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技术·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21)在《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带动,互联网保险作为对传统保险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高速增长。在互联网技术及保险科技的赋能下,已逐渐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互联网保险相较于传统保险,具有效率性、便利性、经济性、交互性及创新性的优势。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保险的各方参与主体都深刻认识到发展互联网保险势在必行,保险机构均在积极加速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布局与发展。但从历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数据来看我国互联网保险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最高仍未突破10%,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下,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需求、偏好和感受,通过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保险向纵深发展,这已成为当下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保险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接受,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本研究围绕“消费者怎么能更好的接受互联网保险”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去揭示此中作用机制的“黑盒”。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逐步探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互联网保险情境下,除了原有的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外,是否还存在新的未知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接受?(2)是否存在新的中介变量,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存在影响?(3)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何构建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内在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为了解决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在对互联网保险和技术接受理论等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保险接受进行探索性研究,提炼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中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理论框架。(2)探讨关键因素定义及相互之间影响关系,在UTAUT模型基础上,构建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3)针对研究变量明确测量方法,开发调查问卷,展开大规模调研,收集数据进行分析。(4)实证检验互联网保险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验证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与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揭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作用机制。(5)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启示。经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结论:(1)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均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努力期望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的影响不显着。促成因素、信任和行为意图都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和使用行为。(2)感知风险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互联网保险研究情境,拓展了UTAUT模型在消费者视角下的技术接受研究,分析和揭示了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关键组成因素,构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黑盒”。(2)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并引入互联网保险情境下新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拓展了UTAUT模型的影响因素。(3)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引入感知风险作为新的中介,通过实证检验了其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拓展了UTAUT模型的中介作用关系。(4)提出并验证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探讨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进一步对UTAUT模型做了有益拓展。
王雅静[2](2021)在《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的“主力军”,企业家才能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充分肯定了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具有较高企业家才能的企业家,通过识别市场机会,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创新农业组织形式,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一个可观察到的经验事实是:尽管每个企业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企业家才能,但是,随着企业家通过理论学习和“干中学”,其企业家才能的属性特征发生了变化。企业家才能的属性特征不同,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就会不同,企业家才能绩效必然有差异性。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要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揭示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历史回溯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分析企业家才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进行文献回顾,并作简要概括和评论;第二,构建“企业家才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内在关系;第三,运用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回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演进脉络及其发展概况,探寻企业家才能在其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同时利用江苏扬州数据检验和典型案例研究,揭示企业家才能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企业家才能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良好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机理是:其一,捕捉市场机会的才能,是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对此进行识别和预测,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快速反应和行动,及时做出市场决策,为企业带来可能的盈利机会的能力。其二,组织生产要素的才能,是企业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以较小的要素投入实现高效的产出,实现市场平均利润的能力。其三,创新发展的才能,是企业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在技术、产品、管理、市场、组织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性的变革,使企业获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互为影响,贯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过程。第二,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动态变化关系。