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载兵[1]2017年在《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文中提出语义波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焦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波概念是从语篇意义切入来分析语篇的信息流动,主要着眼于信息流动的周期性特征。而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从情景语境出发来考察语义的依赖与压缩,认为语义波是语义引力、语义密度同时变化而呈现的一种起伏性语义框架,强调语义波的判断需视具体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二者的语义波概念是互补的关系。在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过程中,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了质量与存在的概念来对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进行改造,试图将其纳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框架之下,促进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波研究融合。此外,时间性与空间性也视为语义波产生的重要策略,其体现了语义波移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广延性。在审视考察语义波的语义性、时间性、空间性等维度基础上,可以发现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研究与改造尚存以下不足:(1)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缺失对语义波的客观判定标准与显性识别的具体切分单位。基于语境出发判断语义波的起伏性过于主观化,在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选择上缺少孰为优先的客观识别原则;(2)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尚停留在语义层面,尚未深入更为基础客观的词汇语法层,原因在于词汇语法是意义产生的动力室,没有词汇语法就没有意义,词汇语法本身是有所取向的;(3)语义波的语义性、时间性、空间性等维度没有充分识解语义波的根本属性,即语义波的分形属性。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整合基础下,借助语料库的分析方法,以英语科普语篇为例对语义波尝试进行系统研究,拟主要解决以下叁个问题:(1)就语义波研究而言,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二者的契合基础是什么?(2)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应该如何客观显性地识别?(3)英语科普语篇中,不同类型的语义波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分形谐振关系?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整合框架下,基于语境与语篇的相互预示关系,从语篇出发,构建了语义波的叁维一体分形模型,建构了语义波分形的词汇语法,并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类型语义波的显性识别提出了5x5的矩阵框架。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属性需视具体语篇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客观地判定语义波的分形层级、移动方向、语义幅度、波峰与波谷、谐振效应等综合特征。为了具体分析不同类型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属性,本文以英语科普语篇为语料,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收集了144篇面向国内大学生群体的英语科普语篇,依据语场尽可能扩充而主题不重复、文体不限的原则考察了其中的78篇,对其中的不同类型语义波进行标注、提取,进而开展深入的数据分析。结果有以下发现:(1)在英语科普语篇中,概念型语义波、时间型语义波、空间型语义波的分布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原因在于科普知识本身的科普场域和语义波本身的分形途径各异。其次,语义波的分形特征体现了不同类型语义波的语义框架在英语科普语篇中的属性差异,即概念型语义波具有起伏性与连续性特征,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连续性,不具有起伏性特征。如果二者一旦体现出起伏性的特征,其将进入概念型语义波的范畴,这与语义波的分布特点及语义幅度是契合的。(2)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可出现于不同的分形层级,呈现出不同的语义波移动方向,体现出不同的语义波语义幅度。在本研究的英语科普语篇中,概念型语义波的分形层级依次呈现小句复合体、小句、词组、语段、语篇的递减趋势,小句复合体出现最多,词层级最少。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都只出现于小句复合体以上层级。其次,就语义波的移动方向而言,概念型语义波呈现出四种移动方向,即(1)上升→下降→上升,(2)下降,(3)上升,(4)下降→上升→下降,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呈现平线移动。再次,就语义波的语义幅度而言,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不具有起伏性特征,波峰与波谷无法得以识解,其中时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语义引力差异,而空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语义密度差异,因而二者仅呈现出分形层级的差异,而不具有语义幅度差异,时间型语义波的分形层级比空间型语义波的层级更高。而与时间型语义波和空间型语义波相比,概念型语义波则完全不同。除了其分形层级比前两者更具多样性,其语义幅度还体现于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幅度差异。概念型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在不同语篇层级上至少呈现出21种变体。在词组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限于词-词组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词组与小句之间3种变体。