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载亚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亚铜,二氧化硅,甲基橙溶液,分光光度法
负载亚铜论文文献综述
孙红梅,贾林艳,孙冬雪[1](2019)在《二氧化硅负载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沉淀法制备SiO_2负载Cu_2O的光催化剂。研究负载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因素对制出相应的SiO_2/Cu_2O产物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负载量对甲基橙降解的效果,经过5次循环降解解后Cu_2O/SiO_2复合物依然具有较高的活性。(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照青,郝湘平,马振青,王文惠,陈守刚[2](2018)在《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亚铜纳米复合长效抗菌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亚铜是一种高效的无机杀菌剂[1],但是本身具有易团聚和离子释放过快的弊端,为了改进氧化亚铜长效抑菌性能,我们在室温下以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表面还原出氧化亚铜纳米粒子,制备具有长期抗菌活性的氧化石墨烯‐氧化亚铜(r GO‐Cu2O)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为氧化亚铜提供了保护屏障,防止氧化亚铜与外部溶液直接接触反应而过快地浸出铜离子。同时,氧化石墨烯还促进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以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并保护氧化亚铜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从而延长活性氧(ROS)生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氧化亚铜通过静电作用牢固的结合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从而改善了氧化亚铜的分散性[2,3]。铜离子长效释放,增强的ROS生成能力和优异的分散性使氧化石墨烯‐氧化亚铜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的长效抗菌活性,与单独的氧化亚铜相比,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30天后分别提高了40%和35%[4]。(本文来源于《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24)
宁汇,王文行,毛勤虎,郑诗瑞,杨中学[3](2018)在《1-辛基-3-甲基咪唑功能化石墨片负载氧化亚铜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制乙烯(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乙烯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效催化剂的制备是决定乙烯产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在1-辛基-3-甲基咪唑氯的水溶液(Omim Cl:H_2O=1:5,体积比)中通过电剥离石墨棒制备了1-辛基-3-甲基咪唑功能化石墨片(ILGS),在水溶液中负载氧化亚铜后得到氧化亚铜/1-辛基-3-甲基咪唑功能化石墨片复合材料(Cu_2O/ILGS),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ILGS由多层石墨烯组成,表面富含缺陷。这些缺陷被1-辛基-3-甲基咪唑通过共价键修饰,形成类似鸟巢状的微结构,平均直径5 nm的Cu_2O纳米颗粒在石墨片表面均匀分散。在0.1 mol·L-1碳酸氢钾水溶液中,研究了Cu_2O/ILGS在不同电压下催化CO_2电还原的性能。结果表明,Cu_2O是主要活性中心并在CO_2还原过程中被逐渐还原成铜,导致产物的法拉第效率随着反应时间而变,在-1.3V(vs RHE)电压下,乙烯的法拉第效率最高达到14.8%,其性能归因于Cu_2O/ILGS复合材料中的鸟巢状微结构对Cu_2O纳米颗粒的稳定作用。(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夏卓英,梁桥发,郑明艺,曾国[4](2017)在《银负载纳米氧化亚铜沸石复合物的制备和抗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葡萄糖为还原剂,聚乙二醇PEG400为模板,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沸石-纳米氧化亚铜复合体,采用络合浸渍法制备不同载银量的银掺杂氧化亚铜沸石,考察银的负载量对物质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SEM等方法对复合抗菌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掺银量的沸石/Cu_2O样品除了有立方晶系Cu_2O的衍射峰外,还出现了少量面心立方结构Ag的衍射峰;随着银掺杂量的提高,Cu_2O粒径逐渐降低,而银纳米颗粒粒径有所增加;采用滤纸片法和倍数稀释法分别测定了抑菌环直径和抑菌剂的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银掺杂氧化亚铜沸石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载银量为1%、3%和3%+2%的银掺杂氧化亚铜沸石抗菌剂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其中载银量为3%的银掺杂氧化亚铜沸石复合物的抗菌效果较强;载银量为3%的银掺杂氧化亚铜沸石复合物对E.coli的抑菌效果较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2μg/mL,而对S.aureus和B.subtili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4和18μg/mL。(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7年12期)