具体表现在:其一,企业家才能具有累积性。农业企业家在学习教育和“干中学”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累积了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良好的绩效,良好的绩效又对企业家才能形成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农业企业家再一次累积企业家才能。其二,企业家才能具有异质性。差异化的企业家才能形成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企业家才能越高,取得的经营绩效越好。在每一个农业企业家的企业家才能内部,企业家才能的维度结构具有异质性。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应均衡发展,形成企业家才能的整体合力。其三,企业家才能具有匹配性。企业家才能应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动态匹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的发展要求。从本研究中,得出的政策建议是:第一,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项目、税收、金融等支持的同时,要加大培育力度,更加注重培育农业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的企业家才能。特别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发展阶段,在农业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关注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的动态变化,持续不断地进行动态跟踪培养。要改变低层次、重复化的培育方式,加强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农业企业家具备程度更高、维度结构更完整、与企业发展要求更匹配的企业家才能。第二,打破偏重工商企业家、城市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想,鼓励青年农民、农民工、村干部、农村大学生等有乡土根基、有农业创业意愿、有一定企业家素质和才能的群体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者,让乡土农民这个最大的潜在创业群体创成业、创好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现有文献对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作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充分肯定了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本研究构建“企业家才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捕捉市场机会、组织生产要素、创新发展三个维度的企业家才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三个维度的属性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第二,现有文献关于企业家才能理论和企业家才能指标体系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的测度指标。本研究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的素质、能力和绩效指标体系,研究谁将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本研究既拓展了企业家才能理论的研究领域,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超[3](2021)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部分创业企业属于小微型企业,其在增加就业、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增长方面贡献显着。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开始,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新创企业都面临着高失败风险,并处于经济收益高度不确定的困境中。上海创业力评鉴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创业失败率高达90%,在创业5年内倒闭的企业占70%。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快速识别良好的商机并获得所需资源以获得良好绩效和实现企业生存与成长,仍是一大难题。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取得良好的企业绩效,获得创业成功,创业者们必须对潜在的新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保持高度警觉性。因此,提高创业警觉性是促进新创企业发展和获取高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创业警觉性的前因以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对于理解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揭示创业警觉性在新创企业绩效提高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创业警觉性的研究仍存在不足。首先,学界缺乏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认为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通过搜索、过滤和解释信息影响创业警觉性,并且该过程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进一步调节。从微观认知和宏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探究创业者认知结构和环境动态性在创业警觉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次,现有研究对于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大多数学者侧重于解释创业警觉性的概念以及高警觉性创业者的特质,但关于创业警觉性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研究尚不完整。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以揭示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黑箱”。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索创业警觉性的形成机制,以及解释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一构建创业警觉性前因研究的理论模型,试图解决“创业者认知结构如何影响创业警觉性”以及“环境动态性如何调节创业者认知结构和创业警觉性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基于创业过程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权变理论,研究二引入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两个中介变量和一个权变因素环境动态性,构建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试图揭示创业警觉性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和边界条件。通过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本研究共提出26条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来自463位新创企业创业者的数据。采用SPSS22.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并得到以下实证结果。研究一结果表明,创业者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对创业警觉性存在积极影响,并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认知柔性和认知复杂性与创业警觉性的关系。一方面,认知柔性水平高的创业者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搜索机会和资源以实现价值创造。尤其当环境动态性高时,认知柔性高的创业者通过其灵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更广泛的信息搜索,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强。另一方面,认知复杂性使创业者处理问题的视角更加多元化,使企业能够迅速吸收新信息和知识以帮助企业克服认知惯性,这将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外部市场变化,提高创业警觉性。当环境动态性高时,高认知复杂性可以使创业者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信息更加敏感,对创业警觉性的积极影响更加强烈。研究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能够促进新创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和利用市场信息和商业机会,实现新创企业的生存、成长和创新,提高新创企业绩效。