默组件PGK-SGPD1-CYC1,使甘油-3-磷酸脱氢酶I(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PD1)基因在PGK强启动子、CYC1终止子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干扰和表达。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中断乙醇脱氢酶Ⅱ(alcohol dehydrogenase Ⅱ,ADH2)基因的同时,定点敲入GPD1基因的反义干扰组件,从而特定地干扰GPD1的表达。采用高效的酵母化学转化法将反应组件敲入酿酒酵母Y1H中,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达43.48%,由此获得了ADH2基因中断和GPD1反义干扰的酿酒酵母突变株。发酵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突变菌株SG1-1与出发菌株Y1H相比,乙醇产率提高了9.07%,甘油产率下降了12.05%,乙酸产率下降了12.30%,结果表明通过中断ADH2基因及插入GPD1反义干扰组件,既能够中断ADH2基因的功能,减少乙醇转化为乙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GPD1基因的表达,提高乙醇产率。(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秦浩[2](2017)在《高等真菌灵芝中CRISPR-Cas9基因中断技术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蘑菇类真菌(mushrooms)是高等真菌中的一大类,很多种类具有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其含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这些物质有抗癌、抗炎、抗高血压、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然而在蘑菇类真菌中的基因编辑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基因中断技术,现有报道的基因中断技术大多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的,但蘑菇类真菌中极低的同源重组比例(如在裂褶菌中只能从10~7原生质体中得到1-2个基因中断菌株)使得大部分此类真菌如灵芝、平菇、茯苓等物种都没有基因中断的报道。这对于蘑菇类真菌中重要基因的功能鉴定和代谢产物的合成产生了很大的阻碍。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的基因编辑方法之一,有着效率高、操作便捷等多种优点,但在蘑菇类真菌中尚还没有研究性报道。在本文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灵芝这种重要的药用蘑菇类真菌中建立了基因中断方法,通过将灵芝密码子优化的cas9基因转入灵芝细胞使其正常表达,再通过体外gRNA转录的方式将gRNA转入含有Cas9的灵芝菌株中,使得灵芝ura3基因产生双链断裂,诱导菌株发生非同源性末端的修复(NHEJ)从而在缺口处引入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在灵芝260125和5.616两种菌株中诱导产生了ura3中断菌株;同时研究发现gRNA加入量的提高可以ura3中断的效率,可以从10~7个原生质体中得到2个基因中断的突变菌株。为了可以利用CRISPR-Cas9技术中断其他功能基因以进一步推广这种技术的应用,本文探索了基于CRISPR技术的同源重组在灵芝中的可行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同源重组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的方式在灵芝中找到了可以驱动gRNA内源转录的U6 small nuclear RNA(U6 snRNA)启动子。本文中的基因中断方法是首次在蘑菇类真菌中建立的以CRISPR-Cas9系统为基础的基因中断技术,同现有应用的基因中断技术相比,具有操作便捷、适用性强等优点,可以在通过传统的同源重组方法无法实现的菌株中进行基因中断,这项研究为蘑菇类真菌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2-01)
韩白玉[3](2016)在《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与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分析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惑者临床特征。2.分析PSIS患者垂体柄损伤程度对临床特征及激素水平的影响。3.探讨影响垂体生长发育的基因PROKR2、PROK2、HESX1、LHX3、LHX4、 OTX2、SOX3、PROP1、POU1F1外显子突变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相关性。4.探讨PSIS患者与正常人PROKR2、HESX1、LHX3、LHX4、OTX2、SOX3、 PROP1基因改变频数差异。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以来收治的114例PSIS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检查、内分泌实验、影像学特征。2.回顾性的分析了自2001年来我科收治的89例年龄大于14岁的男性PSIS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垂体MRI垂体柄缺失程度,将其分成垂体柄纤细组(n=17,Group1)和垂体柄中断组(n=72, Group 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激素分泌水平等的差异。3.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方法对59例PSIS患者基因组DNA之PROKR2、PROK2、HESX1、LHX3、LHX4、OTX2、SOX3、PROP1、POU1F1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4.