匡云飞,邹建陵,李薇,杨颖群,许金生[5](2017)在《米吐尔在聚邻苯二胺负载Nafion@纳米氧化亚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聚邻苯二胺负载Nafion@纳米氧化亚铜(Cu2ONPs)修饰碳糊电极(Nafion@Cu2ONPs/P-oPD/CPE),在0.2mol/L NaAc-HAc(pH=4.6)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LSSV)研究了米吐尔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佳条件下,米吐尔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4.0×10-5 mol/L和4.0×10-5~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3×10-7 mol/L。方法用于模拟水样中米吐尔的测定,回收率为99.0%~102.0%。(本文来源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胡英,李国元,颜志勇,姚勇波,李喆[6](2017)在《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醋杆菌为菌种,在30℃下静态培养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构建的网状薄膜,浸泡在硫酸铜溶液后,经葡萄糖还原产生的氧化亚铜跟纤维素纳米纤维紧密结合,制得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分析了氧化亚铜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的含量以及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纤维直径为40~80nm,在70℃下,葡萄糖还原硫酸铜只产生氧化亚铜,没有其他杂质;在太阳光照射120 min后,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和氧化亚铜粉末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5%和76%。(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7年04期)
汪慧静,刘淑娟,尚晓涵,薛建良[7](2017)在《负载型氧化亚铜材料降解有机废水的性能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氧化亚铜的光降解性能和解决粉末状氧化亚铜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研究了将氧化亚铜负载到陶粒上,得到陶粒-Cu_2O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降解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光和光照条件下陶粒、Cu_2O、陶粒-Cu_2O叁种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明显不同的降解效率,在光照条件下降解效率明显提高,这说明在光照条件下,陶粒-Cu_2O材料两者协同作用,不仅有吸附作用,而且有光降解效果;分析加入H_2O_2对陶粒-Cu_2O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发现Cu_2O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可以加速H_2O_2的水解,产生大量的强氧化性基团,有效地提高光降解性能;进一步分析陶粒-Cu_2O复合材料的降解机理发现,陶粒-Cu_2O降解污染物分为叁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吸附起主导作用符合一维线性模型,第二个阶段光降解起重要作用,符合y=-0.006 9x~2+1.184 3x+26.978模型,第叁阶段趋于平稳。(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18期)
李月华,张蓉,姜孟秀,王文洋[8](2017)在《氮掺杂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亚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良的Hummers方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GO),接着利用氮气流通过浓氨水将氨气载入管式炉中,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在此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发生分解、脱离形成活性中心,与浓氨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氮的掺杂,同时氧化石墨烯在高温下被还原成石墨烯,最终形成氮掺杂石墨烯N-rGO。采用化学沉淀法将N-rGO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在还原剂水合肼的作用下八面体氧化亚铜被负载到氮掺杂石墨烯上形成复合材料Cu_2O-N-rGO。通过XRD、SEM和XPS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氮原子在石墨烯骨架上以吡咯氮、吡啶氮和石墨氮的形式存在,形成的八面体氧化亚铜被均匀地负载到N-rGO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该复合材料Cu_2O-N-rGO的催化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复合材料Cu_2O-N-rGO对葡萄糖和过氧化氢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7年09期)
董超群[9](2016)在《铜负载纳米氧化亚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和生物传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铜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由于具有理论比电容高、低成本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成为超级电容器中非常有前景的电极材料。但是,制备电容性能优异的商用铜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材料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论文工作采用一种两步电化学法制备了原位生长于泡沫Cu表面的Cu20纳米针阵列材料。每个独立的纳米针具有单晶特性,并且表面有介孔分布。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其比电容在扫描速度为1 mV s-1时高达862.4 F g-1,并能在循环20000圈后仍具有很好的电容保持率。此外,我们以该材料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装了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在比功率为0.9 kW kg-1时的比能量为35.6 Wh kg-1在6.3 kW kg-1时的比能量为6.7Whkg-1,并能在循环10000圈后保持初始电容值的92%。在充电1分钟后,我们的电容器可以驱动LED显示器,并能为手机充电。这些突出的性能可以很好地证明该电极在商用储能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生物传感器在临床、环境、工业和农业中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们在开发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廉价生物传感材料方面亦做出了很多努力。