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言语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言语,教师,课堂,初中,汉语,英语教师,现状。
非言语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月[1](2019)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综合利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非言语行为起着辅助、甚至代替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分类和特点;其次,阐述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最后,为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0期)
祁婷[2](2019)在《浅谈非言语行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非言语行为的分类、教学作用与特征,指出非言语行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教学实例,从动态无声行为、静态无声行为、有声行为等叁个角度探究非言语行为对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意义。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非言语行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9年15期)
马晓玲[3](2019)在《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运用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课堂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师生对课堂的非言语行为的态度,发现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8期)
赵妍[4](2019)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代替言语行为,并能表达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或态度等。教师的眼神和表情等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参与产生影响。研究教师非言语行为对于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作为校本研究,本文以西安某中学为例,通过课堂观察、刺激-回忆法和问卷调查对四位英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13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师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中英语教师使用多种非言语行为。他们经常使用眼神及手势等非言语行为,对副语言,面部表情(微笑)等非言语行为使用不多,对头部动作(点头)以及体距等非言语行为使用很少。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头部动作(点头)和副语言经常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副语言和眼神经常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面部表情(微笑)和手势经常使课堂气氛轻松;手势经常影响学生的认知且经常帮助学生认知。研究同时发现,经常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非言语行为—头部动作(点头),在实际课堂当中,教师使用频率较低。(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莹[5](2019)在《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教师课堂“行为”在教育教学中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围绕教师教学中的“言语行为”而展开,多为关注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却忽视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尤其是对于刚刚迈入教育职业生涯、经验和能力都比较欠缺的新手教师而言,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选取初中音乐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确立“课堂非言语行为”为研究主题,基于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本着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一方面探讨与分析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初中音乐课堂,找到对音乐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思路,试图为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本研究中,将围绕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展开:第一,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相关概念解读。首先,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非言语行为”、“音乐新手教师”、“音乐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进行界定,其次分别论述了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作用。第二,围绕音乐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形式展开。其一,阐述了决定非言语行为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分别从音乐学科特性与其他学科的共性进行解释;其二,介绍了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中的具体呈现,主要从“动态类”、“静态类”与“人际交往类”叁种进行阐释。第叁,透视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现状。为了了解音乐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本研究说明了该项研究的目的和具体实施方案,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学生访谈提纲,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认知和态度,了解真实音乐课中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教学的情况等。经过调查发现,音乐新手教师虽然会使用非言语行为,但是却存在一些问题:音乐新手教师对非言语行为认识不深、运用不当,不能通过非言语行为与学生有效交流,教学目标没有良好达成,音乐新手教师缺乏自我反思与研究。此外,从学生角度也进一步说明这些问题的存在,再通过对比新手教师、经验型教师非言语行为教学中的差异,分析其中原因。第四,从多角度、多维度提出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相关优化策略。基于对之前音乐常规课堂观察、收集与分析相关有效数据后,契合音乐新手教师全面提升的科学发展规律,探索出优化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可行性策略,一是针对音乐新手教师提出优化策略,分别从提升音乐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教学运用、加深认知展开分述;二是针对师生关系提出优化策略,基于非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分别从培养师生默契、全方位关注学生进行展开;叁是针对学校提出优化策略,包括创新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培养模式、拓宽其发展途径等;最后是着眼于其他角度的优化策略,主要分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高校两个方面。综上所述,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从教学中,发现新手教师在“非言语行为”理解与具体操作上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将从多维度进行问题分析、多角度提出解决策略,旨在帮助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解决在课堂“非言语行为”中认知领域、实践领域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试图拓宽提高音乐新手教师非言语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音乐新手教师专业发展与其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成长。(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欢[6](2019)在《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交往活动。