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镁论文_武忠圆,秦艳,谷方,刘杰,付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氧化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镁,纳米,阿莫西林,氢氧化镁,异丙醇,氯化镁,溶胶。

纳米氧化镁论文文献综述

武忠圆,秦艳,谷方,刘杰,付静[1](2019)在《一种含纳米氧化镁的新型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纳米氧化镁(nano-MgO)引入至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中,研究其抗菌性。方法:将3,9-二亚甲基-1,5,7,11-四氧螺[5,5]十一烷(BMSOC)和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epoxy)添加到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中作为基体树脂。樟脑醌(CQ,1wt%)、N,N-二甲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DMAEMA,2wt%)和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DPIHFP,2wt%)用作叁元光(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苟生莲,乃学瑛,肖剑飞,叶俊伟,董亚萍[2](2019)在《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纳米氧化镁热分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制备了碱式氯化镁(BMC)晶须,然后热解得到了纳米氧化镁。经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其粒径在20~40 nm之间,暴露晶面族为{111}和{110}。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红外光谱(FT-IR)分析确定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热分解过程分四步进行,前两步分别脱去两个结晶水,第叁步脱氯化氢,最后脱羟基水。采用Satava法和微分法对BMC晶须的热分解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第一步反应热分解机理为随机成核与随后生长、第二步为二维扩散、第叁步为相边界反应、第四步为一维相边界反应。(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麻灿,戴学海,吴锶美,杨金辉,罗晓刚[3](2019)在《纳米氧化镁/纤维素复合微球吸附水中阿莫西林》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作为载体填充纳米氧化镁,采用滴落固化技术制得纳米氧化镁纤维素基复合吸附剂,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阿莫西林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解吸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初始浓度为60 mg/L的阿莫西林溶液,在pH=3的条件下,采用6g的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佳,Langmuir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6.26 mg/g,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型等温吸附方程。重复使用8次仍具有较好的再吸附能力,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齐晓霞[4](2019)在《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性能,如热稳定性、抗菌性、表面碱性以及无毒环保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被受关注。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半导体器件材料、医学、环境和催化等多种领域。而大量研究表明氧化镁所表现出的性能不仅受其比表面积的影响,还与其暴露晶面,形貌密切相关。尽管现在已经有报道了很多有关制备不同形貌氧化镁以及将其应用到吸附,催化和电极材料等多种方面的文献。但其制备流程,催化效果,吸附性能等还是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而通过制备条件的选择可控制氧化镁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从而得到形貌适宜的氧化镁材料,这为氧化镁潜在的应用提供了基本依据。围绕此思路,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研究:由于氧化镁的形貌、比表面积以及所呈现出的各种性能与其制备方法相关,所以我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溶胶-凝胶法和均相水热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镁材料。其中,Ⅰ溶胶-凝胶法:P123作为模板剂、乙醇镁提供镁源、乙醇作为溶剂再加入硝酸,制备出暴露惰性{100}晶面的纳米正方体MgO,将其在烧杯中用去离子水处理,在水-玻璃界面自组装得到类石墨烯状薄膜Mg(OH)_2。Ⅱ均相水热沉淀法:以硝酸镁为镁源,尿素为沉淀剂,石墨烯为结构诱导剂,最终得到暴露{111}活性晶面的多级结构介孔MgO。(1)选用所制备的MgO为催化剂,催化羟醛缩合反应。通过催化活性对比发现,采用均相水热沉淀法制备出的多级介孔MgO在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中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可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说明,MgO的催化性能不仅受其比表面积和形貌的影响,而MgO表面的活性位点以及暴露面所属晶面对催化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2)基于MgO无毒、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特性。研究了MgO为吸附剂,吸附不同梯度浓度的甲基橙溶液。对MgO在不同条件对其甲基橙的最大吸附量和去除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得出氧化镁在吸附过程中比较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吸附模型。(3)鉴于MgO是制备碳材料的良好模板剂。我们利用MgO为模板剂,制备N,S掺杂碳材料,将其应用到氧还原反应(ORR)。实验结果表明,经MgO活化后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从0.892 m~2/g增长到1294.2 m~2/g,碳材料表面缺陷增多等特点。使其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均呈现出良好的ORR催化活性,抗甲醇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萍[5](2019)在《球形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粒度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氧化镁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在环保、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以四水乙酸镁为镁源,CTAB为表面活性剂,二水草酸为pH调节剂,通过控制不同制备条件制备出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镁,粒度范围在16.3 nm-44.3 nm。四水乙酸镁的用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都影响纳米氧化镁粒度大小,其中四水乙酸镁的用量和反应温度是影响粒度大小的主要因素。由于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方法简单,对纳米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王连连,田磊,王明,郭玉玮,张丽娜[6](2019)在《立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形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直接沉淀法得到片状氢氧化镁前驱体,再结合煅烧法得到立方纳米氧化镁;为优化实验条件,讨论氢氧化镁前驱体及氧化镁的形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 mol/L、镁盐物质的量浓度为0. 4 mol/L时,可得到分散性较好的片状氢氧化镁前驱体;当氯化镁的纯度较高时,氢氧化镁结晶度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分散均匀的花瓣状薄片形貌;煅烧温度控制在1 150℃时,所得到的立方纳米氧化镁分散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程敬泉[7](2018)在《无机阻燃剂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六水合硫酸镁与氨水为原料,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直接沉淀法来制备纳米氧化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Mg2+浓度、分散剂用量、煅烧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Mg2+浓度的减小,产物的吸收峰红移;随着煅烧温度的降低,产物的红外吸收峰蓝移。SEM图表明产物多为针状和片状。(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2期)

