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论文_杨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球化学,生物,同位素,过程,沉积物,渭河,营养盐。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杨茜[1](2019)在《河床沉积物中铬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物是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流中营养物质的供给、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沉积物作为污染物的最终汇聚地,污染物的二次释放对水环境存在不可小视的危害。渭河陕西段西安、咸阳、渭南等地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河流重金属污染现象明显,尤其是从咸阳-西安段河道中重金属Cr污染严重,水质较差。本文以渭河渭南和咸阳段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环境微生物技术与土柱模拟手段,研究了渭河沉积物生物地球垂向分布特征,揭示了变化环境下河水-沉积物系统中Cr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取样、测试和综合研究发现:咸阳段沉积物中TOC、微生物量、粒径d<45um和黏粒含量所占百分含量略高于渭南段。除了渭南段5-15cm、咸阳段5-15cm和15-25cm层沉积物外,其它层沉积物中Cr超过环境背景值。沉积物呈弱碱性,氧化性较强,pH、Eh、EC、TOC及微生物数量随沉积物埋深的增加而减少。重金属Cr随沉积物垂向埋深的增加而向下迁移并累积。沉积物中Cr与pH、Eh、EC、TOC、微生物量、Fe、Mn等重金属呈明显相关关系。(2)沉积物对Cr(Ⅵ)吸附还原过程主要依靠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作用。批实验中,Cr(Ⅵ)溶液为8mg/L且pH在7-9之间时,沉积物对Cr(Ⅵ)的吸附还原能力随pH的升高而增强,5-15cm、15-25cm层沉积物对Cr(Ⅵ)吸附还原性好。微生物驯化实验中,微生物与Cr(Ⅵ)最佳作用浓度为120mg/L,该浓度下Cr(Ⅵ)还原量高达60mg/L且微生物生长活性良好。咸阳5-15cm、15-25cm和渭南15-25cm沉积物中微生物耐Cr性好,沉积物中Cr还原菌分别为蜡样芽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覃状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渭南沉积物中微生物种类比咸阳段丰富。(3)在土柱实验中,渭南和咸阳沉积物-水界面中Cr(Ⅵ)迁移行为基本一致,在实验前10天,沉积物-水界面中Cr(Ⅵ)和Cr(Ⅲ)含量迅速增加;第10天以后,Cr(Ⅵ)和Cr(Ⅲ)含量趋于平稳。到第24天后,咸阳和渭南土柱均向水环境释放Cr,咸阳段释放的Cr以Cr(Ⅲ)的形式存在,而渭南段沉积物中Cr以Cr(Ⅵ)形式释放。Cr在沉积物中明显累积,咸阳段沉积物对Cr(Ⅵ)的吸附还原效果强于渭南段沉积物,对Cr(Ⅵ)的吸附量随埋深的增加而降低,而渭南段除了5-15cm层沉积物对水环境中Cr(Ⅵ)吸附性好,其余层沉积物吸附效果较差。(4)渭南段沉积物Cr(Ⅵ)吸附依靠沉积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作用,但生物作用影响较小;咸阳段沉积物中微生物较多,对Cr(Ⅵ)迁移转化作用强,但随着土柱实验时间延长,沉积物及水环境中Cr的制约作用,使微生物数量减少,对Cr(Ⅵ)生物作用减弱,此时主要依靠沉积物的物理化学作用。沉积物Cr吸附还原过程中,沉积物埋深越深,物理化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越弱,对Cr迁移转化作用越小,微生物对Cr(Ⅵ)迁移转化效果明显强于物理化学作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3)

