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层搅拌桩在软弱地基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菅超[1](2021)在《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以来,太原机场迅速发展,对机坪有着更多的需求量。因此,太原机场决定增建机坪。机坪场道工程属于民航建设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对于机坪结构层施工而言,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均已较为成熟,工期可压缩性不强,但垫层的地基处理技术相对前两者而言,工期的可压缩性较强,且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工期长短影响较大。因此,为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2015年项目立项时抬升2.1m~2.4m,这使得原设计使用砂砾石换填处理后地基的部分力学参数无法满足民航建设要求。这种地基如果作为基础下持力层,则道面结构层作为地基附加压力较湿陷起始压力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机坪极易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进而恶化为板块错台,容易造成飞机轮胎割裂等事故,有极大的运行风险。因此,选择新建机坪的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该在做好防水处理措施的前提下,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针对上述的地基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场地内地基进行室外实地勘探和室内土工试验,包括钻孔、探井、标准贯入试验、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湿陷起始压力试验、直剪试验、渗透试验等,以此对地基的湿陷性、均匀性、稳定性和天然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做地质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天然地基为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以建设机坪,土体具有轻微湿陷性,且深受地下水上升影响。针对此问题,本工程分别采取场内外设置排水设施、结构层添加防水层等防水措施;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层强度,采用高强度干性混凝土及薄弱处加筋的设计方案。(2)筛选出国内外针对软弱地基几种成熟的处理方法,分别为强夯法、冲击碾压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碎石挤密桩、CFG桩、换填垫层法等9种方法,并根据其施工特点及机场不停航施工要求工期短和机械限高等比选指标选取了换填垫层法和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方法。(3)根据施工现场观测到的地下实际水位和地质情况,分别设置了1.0m、1.2m、1.5m等3种不同换填厚度的试验区,然后采用静载荷试验、灌水法、平板载荷试验等方法来检测不同换填深度下的地基承载力、固体体积率、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并与民航建设规范的规定参数做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换填厚度为1.2m。利用冲击沉降观测及工后自然沉降观测确定最佳冲碾遍数为20遍,并对换填材料做颗粒分析以验证其级配适用性。(4)对拟定的三种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取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并在工程竣工投入运营一段时间以后,通过实地观测、平整度试验、表面纹理深度试验、抗折试验、劈裂试验、钻芯取样等方法从表面观感、道面强度、隔水性三个方面对本次地基处理及整个工程质量进行评价,验证方案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本工程施工场地紧邻运行中机坪,为保证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整个施工过程全部采用不停航施工的方式,对施工方案中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在国内机场建设中也不常见。所采用的换填垫层法与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而且两种处理方法综合治理的处治方案在机场施工领域并不多见,为北方机场在类似软弱地基上进行快速施工时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案例,并为研究机坪、跑道、滑行道等特殊承压道面的受力特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都建民[2](2020)在《深层搅拌桩在坝基渗流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技术,深层搅拌桩因其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以及加固效果良好等优点,在软基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早期深层搅拌桩多用于加固复合地基,其功能为控制软弱地基不均匀沉降,提升地基承载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一种新型防渗技术,深层搅拌桩在水利工程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认可。防渗墙采用深层搅拌桩,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且不会污染环境。该文在全面了解深层搅拌桩防渗墙防渗机理的基础上,以工程实例为背景,探讨了深层搅拌桩在坝基渗流中的应用要点,以期提高深层搅拌桩防渗技术水平。
杨萌[3](2020)在《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其道路沿线常常会经过一些天然地质条件不满足要求的软土区域,其间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是工程完工后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湖北、湖南等地势平坦、河流如网、湖泊棋布星罗的多河湖地区,存在大量河湖相软土区域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设面临质量及工程成本等问题,其中以湖北武穴地区河湖相软土更为明显。论文以正在修建的麻阳高速武穴长江大桥北岸接线工程为依托,研究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及处理后路面工后沉降的规律,并进行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以所依托工程项目地质勘查资料为基础,统计分析武穴段河湖相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数据,较好地反映了武穴段河湖相软土的工程特性,为多河湖地区软土地基的研究提供参考。(2)以K150+465K150+495段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为例,对最佳水泥掺入比、搅拌桩机轴转速、施工钻机下钻和提升速度等影响成桩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水泥搅拌桩中较大的水泥掺入比、较大的搅拌轴转速可以有效的增加其强度。(3)分析水泥搅拌桩处理试验段工后效果,对K150+480、K150+576、K150+671断面的沉降进行跟踪观测,其中观测时段主要为水泥搅拌桩处理完成后,路堤填筑及其完成后一段时间内。通过分析水泥掺入比分别为15%、18%、20%三个断面的沉降观测数据,结果认为在同等路堤荷载下水泥搅拌桩中水泥掺入比越高,控制地基沉降量的效果越好,工后相同时期内沉降量更小。(4)以K156+875处断面的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观测数据与各模型的预测数据,结果显示双曲线法和星野法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更为接近,指数曲线法则误差更大。