在小句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4种变体,即词-词组,词组-小句,词-小句,词组-词组。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8种变体,分别为词-词组、词-小句、词组-小句、小句-小句复合体、词组-小句复合体、词组-词组、小句-小句、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在语段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2种变体,即小句-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在语篇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1种变体,即小句复合体与语段。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变体随着分形层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多,超过小句复合体层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受制于其出现的分形层级,不可能出现超越其本身分形层级的语义幅度变体。不同的语义波语义幅度在词组层级上的移动幅度较小,主要体现为词组-词组变体,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上语义幅度有所增大,主要体现为小句-小句复合体、词组-小句复合体变体。在不涉及语义波的移动方向的前提下,波峰的构建呈现参与者、图示、序列、环境成分、过程的依次递减的趋势;波谷的构建呈现过程、环境成分、图示、参与者、序列的依次递增的趋势。语义波的语义幅度是对语场的分类关系、核心关系、序列活动关系的不同程度的体现。(3)就语义波的谐振效应而言,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之上呈现出叁种情形,即语义波的横向谐振,语义波的纵向谐振,语义波与信息波的谐振。语义波的横向谐振具体体现为概念型语义波与时间型语义波的谐振;概念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语义波的纵向谐振体现于概念型语义波的不同层级,即概念型语义波的波段中的波段,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由于本身不具有起伏性,其不具有纵向谐振的特征。就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而言,时间型语义波出现于小句复合体与语段层级,而空间型语义波出现于小句与小句复合体层级,概念型语义波出现于词组、小句、小句复合体、语段、语篇层级。叁种类型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体现于语义波的载体共享;波峰、波谷与主述结构成分重迭两方面,从而呈现出不同层级上的语义波与信息波的谐振。(4)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在于不同建构资源的使用。从语义波的载体来看,各语义波类型都是基于不同性状的概念意义;从语义波的移动方向来看,语义波涉及语义平线与语义起伏移动;从语义波的分形语法来看,各语义波涉及级阶移动、范畴跨越、语法选择、词汇选择、离心扩散、向心压缩。而就语义波的谐振效应而言,其语法资源主要涉及及物性系统的关系小句,投射系统的客观化事实投射,逻辑与经验意义的相互转化及语法隐喻;从语义波的语言资源来看,语义波的谐振效应涉及权力词汇、权力语法、权力写作的使用。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理论上而言,本文构建了语义波的叁维一体分形模型,为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波研究提供了客观显性的分析与识别标准,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拓展到词汇语法层次,促进了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进一步融合。实践上,本研究主要考察英语科普语篇中的不同类型语义波之间的分形谐振特征。不同类型的语义波构建呈现了知识科普的合法化交际过程,体现了科普实践的社会教育实质,为科普语篇的劝说性与告知性语篇特征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合法体现提供了参考标准。
杨雪芹[2]2013年在《语法隐喻理论及意义进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Halliday的“语法隐喻”这一术语名称比较独特,它打破了人们认为隐喻是词汇现象的印象。虽然,语法隐喻理论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学术界掀起的隐喻热的背景,但是,Halliday的这种隐喻研究的独特视角——语法视角一开始并未得到学术界的积极关注,甚至还遭到批评和边缘化,例如,语法隐喻理论的基础概念“一致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20世纪80年代末的“得体读写”课题给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了帮助澳大利亚中学生克服科学科目的学习困难,Halliday及其同事们开展了对近几百年来的科学语篇的语法特征分析,这个应用性课题把语法隐喻理论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Halliday用历时的眼光来思考语法隐喻在人类经验识解和知识建构中的巨大作用。本论文从理论的创立、理论发展的过渡期、理论发展的新突破以及自身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等几个方面来关注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走向,并结合Halliday的意义进化观来探讨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深刻性,旨在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本研究在讨论语法隐喻理论的初步确立时抓住几个关键点:“从上往下”的视角、一致性、语法隐喻的初次分类、语式与语法隐喻,它们构成了语法隐喻理论的初期阶段的主要内容,也是联系该理论的过去与未来发展的基本点。除了以上几个关键点,本论文还认为,Halliday对语法隐喻理论初次确立的阐述中包含一些一提而过而未来得及深入展开的真知灼见,如去隐喻化、隐喻的认知性等,这些都蕴藏着该理论的未来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对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的早期阶段的描画力图避免机械的复述,而是融合进与该理论未来走向有关的考量和评判。