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定律论文_贾若,蒋海昆,康建红,唐春呈,张羽

导读:本文包含了摩擦定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摩擦,定律,速率,断层,摩擦系数,动力学,状态。

摩擦定律论文文献综述

贾若,蒋海昆,康建红,唐春呈,张羽[1](2019)在《基于速率-状态依从摩擦定律的前郭震群余震活动率及模型参数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速率-状态依从摩擦定律的地震活动率时空预测模型,以同震库伦应力变化作为模型初始应力扰动,模拟了2013年吉林前郭MS5.8震群的余震活动率变化。考虑模型参数相关性,在模拟中采用2种不同的拟合方案,一是余震持续时间t_a不固定条件下的拟合,二是余震持续时间t_a固定条件下的拟合。结果显示,t_a不固定条件下的拟合方式可获得较好的AIC评价,适用于震后早期的趋势判定; t_a固定条件下的拟合计算耗时更短,拟合误差更小,理论模拟结果与前郭震群实际地震时序特征更为吻合。采用该方案对截至2016年10月24日的余震活动率变化进行了回溯性预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预期的余震日频次与实际记录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还发现,主震破裂面附近的同震应力影区导致震后早期模型预测值相对于实际偏低,说明前郭序列余震活动可能还存在其他触发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申文豪,薛腾飞,张景发,杨建钦[2](2018)在《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的地震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拟: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结合速率-状态摩擦定律(RSF)的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型,以半空间垂直走滑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种正应力随深度变化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了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参数、地震孕育过程、震后滑移传播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我们的数值模型在给定模型参数和约束条件下,能够完整模拟出地震周期中震间、震前、同震以及震后多个特征阶段.常数正应力模型下,动态破裂在浅层速率强化区停止,而在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动态破裂可以传播至自由表面,导致浅层更高的最大滑移速率和同震滑移量.两种模型下的地震矩、地震周期、平均应力降和震后滑移传播等差别不明显.两种滑移模型的傅氏振幅谱与理论K-2模型傅氏振幅谱均符合较好,且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的拐角波数值高于常数正应力模型,说明两种模型均符合地震同震滑移模型的运动学特征,并且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最终应该产生高于常数正应力模型的高频强地面运动水平.我们认为选用不同的模型参数对最终结果存在显着影响,应当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模型参数,这样才能在保证结果准确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郭安宁,彭立顺,张向红[3](2016)在《从Byerlee摩擦定律讨论地壳深部岩性与地震破裂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莫霍面起伏与大地震的孕育关系,认为两者之间相关性不好。其主要原因由Byerlee摩擦定律所述系数有关。即在深部条件下摩擦系数与物性无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Kenny,J.Ryan,David,D.Oglesby,李红[4](2015)在《采用不同摩擦定律动态模拟断层阶跃》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断层阶跃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破裂贯通,而在另外的一些情况下则可能使破裂终止。然而,不同摩擦定律公式对跨越破裂的影响尚未得到广泛的探讨。本研究采用二维动态有限元方法探讨张性和压性两种环境下不同摩擦参数如何影响破裂跨越阶跃的能力。我们比较了线性滑动弱化摩擦和叁种速率—状态依从摩擦:衰变定律、滑动定律、强速率弱化滑动定律。我们发现,对于相同有效滑动弱化距离的摩擦参数,该摩擦定律的函数形式可对最大跨越距离有显着影响。将摩擦定律调整为具有等效破裂能量时,我们发现这种摩擦定律的函数形式对跨越破裂的影响次之。最后,我们发现采用特定参数时,一旦破裂在次断层段重新起始,跨越阶跃系统的破裂延迟可导致先前未曾见到的超剪切转换模式,即使初始应力场阻碍这种转换也如此。对复杂几何形态如断层阶跃采用多种摩擦定律进行研究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破裂性质对模型及统计分析中采用的摩擦定律类型的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译丛》期刊2015年01期)