潘峰,郭占荣,刘花台,王博,李志伟[2](2018)在《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的高分辨率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潮间带微环境中磷、铁元素的分布和耦合规律及对磷释放的影响,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原位高分辨率获取九龙江口红树林潮滩孔隙水剖面的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并测定沉积物相应的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表层孔隙水中,DRP、Fe~(2+)浓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证实了磷、铁元素的耦合关系以及沉积物铁氧化物对磷吸附/解吸附的控制作用;(2)在深部还原带,DRP浓度相对Fe~(2+)浓度具有较大的波动,主要受到沉积物异质性以及红树植物吸收等的影响;(3)根据表层孔隙水中DRP的浓度梯度计算获得磷的分子扩散通量为0.000 64~0.006 00μg·cm~(-2)·d~(-1),结果远低于一般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扩散通量,原因是富铁且具较深氧化带的潮滩沉积物中的磷-铁耦合关系有效地抑制了磷的释放.(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高永强[3](2018)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口海域物理海洋过程强烈,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不保守行为和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的动态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文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CDOM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SPM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研究,有助于厘清河口海岸地区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SPM的动态变化,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长江口淡水端元CDOM的季节变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每月一次在徐六泾附近采集表层水样品,测定了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CDOM的吸收光谱和激发-发射荧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a,EEMs)。结果显示:DOC浓度、CDOM的相对浓度、分子的芳香化程度和分子量等均落在淡水自然水体的范围内;与国内外部分河流、湖泊等淡水水体相比,长江口淡水端元DOC中对光敏感的CDOM比例较高,分子的芳香化程度更高;CDOM的荧光组分在研究期间基本一致。尽管枯季与洪季在径流量上表现出明显差异,DOC通量的季节变化也反映出径流量对河口生源要素的巨大影响,然而DOC浓度、CDOM相对浓度与径流量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2)长江口CDOM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2016年3月和7月,分别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89个和87个站位采集了DOC和CDOM样品,测定了CDOM样品的吸收光谱和EEMs,通过平行因子分析(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解析EEMs数据,提取CDOM中的四个荧光组分(包括3个类腐殖酸组分和1个类蛋白质组分)。结果表明:无论是3月还是7月,研究区域DOC浓度和CDOM各浓度指标(α_(254)光吸收系数和PARAFAC得到的四个组分)均显示出由陆到海浓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均与盐度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盐淡水物理混合过程是控制这些成分在研究区域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CDOM分子芳香化程度逐渐降低(从SUVA_(254)反映),分子量逐渐变小(从S_(275–295)反映)。2016年7月长江出现历史少见的大径流量,与以往相比长江冲淡水(盐度<31)在表层更大的区域扩展开来,为研究这一水团中DOC和CDOM各组分的不保守行为提供了难得的时机。通过比较13对具有相似盐度但传输距离不同的表层样品中DOC和CDOM各组分浓度,发现研究区域对α_(254)指示的CDOM和EEMs提取的叁个类腐殖酸组分是一个显着的汇,而对可以作为CDOM降解产物的DOC和有自生来源的类蛋白质组分没有发现显着的源汇模式。与表层水体相比,相近盐度的底层水体(尤其是距离口门较近的底层水体)更有利于CDOM物质的保存,不利于它们的降解。通过2016年7月横跨研究区域、处在表层的13对数据,计算出α_(254)指示的CDOM和3个类腐殖酸物质有12–32%被降解,而类蛋白质组分和DOC分别有11%和7%的释放。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在物理过程占主导的大河河口地区、通过大面观测原位数据定性和定量研究生源要素不保守行为的一种新的方法。(3)长江口SPM的时空变化特征长江口是典型的高浊度河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SPM浓度跨度大,泥沙过程活跃、复杂。2015年7月和2016年3月,使用OBS和LISST测定了该区域99个和89个站位的水体浊度、光衰减系数、SPM总体积浓度、平均粒径和粒径谱等参数;同时通过现场过滤测定了各站位表、中、底叁层的SPM质量浓度以及典型站位SPM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的?~(13)C、颗粒氮(Particulate Nitrogen,PN)的?~(15)N以及POC/PN摩尔比值。结果表明:浊度、光衰减系数、SPM总体积浓度等3个参数均与SPM质量浓度显示出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枯季长江口淡水端元表层SPM平均粒径略低于底层,外海海域在浮游生物的影响下多数站位平均粒径表层大于底层;枯季长江口淡水端元输出的SPM浓度高、粒径大,研究区域SPM粒径一般表层大于底层。具有相似粒径谱特征的SPM可以通过测定?~(13)C和?~(15)N值来进一步区分其来源和组成。枯季陆源输出的大粒径SPM随着表层水团甚至传递到研究区域北部的最东端;而洪季陆源输出的SPM口门附近即迅速沉降。由LISST测定的典型站位粒径谱的垂直剖面可以看出,在长江口淡水端元站位以及受陆源物质强烈影响的站位,长江输出的SPM有着强烈的季节变化,并且SPM随深度往往呈现出连续变化;在外海站位,SPM主要受到当地浮游生物的主导,这些浮游生物的信号往往随深度不连续,更多呈现出“斑块化”的分布,水体跃层附近往往能够观测到浮游生物聚集的信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6)