李禄禄[4](2020)在《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是将传统的布袋注浆桩与高聚物浆液结合,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加固既有建筑物软弱地基加固的新工艺,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无水反应、施工扰动小等特点,对水敏感较强的土质地基的加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成桩机理、施工工艺、成桩规律、挤土效应以及加固效果等。因此,为提升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相关科学问题的认识,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对布袋材质、注浆管的形式及出浆口位置进行筛选,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施工工艺。(2)通过成桩模型试验,研究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在不同性质、不同密度及不同分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对成桩过程、桩体密度分布规律、不同密度土体中成桩规律和加固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3)基于淤泥质土的模型成桩试验,以及成桩后的单桩载荷试验,研究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成桩挤土效应,对挤土压力变化规律、挤土效应影响范围、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4)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对高聚物布袋桩加固含软弱和硬质夹层土体、饱和淤泥质土体后地基沉降量变化情况、加固机理、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桩身变形量等进行了研究。
杨新煜[5](2019)在《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稳定性问题是岩土力学的经典问题之一。为保证路堤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加快施工速度,刚性桩复合地基等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大都假定滑动面通过范围内的桩体同时发生剪切破坏,然而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工程中出现了一些滑坡事故,表明了现有的稳定分析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采用离心机试验、数值模拟及公式拟合等方法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措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采用离心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刚性桩连续破坏及路堤失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反映刚性桩破坏后性状的试验模拟方法及有限差分本构模型,揭示了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首先在局部位置处发生桩体脆性弯曲破坏,引发相邻桩体的弯矩大幅度增加并发生弯曲破坏,进而产生由局部桩体的弯曲破坏传递至不同位置桩体的连续破坏,最终导致复合地基发生稳定破坏。以往不考虑不同位置桩体的连续破坏,假定桩体同时发生破坏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将显着高估路堤稳定性,为更准确计算分析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应考虑局部位置桩体首先破坏并引发其它位置桩体连续破坏的路堤失稳机理。进一步分析了桩体类型、桩帽以及水平加筋体对桩体连续破坏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类型桩体由于刚度不同,其受力情况及破坏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易在路堤中心处首先发生弯剪破坏,并逐渐向坡脚处发展;刚性桩易在坡脚下部首先发生弯曲破坏,并向路堤中心处发展形成连续破坏。设置桩帽及水平加筋体可以显着降低路堤下桩体承受的拉应力及弯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桩体发生弯曲破坏,提高路堤稳定性,但局部桩体弯曲破坏引发连续破坏的路堤失稳模式并未改变。增大桩帽面积,在单层水平加筋体的基础上设置双层水平加筋体,以及联合使用桩帽及水平加筋体等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路堤稳定性。为预测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弯曲破坏并进行路堤稳定性评估,本文分析了复合地基中软土厚度、软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土体参数,桩间距、桩体强度、刚度等桩体参数以及路堤荷载等对桩体拉应力的影响,上述参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耦合作用及非线性特征。基于大量的变参数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可以预测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弯曲破坏的MARS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各变量与桩体弯曲破坏之间的耦合非线性关系,进而对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该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数值模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稳定控制的性能化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素混凝土桩配筋后的破坏后性状及其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配筋可以大幅度提高刚性桩弯曲破坏延性并提高路堤稳定性。基于复合地基中桩体连续破坏控制的思想,提出了路堤下复合地基关键桩的概念和分区非等强设计的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提高关键桩桩体的抗弯强度及破坏延性即可有效提高路堤稳定性。其次,分析了含有下卧硬土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倾覆破坏,结果表明,桩体嵌固深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较大,基于桩体破坏模式的改变提出了临界桩长的概念,并根据不同位置处桩体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提出了分区非等长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夏可强[6](2019)在《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国内的人口也在不断地增长,导致人均用地面积不断的减小,加上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发展,现代化建设规模在快速扩大,大量的高层建筑也应运而生。