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葵(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重症医学科530003)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3-0313-01
【关键词】手足口病气管切开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以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变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多数患儿一周内痊愈,少数病例进展迅速,会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患儿气道保护性反应差,需长时间机械通气,需行气管切开,2012年1~7月,我科共收治4例危重型手足口病行气管切开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1~7月,我科共收治4例危重型手足口病行气管切开术的患儿,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2~4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有少量散在疱疹,精神反应差,发热、嗜睡、易惊厥、频繁抽搐,4例患儿病情均发展为危重型手足口病、病毒性脑干脑炎。先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两周后仍不能自主呼吸,需继续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为防止长期径口气管插管压迫声门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行气管切开术。住院时间分别为32天、36天、28天,30天
2气管切开
2.1术后护理
将患儿安置单人病房,保持空气流通,室温20~22℃,湿度80%左右,气道吸入的气体要加温湿化,加强口腔护理,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液体量,防止因机体的失水造成呼吸道的干燥。给予充足营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增强免疫能力。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术后72h内防止患儿大幅度的扭转头颈部,保持头颈部伸展位,气管套管在气管的的居中位置,防止套管移动闭塞或脱出,主动密切观察患儿呼吸的深浅、频率、缺氧情况,及时吸痰。
2.2吸痰护理
重症手足口合并脑干脑炎的患儿,无法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使分泌物误吸入肺内,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故在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的同时,要注意做好吸痰护理。
吸痰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下(1)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外径一般为气管插管内径的1/2~2/3,过粗易使呼吸道通气不足,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过细则会导致插入次数增多和吸痰不尽。(2)由于吸痰过程中,患儿的氧气被部分或完全中断,所以吸痰前要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以增加机体的氧储备。(3)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痰液粘稠等,为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吸痰前应先自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0.5~1ml,待病人行5~10次通气后吸出。(4)吸痰时要在无负压的情况下插入吸痰管,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当到达合适深度后开放负压,边上提边旋转吸引,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min,以免造成缺氧,吸痰动作要轻柔。(5)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及口唇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氧气吸入,吸痰后再次听诊双肺呼吸音以评价吸痰效果,结束后擦净患儿面部的呼吸道分泌物,安置患儿舒适体位。
2.3气管切开处护理
(1)防止伤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术后伤口易于感染,所以至少每天换药一次。导管和伤口周围用强力碘消毒后,更换消毒纱布。如痰液较多时,纱布垫被污染则随时消毒更换。
(2)防止外管脱出:要经常注意管套是否在气管内,防止发生窒息,套管太短、定的带子过松、管切开口过低、颈部肿胀或开口纱布过厚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脱管。
2.4拔管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当痰液减少,咳嗽能力恢复,可自行排痰后,可试行堵管后拔管,期间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和排痰情况。拔管后,消毒周围皮肤,用蝶形胶布固定。
3小结
小儿气管腔较小、软骨支架柔软易曲、粘膜下组织松弛,且小儿咳嗽功能较差等解剖学特点,临床上,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成人的2倍,且通过气管切开建立的有创人工气道,空气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加温及屏障的作用,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的感染,所以患儿气管切开术后效果的好坏与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好气管切开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肺部感染,防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素英.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及其防护[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0.35(3):225.
[2]杨仙姬,陈敬国.1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医疗保健器具,2008(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