但是创业警觉性的搜索和扫描维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二,创业警觉性通过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高警觉性的创业者对环境中信息和资源的搜索、联接和评估能力更强,这有助于提高创业拼凑。通过拼凑创造的主观知识和解释可以让组织理解资源及其组合如何提供特定的生产性服务和机会,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第三,创业警觉性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创业警觉性使创业者对环境中商业要素变化的信号更加敏感,能够促进创业者对环境中的商业要素进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进而提升新创企业绩效。第四,创业拼凑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第五,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创业拼凑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机会,使创业者能够持续参与创业活动。善于进行创业拼凑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不稳定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企业绩效。第六,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动态的环境中,警觉性高的创业者能够感知到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变化,并挖掘出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或商业元素之间潜在的联系,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包括:(1)极大地拓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理论研究,完善了对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的理论解释。(2)系统地探索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创业警觉性如何通过创业拼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补充了创业警觉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指明方向。(3)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拓展到战略决策领域,探索创业警觉性与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从战略决策的视角扩展了创业警觉性的研究范畴,增强了创业警觉性对创业管理实践的解释力度。(4)探索环境动态性在新创企业绩效的提升机制中所起的权变效应,有助于加深对外部环境因素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解,揭示新创企业绩效提升机制,为创业理论发展和实践管理指明方向。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4](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5](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6](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唐源[7](2021)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变,“贸易战”和“技术垄断”现象愈演愈烈,创新人才成为国与国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来源,企业只有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上汇聚和召唤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和挖掘人才,大力造就和培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国外大量“卡脖子”技术,急需在当前激烈竞争环境中取得应对国外的核心创新能力。员工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主体,是最重要的创新构成要素。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具有高素质、高创新性、和自我实现愿望强烈等特点,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有着其他传统企业员工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分布于企业中技术研发、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等各个部门,是最能知晓企业短板、发展问题和识别创新机会的创新单元,如何让企业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个体员工成为“问题发现”、“机会识别”和“突破创新”的关键触发器,就必须尊重员工、了解员工个性心理和激发员工创新心理,要利用好心理资本规律,使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自发自愿参与到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逐渐成为广大学者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国际国内学者从单变量或者多变量视域分析员工创新行为的个人、团体或者组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的研究视角是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和环境动态论视角结合来探究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延伸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视野,深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新状况,探讨了如何通过员工心理资本的提升促进其创新行为。目前,已有研究文献关注到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但对心理资本如何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及其具体作用情境,现有文献对该问题鲜有深入和展开研究,而且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其研究结论有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某些具体研究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心理资本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等视角,紧密围绕“心理资本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一基本问题,建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路径理论框架,目的是探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路径,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工作:首先,本研究选取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命题:心理资本中任务型、学习型、关系型和创新型四个心理资本均能提升员工创新行为。其次,基于文献探讨建构理论模型,本文以心理资本为切入点,引入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在当前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架构了心理资本和员工创新行为二者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同时对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概念进行了讨论,对这几个变量的现有研究维度进行了划分,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各个变量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做好铺垫。再次,把双元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心理资本理论整合到统一模型中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最后,在前面主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下国际国内情景,引入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变量作为情景边界进行考察,从环境动态性的视角考察在差异化情境下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最终形成了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影响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得到检验。心理资本及包含的四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第二,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假设得到验证。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身体、情感和认知)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的影响效果。