由于对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危及到建筑的安全。地基处理技术开始受到工程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开始越来越广泛,但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却远远没有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与实际应用,通过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使用的工程进行总结,提出新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本文首先通过对复合地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引出复合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对地基处理常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其发展进行深入解析。并对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实际应用以及工程基本特性进行解释。其次,对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史,搅拌器械的发展进行介绍。剖析软土地基的成因,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加固原理进行探讨解析,深入地研究固化剂的基本的硬化机理,并阐述了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方法,详细分析了深层搅拌桩的机械安装流程,并对深层搅拌桩的质检方案进行探讨。再次,对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简称DCM)工艺进行分析讨论,介绍DCM工艺的诞生以及其工程特性。对DCM船舶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对DCM工艺的施工管理系统进行探讨,找出其优势与不足,分析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综合香港机场3号跑道的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并将该工程实例结合还海上DCM桩工艺,从选料,取样测试到现场布置及施工、施工流程等等,进行设计其施工方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设计施工方案是可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综上,使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工艺对海上机场的建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施工方案可行。
龙军[7](2018)在《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软弱地基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结合水平向加筋垫层和竖直向桩体复合地基的作用特性,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技术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但由于其结构组成型式多样,整体作用机理复杂,因此对该软弱地基处置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面积不均匀公路软弱地基按沉降控制双向增强处治技术”(2006AA11Z104),从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入手,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受力变形、固结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作用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整体承载变形特性分析,通过合理假设建立计算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网兜效应”,在桩土加固区引入等沉面,桩土间的摩阻力采用Berrum公式计算,通过桩和土体单元的静力平衡以及应力变形边界条件,分别求得加筋垫层上下的桩土应力比。其次,针对已有的路堤土拱理论由于选取的不同土拱模型以及考虑塑性状态和塑性点出现位置的差异导致计算结果差别较大的问题,基于Hewlett土拱理论,考虑上部填土黏聚力影响,引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同时在桩顶处塑性点分析时,考虑土拱外表面和土拱内表面两个应力边界条件的协调,分别确定塑性点出现在拱顶和桩顶时的荷载分担比,取其最小值作为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体荷载分担比,并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本方方法的可行性。将水平加筋垫层简化为弹性地基上的薄板,当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量较小时,采用小挠度薄板理论分析,分别采用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和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求解薄板小挠度解,工程实例计算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当路堤填土过高或是软弱地基性状太差,导致沉降过大时,水平加筋垫层产生过大的挠曲,此时应用大挠度薄板理论分析,采用变参数迭代法,其收敛效果好,先将方程和边界条件无量纲化,将迭代后求解结果回归量纲表达式,求得薄板大挠度解,计算一工程实例,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考虑负摩阻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影响,分别对中性点上下桩体进行分析,采用更接近实际工况的三折线模型模拟桩和土体下沉时由于势能减小导致的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基于能量法原理,分析桩单元得到节点力与节点位移方程组,采用迭代法求解方程,得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桩身轴力分布、桩体中性点位置和桩侧摩阻力分布。再次,对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整体分析,结合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荷载从路堤往下传递至桩土加固区过程中荷载传递路径和变形协调,求解路堤的变形沉降量、桩和桩间土沉降量和荷载分担情况、桩身轴力分布、中性点位置、桩侧摩阻力。采用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将路基在水平向和竖直向分别划分网格,结合初始条件,确定网格结点任一时刻的水平向和竖直向孔隙水压力,由Carrillo理论确定地基固结度,进而分析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受力变形的时效特性。最后,由相似理论原理设计9组室内模型试验,从承载力、沉降、固结方面分别对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砂井、碎石桩、柔性桩复合地基效用进行分析,同时将其组合,对路堤下“土工格栅+碎石桩”、“土工格室+碎石桩”、“土工格栅+柔性桩”、“土工格室+柔性桩”作用效用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有益工程应用的结论。
