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合常数论文_薛硕,董曼,张璐璐,尹凯静,王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包合常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糊精,常数,马钱子,香芹,烷基,正交,热力学。

包合常数论文文献综述

薛硕,董曼,张璐璐,尹凯静,王琳[1](2019)在《β-环糊精与香芹酮形成常数的测定及其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SPME-GC-MS)法测定了β-环糊精在溶液中对香芹酮的保留率及两者之间的形成常数,并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香芹酮的包合物,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IR)、X-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及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香芹酮与β-环糊精在水溶液中形成了1∶1的包合物,且两者之间的形成常数为1 066. 7 mol~(-1)。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包合物的包合率为75. 04%,SEM以及XRD分析结果都表明,β-环糊精在包合前后,其晶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IR和TG结果证明β-环糊精与香芹酮形成了包合物。由此得出,β-环糊精适合包埋香芹酮,可以提高香芹酮的热稳定性,从而使香芹酮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马军,张雄志,刘思敏[2](2019)在《葫芦[8]脲主客体包合物特性及对金属离子键合常数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了葫芦[8]脲与一种双咪唑盐(C1)客体的包合模式。并以包合物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几种金属离子与葫芦[8]脲的键合常数。结果显示葫芦[8]脲与双咪唑盐C1以3∶1的比例形成包合物。核磁和紫外检测结果显示葫芦[8]脲优先结合双咪唑盐C1上新铜试剂基团,当其摩尔浓度超过C1后,葫芦[8]脲逐渐结合蒽基团。荧光滴定实验表明,葫芦[8]脲的加入显着增强了双咪唑盐C1的荧光强度。当葫芦[8]脲摩尔浓度为C1的4倍时,客体C1的荧光增强幅度达5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与双咪唑盐C1竞争结合葫芦[8]脲造成葫芦[8]脲-C1包合物的荧光猝灭。Job’s plot曲线确定了金属离子与葫芦[8]脲的结合模式为1∶1和1∶2共存。通过荧光滴定,测定了Na~+、K~+、Ca~(2+)、Mg~(2+)、Cu~(2+)、Mn~(2+)、Cd~(2+)、Fe~(3+)8种金属离子与葫芦[8]脲的键合常数,其中Fe~(3+)与葫芦[8]脲的键合常数高达4.3×10~8(mol/L)~(-2)。(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廖文菊[3](2018)在《β-环糊精-有机膦酸包合常数及热力学参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包合温度为30℃时,β-环糊精与PBTCA(2-磷酸基-1,2,4-叁羧酸丁烷)、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包合物的包合常数分别为:658.0、349.7,包合物的稳定性较弱。并根据在30℃、40℃、45℃、50℃下测得的包合常数,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包合过程热力学参数△H,△S和△G均为负值,表明包合反应是放热反应且能自发进行,焓变是形成包合物的主要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潘娅[4](2015)在《马钱子碱与β-环糊精聚合物的包合平衡常数及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马钱子碱与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在不同温度,p H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β-CDP对马钱子碱溶解度的影响,计算包合平衡常数(K_c)和包合热力学参数。结果:在25℃,37℃,45℃时,包合平衡常数(K_c)分别为88.38,349.29,641.79 L·mol-1,在p H为4,6.8,10时,Kc分别为490.66,111.85,58.86 L·mol~-1。马钱子碱的溶解度随β-环糊精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其相溶解度曲线均为A_L型,在酸性条件下β-CDP包合常数及增溶作用较大。结论:β-CDP对马钱子碱有较好地增溶作用,可形成摩尔比为1∶1的稳定包合物,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ΔG<0),温度的升高,p H的降低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5年08期)

陈亮平,黄颖[5](2015)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烷基酚与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一文中研究指出β-环糊精(β-CD)具有独特的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空心圆台结构,能分别与对特辛基酚(OP)和正壬基酚(NP)形成包合物。该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β-CD与OP和NP的包合比及包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OP和NP与β-CD均形成1∶1的包合物,包合常数分别为71.06 L/mol和1 402.72 L/mol。同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β-CD与OP和NP在10 mmol/L磷酸二氢钠-10 mmol/L硼砂-20 mmol/L胆酸钠缓冲溶液(p H 9.0)中的包合常数,采用双倒数法计算出β-CD与OP和NP的包合常数分别为68.20 L/mol,1 357.80 L/mol。经F检验和t检验判断,两种方法所测包合常数一致。(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李宏树,张岭,陈莉,张莉[6](2015)在《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及包合常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其溶解度。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包合物,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物形成的最佳条件,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和包合稳定常数。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优条件为包合时间6 h,搅拌强度70 rpm,包合温度70℃,辣椒碱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21,溶液p H值为11。在25、37、45℃条件下包合物中辣椒碱的溶解度极大值分别为0.32、0.60、1.08 mg·m L-1。结论辣椒碱与β-环糊精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制成包合物后辣椒碱的溶解度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警戒》期刊2015年03期)