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知识分享及其两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第三,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得到检验。环境动态性在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着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动态性负向调节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技术动态性也负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在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在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市场动态性负向调节了心理资本通过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市场动态性正向调节心理资本通过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打破原有文献和概念的局限,从组织行为学和环境动态性双重视角,丰富了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资本的内涵重新进行界定,并利用本土心理资本的维度及量表,进一步挖掘心理资本的时代内涵对新时代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填补目前国内量表开发的不足,尤其是国内量表的实证方法成果还较缺乏,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将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中介引入研究框架,探究二者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中的作用,揭示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建立了“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员工创新行为”,“心理资本—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双重中介主要研究脉络,并提出“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员工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路线,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现有文献较少从环境动态性视角来关注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情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现实情景,引入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证检验,探究其在心理资本、工作投入、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使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为员工创新行为在不同情景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研究拓展了现有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研究的纵深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下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指导。
王丽[8](2020)在《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来,随着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一类新兴的创新产品。这类产品扩散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大,重塑了企业竞争格局,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支付宝、微信和抖音等。这种依赖于互联网使用的、以信息和知识形式存在的、具有较强颠覆性的产品称为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与传统实物型产品相比,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呈现出新的属性特征和扩散特征。由于现有的扩散理论和模型主要以传统实物型产品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特性,不能很好地描述和解释该类产品的扩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用户采纳行为理论,结合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属性特征和扩散特征,考虑了网络外部性、口碑效应、产品特性和消费者特性四个层面的因素,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采纳模型。基于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该类产品采纳的关键因素和口碑效应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和口碑效应对采纳意愿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产品特性层面,产品易用性对采纳意愿显着正相关,但产品有用性的作用并不显着;消费者特性层面,个体创新性对采纳意愿显着正相关,而个体听从性对采纳意愿显着负相关。口碑效应在产品易用性和采纳意愿、个体听从性和采纳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次,在采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能量模型,揭示了该类产品扩散的一般性规律。消费者的动能反映了消费者感知到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其采纳决策的影响,与消费者特性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覆盖率等因素有关。消费者的势能反映了消费者感知到的口碑效应对其采纳决策的影响,与采纳者的扩散能力、消费者特性及用户之间的信任度等因素有关。基于智能体的建模仿真方法,研究发现:产品特性、营销策略和消费者特性等因素主要影响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而口碑效应和网络外部性对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规模都有显着的影响。然后,在能量模型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引力模型,揭示个体间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微观层面的个体采纳决策,进而影响产品的动态扩散过程,提出了发现最优扩散路径的方法。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多个网络的仿真分析,研究发现:最优初始种子是由采纳者的扩散能力、消费者特性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度等因素综合决定,并且信任度对最优初始种子的影响最大。通过跟踪信息流,发现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最优路径。最后,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加速度-规模模型来预测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在总体水平上的扩散。将影响该类创新产品扩散的关键因素归纳为动力和阻力,通过对扩散过程中各种力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到了该类产品扩散的加速度-规模模型。基于微信、支付宝以及飞信案例的扩散数据,比较了加速度-规模模型和经典的Bass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速率是不对称的,加速度-规模模型比Bass模型具有更强的预测性能,不仅能够应用于成功的扩散,对失败的扩散同样具有预测力。