王亮[8](2017)在《深层搅拌桩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深层搅拌桩法处理软弱地基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通过对水泥搅拌桩加固机理与施工中控制要点进行探讨分析,得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桩位控制、管道堵塞防治、注浆与钻进、提升速度的控制等关键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利用深层搅拌桩法处理地基提供较为有益的参考。
虞贵期[9](2016)在《湿法双轴双向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层搅拌桩施工法在高速公路、隧道、市政设施以及建筑基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路基处理中应用较多,但多为粉喷桩。湿法深层搅拌桩近年才开始应用,而湿法双轴双向深层搅拌桩则应用的更少。通过该项技术的研究,获取了湿法双轴双向深层搅拌桩的各项技术参数,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软土地基的加固施工,地基承载力大幅提高,为高架桥的施工提供了交通导改条件,促进了工程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
刘力[10](2010)在《刚性桩加固路堤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路堤时,路堤稳定性往往成为限制路堤填土高度和填土速度的重要因素。除传统的砂桩、碎石桩外其他各种不同桩型如水泥搅拌桩、CFG桩、素混凝土桩、大直径薄壁筒桩等已在路堤下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应用。这些其他各种不同桩型与砂桩、碎石桩在强度和刚度上有较大的差异。然而,这些不同桩型加固地基的稳定分析均采用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已有的针对水泥搅拌桩加固路基的稳定分析已经表明,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分析,相比强度折减数值方法高估了路基稳定性。针对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的离心机试验研究表明,地基中的水泥搅拌桩并非只发生剪切破坏,在很多情况下,弯曲破坏较剪切破坏更易于发生,根据桩弯曲破坏计算的稳定安全系数能更好地符合试验的结果,而采用桩体剪切破坏的稳定计算结果高估了地基稳定性。目前各种不同桩型加固地基的稳定分析均采用极限平衡法,英国规范中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极限平衡法的计算刚性桩加固地基稳定性的方法,通过本文的分析,该方法也不能完全反映刚性桩加固地基中桩的抗滑机理和破坏形式,需要对刚性桩加固地基的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对文中数值计算中采用的“桩单元”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和参考文献计算结果的对比,明确了“桩单元”参数取值对计算桩弯矩的影响规律。关于桩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已有较多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桩加固边坡中加固桩位置、加固桩刚度对边坡的变形、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有助于对位于路堤下不同位置单桩抗滑机理和破坏形式进行分析。并对路堤下单桩加固桩位置及桩体刚度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单桩模型分析基础上建立路堤下群桩加固路堤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路堤下不同位置桩的抗滑机理和破坏形式进行分析,然后将桩加固路堤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分析模型,根据桩发生不同破坏形式提供抗滑贡献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本文分析,素混凝土桩的弯曲破坏较剪切破坏更易于发生,按桩发生弯曲破坏,按桩发挥抗弯强度提供抗滑贡献进行了桩加固路堤稳定性分析。并按桩体弯曲破坏深度处桩体截面间摩擦力提供抗滑贡献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英国规范中由加固桩体在滑动面处的轴力提供抗滑贡献计算了桩加固路堤的稳定性。在按桩不同破坏模式,桩按不同方式提供抗滑贡献进行稳定分析时,根据桩的抗滑贡献计算桩的可使用抗剪强度,即根据桩所提供的抗滑贡献计算其按发挥抗剪强度提供相同抗滑贡献时的抗剪强度,称其为可使用抗剪强度,该可使用抗剪强度可用于极限平衡法或强度折减数值方法稳定性分析。实际工程中多在路堤底部与桩顶之间设置垫层,在垫层中设置土工格栅,因此本文也对桩顶设置土工格栅模型进行了研究。对土工格栅弹性模量、格栅层数对桩内力、桩破坏形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桩体抗滑机理和破坏形式与桩顶无土工格栅模型相似。前面各章节基于素混凝土桩加固路堤实例模型进行了分析,论文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按桩不同破坏形式进行稳定分析的思路进行总结,即介绍了按桩发生不同破坏模式提供抗滑贡献时的路堤稳定分析方法,以便于各种方法的比较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深层搅拌桩在软弱地基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层搅拌桩在软弱地基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机坪道面物理特性及施工特点 |
1.2.3 机坪快速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质分析及施工基本条件研究 |
2.1 工程简介 |
2.1.1 设计概述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1.3 材料规格 |
2.1.4 标准规范 |
2.1.5 地基处理方案变更的原因 |
2.2 地质分析 |
2.2.1 地质勘察原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勘察结果分析 |
2.2.4 地质综合评价 |
2.2.5 地下水位变化原因分析 |
2.2.6 地下水位上升对现有地基的力学性能影响 |
2.2.7 地质问题总结 |
2.3 施工基本条件 |
2.3.1 防水处理措施 |
2.3.2 道面高强度设计 |
2.4 小结 |
第3章 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
3.1 地质改良 |
3.1.1 强夯法 |
3.1.2 冲击碾压法 |
3.1.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
3.1.4 真空预压法 |
3.2 土体补强 |
3.2.1 灰土挤密桩 |
3.2.2 高压旋喷桩 |
3.2.3 碎石挤密桩 |
3.2.4 CFG桩 |
3.3 地基换填 |
3.4 处理方案比选原则 |
3.4.1 首要指标 |
3.4.2 主要指标 |
3.4.3 辅助指标影响分析 |
3.4.4 方案比选 |
3.5 换填材料颗粒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地基处理施工参数研究 |
4.1 试验区施工 |
4.1.1 试验区总体施工安排 |