将我们制备的泡沫Cu负载的Cu20电极用于无酶葡萄糖探测时,表现出多阶段线性探测范围、超高的灵敏度(高达97.9 mA mM'1 cm-2)以及极低的探测限(低至5 nM)。另外,该电极也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在分析人体血清中的血糖浓度时,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证明了该电极广阔的应用潜力。如此优异的葡萄糖探测能力可归因于高比表面积Cu20纳米针本身的电催化活性,以及活性物质(Cu2O)与集流体(泡沫Cu)间的紧密接触,从而为葡萄糖探测过程提供了很好的电子/离子导电性。新型可折迭或可弯曲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激发了研究者们对于柔性、轻质和环保储能器件的研究。我们通过简易的电化学法在柔韧性较好的Cu箔表面生长了具有微米球-纳米片分级结构的Cu2O,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实现材料的批量制备。文中,我们探究了阳极氧化参数对于Cu箔表面粗糙化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合适的阳极氧化参数为在50 V电压下进行4个循环。该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在2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呈现出390.9 mF cm-2的比电容。通过在不同变形程度下(弯曲和卷曲)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发现,该电极亦具有优异的机械柔韧性。此外,在循环100000圈后其电容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0.4%,证明该电极具备突出的长期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20)
朱庆宫,孙晓甫,康欣晨,马珺,钱庆利[10](2016)在《泡沫铜负载硫化亚铜电极高效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甲酸(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甲酸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电极材料是决定还原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电沉积方法在泡沫铜上直接制备纳米结构硫化亚铜薄膜,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以硫化亚铜作为阴极电催化材料、0.5 mol·L~(–1)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乙腈溶液为电解液,在该体系中可高效催化转化二氧化碳为甲酸。结果表明,这一电解体系可有效实现电化学反应,甲酸的法拉第效率(FEHCOOH)可以达到85%,同时甲酸还原电流密度可达到5.3 mA·cm~(–2)。(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负载亚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氧化亚铜是一种高效的无机杀菌剂[1],但是本身具有易团聚和离子释放过快的弊端,为了改进氧化亚铜长效抑菌性能,我们在室温下以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在氧化石墨烯表面还原出氧化亚铜纳米粒子,制备具有长期抗菌活性的氧化石墨烯‐氧化亚铜(r GO‐Cu2O)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为氧化亚铜提供了保护屏障,防止氧化亚铜与外部溶液直接接触反应而过快地浸出铜离子。同时,氧化石墨烯还促进氧化亚铜纳米粒子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以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并保护氧化亚铜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从而延长活性氧(ROS)生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氧化亚铜通过静电作用牢固的结合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从而改善了氧化亚铜的分散性[2,3]。铜离子长效释放,增强的ROS生成能力和优异的分散性使氧化石墨烯‐氧化亚铜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的长效抗菌活性,与单独的氧化亚铜相比,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在30天后分别提高了40%和35%[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载亚铜论文参考文献
[1].孙红梅,贾林艳,孙冬雪.二氧化硅负载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2].杨照青,郝湘平,马振青,王文惠,陈守刚.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亚铜纳米复合长效抗菌材料的研究[C].2018(第3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2018
[3].宁汇,王文行,毛勤虎,郑诗瑞,杨中学.1-辛基-3-甲基咪唑功能化石墨片负载氧化亚铜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制乙烯(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8
[4].夏卓英,梁桥发,郑明艺,曾国.银负载纳米氧化亚铜沸石复合物的制备和抗菌性能[J].功能材料.2017
[5].匡云飞,邹建陵,李薇,杨颖群,许金生.米吐尔在聚邻苯二胺负载Nafion@纳米氧化亚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
[6].胡英,李国元,颜志勇,姚勇波,李喆.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7
[7].汪慧静,刘淑娟,尚晓涵,薛建良.负载型氧化亚铜材料降解有机废水的性能及机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8].李月华,张蓉,姜孟秀,王文洋.氮掺杂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亚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J].化工进展.2017
[9].董超群.铜负载纳米氧化亚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和生物传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6
[10].朱庆宫,孙晓甫,康欣晨,马珺,钱庆利.泡沫铜负载硫化亚铜电极高效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甲酸(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