选取100例同种族的健康人做对照,对发现的7个基因12个外显子改变处片段进行测序,比较PSIS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变异率的差异。结果1.114例患者,男女比例8.5:1,平均年龄21.1±6.1岁。其中臀先露占自然分娩出生的89.9%(89/99例),身材矮小率71.8%(89/114例),骨龄延迟6.13±5.14岁,第二性征普遍发育不良。生长激素缺乏、性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比例分别是:100%、94%、84.2%、74.6%,高泌乳素血症比例为28.1%。存在3种以上垂体激素异常的患者占92.1%(105/114例)。58例成年男性患者中,53例臀位生产患者与5例头位生产患者比较,身高、阴茎牵长、睾丸容积、垂体前叶高度、兴奋试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氏0.05)。2.(1)临床特点比较:Group 1组的身高、阴茎牵长、睾丸容积、垂体高度等指标均大于Group 2(P<0.05)。臀位生产率、合并先天性畸形/疾病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2)激素水平比较:Group1的GH峰值、ACTH峰值、LH峰值均大于Group 2(P<0.05)。两组TSH值无统计学差异。(3)垂体前叶高度Group 1大于Group2(P<0.05)。3PROKR2单核苷酸改变6例,其中5例位于第2外显子c.991G>A,1例位于第2外显子c.1057C>T;HESX1单核苷酸改变1例,位于第1外显子c.142A>T;LHX3单核苷酸改变1例,位于第2外显子c.806C>T;LHX4单核苷酸改变62例次,其中10例次位于第1外显子c.63T>C,1例次位于第3外显子c.450C>T,51例次位于第6外显子c.983A>G:OTX2单核苷酸改变1例,位于第1外显子c.1123T>C;SOX3单核苷酸改变6例,其中4例位于第1外显子c.157G>A,2例位于c.1131G>A;PROP1单核苷酸改变56例次,其中46侧位于第1外显子c.27T>C,10例位于第3外显子c.424G>A:未发现PROK2、POU1F1基因外显子改变。4.PSIS患者组与对照组PROKR2、HESX1、LHX3、LHX4、OTX2、SOX3、 PROP1基因外显子改变频数变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国的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激素缺乏程度严重:出生方式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显着差异。2.垂体柄缺如的PSIS患者较垂体柄纤细者无论临床表现、激素指标以及腺垂体发育均更差。3.(1)暂不能确定PROKR2、HESX1、LHX3、LHX4、OTX2、SOX3、PROP1基因外显子改变是否是引起PSIS的有意义突变。4.PSIS患者PROKR2、HESX1、LHX3、LHX4、OTX2、SOX3、PROP1基因12处外显子改变频数与正常人无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6-05-25)
韩白玉,李乐乐,王成芷,郭清华,吕朝晖[4](2016)在《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与前动力蛋白受体2和前动力蛋白2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与前动力蛋白受体2(PROKR2)和前动力蛋白2(PROK2)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方法对59例PSIS患者基因组DNA的PROKR2和PROK2基因外显子分别进行测序与突变分析。结果 59例PSIS患者中,6例发现PROKR2基因突变,其中5例位于第2外显子c.991G>A,1例位于第2外显子c.1057C>T。未发现PROK2基因突变。结论 PROKR2基因可能是PSIS患者的易感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余贞,王继栋,李美红,周军,黄隽[5](2015)在《波赛链霉菌dnrK基因中断突变株代谢产物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波赛链霉菌HS062(柔红霉素工业菌株)dnr K基因中断突变株新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将dnr K基因中插入了阿泊拉霉素抗性基因及"海正"标记片段的中断载体p BSSP-KA导入波赛链霉菌HS062,筛选获得dnr K插入失活的突变株DK55,通过HPLC-MS和NMR对DK55菌株产生的新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dnr K中断突变株DK55产生了一个新的蒽环类代谢产物,该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histomodulin,并且其效价远远高于原产物柔红霉素。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产histomodulin菌株,为该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探讨了工业菌株中dnr K基因敲除后菌株代谢产物变化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柔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的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石煊雯,李梦茜,李航,李继安,陈代杰[6](2013)在《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比对多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并克隆与已知蒽环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序列同源性最高的snogE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基因中断质粒pSXW-2-62。