张慧茜,张海明,盖增喜,黄清华[5](2014)在《断层自发破裂传播的数值模拟:速率状态摩擦定律本构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往往受控于滑动面的摩擦性质,这种摩擦性质可以由速率状态摩擦定律较好地描述.速率状态摩擦定律中的本构参数a和b与动态摩擦系数相关,从而影响着同震位移与剪切应力的时空演化.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叁维边界积分方程法模拟速率状态摩擦定律控制下均匀全空间中平面断层的自发破裂传播过程,并详细讨论了a和b对滑动速率、剪切应力和破裂传播速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a和b的不同取值将导致不同的破裂行为,b-a的值越大,断层越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有利于裂纹的产生与扩展.但滑动速率的时空分布不只依赖b-a,而且还与a和b的具体取值有关,断层面上滑动速率峰值与剪切破裂强度均随着a的减小而增大,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相关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断层自发破裂传播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胡丰,邵国建[6](2014)在《基于库仑摩擦定律的沉井基础水平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计算简便,传统沉井水平位移计算理论将沉井基底与土体的摩擦作用简化为弹簧模型。这样简化不仅消除了基底摩擦力的突变性,还造成计算参数难以获取,且计算结果不能反映基底滑移时的沉井水平临界荷载。为解决上述问题,以经典库仑摩擦定律代替假想的弹簧模型,按Winkler模型计算沉井基底井身水平反力。由接触面上位移协调条件,推导沉井水平位移计算公式、滑移临界荷载公式、沉井水平承载力增强系数与埋深变化关系。通过算例比较可知,本文方法所需摩擦因数简单易得,位移具有显着突变特征,并可直接求得滑移临界荷载,便于在工程中使用。(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何玉庆,蔡永恩[7](2006)在《利用速率-状态摩擦定律的LDDA方法模拟岩石非稳定摩擦滑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速率-状态摩擦本构关系应用于不连续变形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LDDA(Lagrangian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中。并利用这个方法模拟了准静态应力场中岩石非稳定摩擦滑动的全过程。本文模拟的岩石非稳定摩擦滑动的力学模型为一个1.2 m2的岩石块体,在对角线中间部位有一条0.6 m长的摩擦面,其上摩擦系数变化遵从速率-状态摩擦本构关系。模型的上边界和左边界的压力分别为1 MPa,0.2 MPa;右边界和下边界的法线方向位移为零,切向自由。在加载前,系统的初始位移、速度均为零。参考摩擦系数为0.66,根据文献,参考速率为0.000004 m/s,滑动面材料参数a和b分别取为0.015和0.02,特征距离Dc(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10-01)

熊道锟[8](2004)在《牛顿内摩擦定律和达西定律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物体运动的摩擦力定律和物体变形破坏的库仑定律对牛顿内摩擦定律作了改进 ,进而改进了达西定律。用改进的达西定律与实验资料进行拟合 ,阐述了达西定律与实际偏离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技术》期刊2004年06期)

司尧华,崔纪超[9](2004)在《库仑摩擦定律局限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工程实际和现代摩擦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库仑摩擦定律的局限性,指出在应用定律中,要做充分考虑,针对具体实践问题要做适当的修正.(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郭良,扶名福,陈桂尧[10](2001)在《采用非局部摩擦定律处理平面镦粗问题及其近似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 Oden等 [2 ] 提出的非局部摩擦定律 ,建立了平面镦粗问题的积微分形式的平衡方程 ,并在简化的情况下(见图 1) ,求得其近似解。(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摩擦定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结合速率-状态摩擦定律(RSF)的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型,以半空间垂直走滑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种正应力随深度变化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了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参数、地震孕育过程、震后滑移传播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我们的数值模型在给定模型参数和约束条件下,能够完整模拟出地震周期中震间、震前、同震以及震后多个特征阶段.常数正应力模型下,动态破裂在浅层速率强化区停止,而在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动态破裂可以传播至自由表面,导致浅层更高的最大滑移速率和同震滑移量.两种模型下的地震矩、地震周期、平均应力降和震后滑移传播等差别不明显.两种滑移模型的傅氏振幅谱与理论K-2模型傅氏振幅谱均符合较好,且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的拐角波数值高于常数正应力模型,说明两种模型均符合地震同震滑移模型的运动学特征,并且浅层变化正应力模型下最终应该产生高于常数正应力模型的高频强地面运动水平.我们认为选用不同的模型参数对最终结果存在显着影响,应当根据具体问题来选择模型参数,这样才能在保证结果准确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摩擦定律论文参考文献

[1].贾若,蒋海昆,康建红,唐春呈,张羽.基于速率-状态依从摩擦定律的前郭震群余震活动率及模型参数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震.2019

[2].申文豪,薛腾飞,张景发,杨建钦.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的地震二维准动力学数值模拟:浅层正应力变化对断层演化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8

[3].郭安宁,彭立顺,张向红.从Byerlee摩擦定律讨论地壳深部岩性与地震破裂的联系[J].地震工程学报.2016

[4].Kenny,J.Ryan,David,D.Oglesby,李红.采用不同摩擦定律动态模拟断层阶跃[J].世界地震译丛.2015

[5].张慧茜,张海明,盖增喜,黄清华.断层自发破裂传播的数值模拟:速率状态摩擦定律本构参数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4

[6].胡丰,邵国建.基于库仑摩擦定律的沉井基础水平位移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

[7].何玉庆,蔡永恩.利用速率-状态摩擦定律的LDDA方法模拟岩石非稳定摩擦滑动[C].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6

[8].熊道锟.牛顿内摩擦定律和达西定律的改进[J].岩土工程技术.2004

[9].司尧华,崔纪超.库仑摩擦定律局限性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0].郭良,扶名福,陈桂尧.采用非局部摩擦定律处理平面镦粗问题及其近似解[J].塑性工程学报.2001

论文知识图

滚动体在非承载区的受力情况弹簧与弹性变形粘壶与流动变形(3)Kelvin模型摩擦定律得3修正的Moldenhauer摩擦不同摩擦定律下接触摩擦应力的...

标签:;  ;  ;  ;  ;  ;  ;  

摩擦定律论文_贾若,蒋海昆,康建红,唐春呈,张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