刘雅丽[4](2017)在《长江口及邻近东海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溶解态有机磷测定方法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联系着陆地河流和开阔海洋,地貌环境和水文条件复杂多变,系统内物质能量活跃,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度敏感。全球气候扰动、海平面升高、河口叁角洲侵蚀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使得河口生态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强势物理海洋学过程的作用下,厘清长江口及邻近东海陆架海域营养盐等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尤其是其中的不保守行为)一直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长江口及东海东北部海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规律,探讨了在长江径流量不同的条件下,东海东北部海域对长江冲淡水的响应,并对于区域内磷酸盐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成果如下:(1)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规律利用2014年2月和7月航次,系统采集了长江口及其邻近东海陆架海域的样品,测定了其中的营养盐(N03-、SiO32-、PO43-、NH4+、NO2-)浓度,发现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夏季,长江径流量加大,海水层化,含有高NO3-、SiO32-、PO43-浓度海水的扩散范围明显大于冬季;而在外海,夏季上述营养盐的表层浓度却低于冬季。由于在长江淡水端元NH4+和NO2-浓度的季节变化较大,这两种营养盐与盐度在长江口的相关关系呈现出"季节性反转",在夏季其浓度与盐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冬季则相反,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长江冲淡水是以"斑块化"的形式向外海传递的,通过在不同斑块中采集样品并比较其中营养盐的浓度,验证了夏季长江口海域对大部分营养盐是一个显着的"汇"。由于表层浮游植物的吸收和底层矿化作用的释放,剔除盐度的影响后,营养盐的表层浓度与中层和底层相比,在大部分情况下仍显示出移除或亏损状态。此外,营养盐的不保守行为既发生在盐淡水混合海域,也发生在长江口门以内的淡水端元海域。(2)东海东北部海域营养盐对长江冲淡水的响应为进一步探索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对东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的影响,本论文对课题组已有数据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选择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长崎丸号"航次数据,以了解长江不同径流量条件下东海东北部海域对长江冲淡水的响应过程及其中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在长江径流量较大的2010年7月,长江冲淡水(盐度<31)在研究区域表层自西向东的扩散范围明显大于径流量较小的2011年7月。而含有高浓度NO3-(>15 μmol/L)海水扩散范围在两个航次的变化却相反。由于海水层化以及表层浮游植物的吸收,各站表层N03-、Si032、PO43-等浓度一般较低,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以下其浓度快速升高并逐渐趋于稳定。2010年7月NH4+在研究区域各站贯穿整个深度的浓度明显大于2011年7月。沿着长江冲淡水从淡水端元到长江口再到东海东北部,水体表层Si032-/N03-和P043-/N03-等营养盐摩尔比值逐渐降低。黑潮次表层水和黑潮中层水等水团含有较高的营养盐浓度,与长江冲淡水相比,可能构成了东海东北部另一个重要的营养盐来源。(3)溶解态有机磷测定方法的探索溶解态有机磷的测定过程选用烘箱在95℃条件下对水样进行16 h的过硫酸盐氧化消解,显色时间统一为15 min,该测定方法对于P043-标准溶液的线性范围为0-400ppb,检出限为1.7 ppb,100 ppbPO43-标准溶液准确度为0.4,精密度在0.6%以内。对于淡水基质和低盐度海水基质样品有良好的测定结果,但该方法并不适用于测定海水样品,主要是因为高盐度样品的基质效应使得PO43-和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的时间大大延长,PO43-浓度越高,延长效应越明显。对长江淡水端元(大通)、崇明岛南侧水域、长江口南港、北港断面的低盐度样品进行溶解态有机磷(DOP)的测定,发现叁个区域磷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为P043,DOP所占百分比均未超过36.9%。(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2)