本文提出并探究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这一新兴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课题,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采纳模型,为该类产品的扩散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系统的框架,并且借鉴了物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模型、引力模型和预测模型,是对社会物理学的应用和发展,拓展了现有的创新扩散模型,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研究发现,研究结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黄香香[9](2020)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要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必须通过创新手段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知识型员工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出创新成果的主要动力,激励他们产出创新行为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知识是创新的关键要素,知识型员工之间积极地分享知识,促使员工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激发创新行为的产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作为组织内人际互动的重要方式,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已经关注到这种人际互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所以,如何建立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促使员工积极地掌握新知识以提升创造力,对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立足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已有学者的研究证实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能够促进员工更好地创新,对于相关的研究也涌现不少,但是很少有学者将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纳入上述框架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究为什么员工在相同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中,创新程度却不相同。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出发,结合社会交换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创新理论,构建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同时引入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知识分享作为中介变量,基于组织的自尊这一个体自我概念作为调节变量,深入探究知识分享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基于组织的自尊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对收集到的42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采用AMOS21.0和SPSS22.0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深入探究企业中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本文各研究变量及其维度间的假设关系进行严密的实证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情感、忠诚、贡献、专业尊敬均对构想产生、构想执行产生正向促进作用;(2)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知识分享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情感、忠诚、贡献、专业尊敬均对知识分享产生正向影响;(3)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对构想产生、构想执行这两个维度产生正向促进作用;(4)知识分享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5)基于组织的自尊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蒋春华[10](2020)在《多系统GNSS并行精密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GNSS精密数据处理是高精度GNSS大地测量及工程应用的关键。经历多年的研究,GNSS精密数据处理理论与算法已基本成熟,正朝着更高精度、更多样化应用的方向快速发展。然而,随着GNSS系统的发展与成熟,全球国家或区域参考站数量剧增,实时数据服务及产业兴起,GNSS精密数据处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大规模参考站和定位终端的数据处理规模庞大、计算耗时严重,靠提升硬件性能难以满足当前数据处理高效性和计算资源有效利用的迫切需求。其次,随着GNSS系统日益完善和现代化以及未来低轨导航卫星星座的发展,更多导航卫星投入全球应用服务,精密数据处理中与卫星有关的参数解算,其运算量大大增加、计算负担急剧增大。最后,实时或准实时GNSS数据处理与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对GNSS数据处理的低时延和高并发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计算机硬件及并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多系统GNSS大规模、高精度、高效率数据处理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围绕多系统GNSS并行精密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将MPI、OpenMP以及Pthread并行技术与GNSS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大规模精密位置解算及GNSS大气参数提取与建模等算法进行深度融合,并基于计算机集群平台予以设计和实现。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卫星轨道理论中的奇点问题,对拉格朗日/高斯无奇点卫星运动方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拉格朗日和高斯运动原始方程及其物理意义出发,考虑圆轨道、圆赤道轨道和赤道轨道三种奇点情况,推导了一种全新的拉格朗日/高斯无奇点卫星运动方程,并探讨了方程的连续性。该方程完全消除了零因子,从根本上解决了卫星运动方程的奇点问题。2)针对多GNSS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的高时效的计算要求,本文基于MPI/OpenMP并行编程技术,提出了多系统GNSS精密定轨与钟差确定并行计算方法。针对GNSS精密定轨和钟差解算中核心处理过程耗时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并行处理策略与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线程数和不同进程数对计算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测站数不同数量GNSS系统下并行算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进程和多线程技术均能提升GNSS精密定轨和钟差估计的效率,采用混合并行方法效率提升最大。且线程数越多、进程数越多,加速比也越大。并行方法对多测站和多系统的定轨和钟差估计效率提升更具优势。四系统精密定轨计算效率提高约30%,四系统钟差估计效率提高约59%,且两者精度损失均可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针对GNSS超快速轨道中的预报轨道随外推时间增加精度损失较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时段混合并行超快速轨道高效确定新方法。分析了当前GNSS超快速产品预报轨道精度不稳定的原因,提出了并行解算思路来提高轨道更新频率,推导了 MPI分时段法方程叠加与OpenMP并行消参计算公式,设计了其处理流程。最终实现了多系统GNSS超快速轨道的并行确定方法。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将轨道更新频率从6小时提高到1小时。超快速轨道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预报轨道结果比传统结果提高约30%。与国际同类轨道相比,新方法预报轨道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GPS、GLONASS、Galileo 和 BDS 轨道 1D RMS 分别为 3.21cm、5.08cm、5.56cm 以及 11.83cm,与国际同类产品最好精度水平一致。3)针对大规模双差网解测站坐标解算效率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MPI技术与等价性理论的测站坐标并行计算新方法。首先推导了协因数阵、等价消参以及等价并行化的基本原理与算法。其次设计了等价并行算法的核心处理流程,最后对该新方法的精度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应用中能够有效消去待估参数且精度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约10-9米)。基于此,利用实测数据开展了100个IGS站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效率提升高达56%,且并行结果精度与串行处理相当。效率提升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比传统串行算法以及高斯约旦并行算法具有更高计算效率,且随着计算规模增大其优势更明显。最后,基于集群开展的并行算例证明:新算法在集群环境同样适用,且所用节点越多计算效率越高,最高提高约19倍。4)针对大规模测站坐标解算计算量庞大、实时处理难度大、并发性强等问题,本文采用多种并行计算思路,设计并实现了 GNSS大规模事后及实时并行处理方法。一方面,对GNSS事后大规模位置解算采用MPI/OpenMP混合并行法。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推导与分析,并对多进程多线程处理过程进行设计与实现。通过270个测站坐标解算实验,验证了该算法高效性,效率提升高达53.6%。另一方面,对GNSS实时大规模位置解算采用Pthread多线程并行方法。首先分析了并发多数据流和实时处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对Pthread多线程并行实时处理流程和实验方案进行了设计。