利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其转入产诺加霉素的胡桃链霉菌中并发生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菌株mSXW-2-71,验证突变株基因型与发酵产物。结果表明,基因中断质粒以正确方式整合入基因组,中断了snogE基因;在突变株发酵产物中无法检测到诺加霉素产生。snogE基因编码的糖基转移酶在诺加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必需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李梦茜,蒲甜,石煊雯,陈代杰,林惠敏[7](2013)在《氨基甲基化酶编码基因snogA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诺加霉素是重要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葸环类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抗生素,其中柔红霉素,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诺加霉素是一种由黑胡桃链霉菌ATCC27451发酵产生的新型蒽环类抗生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抑制活性,其生物合成途径中诺加糖胺的氨基甲基化过程促进诺加糖胺的形成和稳定,是诺加霉素发挥其抗肿瘤活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本研究从诺加霉素产生菌中克隆得到560bp的氨基甲基化酶(snogA)编码基因片段,利用EcoRⅠ/HindⅢ双酶切,并将其插入同样酶切位点的基因整合型质粒pKC1139的多克隆位点,构建得到基因中断质粒pLMX-3-58。分别提取野生型菌株和基因中断突变株mLMX-3-5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基因组整合片段两端序列。电泳结果表明该片段含有部分同源重组序列和部分质粒序列,完全符合预期结果,表明质粒pLMX-3-58在相应位置正确整合,将SnogA基因中断。而以野生型基因组DNA为模板的阴性对照组没有扩增到任何片段。将基因中断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得到重组菌株EcoliET12567/pLMX-3-1作为供体菌,与黑胡桃链霉菌ATCC27451做接合转移实验,即供体菌与受体菌混合后涂布于MS平板,并加盖安普霉素至终浓度为50μg/ml Am。28℃培养5 d后得到阳性接合子。挑取阳性接合转移子mLMX-3-49置于37℃培养,使质粒与基因组整合。通过结合转移和同源重组,构建得到氨基甲基化酶编码基因被中断的重组菌株mLMX-3-59。挑选突变株做发酵验证:将基因中断突变株发酵培养,发酵液处理后进行HPLC检测,基因中断突变株mLMX-3-59发酵液中未检测到诺加霉素。基因重组突变株基因型验证结果表明,中断质粒以正确方式整合入基因组,将氨基甲基化酶编码基因中断。发酵验证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发酵产物中不含有诺加霉素。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单交换的方法中断SnogA基因,验证该基因在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检测该基因的失活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snogA基因在诺加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是必需的。基因中断突变株的发酵产物中没有检测到脱甲基诺加霉素和其它衍生物产生,表明同源重组单交换的方法失活SnogA基因可能影响到与葸环骨架形成相关酶的表达,或者形成的脱甲基衍生物极不稳定而降解。我们的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诺加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和组合生物合成改造诺加霉素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0-01)
杨彦,母义明,郭清华,汪保安,窦京涛[8](2013)在《拷贝数变异及HESX1、LHX4基因非编码区变异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罕见,其病因尚不明确。拷贝数变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及易感性有关。已有个案报道在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中检出了拷贝数变异,但尚未见大样本量的拷贝数变异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关系的研究。HESX1及LHX4基因异常可能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1)
沈会[9](2010)在《利钠多肽受体1基因中断与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在近日举行的201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年会(ISH2010)上,美国杜兰大学健康科学中心Pandey K.N和Vellaichamy E发表的一项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利钠多肽受体1基因中断会使导致心血管事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成分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10-10-19)