本论文从两大方面来勾画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一是语法隐喻研究的新突破—意义进化观;另一是语法隐喻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及其所激活的相关的重要理论概念。意义进化观是Halliday的独特的语言变化观,其独异之处在于他看待语言变化的视角和研究维度:他关心的不是语言形式的变化而是功能-语义的进化,即语言系统的意义潜势是如何得到拓展的;他研究意义进化的叁个时间维度是种系进化、个体语言发育和语篇意义的展开。由于Halliday没有专门撰写文章集中论述他的意义进化观,这给本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从近20年来Halliday的相关文章中梳理整合出一个较全面的、较忠实的意义进化观的体系,这也是该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本研究从语法的进化、语法进化与意识进化的联系、意义进化的叁个时间维度及其相互关系和意义进化的综合归因来勾勒Halliday的意义进化观,解释了Halliday所用的“进化”不包含任何价值取向并且理清达尔文进化论对Halliday的影响方式。Halliday的语法进化构成了他的意义进化观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包含了他关于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范畴化思想。他从人类经验识解的角度解析了意义进化的叁个关键步骤:概括、抽象和隐喻,并且在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建构、语式的特征等几个方面找到一种平行对应的关系,这样也就打通了意义进化的叁个时间维度并揭示了这叁者之间的契合,而意义进化对语法隐喻的贡献之一在于在叁个时间维度上都证明了语法隐喻的实存性。语法隐喻自身理论体系在意义进化观的观照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具体表现在语法隐喻的定义、产生条件和工作机制在意义进化的种系维度研究中得到阐释。语法隐喻被重新定义成拓展意义潜势的主要资源策略,从这个新定位可以看出语法隐喻理论与意义进化观的紧密联系。满足理论上和历史现实上两种条件语法隐喻才得以产生,前者是语法分层,后者是语言所处的定居文化、书写语的发展以及西方科学文明的历史现实。语法隐喻的工作机制则主要是语篇驱动、语义混合和群状出现。这种解释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本质和功能,另一方面又再一次地演绎了语言功能对语言系统的塑造作用。语法隐喻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还表现在语法隐喻的分类有了革新式的变化:原来的情态隐喻没有进入新的分类,而且新的分类主要是对概念隐喻进行细分,从此可以看出Halliday对语法隐喻的重新界定:不再作概念、人际和语篇隐喻的分类。语法隐喻理论的新发展激活了相关的重要概念,以此促进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本论文主要讨论了Halliday的语言分层思想、体现关系和一致性体现,这叁个概念是相互联动的,构成了语法隐喻的解释基础。我们追溯了他的语言分层思想的由来,并且指出:Halliday的体现化概念是借鉴了叶尔姆斯列夫的体现观但是Firth功能思想影响了他对此如何借鉴的,而Lemke的“元冗余”的概念又帮助Halliday进一步完善了“体现化”概念的形式化。本研究从叁个方面论述了“一致性”概念的完善过程:此概念的早期使用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对其含义的领会是存在共识的;语言范畴的难以表述性预设了此概念理论化的欠充分性;尽管如此,系统语言学意义系统的建构的两步骤,即先一致式后非一致式已充分地说明意义潜势的拓展是基于一致式的前提,另外,意义进化的叁个时间维度也赋予了“一致性”概念以历史的视角和话语的现实性。在充分讨论了语法隐喻理论和意义进化观的新发展的基础上,本论文讨论了语法隐喻理论与意义进化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个理论的价值和贡献。我们认为,这两个理论虽然在有些方面有诸多的契合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有交融之处,但却各自自成体系并且无法相互取代。Halliday用语法隐喻理论从语篇的层面来描述和解释现代社会文化中标准书面语的一种意义模式;意义进化观则是他对语言本质和意义变化的理解。语法隐喻理论和意义进化观共同揭示了语法所蕴藏的巨大意义能量以及人类语言的威力。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嵌套、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语法隐喻理论和意义进化观都是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积累了几十年学说日益成熟时机所着力阐述的理论,它们汇集了他多年来对语言的研究和思考,并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在隐喻研究方面,本论文把语法隐喻与认知隐喻作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它们虽有不同,但都揭示了意义的建构性、人类认识的隐喻性以及真理的相对性。在对语言变化研究的贡献方面,意义进化观表现出非凡的广度和深度,为人们理解语言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本研究还探讨了语法隐喻和意义进化观带给我们的语言哲学启示。这两个理论反映了Halliday对意义的理解:语言与思维不可分割;意义产生于人类物质经验与意识经验之间的互动;现实是由语言识解和建构的。无疑,他的意义观对传统哲学和认识论中的语言观和意义观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丛迎旭[3]2013年在《汉英错位修饰现象语法隐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在语法隐喻理论框架下,为汉语和英语中错位修饰现象的语义句法特征、认知机制和社会功能动因作了统一的描写与解释。错位修饰是指句法的修饰关系和语义的修饰关系不一致的现象。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交叉耦合称为语法隐喻,因此错位修饰现象属于一类语法隐喻。现有语法隐喻研究主要聚焦于名物化现象,鲜有对动名互转之外的修饰语转换研究。论文以语言的叁大纯理功能为基本框架,并融合了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其中在概念功能分析中吸收了意象图式、隐/转喻和概念整合的思想,以加的夫语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在人际功能分析中融入了主观化研究内容,在语篇功能分析中融入了象似性分析。