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心通风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心通风机,叶片,数值,叶轮,转速,风机,原因。
离心通风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本义,安然,易铁航[1](2019)在《无蜗壳后向离心通风机在动车组冷却单元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蜗壳风机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风机,在动车组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无蜗壳后向离心通风机的结构、特点、在动车组冷却单元上的应用情况,并给出了无蜗壳风机后续应用及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9年09期)
丁可金,吕伟领,李兵[2](2019)在《一种新型一体化船用离心通风机的设计计算和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实船通风机尺寸较大、安装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离心通风机结构。通过对叶片、蜗壳和电机等通风机关键部件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大大减小设备的尺寸。数值计算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尺寸进行优化的情况下,该新型一体化离心通风机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其结构能很好地解决船用电动离心通风机性能需求与尺寸要求之间的矛盾。(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陈明宇,邓海峰,赵相寒,谭成发,蔡杨伟[3](2019)在《离心通风机径向调节门不同开度的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调节门是离心通风机常用的一种调节流量的装置。本文分别对某Ⅰ型离心通风机和某Ⅱ型离心通风机进行叁维建模,利用CFX软件在调节门不同开度的工况下对该两型风机进行模拟,研究调节门的开度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调节导叶主要有预旋作用和节流作用,可通过改变调节门开度影响气流旋向来达到改变风机运行工况点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S1期)
李轩[4](2019)在《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众多行业生产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主要的耗能设备。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大流最、低压升特性的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已成为工业生产的迫切需要,而利用传统系列的离心通风机在大流量工况下工作会将导致风机运行效率急剧下降并增加能耗。因此,为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必须开发出性能更优、效率更高的高比转速通风机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特定需求,而对其内流机理的深入研究是实现离心通风机优化设计的关键。本文在传统离心通风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建立了其叁维非稳态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非定常流场及压力脉动信号的分析揭示了通风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并通过采用不同叶型、加装防涡圈与挡板以及重新设计叶轮前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的设计。基于通风机需要在大流量工况运行的特殊环境,通过调整Y4-73离心通风机的叶轮直径、叶轮出口宽度以及叶轮前盘型线等设计了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较原通风机相比,新设计的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比转速达到了120,同时最大运行效率向大流量工况偏移,在新的大流量设计工况下全压与效率都有了提升,其中效率约提升了10%。(2)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的内部流动损失机理。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的主要损失来源于叶轮与蜗壳,其中蜗壳处损失约为11.9%。通过对通风机不同流量工况流场及压力脉动信号的分析发现,通风机叶轮叶道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流动分离现象,该流动分离在叶轮前盘处较为明显,并一直延伸至蜗壳扩压腔内,引起蜗壳效率下降。尤其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叶轮内部形成通道涡严况下运行道,叶轮做功能力大大下降,此时通风机的压力脉动幅值达到顶峰。(3)不同改型方案对高比转速街心迎风机性能的影响。针对通风机内损失较为严重的叶轮与蜗壳进行改型设计,以期减小叶轮内的的流动分离现象以及蜗壳内大尺度的旋涡。在叶轮部分,分析了叁种不同叶型对该通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所选择的通风机模型上,板型通风机在设计流量工况下的全压和效率皆最高。在蜗壳部分,通过加装防涡圈和挡板的方式以期减小蜗壳内部损失,研究发现此方法并不适合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模型。(4)叶轮前盘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及优化设计。由于叶轮前盘处的流态对通风机的整机性能影响较大,针对通风机叶轮通常选用的锥盘及弧盘进行了气动性能试验。研究发现,随着比转速的增大,叶轮前盘型线对离心通风机效率的影响程度增大。比转速为73时,弧盘叶轮效率较锥盘提高5%,而比转速为120时,弧盘叶轮的效率较锥盘叶轮提高了 14.5%。锥盘叶轮流道内流动分离现象出现过早,并延伸至叶轮出口,使得通风机效率低下并产生较强的压力脉动。而弧盘叶轮在叶轮出口处流动稳定,对弧盘进一步优化后,在设计流量工况下效率提升了1%。(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陈晓东[5](2019)在《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结合理论实际案例,先分析了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主要原因,接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提升离心通风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装备维修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马寅辉,窦华书[6](2019)在《分流叶片弦长与周向分布对无蜗壳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蜗壳离心通风机叶轮流道内,加装分流叶片并修改了分流叶片弦长及分流叶片在流道内的周向位置。