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易损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易损,区划,雷电,灾害,概率,气候,特征。
易损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冬,叶果,李世宇,张晓军,李小龙[1](2019)在《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的泥石流易损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易损度(危害性)评价是泥石流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的泥石流易损度评价方法,采用客观的熵值法判断指标间相对重要程度,利用突变级数法计算突变级数值进行评价,方法理论基础牢固且避免了确定指标权重值的弊端.以吉林省和龙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的10条泥石流易损度评价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获取、标准化和评价过程简便,易损度等级以轻度和中度为主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方法经过完善指标体系后可更加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的泥石流易损度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可靠的.(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9年05期)
张征明,叶逊敏[2](2019)在《核电厂设备易损度分析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损度分析方法是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介绍了地震易损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数学模型,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易损度分析方法的进展,并对地震易损度分析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高金阁,马京津,霍沛东,马海鹏,朴文[3](2019)在《基于AHP的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北京地区雷灾风险进行区划,选取雷击密度、电流强度、海波高度、水域密度、建筑结构、经济指数、人口密度、防雷水平等为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分级统计法,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方面建立评估模型,综合分析北京地区雷电灾害易损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致灾因子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怀柔、密云和门头沟等地区;孕灾环境低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建筑物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地区;承灾体最脆弱的地区为东西城、海淀和朝阳等经济发达且人口稠密的核心城区。综合分析发现,北京地区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域分布比较分散,极高易损区包括东西城及北部延庆和密云,高易损区包括西南部丰台、门头沟、房山及北部怀柔,极高易损区和高易损区的面积占北京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2%以上。结论可为合理开展雷电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衣长,余春华,吴林峰,林文华,王婷婷[4](2018)在《叁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叁明市市区及10个县(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雷电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叁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变化规律;文章选取了2003~2012年雷电灾害数据,从雷电致灾因子、承灾体因素考虑,选取雷击密度Ng、雷电灾害频度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受损模数L作为分析雷电灾害易损度指标参数,通过广泛调研和抽样调查问卷,确定各要素所占权重,计算出叁明市区及所属10个县(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值,确定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分级指标,绘制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图,完成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切实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期刊2018-10-24)
程萌,王秀丽[5](2017)在《基于闪电定位数据的鲁西南地区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不同县区雷电灾害风险的高低,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利用鲁西南地区闪电定位资料、土壤电阻率数据、经济社会数据,选取地闪密度、强雷电流分布、土壤电阻率、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为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以县区为单位,将该地区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为5个等级,绘制区划图,并利用历史雷灾频次对区划结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闪密度高值区位于曹县和东明,这两个县区的雷电灾害易损度最高;郓城和牡丹区的强雷电流分布密度大,易损度次高;巨野和定陶的易损度居中;鄄城的地闪密度最小,成武的土壤电阻率和人口密度较低,两者划为易损度次低区;单县由于强雷电流分布密度最低,划为易损度低风险区。易损度和历史雷灾数据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好,密切程度较高,回归显着。(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李衣长,沈永生,陈阿仲,张烨方,蔡河章[6](2018)在《基于GIS图层迭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雷电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福建省叁明市为例,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调查问卷确定权重等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利用GIS技术将易损性构成要素进行图层迭置,在GIS平台上将所有数据落实到1km×1km的格栅上进行处理,各地的雷电灾害易损性便以1km×1km的单元进行计算量化,最终得到精细化的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图,完成基于GIS图层迭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形成较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为发展智慧气象,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科学参考,对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以及防雷减灾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张春燕,钟博宏,张宇飞[7](2017)在《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和易损度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广州市2013—2015年闪电监测资料和2010—2015年雷电灾害资料,分析了雷击大地密度的空间分布和雷电灾害频度特征;并结合广州市人口密度、GDP等特征,选取雷击大地密度NG、雷电灾害频度P、生命易损模数L和经济易损模数D这4个参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建立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程式,对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分析,从而形成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结果表明:天河为极高风险区,海珠、萝岗、番禺和花都为高风险区,越秀、荔湾、黄埔和白云为中风险区,从化、增城和南沙为低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陕西气象》期刊2017年06期)
李衣长,沈永生,陈阿仲,张烨方,孙蔡亮[8](2017)在《基于GIS图层迭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雷电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福建省叁明市为例,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调查问卷确定权重等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利用GIS技术将易损性构成要素进行图层迭置,在GIS平台上,将所有数据落实到1Km×1Km的格栅上进行处理,各地的雷电灾害易损性便以1Km×1Km的单元进行计算量化,最终得到精细化的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图,完成基于GIS图层迭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形成较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为发展智慧气象,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科学参考,对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以及防雷减灾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五届防雷减灾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宋济,齐索妮,姚立珊[9](2017)在《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的电气设备易损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福岛事故的发生,核电厂外部事件概率安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被各国核安全当局所认同。而地震,作为核电厂最为主要的外部事件,其对应的概率安全评价工作便更为人们所重视。易损度计算是完成地震概率安全评价的关键技术环节,其结果将被使用作概率安全评价事故序列模型的输入条件。因此,易损度计算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对地震概率安全评价工作最终结论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本文首先总体性介绍了设备易损度计算的基础数学模型,随后详细描述了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电气设备易损度计算的操作步骤,并重点探讨了电气设备功能失效模式下对试验反应谱和要求反应谱的处理简化技巧,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阐述了电气设备易损度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简化技巧应用。(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02期)
李衣长,吴林峰,余春华,林文华,王婷婷[10](2017)在《叁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叁明市市区及10个县(市)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雷电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叁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变化规律.采用2003—2012年雷电灾害数据,从雷电致灾因子、承灾体因素考虑,选取雷击密度N_g、雷电灾害频度P、经济损失模数D和生命受损模数L作为分析雷电灾害易损度指标参数,通过广泛调研和抽样调查问卷,确定各要素所占权重,计算出叁明市区及所属10个县(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值,确定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分级指标,绘制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图,完成了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易损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易损度分析方法是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介绍了地震易损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数学模型,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易损度分析方法的进展,并对地震易损度分析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损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冬,叶果,李世宇,张晓军,李小龙.基于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的泥石流易损度评价[J].地质与资源.2019
[2].张征明,叶逊敏.核电厂设备易损度分析方法综述[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3].高金阁,马京津,霍沛东,马海鹏,朴文.基于AHP的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J].农学学报.2019
[4].李衣长,余春华,吴林峰,林文华,王婷婷.叁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9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2018
[5].程萌,王秀丽.基于闪电定位数据的鲁西南地区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7
[6].李衣长,沈永生,陈阿仲,张烨方,蔡河章.基于GIS图层迭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J].气象科技.2018
[7].张春燕,钟博宏,张宇飞.广州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和易损度区划[J].陕西气象.2017
[8].李衣长,沈永生,陈阿仲,张烨方,孙蔡亮.基于GIS图层迭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9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五届防雷减灾论坛论文集.2017
[9].宋济,齐索妮,姚立珊.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的电气设备易损度计算[J].核科学与工程.2017
[10].李衣长,吴林峰,余春华,林文华,王婷婷.叁明市雷电气候特征与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