王钊,王欣,杨静,秦旭军,陈宏莉[7](2013)在《甲基化-β-环糊精与齐墩果酸的超分子包合常数的测定及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提高齐墩果酸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甲基化-β-环糊精包合齐墩果酸过程及其相关条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甲基化-β-环糊精包合的齐墩果酸的量,绘制不同温度下的相溶解度曲线图,测定包合过程的超分子包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不同温度下齐墩果酸的相溶解度图均呈现出AL型特点。在25,35和45℃条件下甲基化-β-环糊精与齐墩果酸包合过程的超分子包合常数分别为6.916,10.39和27.80L.mol-1,热力学参数ΔH0为54.59kJ.mol-1,ΔS0为198.4J.mol-1.K-1,ΔG0分别为-4.555,-6.538和-8.522kJ.mol-1。结论甲基化-β-环糊精与齐墩果酸可自发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形成的超分子包合物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整个包合过程体现为熵驱动过程。(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孙俊梅,任勇[8](2012)在《叶绿酸/α、β、γ-环糊精包合平衡常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法测定环糊精与叶绿酸的包合常数,研究环糊精改进叶绿酸性质.实验结果表明,α、β、γ-环糊精中,叶绿酸与β-环糊精具有最大包合常数(Ka=2 055 L/Mol).(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王建华,王巍[9](2012)在《西洛他唑与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平衡常数及热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西洛他唑与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在混合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方法:在柱温为25℃,37℃,45℃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在不同浓度的DM-β-CD混合溶液中的保留时间(retentiontime,tR),计算包合平衡常数(kf)和包合热力学参数。结果:柱温为25℃,37℃,45℃时,包合平衡常数(kf)(L/mol)分别为23.82,19.68,17.11;吉布斯自由能(ΔG)(kJ/mol)分别为-7.86,-7.68,-7.51。结论:西洛他唑与二甲基-β-环糊精可形成摩尔比(1∶1)的包合物,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ΔG<0),且为放热反应(ΔH<0),包合过程是熵减过程(ΔS<0),在较低的温度下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且稳定。(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2年04期)

朱士龙,李勇,林红卫,段友构[10](2012)在《青藤碱-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及包合常数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青藤碱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最佳条件,测定青藤碱与不同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青藤碱与不同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最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利用相溶解度法测定青藤碱与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对包合物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研究。结果:青藤碱与不同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物质的量的1:1、包合温度50℃、包合反应3h、包合反应时溶液pH7,青藤碱与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包合常数分别为501.1、150.0、600.3L/mol。结论:青藤碱与环糊精可以形成1:1型稳定的包合物,以环糊精为载体制备的不同青藤碱-环糊精包合物相对于青藤碱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08期)

包合常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检测手段,研究了葫芦[8]脲与一种双咪唑盐(C1)客体的包合模式。并以包合物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几种金属离子与葫芦[8]脲的键合常数。结果显示葫芦[8]脲与双咪唑盐C1以3∶1的比例形成包合物。核磁和紫外检测结果显示葫芦[8]脲优先结合双咪唑盐C1上新铜试剂基团,当其摩尔浓度超过C1后,葫芦[8]脲逐渐结合蒽基团。荧光滴定实验表明,葫芦[8]脲的加入显着增强了双咪唑盐C1的荧光强度。当葫芦[8]脲摩尔浓度为C1的4倍时,客体C1的荧光增强幅度达5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与双咪唑盐C1竞争结合葫芦[8]脲造成葫芦[8]脲-C1包合物的荧光猝灭。Job’s plot曲线确定了金属离子与葫芦[8]脲的结合模式为1∶1和1∶2共存。通过荧光滴定,测定了Na~+、K~+、Ca~(2+)、Mg~(2+)、Cu~(2+)、Mn~(2+)、Cd~(2+)、Fe~(3+)8种金属离子与葫芦[8]脲的键合常数,其中Fe~(3+)与葫芦[8]脲的键合常数高达4.3×10~8(mol/L)~(-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合常数论文参考文献

[1].薛硕,董曼,张璐璐,尹凯静,王琳.β-环糊精与香芹酮形成常数的测定及其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2].马军,张雄志,刘思敏.葫芦[8]脲主客体包合物特性及对金属离子键合常数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19

[3].廖文菊.β-环糊精-有机膦酸包合常数及热力学参数的测定[J].广东化工.2018

[4].潘娅.马钱子碱与β-环糊精聚合物的包合平衡常数及热力学研究[J].中国药师.2015

[5].陈亮平,黄颖.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烷基酚与环糊精的包合常数[J].分析测试学报.2015

[6].李宏树,张岭,陈莉,张莉.辣椒碱-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及包合常数的测定[J].中国药物警戒.2015

[7].王钊,王欣,杨静,秦旭军,陈宏莉.甲基化-β-环糊精与齐墩果酸的超分子包合常数的测定及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3

[8].孙俊梅,任勇.叶绿酸/α、β、γ-环糊精包合平衡常数的测定[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王建华,王巍.西洛他唑与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平衡常数及热力学的研究[J].抗感染药学.2012

[10].朱士龙,李勇,林红卫,段友构.青藤碱-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及包合常数测定[J].食品科学.2012

论文知识图

在加热过程中含有不同浓度的-CD的Pn...含有不同浓度的-CD的PnPMAm溶液的浊...含有不同浓度的环糊精的热敏高分子溶...环糊精和农药在固液体系中的分吸附配...pH值对包合常数K的影响溶液时间对MB/β2CD包合常数的...

标签:;  ;  ;  ;  ;  ;  ;  

包合常数论文_薛硕,董曼,张璐璐,尹凯静,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