4.1.2 试验区施工工序 |
4.1.3 试验区施工工艺 |
4.2 换填厚度控制试验 |
4.2.1 灌水法 |
4.2.2 平板载荷试验 |
4.2.3 静载试验 |
4.3 冲碾遍数控制试验 |
4.3.1 冲击沉降观测 |
4.3.2 工后自然沉降观测 |
4.4 小结 |
第5章 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项目评价 |
5.1 拟定施工组织比选方案 |
5.2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研究 |
5.2.1 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
5.2.2 施工组织方案对比 |
5.2.3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试验 |
5.3 项目现状评价 |
5.3.1 表面观感 |
5.3.2 道面强度 |
5.3.3 隔水性 |
5.4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2)深层搅拌桩在坝基渗流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层搅拌桩防渗墙防渗机理 |
2 工程概况 |
3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 |
3.1 就位调平 |
3.2 搅拌 |
3.3 桩间接头处理 |
4 施工控制及质量要点 |
4.1 垂直精度控制 |
4.2 钻进搅拌控制 |
4.3 浆液配制控制 |
4.4 注浆过程控制 |
5 结语 |
(3)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搅拌桩发展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搅拌桩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搅拌桩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1.3 沉降预测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武穴段河湖相软土地基特性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河湖相软土的勘察方法 |
2.2.1 钻探及钻孔取样 |
2.2.2 现场原位测试 |
2.2.3 室内试验 |
2.3 武穴段河湖相软土地基特性 |
2.3.1 武穴段河湖相软土地基工程特性 |
2.3.2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数据分析 |
2.3.3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沿深度方向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搅拌桩处理公路软土地基 |
3.1 水泥搅拌桩施工 |
3.2 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 |
3.2.1 水泥掺入比 |
3.2.2 搅拌桩机轴转速 |
3.2.3 搅拌轴钻进提升速度 |
3.2.4 搅拌遍数 |
3.3 试验段场地选取 |
3.4 工艺性试桩方案及结果分析 |
3.5 水泥掺入比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 |
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2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4.3 断面沉降观测 |
4.3.1 沉降观测要求 |
4.3.2 断面沉降观测数据 |
4.4 断面沉降预测分析 |
4.4.1 双曲线法预测 |
4.4.2 指数曲线法预测 |
4.4.3 星野法预测 |
4.4.4 三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扩大基础法 |
1.2.2 锚杆静压桩法 |
1.2.3 树根桩法 |
1.2.4 坑式静压桩法 |
1.2.5 注浆加固法 |
1.2.6 石灰桩法 |
1.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研究现状 |
1.3.1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理论研究现状 |
1.3.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与施工工艺 |
2.1 成桩机理 |
2.1.1 基本方程 |
2.1.2 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弹塑性解 |
2.1.3 算例 |
2.2 施工工艺 |
2.2.1 成桩材料 |
2.2.2 施工设备 |
2.2.3 施工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规律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成桩过程分析 |
3.3.2 桩体密度分布规律 |
3.3.3 不同密度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4 含软弱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5 含硬质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6 加固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过程 |
4.4 试验仪器 |
4.5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挤土效应分析 |
4.5.1 成桩效果 |
4.5.2 挤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3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4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5.5 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5.6 成桩方式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5.7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6 加固非饱和粉土挤土效应分析 |
4.6.1 成桩效果 |
4.6.2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6.3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6.4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7 本章小结 |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加固不同分层土体效果的数值模拟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加固含软弱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2.4 加固含硬质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的数值模拟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模型的建立 |
5.3.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基处理方法 |
1.1.2 复合地基定义及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作用 |
1.1.4 复合地基的破坏类型 |
1.2 复合地基连续破坏 |
1.2.1 连续破坏问题与研究现状 |
1.2.2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连续破坏现象 |
