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燕[1]2003年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的监测,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5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层分为硬膜外罗哌卡因组(GR)、硬膜外利多卡因组(GL)和硬膜外生理盐水组(GC)叁组。硬膜外给药15分钟后TCI输注异丙酚致意识消失,记录所需时间,继续全麻诱导观察插管反应。所有病人同时监测心电图(ECG),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_pO_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并记录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Ce)及用量。 结果 病人意识消失所需时间及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用量分别为GR组(111±17)秒,(1.44±0.16)ug·ml~(-1),(1.26±0.10)mg·kg~(-1);GL组(112±14)秒,(1.48±0.16)ug·ml~(-1),(1.23±0.16)mg·kg~(-1);GC组(134±22)秒,(1.66±0.22)ug·ml~(-1),(1.41±0.19)mg·kg~(-1)。GR组、GL组与GC组有统计学显着差异,GR组与GL组之间无显着差异。 结论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可减少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的用量,并缩短至意识消失所需的时间。其机理可能与硬膜外阻滞后间接导致中枢镇静催眠阈值降低有关。
项燕, 祝胜美, 许爱军, 徐建红, 翁晓川[2]2004年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具有强化全身麻醉药的镇静催眠作用,减少全麻过程中全麻药的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的效果。罗哌卡因是否存在相似的效应,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王钰, 牟婉兰, 叶永青[3]2009年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增强效应》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增强效应。方法将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40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硬膜外麻醉组先行罗哌卡因阻滞,再行异丙酚诱导;对照组直接行异丙酚诱导。记录患者硬膜外穿刺前(T0)、注入异丙酚前即刻(T1)和OAA/S评分达到1分时(T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记录T2时异丙酚血药浓度及从T1到T2时每个患者异丙酚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T0时OAA/S评分均为5分,T0、T1和T2两组间BIS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0.05),两组T2时点与T0时点BIS值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0.05)。OAA/S评分达到1分时,硬膜外麻醉组异丙酚血药浓度和所需异丙酚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可增强异丙酚的镇静催眠作用,其可阻断了局部的神经传入信号,降低对网状激活系统的刺激,从而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桂雅星, 项燕, 祝胜美[4]2007年在《老年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全麻诱导期异丙酚TCI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病人分为罗哌卡因组(GR,n=20)和对照组(GS,n=20),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硬膜外给药。测定病人感觉阻滞平面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随后用异丙酚TCI输注全麻诱导,记录病人意识消失所需的时间、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e)及用量。结果:意识消失所需时间GR组比GS组快约20%(P<0.05);GR组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e)、用量均比GS组显着为低(P<0.05);两组病人的基础BIS值,硬膜外用药15min后、意识消失时、插管时及插管后BIS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意识消失时BIS值与基础值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GR组MAP在硬膜外用药15min、意识消失时、插管后1min,与GC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BIS监测下异丙酚TCI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减少异丙酚的用量,缩短意识消失所需时间,减轻插管反应,降低全麻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项燕, 祝胜美[5]2006年在《老年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全麻诱导期异丙酚TCI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少全麻过程中全麻药的用量、减轻插管反应、降低其毒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对于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全麻药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评价罗哌卡因硬膜外用药后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催眠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韦战红, 徐军, 杜光生[6]2005年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全麻病人异丙酚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有研究表明,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具有强化异丙酚的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目前尚存在争议犤1犦。本研究拟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了解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时镇静剂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性的机制。1资料和方法1.1一般
杜江, 王新云, 宋悦[7]2010年在《0.1%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血浆靶浓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已经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本研究拟探讨在BIS监测下0.1%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开胸手术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0~5
参考文献:
[1].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D]. 项燕. 浙江大学. 2003
[2].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J]. 项燕, 祝胜美, 许爱军, 徐建红, 翁晓川.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4
[3].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增强效应[J]. 王钰, 牟婉兰, 叶永青. 现代实用医学. 2009
[4]. 老年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全麻诱导期异丙酚TCI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J]. 桂雅星, 项燕, 祝胜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5]. 老年患者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全麻诱导期异丙酚TCI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C]. 项燕, 祝胜美. 2006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6].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全麻病人异丙酚用量的影响[J]. 韦战红, 徐军, 杜光生. 浙江医学. 2005
[7]. 0.1%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血浆靶浓度的影响[J]. 杜江, 王新云, 宋悦. 中国临床研究.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