从句法功能出发,论文分别对错位修饰状语和错位修饰定语展开研究;依据级转移的方向性,错位修饰语又被分为级阶上移类、级阶不变类和级阶下移类。在概念功能上,错位修饰状语是属性义和状态/结果义互动的结果,固定的属性义减弱,而临时的状态义增强;在人际功能上,论元修饰语转为谓词修饰语后,小句的情态意义和评价意义显着增强,具有了更高的言者主观性;在语篇功能上,对指宾状语而言,隐喻式中状语句法位置提前,成为小句的焦点或次级焦点,被突显和前景化,更容易被听话人优先处理。汉语包括指宾状语句和指主状语句,而英语多为指主状语句。汉语指宾状语在英语中依据状语与动词之间关系类型以不同形式体现,当修饰语与动作之间为伴随关系时,在英语中多体现为宾补形式;而表达动作结果的修饰语,英语多体现为定语。英语名词修饰语级阶上移为动词修饰语的难度远大于汉语,因此汉语采用隐喻式修饰时,英语多采用一致式的修饰关系。在文体选择性上,错位修饰状语都主要出现在小说和报刊新闻的描写部分,而在口语和学术文体中很少出现。主要有叁个原因:1)错位修饰状语的主要起描写功能,满足了小说或新闻报道里对生动描写的文体需求2)参与者修饰语级阶上移为状语体现了更高的言者主观性,因此与科技文体和学术文体对语言客观性的要求不符;3)错位修饰状语导致修饰语和语义中心语脱离,违背了语言的象似性原则,与口语即时加工、在线处理的要求不符。错位修饰定语包括级阶下移类和级阶不变两类。其中,级阶下移类为饰行修饰语转作定语,语法隐喻度更高;级阶不变类为名词之间的错位修饰,多为情貌修饰语错位修饰事件名词或无生命名词。在概念功能上,错位修饰定语是一种信息压缩的产物。其一致式体现为关系小句,而隐喻式蕴涵了谓语动词的语义内容。在中心语选择上,汉语中心语的自由度更高。英语的中心语多为名物化形式,而在汉语中可以体现为语义虚化的事件名词形式。在人际功能上,错位修饰定语句发生人际功能向概念功能的漂移。当一致式的环境成分发生级阶下移成为隐喻式的属性成分,相应地小句由事件命题转为论元。在语气系统中,由于状语和小句的语气成分联系更紧,而错位修饰成为定语后,则成为语气系统中的剩余成分,评价意义减弱。在语篇功能上,错位修饰定语多体现为宾语修饰语。因为当语义中心语先于修饰语出现时,听话人通过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即时处理,使之成为旧信息,这样在思维中就更容易对错位修饰语进行解构与重构,顺利实现语言解码。汉语的组合式错位定语多出现在小句述位,而英语错位修饰定语可出现在主位。原因在于句首英语错位修饰定语类似汉语粘合式定语,定中结构通过大量使用,部分或完全词汇化,语言编码者和解码者对此类错位修饰结构已感觉不到语法隐喻性的存在,也不存在理解性的困难。在文体选择特征上,与错位修饰状语不同,级阶下移的错位修饰定语文体选择更为灵活,被广泛应用于除口语之外的各种文体。究其原因,一致式的小句被静态化压缩为词组,符合语言编码的省力原则,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动因,但在口语中,由于其语法隐喻性或者说形义错配特征加大了解码难度,所以较少使用。
李华平[4]2007年在《古代汉语语义现象的认知隐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认知隐喻学意象图式概念的启示下,在词义分析中提出了“元义素”的设想,并应用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的“类推”观、现代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投射观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从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两方面,对古汉语的某些语义现象作出了尝试性解释。认知隐喻学理论认为,隐喻产生的机制是意象图式的投射,意象图式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机构,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文章在回顾了隐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后,在第二章提出了“元义素”的设想。元义素的提出是有其理论根据的。首先,从认知角度看,认知语法学家用认知域对词义进行描写,认为基本认知域是原始表征域,它为其它概念的经历和认识提供了基础和参照,为认识事物提供了基本维度:其次,从思维角度看,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实验说明,人类思维能从完全不同的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来:第叁,从我国古代训诂学家对同义词的研究中也可看出元义素的影子,他们往往以“类义”来将非同源的语词形成意义上的沟通。这些“基本认知域”、“共同特征”、“类义”实际上正与元义素相对应。每一个词都有元义素,它是最基本最底层的意义.此外,词义中还有中心义素,表词义所属语义场,有限定性义素,表具体的语义特征。如“节”的义素分析为[交接][部位][竹子],其中[交接]是元义素,[部位]是限定性义素,[竹子]是中心义素。元义素是相对的,同一个词由于比较的词不同而有不同的元义素,如“节”还有元义素[约限]。元义素是词汇隐喻的基础,可以用来解释词义的发展。两个词义的元义素相同,而另一个词义缺乏现成的词时,该词就可以投射到另一个词义的范畴中,与这个词的限定性义素结合从而产生新意义,导致词义的发展。如“首”的元义素[上],表达“事件开始”的词的元义素也是[上],“首”便投射到事件域,并与事件域的限定性义素[过程]结合产生新义“开端”。和比喻义不同,比喻义是元义素相同、限定性义素也相同的二者间投射,如表船头的“首”是比喻义,其元义素[上]、限定性义素[部位]均与表人头的“首”相同,二者只是所属语义场的不同。和转喻义也不同,转喻义只是叁类义素中的某个得到突显,如“头”的中心义素[动物]突显就有了表单位之义;或者是意义转到与之相关的义素上,如“庖”的中心义素由[场所]转到[人],其意义也由厨房转到厨师。可见,传统词汇学的引申义过于笼统,从隐喻的角度看,词义发展应分为隐喻义、比喻义、转喻义。词义间的关系如同义、同源、反义也可用隐喻来解释。两个词的元义素相同,就会导致元义素的投射,从而使二者成为同义词。如“愚”指智力程度低,“昧”指光线亮度低,二者具有相同的元义素[低],因此可以通用形成同义词。同源词更是可以定义为一组元义素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因为既然是同源,就必定具有共同的元义素。在某些反义词的形成过程中,隐喻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的原本并非反义,只是经过各自的隐喻后成为反义词,如“胜”—“败”;有的经转喻而成反义词,如“甘”—“苦”;有的经转喻和隐喻而成反义词,如“详”—“略”。可见,以元义素为基础的词汇隐喻可以用来解释古汉语的各种词汇隐喻现象。韩礼德的隐喻理论是着眼于句法结构的,称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也会产生某些词义变化现象,且多是语法意义。文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侧重分析了语法隐喻与古汉语的词义现象,包括词类活用现象和语气词谦敬词的意义。