1.3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1 散体类桩体 |
1.3.2 半刚性桩加固体 |
1.3.3 刚性桩加固体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的离心机试验 |
2.1 引言 |
2.2 离心机试验设计 |
2.2.1 土工离心机 |
2.2.2 试验方案与布置 |
2.2.3 土体的制备 |
2.2.4 模型桩的制备 |
2.3 离心机试验流程 |
2.3.1 插桩及路堤填筑 |
2.3.2 施加路堤顶面超载 |
2.4 离心机试验结果 |
2.4.1 桩体破坏顺序 |
2.4.2 路堤顶面超载 |
2.4.3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2.4.4 土压力变化情况 |
2.4.5 坡脚位置土体隆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刚性桩破坏后性状及复合地基的模拟 |
3.2.1 本构模型 |
3.2.2 本构模型验证 |
3.2.3 复合地基模型验证 |
3.3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 |
3.3.1 数值模型 |
3.3.2 材料参数 |
3.3.3 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极限超载 |
3.4 刚性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机理分析 |
3.4.1 路堤填筑完成后桩体受力情况 |
3.4.2 桩体首次弯曲破坏 |
3.4.3 稳定极限超载下的桩体连续破坏 |
3.4.4 桩体破坏顺序及破坏位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桩体类型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桩体的不同破坏后性状 |
4.2.1 桩体破坏后性状的单元分析 |
4.2.2 桩体破坏后性状的整体分析 |
4.3 数值模型 |
4.4 不同桩型稳定性及破坏模式 |
4.4.1 不同桩型及破坏后性状下稳定极限超载 |
4.4.2 不同桩型桩体受力特性 |
4.4.3 不同桩型桩体受力随荷载变化情况 |
4.5 桩体弹性模量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4.5.1 桩体弹性模量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4.5.2 桩体临界弹性模量及复合地基临界荷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帽及水平加筋体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案例及模型验证 |
5.2.1 工程案例 |
5.2.2 数值模型验证 |
5.3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 |
5.3.1 桩帽与桩体间接触对桩体受力影响 |
5.3.2 带帽刚性桩的破坏模式 |
5.3.3 带帽刚性桩的连续破坏 |
5.4 桩帽尺寸对复合地基影响的参数分析 |
5.4.1 桩帽尺寸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5.4.2 桩帽尺寸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 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1 单层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5.5.2 单层水平加筋体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3 双层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5.4 桩帽联合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预测方法 |
6.1 引言 |
6.2 各设计参数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
6.2.1 数值模型 |
6.2.2 数值计算结果 |
6.3 预测桩体受力的MARS模型 |
6.3.1 MARS简介 |
6.3.2 MARS拟合结果 |
6.3.3 MARS模型准确性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弯曲破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分区非等强稳定控制方法 |
7.1 引言 |
7.2 钢筋混凝土桩弯曲特性的模拟 |
7.2.1 本构模型 |
7.2.2 模型验证 |
7.3 数值模拟与对比 |
7.3.1 模型几何与边界情况 |
7.3.2 材料参数及模拟过程 |
7.3.3 计算结果对比 |
7.4 分区非等强设计方法 |
7.4.1 桩体区域划分 |
7.4.2 单桩配筋加强 |
7.4.3 两根桩配筋加强 |
7.4.4 最优配筋加强顺序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倾覆破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分区非等长稳定控制方法 |
8.1 引言 |
8.2 失稳工程介绍 |
8.3 数值模拟 |
8.4 数值模拟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8.4.1 桩体弯矩 |
8.4.2 桩土变形 |
8.5 嵌固深度对复合地基性能的影响及分区非等长设计方法 |
8.5.1 嵌固深度对路堤极限超载的影响 |
8.5.2 嵌固深度对桩体破坏模式的影响 |
8.5.3 嵌固深度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
8.5.4 分区非等长设计 |
8.6 关于倾斜嵌固层对于桩体破坏模式影响的讨论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2.3 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香港机场3号跑道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工程建设条件 |
2.3.1 水位变化 |
2.3.2 潮流 |
2.3.3 风向风速 |
2.3.4 气温 |
2.3.5 降雨 |
第3章 海上DCM工艺及深层搅拌桩计算方法 |
3.1 海上DCM工艺概述 |
3.2 工艺的流程 |
3.3 DCM船舶及施工管理系统 |
3.3.1 处理机系统 |
3.3.2 水泥浆制、输浆系统 |
3.3.3 施工管理控制系统 |
3.3.4 DCM船锚泊定位系统 |
3.3.5 DCM船防污染系统 |
3.4 DCM船的特点 |
3.5 深层搅拌桩的计算方法 |
3.5.1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 |
3.5.2 深层搅拌桩桩数计算及布桩方法 |
3.5.3 深层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3.5.4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5.5 深层搅拌桩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 |
3.5.6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 |
第4章 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 号跑道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
4.1 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设备的选择 |
4.1.1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
4.1.2 施工设备的选择 |
4.2 深层水泥搅拌桩设计与计算 |