李晨阳[5](2017)在《土着微生物介导的CO_2咸水层封存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大气中的CO_2水平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400ppm,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大力发展CO_2减排技术研究是十分必要的。CO_2深部咸水层封存技术被认为是现阶段可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在深部咸水层中土着微生物由于体量巨大尤其是新陈代谢的多样化,因此具有影响地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C、N、S、Fe等循环)的巨大潜能。然而目前关于土着微生物对于CO_2咸水层封存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其生物地球化学响应行为尚不明确。本文以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开展的首个CO_2深部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实际场地的石盒子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反应釜模拟土着微生物-CO_2-水-砂岩体系的相互作用过程,结合16S r RNA高通量测序、q PCR(实时荧光定量)、稳定同位素以及水化学组分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CO_2对于土着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的影响,阐明了实验中各时期不同优势菌对于CO_2封存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响应行为,明确了微生物对于CO_2咸水层封存的积极作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微生物介导的CO_2咸水层封存过程中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CO_2注入后会引起储层水环境p H的急剧降低,大量微生物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而消失,在CO_2的筛选作用下微生物Alpha多样性随着时间推移持续降低。相比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对于CO_2注入初期所引起的环境剧烈变化(p H急剧降低)适应性更强;之后伴随着体系内p H的缓慢升高,部分微生物开始逐渐适应环境,通过Beta多样性分析可知微生物在120天后已适应微生物-CO_2-咸水-砂岩体系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在CO_2筛选作用下,具有良好耐酸性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逐步成为优势菌属。(2)通过对水化学组分的监测得知CO_2注入后微生物组与空白组溶液p H均会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微生物的添加并不会明显改变水环境的p H。在岩石切片的SEM图中发现微生物为了抵御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会紧密团聚在一起形成生物膜并附着于矿物表面。而生物膜分泌的胞外聚合物所含有的小分子有机酸则能降低矿物表面局部p H,促进矿物溶解出大量可用以生成次生矿物的阳离子。(3)通过矿物成分相对含量分析得知微生物组中的次生碳酸盐矿物尤其是菱铁矿的含量大于空白组。在对顶空气体、溶解性无机碳及岩石中~(13)C丰度变化的监测中发现,微生物组岩石中~(13)C的负漂移值Δδ~(13)Csandstone明显大于空白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微生物对于CO_2-咸水-砂岩体系固碳矿物生成的积极作用。(4)通过鉴定与分析不同时期的优势菌种及其生理特性,明确了p H对于优势菌种类与丰度变化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实验后期出现的几类优势菌种的生物功能:Pseudomonas mendocina与Acinetobacter soli具有产酸功能,从而具有促进矿物溶解的作用;Pseudomonas mendocina还可以分泌异羟肟酸类铁载体以促进矿物中Fe~(3+)离子溶出;Citrobacter freundii具有将Fe~(3+)还原为Fe~(2+)的生物功能,因此可以提高溶液中Fe~(2+)/Fe~(3+)比值,从而诱导更多的次生菱铁矿生成;Exiguobacterium sp.