词类活用主要存在于概念隐喻中,概念隐喻主要产生于讲话者以一种过程隐喻另一种过程,如“有”表存在过程,隐喻为物质过程,“天子有命”。有时以一种功能成分隐喻另一种功能成分或过程,如“策驷马”中“策”是环境成分隐喻为物质过程。有时没有发生过程、功能的隐喻,但在选择词类时运用了隐喻式,如“豕人立而啼”中“人”以名词充当了环境成分,也导致了词类活用。语气词谦敬词多与人际隐喻有关。其中语气词与语气隐喻,一种语气隐喻为另一种语气可使语气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如“其”通常表疑问或反问,而“吾其还也”以疑问语气隐喻为祈使语气,使“其”成为祈使语气词。谦敬词则与情态隐喻有关。情态隐喻不直接用情态助动词或情态副词表示而是将情态意义伪装成命题,或者以认知型心理过程“吾恐……”“君惠……”表示,或者以关系过程小句“盖……”表示,以此掩盖说话者真正的情态。这使得这些表命题功能的词具有了谦敬意义。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都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得到解释。
何伟[5]2008年在《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考察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早期语法隐喻概念、语法隐喻概念的发展,以及系统功能语法隐喻观与认知隐喻理论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语法隐喻"既是一种形式变体又是一种意义变体"观点的合理性。研究发现,只强调形式变化的语法隐喻观不完全符合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原则,而无论是从语法隐喻新解的内容和特征,还是从系统功能语法隐喻观与认知隐喻理论的关系看,语法隐喻新解的提出有着必然性和合理性。
王晓伟[6]2015年在《英语时间主语小句形成机制与语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alliday(1985:322)认为“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这样句子为概念语法隐喻。我们将此类句子称为时间主语小句。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就英语中时间主语小句的形成机制和语篇功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1]时间主语小句的及物性过程和句法结构是什么?[2]时间主语小句形成过程中语言系统和结构是如何运作的?[3]时间主语小句心理动词see的语义选择倾向和限制动因是什么?[4]时间主语小句的语篇功能和语类特征是什么?本文在详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和语法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意义-结构关联模式,基于该模式探讨了时间主语小句的形成机制:时间主语小句源自及物性过程之间的转换,进而引起小句成分语义功能、形式的变化。本文是以真实语料为支撑的定性研究。通过搜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本文共找出时间主语小句925条。根据句法结构特征,时间主语小句包括主-谓-宾-宾补(SPOCo)、名物化和非名物化主-谓-宾(SPO)以及主-谓-双宾(SP IO O)叁类句法结构;根据及物性过程分类标准,时间主语小句包括心理过程小句和物质过程小句。时间主语小句是一种语法隐喻表达式,与一致式有着基本的对应关系。作为隐喻式的时间主语小句是由一致式转换而来的,转换过程发生在及物性系统之中。通过对比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本文发现时间主语小句的形成机制包括:1)及物性过程转换,2)拟人化,3)语义浓缩(condensation),4)小句成分语义功能转换,5)小句成分形式变化。研究发现,及物性过程转换包括以下几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物质过程。拟人化通过赋予无生命实体以生命,从而使其具备有灵语义特征。时间主语作为无生命实体正是通过拟人化具备了属于生命体的感知和使役语义特征。语义浓缩指时间主语小句补语成分通过级转移(rankshift)等操作手段语义被压缩的现象。小句成分语义功能转换指环境→参与者,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修饰语的改变。小句成分形式变化指语言表达式由介词短语→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形容词词组的变化。由于时间主语小句是心理过程或物质过程小句,时间主语具备感知和使役意义投射或引起外在经验事件。时间主语小句中心理动词see的语义选择倾向与限制受到人类认知能力发展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制约。动词see的叁个核心意义:视、意象形式和理解并没有全部出现在时间主语小句中,抽象意义最高的“理解”义没有被时间主语小句采纳。时间主语小句的语篇功能体现为以下叁个方面:1)时间作为主位构建语篇的衔接链,提升语篇连贯性;2)时间主语可以调整小句的信息结构,突出信息焦点;3)时间主语可以投射或引起经验事件和实体,因此具备话题引入功能。根据过程转换中牵涉因素的多少,时间主语小句的隐喻度(metaphoricity)从高到低存在着“名物化SPO型>SPOCo型>SP IO O型>非名物化SPO型”这样一个渐变群(cline),而这个渐变群对于界定语类是有意义的。时间主语小句多出现于学术语篇和新闻语篇中,其中名物化SPO型和SPOCo型多运用于学术语篇,而SP IO O型和非名物化SPO型多运用于新闻语篇。这也印证了学术语篇抽象度高,新闻语篇出于受众互动性需要而更为具体的语类特征。总之,时间主语小句形成于时间从环境成分转换为参与者充当主语之时,直观体现为时间主语所具有的有灵特征,其深层语义域是语言的及物性系统。语言的认知语义框架是时间主语小句的认知基础,人类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规律能够解释小句心理动词的语义选择倾向和限制。也正是由于时间主语小句牵涉复杂的语义因素,因此其语篇功能除衔接价值外,在语篇连贯以及语类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语法隐喻理论框架,揭示了小句结构分析的重要性,而且也能够为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束慧娟[7]2016年在《基于意义进化论的典籍英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Halliday&Matthiessen提出的意义进化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但人们对这一理论的关注较少,国内学者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对该理论有过较为系统的讨论。