4.2.1 深层水泥搅拌桩持力层选择 |
4.2.2 深层水泥搅拌桩桩长设计 |
4.2.3 深层水泥搅拌桩截面积设计 |
4.2.4 深层水泥搅拌桩总根数计算 |
4.2.5 深层水泥搅拌桩桩间距计算 |
4.2.6 深层水泥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4.2.7 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2.8 深层水泥搅拌桩布桩形式设计 |
4.3 深层搅拌桩的材料确定 |
4.3.1 粘合剂的确定 |
4.3.2 水泥浆液水灰比的确定 |
4.3.3 水泥掺量确定 |
4.3.4 深层搅拌桩的用水水源确定 |
4.4 DCM取样和测试 |
4.4.1 DCM集群嵌入砂垫层的确定 |
4.4.2 DCM集群的取芯和测试 |
4.4.3 振动取样 |
4.4.4 弹性模量的测试 |
4.5 施工流程 |
4.5.1 DCM成桩工艺流程 |
4.5.2 DCM桩终孔标准 |
4.5.3 DCM桩成桩 |
4.5.4 DCM桩施工 |
4.5.5 DCM桩施工质量控制 |
4.6 DCM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
4.6.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6.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及其分类 |
1.2 竖向桩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
1.2.1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
1.2.2 柔性桩复合地基 |
1.2.3 刚性桩复合地基 |
1.2.4 多元桩复合地基 |
1.3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
1.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
1.4.1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现状 |
1.4.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
1.4.3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
1.4.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研究 |
1.4.5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
2.3 水平加筋垫层承载特性 |
2.3.1 土工合成材料的效用 |
2.3.2 褥垫层的效用 |
2.3.3 水平加筋垫层加固机理 |
2.3.4 水平加筋垫层承载变形特性 |
2.4 竖向桩体承载特性 |
2.4.1 散体材料桩承载特性 |
2.4.2 刚性桩承载特性 |
2.4.3 柔性桩承载特性 |
2.4.4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2.5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2.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5.2 受力变形分析 |
2.5.3 计算方程求解 |
2.5.4 工程实例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
3.1 概述 |
3.2 土拱效应分析 |
3.2.1 土拱模型改进 |
3.2.2 土体塑性理论分析 |
3.2.3 土拱效应分析 |
3.3 算例验证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薄板理论的水平加筋垫层分析 |
4.1 概述 |
4.2 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分析 |
4.2.1 功的互等定理 |
4.2.2 薄板计算模型 |
4.2.3 薄板功的互等定理分析 |
4.2.4 算例验证 |
4.2.5 参数分析 |
4.3 薄板有限差分法分析 |
4.3.1 有限差分法分析 |
4.3.2 薄板计算模型 |
4.3.3 有限差分法方程解答 |
4.3.4 算例分析 |
4.3.5 参数分析 |
4.4 大挠度薄板理论分析 |
4.4.1 计算模型及基本微分方程 |
4.4.2 基本微分方程求解 |
4.4.3 算例验证 |
4.4.4 参数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
5.1 概述 |
5.2 基于能量法的桩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
5.2.1 计算模型建立 |
5.2.2 桩体边界条件确定 |
5.2.3 能量法基本原理 |
5.2.4 桩体能量法分析 |
5.2.5 桩间土体分析 |
5.2.6 协调方程 |
5.2.7 方程求解 |
5.2.8 工程实例分析 |
5.3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
5.3.1 路堤内土拱效应分析 |
5.3.2 水平加筋垫层的薄板理论分析 |
5.3.3 桩体复合地基能量法分析 |
5.3.4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计算 |
5.3.5 算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时效特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土体固结分析 |
6.2.1 桩间土体固结有限差分法分析 |
6.2.2 桩间土体固结度计算 |
6.3 桩体时效特性分析 |
6.4 考虑时效的桩土应力比计算 |
6.5 考虑时效的沉降计算 |
6.6 工程实例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7.1 概述 |
7.2 相似理论 |
7.2.1 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 |
7.2.2 相似理论三大定理 |
7.2.3 相似准则导出方法 |
7.3 基于相似理论的模型试验设计 |
7.3.1 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 |
7.3.2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7.3.3 试验相似条件确定 |
7.3.4 试验材料选取 |
7.3.5 试验装置 |
7.3.6 试验仪器布置 |
7.3.7 试验方法 |
7.4 试验成果分析 |
7.4.1 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7.4.2 实测应力分析 |
7.4.3 孔隙水压力测试成果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深层搅拌桩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深层搅拌桩技术特点及使用范围 |
2 深层搅拌桩施工 |
2.1 原材料的检验 |
2.2 施工前控制要点 |
2.3 施工中控制要点 |
2.4 施工后控制要点 |
3 施工质量检验 |
4 深层搅拌桩处理地基的注意事项 |
4.1 搅拌桩位置不准 |
4.2 钻头搅拌下沉过程遇阻 |
4.3 输浆管道堵塞 |
4.4 喷浆时间与钻进、提升速度 |
5 结语 |
(9)湿法双轴双向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3.1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3.1.1 研究内容 |
3.1.2 关键技术 |
3.2 研究目的及技术难点 |
3.2.1 研究目的 |
3.2.2 主要技术难点 |
4 技术方案研究 |
4.1 湿法双轴双向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 |
4.2 施工过程 |
4.2.1 施工准备 |
4.2.2 布置桩点 |
4.2.3 钻机就位 |
4.2.4 制浆 |
4.2.5 注浆 |
4.2.6 移机 |