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分泌的小分子有机酸进行发酵代谢产生乳酸。(5)通过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得知,CO_2注入后微生物的离子结合运输功能、铁络合物过膜受体蛋白生成功能与铁络合酶蛋白生成功能有较大幅度增强,证明体系中微生物具有吸附和富集溶液中离子并为次生矿物成核提供核心位的能力,从而促进碳酸盐矿物尤其是菱铁矿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柴延超[6](2017)在《潮间带习见凋落物分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潮间带较高的生产力源于其较高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速率,凋落物作为连接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的重要媒介,在维持潮间带高生产力、物质循环与能量输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海水中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研究却极其匮乏。本文以潮间带海水中几种常见海源性凋落物(海藻、海草)、陆源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以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其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相对物质组成等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凋落物分解行为不同,分解描述指标因种类而差异显着;有别于陆地生态系统中传统的负指数模型,海水中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模型倾向于线性模型;水体pH与DO等参数呈明显的阶段性,即分解过程中存在耗氧期与复氧期;水体CDOM与DOC浓度变化过程可视为溶释扩散与微生物代谢的动态平衡过程;分解过程中,营养盐在水体与凋落物之间的迁移通量与时间、种类以及营养盐赋存形态等有关,微生物代谢需求与机械扩散及吸附造成了其冗杂性,有待通过同位素标志进一步精确辨析。2)不同的分解描述指标对混合效应的响应不同。混合效应提高了凋落物中蛋白成分的相对含量,加快了水体pH和DO的恢复速率,影响了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状态。3)分解初期,对凋落物密度反应不敏感,生态效应主要受微生物主导;分解后期,随着微生物的增殖,凋落物密度对分解过程中生态效应的控制作用加强。4)石药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有机物含量、Rp值、pH和DO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高温的影响出现在溶释阶段,溶释过程在水体积聚CDOM 和 DOC。5)凋落物质量损失不受光照的影响,但光降解有效改变了凋落物的物质结构,加速了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光照对水体中CDOM和DOC浓度具有双重阈值作用;光照可通过影响水体微生物及微藻活性改变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水体理化性质。6)10 μg/ml的磺胺嘧啶、氧氟沙星,壬基酚对海水中石莼分解的影响表现出等同效应;分解后期,磺胺嘧啶、氧氟沙星,壬基酚均加速了凋落物质量损失,降低了水体DOC与CDOM浓度。7)次级凋落物对于分解过程中营养盐迁移通量有重要作用,所占比例最高可达80-100%;次级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盐迁移通量对凋落物种类差异的依赖程度减弱。潮间带海水中凋落物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极其重要而目前相关研究极度匮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潮间带生态系统内部营养盐再生等机制的明确,受损潮间带治理、修复和重建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19)