对这一理论本身的关注已是凤毛麟角,将其运用到相邻学科研究中的尝试则几乎为零。作为翻译研究七大难题之一的翻译过程研究是难中之难。如何以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描述大脑黑匣子在这一过程中的实际运作情况是对研究这一话题的学者们最大的挑战,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国内外学者接受挑战,迎难而上,探索不止,因为他们认同如果不研究翻译活动的生产过程,就无法了解翻译的本质,也就无法对翻译活动有完整的认识。尽管如此,针对典籍英译作品英译过程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是一片有待开垦的领地,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又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进化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东方元素运用到构建中国典籍作品英译过程模式研究的视角便具有了理论意义、实践作用和文化价值。意义进化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二章首先对意义进化论的维度和理论基础进行概述,接着分析同样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意义进化论与语法隐喻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的关系。概念基块是意义进化论中的重要概念,其中的序列、图形、成分叁个层次的划分是我们重点借鉴的参数。关于英汉概念基块异同的相关研究成果无疑可以给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研究提供启发。通过对意义进化论的回顾,我们发现选择意义进化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石具有叁方面的优势:其生物科学、社会构建主义和中国阴阳学说的理论基础更好地契合了翻译活动的特点;语法隐喻理论的契合可以为翻译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序列、图形和成分的概念为翻译过程模式提供了可操作的参数。典籍英译过程是本研究的对象。翻译研究语言学视角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翻译过程研究也受到众多语言学流派的影响,例如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与语言学等。用模式图方式来描述翻译过程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Bell模式和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框架操作模式。而针对我们典籍英译的过程模式研究,已有的过程模式图还可以在模式所体现的过程阶段、模式的检验方法、模式中术语的运用和模式的本土化方面有所改进。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典籍作品英译过程的模式图。典籍英译研究在繁荣的现象下存在的问题是:实践上依然有着不可为的魔咒;在理论研究上借鉴有余、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典籍英译教学重视不够。鉴于此,论文第四章在构建典籍英译的过程中首先将这一模式归为中观理论的范畴。中观理论解决了宏观理论不能直接联系实际,而微观理论又只关注具体翻译技巧方法的矛盾。通过这一中间环节,消融了宏微之间的对立。我们所要构建的典籍英译过程模式也是旨在一方面能够凸显典籍作品英译过程特点,另一方面能够具体指导翻译实践,并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区别于其它翻译过程模式图的独特性:首先,形式上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阴阳图为核心的圆形图呈现典籍英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相互影响、互为参照的共存共生特点。阴阳图的的黑白色部分分别用来表示原文和译文同时暗含典籍英译是一个从黑暗困惑中不断求索,最终柳暗花明的过程。第二,在内容上打破固有对原文、译文概念理解的桎梏。典籍英译过程区别于其它汉英翻译过程的特点是除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际翻译,多了一个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语内翻译过程。现代汉语既是语内翻译过程中的译文,同时又是语际翻译过程时的原文。从阴阳学的角度看,能指与所指可以互相转换的命题可以为现代汉语在典籍英译过程中的双重角色提供合理的解释。第叁,步骤上强调回译检验译文的重要性。以环形模式图取代线性递进的图形更能揭示翻译过程中不只是原文对译文单向影响的客观事实。在回译检验译文的过程中,译文(英文)的形态直接影响了回译过程是否能够到达“译心”(现代汉语),甚至“译底”(古汉语)。第四,理论上以意义进化论为指导提高了对翻译过程问题的解释力度。该理论对意义潜势的强调可以解释语言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可以更好的解释译无定法这一翻译中的固有特点。典籍英译过程模式图的构建过程以概念基块的共性为出发点;寻求序列、图形和成分的对应;借助语法隐喻构建意义;通过主位推进和动态投射等手段发挥译者主体性;最后采用回译手段检验译文。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检验理论模式的切实可行性。论文第五章以《中庸》中的叁个核心概念、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句以及两个复合小句为例,通过考察本校40名翻译专业硕士对以上内容的英译情况以及对相关的译前、译后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发现,绝大多数受试者认可我们所提出的典籍英译过程模式图,普遍认为其针对性强,特色鲜明,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提醒译者运用语法隐喻等手段完善译文,增强翻译意识,并使他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放开手脚,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译本的多样灵活性。同时我们获得了完善典籍英译教学的启发。在呼唤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典籍英译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势在必行的需要。对典籍英译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借鉴有效的“他山之石”——意义进化理论则更可以促进这一进程。