在教学交往中,教师运用言语行为向学生传授知识,也会运用非言语行为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课堂非言语行为不仅能帮助教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教师利用课堂非言语行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现状如何呢?本文通过探究重庆市某中学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情况,主要解决以下叁个问题:(1)初中英语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认知状况如何?(2)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状况如何?(3)学生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反馈如何?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并录像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如下:(1)初中英语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的认知不够深入、全面,在教学中运用课堂非言语行为的意识不强。(2)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课堂非言语行为如下:象征性动作、表露性动作、副语言、距离性动作。教师运用这些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主要目的如下:支持修饰言语行为、调控组织言语教学、代替言语行为。总体上看,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缺乏对英语国家手势的介绍与示范。第二,在副语言的运用中,对语调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第叁,在说明性动作运用中,缺乏灵活运用。第四,存在一些消极和无意义的非言语行为。(3)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关注度高,且认可它对英语学习、课堂氛围、学习注意力的辅助作用。鉴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对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提供一些参考,以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骆瀚文[7](2019)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索泰国华富里府初级汉语课堂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的情况。主要涉及以下叁个问题:一,对非言语行为和教师非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定性研究。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二,调查泰国华富里公立小学师生双方对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使用和关注意识,考察师生意识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叁,对泰国华富里府公立小学初级汉语课堂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初级汉语课堂不同国籍与教龄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非言语行为,师生双方都表现出高度关注;针对其所能起到的辅助作用,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等,师生双方均表现出了认可。说明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泰国初级汉语课堂上是十分有必要的。二、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师生对语速、课堂时间管理,即提问之后教师是否给学生预留足够思考时间、课堂沉默叁个方面呈现出显着性差异。表现为初级汉语课堂中的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语速,期待教师预留足够的思考时。同时,教师认为通过沉默可有效管理课堂,但学生却不能实时领会教师课堂中突然沉默的用意,造成认知差异。叁、根据对泰国初级汉语课堂的观察及录像分析,从表现形式和功能两个维度呈现了该课堂中叁位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教师们对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呈现意识性、倾向性和传统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缺乏规范性、思维固定化等问题。最后,在立足于本文的研究上对泰国汉语教师如何使用课堂非言语行为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同时从重视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主动学习规范非言语行为和及时对自身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进行反思和改进叁个方面对汉语教师提出期许,希望能给赴泰甚至广大汉语教师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马迎春[8](2019)在《汉语国际教育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版图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日益充实,学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探索亦不断扩展与深化。遗憾的是,尽管非言语行为作为除人类语言行为之外的主要交际方式,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而且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上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却没有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对于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更是缺乏深入关注。鉴此,本文吸收了英语教育学科关于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比较研究成果,选取了叁位汉语国际教育新手教师和叁位专家教师作为个案,采取了阅读文献、课堂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其口语课、听力课与综合课进行了录像,继而通过分析课堂录像进行了数据采集,对新手教师及专家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使用情况给以了比较分析,与此同时,还就此对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AU进行了数据统计。研究表明,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意识上差距明显,新手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知之甚少,而专家教师则能够灵活运用多种非言语行为辅助语言教学;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都主要使用指示性动作、解说性动作和情绪表露性动作辅助教学,但除此之外,新手教师为了适应生理或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体适性和体调性动作占比较多;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非言语行为使用上的差距主要在于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相较新手教师而言,专家教师的非言语教学行为更为有效。最后,笔者以课堂观察所得数据与留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为依据,对汉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使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在体态语的使用方面,应当注重其规范性、适宜性和礼貌性,避免在课堂上使用过多的体适性、体调性和伴随性动作,并谨慎使用体触性动作,掌握更多同工具性动作相关的技能;在副语言的使用方面,应当注重运用发声方式,使用简洁有力的课堂语言,尽量减少课堂语言中的缓冲词,此外,汉语教师还应当注重个人形象及树立较强的时间观念。期望本项研究能够引起汉语国际教育学界对于汉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1)