孙剑,朱祥坤,李世珍[7](2015)在《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同位素曾被认为是"独特的生物活动示踪剂",用来指示远古的或地外的生命活动事件(Beard et al.,1999),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铁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例如,铁氧化细菌通过氧化Fe~(2+)发生代谢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能量。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呼吸作用以及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都需要铁的参与。对于高等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叁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8)

孙剑,朱祥坤,李世珍[8](2015)在《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同位素曾被认为是"独特的生物活动示踪剂",用来指示远古的或地外的生命活动事件(Beard et al.,1999),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铁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例如,铁氧化细菌通过氧化Fe~(2+)发生代谢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能量。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呼吸作用以及植物体内的氧化(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孙剑,朱祥坤,李世珍[9](2015)在《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并且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密切联系。因此,了解生物过程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对于示踪铁元素在生物圈内部体系的迁移和循环,以及运用铁同位素示踪生物圈和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不同生物体的铁同位素组成特征以及不同生物过程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生物倾向于优先吸收铁的轻同位素,而且在食物链中随着级别的升高,这种情况越明显。生物诱发过程(包括异化铁还原作用和细菌氧化作用)中,铁只是提供或接受电子,并没有真正进入生物细胞体内,这些过程所产生的铁同位素分馏值和无生物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产生的铁同位素分馏值相同。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吸收过程中,铁进入生物体细胞内,这些过程的铁同位素分馏主要受氧化还原作用所控制。铁同位素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有可能会成为这些领域新的示踪工具。(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孙友旭,任景玲,刘素美,刘诚刚[10](2015)在《春季水华对南黄海总溶解态无机砷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07年3月30日至4月23日南黄海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针对水华中心区域(BM1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以探讨春季水华对有毒类金属元素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DIAs的浓度范围为7.9~22.3nmol/L,平均值为(17.8±1.9)nmol/L。TDIAs在南黄海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南部海域底层海水中。近岸海域表、底层TDIAs的含量相当,而中、南部海域由于存在明显的密度跃层,表、底层TDIAs的浓度具有显着性差异。2007年3月31日至4月1日研究区域西南部受到沙尘天气和降雨的影响,表层海水中TDIAs的含量显着升高。研究区域中、南部海域在观测期间暴发了典型的黄海春季水华,通过大面观测和对重点区域的连续观测可以发现,水华期间TDIAs的分布和磷酸盐类似,与Chl a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r=0.51,P<0.05,n=39)。经初步计算,浮游植物水华对10m以上表层水体中TDIAs的清除量约为2.4nmol/L,占表层保有量的15%左右。通过箱式模型计算得出黄海TDIAs的停留时间约为(18.2±8.5)a,远远低于大洋。通过对该海域砷、磷摩尔比值的计算可以发现,南黄海砷、磷摩尔比值约为大洋中的20倍左右,这可能会引起浮游生物对砷酸盐的大量吸收和转化,从而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潮间带微环境中磷、铁元素的分布和耦合规律及对磷释放的影响,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Chelex DGT)原位高分辨率获取九龙江口红树林潮滩孔隙水剖面的溶解活性磷(DRP)、Fe~(2+)浓度,并测定沉积物相应的理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在表层孔隙水中,DRP、Fe~(2+)浓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证实了磷、铁元素的耦合关系以及沉积物铁氧化物对磷吸附/解吸附的控制作用;(2)在深部还原带,DRP浓度相对Fe~(2+)浓度具有较大的波动,主要受到沉积物异质性以及红树植物吸收等的影响;(3)根据表层孔隙水中DRP的浓度梯度计算获得磷的分子扩散通量为0.000 64~0.006 00μg·cm~(-2)·d~(-1),结果远低于一般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扩散通量,原因是富铁且具较深氧化带的潮滩沉积物中的磷-铁耦合关系有效地抑制了磷的释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杨茜.河床沉积物中铬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潘峰,郭占荣,刘花台,王博,李志伟.潮滩沉积物-水界面磷、铁的高分辨率分布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行为[J].地球科学.2018

[3].高永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变化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刘雅丽.长江口及邻近东海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溶解态有机磷测定方法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7

[5].李晨阳.土着微生物介导的CO_2咸水层封存过程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7

[6].柴延超.潮间带习见凋落物分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D].山东大学.2017

[7].孙剑,朱祥坤,李世珍.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C].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叁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5

[8].孙剑,朱祥坤,李世珍.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J].地质学报.2015

[9].孙剑,朱祥坤,李世珍.生物过程中的铁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及应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5

[10].孙友旭,任景玲,刘素美,刘诚刚.春季水华对南黄海总溶解态无机砷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J].海洋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中国海域夏季流系示意图(框内为本章...地下水与河水交互带结构示意[6]、DFAA和DCAA中个体氨基酸酸性、碱...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成矿作用一4静态高温高压地球化学研究设备图7一...珠江口PO34--P浓度(μmol/dm3)的平面分...

标签:;  ;  ;  ;  ;  ;  ;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论文_杨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