谢翠平[8]2015年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发展一直以来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题,又是一个争议不断、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仍然值得众多学者进行深入探索。在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中,要认清儿童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多学科、多方法的运用才能揭示儿童语言的个体发生实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但迄今尚少有学者从复杂性科学视角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个体发生,揭示其发展进程与阶段、运作机制及神经生物基础。本文旨在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进行重新观照,着重考察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其人际元功能和概念元功能层面上的识解与建构,以期为拓展和深化语义发生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也希望在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笔者采用个案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其女儿Y从出生到4周岁语言发展的自然观察来收集语料,通过观察日记、录音、录像等手段随时记录Y成长的新情况,将自然产生的儿童言语行为与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与特定时间、地点、事物相联系的相对稳定而客观的人际行为型式进行观察和描写,试图系统描述与解释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研究思路上以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为经,吸收系统功能语言学、复杂性科学理论、神经生物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以此阐释儿童早期语言概念基块的识解建构过程以及互动基块的形成过程,展现儿童早期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意义层面上语言发生、发展的涌现顺序和特征,从而勾勒出儿童早期语言的建构特征和话语涌现的个体发生机制。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概念基块和互动基块的建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可否据此在本研究及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进一步细化?第二,儿童早期语言涌现和发展的运作机制究竟是什么?第叁,可否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发生思想的基础上,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可以建构语义发生的整体理论框架,以阐释儿童早期语言涌现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启示,主要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价值对个体发生学研究的导向和意义,进而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建构语义发生学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认为种系发生、个体发生、话语发生以及语言系统本身都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都遵循自组织临界性规律,揭示语境的互文性历史、个体发育发展的历史、语言系统的历史以及语篇内历史的本质性规律,并探讨语义发生的空间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互动基块和概念基块涌现和发展的描述和分析进一步揭示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复杂自适应性本质。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加以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第一,在人际功能方面,儿童Y在前原话语阶段所依次涌现的微观功能包括互动功能、工具功能、调节功能和个人功能,原话语阶段所涌现的功能包括想象功能、启发功能和告知功能。语气系统的涌现顺序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语气结构由简单的语气成分到主谓结构再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复合语气结构,体现了横组合关系上的组块多层性特征和结构复杂性。语气隐喻分布在不同的语气次系统中,表明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复杂自适应的交叉融合发展,因而也证实了Painter关于人际隐喻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涌现的事实。情态系统是以功能为驱动在语气系统中依次涌现,意态先于情态涌现,是情态资源潜势的逐步增加的过程。而情态隐喻的涌现涉及多方面的语境因素、心理认知、经验结构和社会互动等复杂的相干因素,是意义潜势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逐级实现的过程,反应了儿童心理认知域的扩展和心理思维过程。在音系系统和极性系统网络的选择中,2.6周岁以前呈现一个封闭的动态样锁定性特征。第二,在概念功能方面,儿童概念基块的构建始于成分,即对个体现象进行命名,是从分析型到完型的渐变过程。成分的涌现顺序为“参与者成分>过程成分>环境成分”;而环境成分的涌现顺序为“处所>跨度>方式>原因>伴随>角色>或然”,但表内容和角度的环境成分截止4周岁时还没有涌现。图形的涌现顺序为“物质>关系>行为>心理>存在>言语”,认知序列的涌现是通过低阶构件逐渐朝向高阶构件的成分组合发展而来,通过群体协治机制由互动中的语步形成。扩展的涌现是在22个月龄,两岁半以前体现为延伸和详述,之后增强关系涌现;投射的涌现是在2.6周岁,主从关系的投射是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配置,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是儿童心理表征水平复杂性的反映,也是语言、意识和生态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自适应的结果。