4.2.7 桩身质量检测 |
4.2.8 复合路基与非复合路基设置过渡段 |
4.2.9 新老路基衔接处理 |
4.3 成桩效果质量检验 |
5 技术经济分析 |
6 结语 |
(10)刚性桩加固路堤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软土地基上路堤填筑中的问题 |
1.1.2 桩加固路堤的应用情况 |
1.2 路堤稳定分析极限平衡法研究现状 |
1.3 柱体式加固复合土体的各向异性与复合抗剪强度 |
1.4 现行柱体式加固软弱路基上路堤稳定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 |
1.5 软弱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问题 |
1.6 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7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路堤下桩的水平向性状研究 |
2.1 路堤堆载引起路基及桩侧向变形效应研究的意义 |
2.2 桩体水平向性状分析 |
2.2.1 数值模拟验证 |
2.2.2 桩体刚度对桩水平向特性的影响 |
2.3 路堤下桩水平向性状数值计算分析 |
2.3.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确定 |
2.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2.3.3 不同桩距、桩径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2.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刚性桩加固软弱地基上路堤的稳定性问题(Ⅰ)——存在问题及单桩条件下的分析 |
3.1 软土地区桩加固路基方法及稳定性问题 |
3.2 桩加固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3.2.1 抗滑桩加固边坡与桩加固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 |
3.2.2 桩加固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3.3 路堤下不同位置单桩对路堤稳定贡献机理与破坏模式 |
3.3.1 路堤稳定分析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2 水泥搅拌桩加固路堤稳定分析 |
3.3.3 刚性桩加固路堤稳定分析 |
3.3.3.1 不同位置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分析 |
3.3.3.2 不同位置桩的破坏机理三维分析 |
3.4 对应于极限平衡法的二维稳定性分析 |
3.4.1 二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3.4.2 考虑桩抗弯、抗剪的路堤稳定性二维数值分析 |
3.4.3 桩抗弯刚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二维数值分析 |
3.5 路堤下单桩桩间土体绕流 |
3.5.1 路堤下单桩的数值计算模型 |
3.5.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6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刚性桩加固软弱地基上路堤的稳定性问题(Ⅱ)——群桩条件下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路堤加固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及桩破坏形式三维分析 |
4.2.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4.2.2 刚性桩群桩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分析 |
4.2.2.1 不同位置桩内力 |
4.2.2.2 路堤趋于破坏时不同位置桩抗滑机理 |
4.2.2.3 路堤加固桩的破坏形式的三维分析 |
4.2.3 考虑桩弯曲破坏的cut-off退出机制三维模拟 |
4.3 刚性桩加固路堤桩的抗滑机理及稳定的二维分析 |
4.3.1 二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2 路堤下不同位置桩的抗滑机理及分类 |
4.3.3 考虑桩弯曲破坏的二维稳定分析方法 |
4.3.3.1 桩体可使用抗剪强度的确定 |
4.3.3.2 考虑桩体可使用抗剪强度的路堤稳定分析 |
4.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软弱地基上桩网加固路堤 |
5.1 引言 |
5.2 路堤加固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及桩破坏形式三维分析 |
5.2.1 路堤下不同位置桩内力 |
5.2.2 土工格栅弹性模量对桩弯矩的影响 |
5.2.3 格栅层数和弹性模量对路堤下桩内力的影响 |
5.2.4 路堤加固桩的破坏形式的三维分析 |
5.2.5 考虑桩弯曲破坏的cut-off退出机制三维模拟 |
5.3 桩-土工格栅加固路堤稳定的二维分析 |
5.3.1 二维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2 考虑桩弯曲破坏的二维稳定分析方法 |
5.4 本节小结 |
第六章 按刚性桩发生不同破坏型式提供路堤抗滑贡献的稳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本文计算模型中桩不同破坏模式的路堤稳定分析 |
6.2.1 凝土桩体抗剪、抗弯强度的确定 |
6.2.2 桩在滑动面上剪切破坏的稳定分析 |
6.2.3 桩在滑动面上弯曲破坏的稳定分析 |
6.2.4 桩在滑动面上弯曲破坏截面处发挥摩擦力的稳定分析 |
6.2.5 英国规范计算方法验证 |
6.2.6 适用于规范计算方法的其它考虑方面 |
6.3 本节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深层搅拌桩在软弱地基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 菅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深层搅拌桩在坝基渗流中的应用与分析[J]. 都建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3)
- [3]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研究[D]. 杨萌.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4]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D]. 李禄禄. 郑州大学, 2020(02)
- [5]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D]. 杨新煜. 天津大学, 2019(06)
- [6]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D]. 夏可强.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4)
- [7]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D]. 龙军. 湖南大学, 2018(06)
- [8]深层搅拌桩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 王亮. 交通世界, 2017(16)
- [9]湿法双轴双向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研究[J]. 虞贵期. 市政技术, 2016(S2)
- [10]刚性桩加固路堤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 刘力. 天津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