王维,蔡运成,朱西薇,谈发堂,乔学亮[8](2018)在《银/纳米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机抗菌剂因具有抗菌广谱性、高耐热性、持久性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而备受青睐。目前无机抗菌剂中研究较多的是银系抗菌剂和光催化型抗菌剂。但是银系抗菌剂存在易变色、耐热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光催化型抗菌剂需要光源(紫外光)激发,而许多材料或制品是不能或无法用光照射(如发生光降解、光腐蚀现象),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纳米MgO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抗菌剂,与银系抗菌剂和光催化型抗菌剂相比,不仅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和生物可降解等优点[1,2],而且呈现出独特的抗菌机制(非释放金属离子杀菌,不需要光激发)[3, 4]。然而,其相对低的抗菌活性制约了MgO基抗菌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本实验采用Sol‐gel技术制备Ag/M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和TEM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50 mg/L含1 mol%银的纳米复合物可以在20 min内可以杀灭~107 CFU/m L大肠杆菌(E. coli)。(本文来源于《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24)

赵克品[9](2018)在《纳米氧化镁的合成及用于异丙醇制丙酮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和焙烧法合成了具有片状纳米结构的MgO,实验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合成MgO结构的影响,用XRD、BET、SEM等手段对合成Mg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比较了其在异丙醇催化制丙酮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6期)

杨芳[10](2018)在《浅谈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氧化镁是一种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以其特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而被广泛应用在陶瓷、电子、催化剂等领域~[1],纳米氧化镁还可用作油漆、纸张、塑料和橡胶的填充剂和补强剂及耐火材料制造等~[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工业》期刊2018年03期)

纳米氧化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水热法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制备了碱式氯化镁(BMC)晶须,然后热解得到了纳米氧化镁。经透射电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其粒径在20~40 nm之间,暴露晶面族为{111}和{110}。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红外光谱(FT-IR)分析确定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热分解过程分四步进行,前两步分别脱去两个结晶水,第叁步脱氯化氢,最后脱羟基水。采用Satava法和微分法对BMC晶须的热分解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第一步反应热分解机理为随机成核与随后生长、第二步为二维扩散、第叁步为相边界反应、第四步为一维相边界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氧化镁论文参考文献

[1].武忠圆,秦艳,谷方,刘杰,付静.一种含纳米氧化镁的新型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表征[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苟生莲,乃学瑛,肖剑飞,叶俊伟,董亚萍.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纳米氧化镁热分解动力学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9

[3].麻灿,戴学海,吴锶美,杨金辉,罗晓刚.纳米氧化镁/纤维素复合微球吸附水中阿莫西林[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9

[4].齐晓霞.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应用[D].石河子大学.2019

[5].李萍.球形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粒度影响因素[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6].王连连,田磊,王明,郭玉玮,张丽娜.立方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形貌表征[J].中国粉体技术.2019

[7].程敬泉.无机阻燃剂纳米氧化镁的制备[J].广东化工.2018

[8].王维,蔡运成,朱西薇,谈发堂,乔学亮.银/纳米氧化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菌性能[C].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2018

[9].赵克品.纳米氧化镁的合成及用于异丙醇制丙酮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8

[10].杨芳.浅谈纳米氧化镁的制备[J].中国粉体工业.2018

论文知识图

镁合金材料对斑马鱼体长的影响纳米氧化镁对斑马鱼胚胎48hpf...染色结果(a)和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镁的X射线衍射图不同表面活性剂用量下纳米氧化镁不同煅烧温度下纳米氧化镁的粒...

标签:;  ;  ;  ;  ;  ;  ;  

纳米氧化镁论文_武忠圆,秦艳,谷方,刘杰,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