张震,李小华,黄新凤,邵小虎,李林[10](2009)在《乳酸乳球菌acmAas基因的克隆与基因中断突变株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了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菌株AS1.2829的1种主要细胞壁自溶素-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的编码基因acmAas,并对其编码蛋白AcmAas的结构进行了预测,发现该蛋白由1个具催化活性的N-末端和1个具细胞壁锚定活性的C-末端结构域组成,其中C-末端又由3个LysM(lysin motif)结构域组成,具有典型的"βαβα"型二级结构。进一步通过体外在acmA基因中引入红霉素抗性基因(Emr)而构建具有与宿主菌染色体acmA基因进行整合作用的重组基因,并导入宿主菌后筛选得到发生染色体整合重组的重组菌株MB257,对该菌株的形态与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携带的acmAasN-lysM1基因在保留其N端结构域和1个lysM编码区后,其编码产物可发挥其完整生物学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基因中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蘑菇类真菌(mushrooms)是高等真菌中的一大类,很多种类具有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其含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这些物质有抗癌、抗炎、抗高血压、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然而在蘑菇类真菌中的基因编辑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基因中断技术,现有报道的基因中断技术大多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的,但蘑菇类真菌中极低的同源重组比例(如在裂褶菌中只能从10~7原生质体中得到1-2个基因中断菌株)使得大部分此类真菌如灵芝、平菇、茯苓等物种都没有基因中断的报道。这对于蘑菇类真菌中重要基因的功能鉴定和代谢产物的合成产生了很大的阻碍。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的基因编辑方法之一,有着效率高、操作便捷等多种优点,但在蘑菇类真菌中尚还没有研究性报道。在本文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灵芝这种重要的药用蘑菇类真菌中建立了基因中断方法,通过将灵芝密码子优化的cas9基因转入灵芝细胞使其正常表达,再通过体外gRNA转录的方式将gRNA转入含有Cas9的灵芝菌株中,使得灵芝ura3基因产生双链断裂,诱导菌株发生非同源性末端的修复(NHEJ)从而在缺口处引入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在灵芝260125和5.616两种菌株中诱导产生了ura3中断菌株;同时研究发现gRNA加入量的提高可以ura3中断的效率,可以从10~7个原生质体中得到2个基因中断的突变菌株。为了可以利用CRISPR-Cas9技术中断其他功能基因以进一步推广这种技术的应用,本文探索了基于CRISPR技术的同源重组在灵芝中的可行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同源重组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的方式在灵芝中找到了可以驱动gRNA内源转录的U6 small nuclear RNA(U6 snRNA)启动子。本文中的基因中断方法是首次在蘑菇类真菌中建立的以CRISPR-Cas9系统为基础的基因中断技术,同现有应用的基因中断技术相比,具有操作便捷、适用性强等优点,可以在通过传统的同源重组方法无法实现的菌株中进行基因中断,这项研究为蘑菇类真菌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中断论文参考文献
[1].刘奎,梁丽敏,李振辉,叶浩盈,潘艳飞.CRISPR/Cas9介导的酿酒酵母ADH2基因中断及反义RNA干扰GPD1的表达[J].现代食品科技.2018
[2].秦浩.高等真菌灵芝中CRISPR-Cas9基因中断技术的建立[D].上海交通大学.2017
[3].韩白玉.垂体柄中断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与基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
[4].韩白玉,李乐乐,王成芷,郭清华,吕朝晖.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与前动力蛋白受体2和前动力蛋白2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6
[5].余贞,王继栋,李美红,周军,黄隽.波赛链霉菌dnrK基因中断突变株代谢产物鉴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
[6].石煊雯,李梦茜,李航,李继安,陈代杰.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snogE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
[7].李梦茜,蒲甜,石煊雯,陈代杰,林惠敏.氨基甲基化酶编码基因snogA中断对诺加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C].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8].杨彦,母义明,郭清华,汪保安,窦京涛.拷贝数变异及HESX1、LHX4基因非编码区变异与垂体柄中断综合征关系探讨[C].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9].沈会.利钠多肽受体1基因中断与心血管事件具有相关性[N].中国医药报.2010
[10].张震,李小华,黄新凤,邵小虎,李林.乳酸乳球菌acmAas基因的克隆与基因中断突变株特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