陈佳妮[9](2019)在《多媒体课堂中初中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课堂行为是组织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它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美国学者Birdwhistell发现将近65%的交际信息来自非言语表达~([1])。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也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辅助语言教学、优化课堂管理等。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式多媒体设备为英语课堂注入活力。教师的手势、表情等动作能提示多媒体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在多媒体与教师间分配注意力。而多媒体运用所呈现的弊端也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教师频繁操作多媒体不仅影响师生的非言语交流,也削弱了对教学的把握与学生学习的感知。因此,在多媒体课堂中扬长避短地发挥教师非言语行为的魅力将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形成。本论文在吸收符号互动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选取福建省某中学10节初中英语普通课程及10节初中英语网络优质课程为观察对象,对教师教学表情、头势、目光、手势、身势、空间动作进行频率分布及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并对上述普通中学师生开展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认知与运用情况的相关调查。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研究,尝试从实际多媒体教学中分析当下初中英语教师运用非言语技能的现状,并探讨改善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及优化多媒体课堂的有效措施。研究发现,上述普通中学的初中生对英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具有较高关注,而该校的英语教师则缺乏对非言语行为的系统了解,也缺少对自身课堂行为的关注及预期。在该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手势及目光语运用最为频繁,表情和空间语次之,头势和身势的运用最少,其整体使用频率与教学效果明显低于网络优质课教师。并且,该中学的英语教师在运用中呈现出个别倾向性、消极性与随意性等特征。此外,多媒体环境也影响教师非言语技能的运用,如多媒体丰富性导致教师缺乏课堂行为设计,多媒体操作制约教师肢体动作与空间运动,且昏暗的多媒体教室隐藏了教师的部分非言语行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析影响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的主要原因为教学理念、专业化程度、培训教育及多媒体环境的差异。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提高非言语行为重要性意识、加强非言语技能自我训练、参与相应技能培训、运用科研方法以提高非言语技能。此外,相关教学部门应完善多媒体设备的采购与布置,以便教师教学。希望本研究能引起相关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关注并能将自身教学魅力与现代化教学更好整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9-05-08)
张婷婷[10](2019)在《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教学往往被认为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因此,针对教师的“知识讲授”已有大量详尽的研究资料。然而,教师非言语行为这种“无声的语言”却被大家所忽视。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把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和某些具体的职业联系起来,教师职业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寻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现状的优势与不足,寻找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师和中高年级音乐教师在非言语行为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根据研究结果对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提出建议,为小学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良好的师生氛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的课题是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记录,统计数据了解小学音乐低年级与中高年级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现状,最后总结出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使用情况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结果,通过实证研究,将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60节一师一优音乐录像课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法以具体的调查结果和数据,调研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现状,最后总结小学低年级与中高年级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使用现状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得出: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在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六种不同表现形式下的17个观察点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均有不同的占有比例。但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师与中高年级音乐教师在非言语行为使用现状中存在一些差异。从低年级与中高年级教师非言语行为总占比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低年级有超过2/3的教师在课堂中的非言语行为总占比在60%以上,而在课堂中非言语行为总占比超过60%的高年级教师人数则不到1/3,在说明性动作、象征性动作和副体态语上相差较大。总体上看,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总频次高于中高年级音乐教师。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音乐教师自身、音乐教育研究者和教育职能部门叁个方面提出对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建议,从而为小学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良好的师生氛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材料。(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5)
非言语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述非言语行为的分类、教学作用与特征,指出非言语行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具有言语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教学实例,从动态无声行为、静态无声行为、有声行为等叁个角度探究非言语行为对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意义。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非言语行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言语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月.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祁婷.浅谈非言语行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9
[3].马晓玲.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课堂的运用情况分析[J].北方文学.2019
[4].赵妍.初中英语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5].刘莹.初中音乐新手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6].李欢.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7].骆瀚文.泰国初级汉语课堂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8].马迎春.汉语国际教育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9].陈佳妮.多媒体课堂中初中英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19
[10].张婷婷.小学音乐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现状调研[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