采用定常的叁维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带分流叶片的离心通风机与加装了不同弦长及周向位置分流叶片的离心通风机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分流叶片的周向位置处于流道正中部位置且分流叶片弦长为主叶片弦长的50%时,在各工况下均能削弱叶片吸力面上的分离涡并抑制流道内的二次流,使得风机静压提升10 Pa,静压效率提升7%。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分流叶片结构置于流道中央有效提升了无蜗壳离心通风机的静压及静压效率,改善了内部流动情况。(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丁可金,罗玉娟,高延军[7](2019)在《蜗舌型式对离心通风机气动激励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蜗舌是离心通风机重要部位之一,为研究蜗舌型式对离心通风机振动噪声的影响,对某型离心通风机进行气动激励的计算仿真。通过定常计算,发现蜗舌结构型式的改进能够改善局部区域的漩涡,减小诱发振动的激励因素;通过非定常计算,发现蜗舌结构型式的改进对离心通风机气动激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局部区域压力脉动的改善,尤其是叶轮出口气流激发的叶频脉动的降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通风机振动噪声变化进行预估,试验结果表明,蜗舌结构的改进能够降低通风机振动噪声,气动激励数值分析可为通风机低噪声改进效果提供判断依据。(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1期)
李潇溪[8](2019)在《离心通风机关键零部件受力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心通风机最常发生故障的叶片、主轴关键零部件进行受力仿真分析,建立其叁维模型,然后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从结果显示,系统的构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性,可以结合有限元技术,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为通风机的设计改进提供依据,降低故障率。(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1期)
王维,李轩,卢金玲,罗兴锜[9](2018)在《叶轮弧盘及锥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离心通风机的气动性能,该文以一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和全通道数值模拟研究了锥盘及4种不同弧盘叶轮对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非定常流场及压力脉动信号的分析得到了前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比转速的增大,叶轮前盘型线对离心通风机效率的影响程度增大,比转速为73和120时,弧盘叶轮较锥盘叶轮效率分别提高5%和14.5%。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锥盘叶轮在靠近前盘处的流动分离现象过早,并一直延伸至叶轮出口,在无叶扩压器区域沿轴向出现环流,严重阻碍流体流入蜗壳。将锥盘改为弧盘后,叶片负荷和出口气流角增大,流动分离损失降低,出口压力脉动幅值降低。对前盘弧线进一步优化后,弧盘叶轮边界层损失和压力脉动进一步减小,在设计工况(38 205.63 m~3/h)下效率较原弧盘叶轮提升了1%。该研究成果为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叶轮的设计以及内部流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李轩,王维,卢金玲,罗兴锜,黄雨洁[10](2018)在《不同叶型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影响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具有叶轮直径小,流量系数大而压力系数低的特点。为了研究不同叶型对该风机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叁种不同叶型的叶轮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内部流场以及外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叶片为板型时,叶道内的流动分离减弱,叶轮出口气流角大,使叶轮出口处有效通流面积增大,阻塞现象减弱,从而提升了叶轮的做功能力,同时减小了蜗壳内的流动损失。在大流量工况下,具有板型叶片的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优于翼型叶片。(本文来源于《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11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9)
离心通风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实船通风机尺寸较大、安装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离心通风机结构。通过对叶片、蜗壳和电机等通风机关键部件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大大减小设备的尺寸。数值计算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尺寸进行优化的情况下,该新型一体化离心通风机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其结构能很好地解决船用电动离心通风机性能需求与尺寸要求之间的矛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心通风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本义,安然,易铁航.无蜗壳后向离心通风机在动车组冷却单元上的应用[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
[2].丁可金,吕伟领,李兵.一种新型一体化船用离心通风机的设计计算和试验验证[J].船舶工程.2019
[3].陈明宇,邓海峰,赵相寒,谭成发,蔡杨伟.离心通风机径向调节门不同开度的模拟与分析[J].风机技术.2019
[4].李轩.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损失机理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陈晓东.离心通风机振动超标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装备维修技术.2019
[6].马寅辉,窦华书.分流叶片弦长与周向分布对无蜗壳离心通风机内部流动影响[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丁可金,罗玉娟,高延军.蜗舌型式对离心通风机气动激励的影响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8].李潇溪.离心通风机关键零部件受力仿真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9
[9].王维,李轩,卢金玲,罗兴锜.叶轮弧盘及锥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8
[10].李轩,王维,卢金玲,罗兴锜,黄雨洁.不同叶型对高比转速离心通风机性能影响的分析[C].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11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