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菊(大名县红庙乡北堤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1.构建开放的教学理念
现代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开放的特点。所谓开放的语文教育就是指教师不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程序,统一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而是注重激发学生的活力,不断引起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创设一个让学生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既倡导科学精神,又崇扬人文风格,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把“育人”确立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
要实现“育人”的目标,首先必须树立一种让学生“自主”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冲破“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的桎梏,真正确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改变以往单向性教学为双向性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尤其注重学生富有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因而如何提高识别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创设自由的思维运动空间,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我,开拓创新,已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2.建设开放的课程资源
新课标走向“创生取向”、“校本课程”、“校本教研”,这就让语文的教学内容向我们的生活延伸,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大天地,加强了语文能力的有效培养。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不能紧抱教材不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语文改革必然是失败的,无价值的,因此,教师就要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渠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社会实际,联系当代科学实际,可以开展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等等。例如反映故乡的文章和综合性学习,就可以与学生一起通过搜集、整理有关家乡宁夏各个方面的知识,从而补充教材之不足,而且使学生对宁夏的风、土、人、情有了完整的了解,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就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自己的真情融入,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与学生一道将其做成资料卡片甚至网页等,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真正体现了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作用。阅览室、体育场、本地名胜古迹、农贸市场等等,都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观察了自然,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经历,增强了毅力,获得了灵感。有条件时还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程实施中,做为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延伸语文教学的时空、地域、风格、最大限度的拓展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课内外衔接的开放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让每一个学生获得一方更为主动的读写听说的广阔天地,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奠定基石。
3.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要研究教学艺术,追求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发现,创设的是师生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教学氛围,期盼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就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强调指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这是母语学习的特点。因为任何一个学生到学校来学习语文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带到课堂来的有他的生活与经验。我们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体验。语文课程建构最有价值的是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要大力倡导学生与读本、学生与不同文化的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就结果而言,语文学习的结论大多应该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中的大量问题既有精确的也有非精确的,既有清晰的又有模糊的。学生就是在对这些精确与非精确,清晰与模糊的问题学习中不断求得发展。因此,应该精确的不能模糊,例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教学中,对“自欺力”、“他信力”、“中国人”、“中国的脊梁”、“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看他的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等等关键语句的深入理解,绝对不能模糊。应该模糊的地方不谈精确。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时,关于对文本的主题及人物的评点上,我就放开手脚,让学生从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上解读,关于主题:在以前的课程中从教材到教师到课堂全部都是高度的一致性,那就是“批判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且永恒不变。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人理解来进行评点,有说:“是揭示小人物的辛酸生活的”,有说:“批判社会的腐化堕落的”,有说:“金钱至上”的,有说:“世态炎凉的”……,关于人物: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师学生无一不批判菲利普夫妇,同情于勒叔叔的,而今通过学生的评点,我们又加深了认识,有了新的理解:有人说:“其实菲利普夫妇本身也没有错,如果于勒再回来,他们一家人将生活更加窘迫,甚至出现危机,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有人说:“于勒叔叔因为自己不争气而使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过上这样的生活,应该受到惩罚”,有人说:“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人,我们更多的应该同情他们”,有人说:“于勒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所做的错事,因此他在卖牡蛎的时候,如果看到菲利普夫妇一家,他也不会相认的,他也不愿再次拖累菲利普夫妇一家”……,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虽然学生的观点有的不太全面,客观,成熟,但从新课程的理念来说,长此以往,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个性化培养一定会实现。
这些都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特见解的培养,而它必定有教师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这个环境条件,学生的独特见解颇具创造精神,也正是个性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其个性化培养的主阵地作用,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用开放的教学理念,利用开放的课程资源,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过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探索—转化—创造”这一开放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教师给学生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一个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