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四一医院710089
摘要: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患者的降压效果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后舒张&收缩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用效率为91.4%比对照组高出3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治疗高血压的患者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展开使用。
关键词:贝那普利;氨氯地平;高血压;降压;疗效
对于我国而言,高血压病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不仅病发率高,且对患者自身和生活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临床上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其心、脑血管以及其他器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大大增加了患者脑卒中以及心梗、肾衰等病症的发作,同时也增大了患者的死亡率。由于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手法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少,所以本研究立足于该点,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本次研究给予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一定的参考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确诊患有高血压病患者60例,以按WTO高血压诊断标准为依据。60例均为高血压病患者,主症为患者出现头晕伴有疼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疲劳、肢体不协调、夜间排尿量增加、记忆力减退等。研究对象剔除标准:1)近期未出现急性感染2)违反研究方案3)患者无理解障碍问题和精神病家族史4)实验过程中出现重度合并疾病5)肝肾功能不全、无恶性肿瘤实6)纳入后未曾用药(如依从性差)7)6个月内严重外伤和有手术史者。
其中,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53.63±10.47)岁;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4.85±12.65)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该病症的患者进入医院初步治疗后,要进行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确保无其他隐藏的病因。开始进行实验的前13-14天患者应禁止服用其他类型的降血压的药物,以避免其他药物对本实验的影响。
对照组: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贝那普利每日上午7-8点服用,用量为6mg/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用氨氯地平,而与对照组不同的是观察组的贝那普利为每日18-19点服用,且氨氯地平为口服,每次5mg,并联用一周。
以上所有疗程均为3期,每期的疗程天数均为30天,且不能间断。
1.3观察指标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4版》[1]标准,在实验的3个疗程中,实验观察者必须准确记录下患者心脏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数值,并及时得对患者所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诊治。
1.4疗效指标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显效:患者的血压出现明显的下降,并在多次测量中均处于正常的人血压值。
有效:患者的血压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都在超出正常值一些的范围内浮动。
无效:症状无改善。
1.5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处理,计数资料以(%)来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进行比较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较对照组高出的30.1%,p<0.05,可认为观察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2]是一种慢性病,它的出现易应发人体的心脑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所以应特别注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范。有研究指出血压晨峰[3]增加会明显的增高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故在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该数值的测量,如若异常应当及时就医。
高血压治疗目标[4]:临床上是使患者的血压降低至正常水平,及达到标准血压,最大程度的减少该病症患者的发病率以及该病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由于大部分的患者都存在MBPS过高的隐患,故应对患者的MBPS多加监测。同时应该对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加强生活行为的管理,根据不同的患者体质进行相对应的药剂配量。由于该病症易于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故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要将所有危险因素一一考虑,并加以协同控制。
本研究可发现,贝那普利虽然可以有效的帮助高血压的患者用于降压治疗,但是效果没有那么明显。而在使用贝纳利普的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能够使药品降压的效果更加的显著,且在治疗中未发现有其他异常病症的出现,能够更为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在诊治患有高血压病情的患者时,应采取定期随访的方法,随访时患者的MBPS为测量血压的着重关注点。只有做到医者有效治疗,患者配合并积极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压[5]。
参考文献:
[1]王一同,贾志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解读与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10):25-32.
[2]周林霞.高血压病因分析与诊治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9):51-51.
[3]梁金排,茶春喜,罗仁等.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4):265-268.
[4]张小英.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J].医药前沿,2016,6(17):64-65.
[5]陈颖群.高血压的预防与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浅析[J].心理医生,2016,22(1):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