第叁,梳理和挖掘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发现其核心思想和理论与复杂性科学思想是一致的。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语言观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发生整体理论建构提供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认为语义发生研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神经生物科学的关联发展方向,继而揭示了个体发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演化和个体化演变,发现其意义的涌现和发展是叁个空间维度(即互动空间、认知空间和语义空间)和叁个时间维度的相互交叉融合发展的结果。第四,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概括了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构建特征,即聚集性、层次化特性、涌现性、模式匹配性、分形性/自相似性、自适应性、系统性、异质性等;进一步拓展了Halliday关于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即前原话语阶段、原话语阶段、过渡阶段、前成人话语阶段、成人话语阶段。第五,提出基于互动本能的儿童语言发展观,认为互动本能是儿童早期语言涌现的内驱力,群体协治是儿童建构语言的外驱力,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语言个体发生的运作机制,强调儿童语言发展的生物属性、社会互动性和自然涌现性。因此,有别于行为主义、天赋论、交互作用论等语言习得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建构主义学说。这种语言发展观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构建基于互动本能的语言教学观。本研究既是对语言为汉语的儿童Y早期语言发展的个案纵向描写和分析,同时也在进行理论发现和建构。一方面增添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的图景,另一方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拓展了语义发生的理论建构。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儿童语言、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我们期待更多的心理语言学实验、神经认知实证研究以及计算机建模生成研究等,对语义发生过程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验证,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开辟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范式。
丛迎旭[9]2014年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的贡献与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隐喻是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重要联结方式,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具有基础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经典语法隐喻理论,接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内部与外部阐述了语法隐喻研究的价值与贡献,然后对语法隐喻研究目前存在的4个热点问题做了探讨,即语义同一性的解读、语法隐喻与词汇隐喻的关系、理论假设与事实验证以及语法隐喻的双向不对称性。未来的语法隐喻研究应侧重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探讨、研究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这3个方面。
张德禄, 董娟[10]2014年在《语法隐喻理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Halliday语法隐喻理论近叁十年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出语法隐喻理论的叁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理论模式:功能模式、分层功能模式和分层系统功能模式,并对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做了阐释,探讨了语法隐喻理论逐步被纳入系统功能语言学总体框架的发展趋势,以及从动因、作用、体现形式等多方面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等。最后讨论了语法隐喻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D]. 罗载兵. 西南大学. 2017
[2]. 语法隐喻理论及意义进化观研究[D]. 杨雪芹. 苏州大学. 2013
[3]. 汉英错位修饰现象语法隐喻研究[D]. 丛迎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 古代汉语语义现象的认知隐喻研究[D]. 李华平. 四川大学. 2007
[5]. 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J]. 何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6]. 英语时间主语小句形成机制与语篇功能研究[D]. 王晓伟. 河南大学. 2015
[7]. 基于意义进化论的典籍英译模式研究[D]. 束慧娟. 苏州大学. 2016
[8].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D]. 谢翠平. 西南大学. 2015
[9].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的贡献与问题[J]. 丛迎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10]. 语法隐喻理论发展模式研究[J]. 张德禄, 董娟.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语言学论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语法分析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