最终在MPI与Perl编程技术辅助下,基于实时数据流,实现了 1500个参考站的实时位置多线程并行解算。5)针对基于高时空分辨率多源气象资料的对流层建模,计算量巨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对流层参数并行解算方法,建立了一种顾及天周期信号的1°×1°中国对流层格网模型。早期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对流层模型,受数据时空分辨率限制,其建模仅考虑年和半周年周期项。本文基于最新资料ERA5提取的1小时时间分辨率对流层参数,提出一种顾及天周期变化信息的高时空分辨率对流层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MPI并行编程技术在集群平台,对该模型进行了构建。选用IGS对流层产品和ERA5提取格网信息对该模型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中国西北部地区比东南部地区精度高,与GPT2w模型以及其它低时间分辨率模型相比,新模型具有更高精度。同时也证明了,并行计算对高时空分辨率对流层建模和精度提升的积极意义。此外,分析了 ERA5提取的对流层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中国高精度对流层建模及水汽等参数计算提供了参考。6)针对全球电离层模型构建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了一种GNSS电离层模型并行构建方法。全球GNSS地面参考站的增加及GNSS各系统的发展为GNSS电离层模型构建增加了巨大计算量,降低了数据处理效率。为此,本文实现了一种GNSS电离层的并行解算与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发现电离层模型构建耗时最大的处理过程分别是电离层TEC提取和模型解算。基于此,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采用不同并行策略以及混合并行方法的计算效率和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并行计算能显着提高GNSS电离层建模效率,与串行方案、多进程方案和多线程方案相比,混合并行计算策略效率提升最为明显,从而为GNSS电离层建模提供一种新策略,有利于提升电离层产品的性能和时效性。
二、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技术·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互联网保险 |
2.1.1 互联网保险内涵 |
2.1.2 保险科技研究 |
2.1.3 互联网保险研究 |
2.2 技术接受理论 |
2.2.1 技术接受理论发展 |
2.2.2 个体接受与组织接受理论 |
2.2.3 个体经典理论模型 |
2.3 互联网保险与技术接受研究现状 |
2.4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保险接受扎根研究 |
3.1 扎根方法的选择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
3.1.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 扎根理论资料收集 |
3.2.1 研究对象选取 |
3.2.2 研究资料收集 |
3.3 扎根理论资料分析 |
3.3.1 开放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框架构建与关键因素分析 |
3.4.1 理论框架提出 |
3.4.2 关键因素析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2 核心变量定义 |
4.2.1 绩效期望 |
4.2.2 努力期望 |
4.2.3 社会影响 |
4.2.4 促成因素 |
4.2.5 消费者创新性 |
4.2.6 信任 |
4.2.7 感知风险 |
4.2.8 行为意图 |
4.2.9 使用行为 |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3.1 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 |
4.3.2 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 |
4.3.3 基于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的链式中介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研究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框架结构 |
5.1.4 问卷偏差控制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绩效期望的测量 |
5.2.2 努力期望的测量 |
5.2.3 社会影响的测量 |
5.2.4 促成因素的测量 |
5.2.5 消费者创新性的测量 |
5.2.6 信任的测量 |
5.2.7 感知风险的测量 |
5.2.8 行为意图的测量 |
5.2.9 使用行为的测量 |
5.3 预调研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数据收集 |
5.4.1 问卷发放原则 |
5.4.2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型验证与数据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5 中介效应检验 |
6.6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理论贡献 |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 |
7.3.1 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 |
7.3.2 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 |
7.3.3 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 |
7.3.4 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原始资料 |
附录三 调查问卷初稿 |
附录四 调查问卷正式稿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样本选择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家才能 |
2.1.1 企业家 |
2.1.2 企业家才能 |
2.2 农业企业家才能 |
2.2.1 农业企业家 |
2.2.2 农业企业家才能 |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及基本特征 |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2.4.1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 |
2.4.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
2.4.3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 |
2.5 简要的研究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概念界定 |
3.1.1 企业家 |
3.1.2 企业家才能 |
3.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3.2 企业家才能理论 |
3.2.1 风险与不确定性理论 |
3.2.2 创新理论 |
3.2.3 人力资本理论 |
3.3 企业理论 |
3.3.1 分工理论 |
3.3.2 生产函数理论 |
3.3.3 契约理论 |
3.4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
3.4.1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子 |
3.4.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3.4.3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和匹配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历史回顾 |
4.1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
4.1.1 1949年到1978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
4.1.2 1978年至20世纪末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
4.1.3 21世纪初至今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略 |
4.2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变迁 |
4.2.1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变迁 |
4.2.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变迁 |
4.2.3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变迁 |
4.3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异质性、匹配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
4.3.1 企业家才能的累积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
4.3.2 企业家才能的异质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
4.3.3 企业家才能的匹配性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变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研究 |
5.1 案例介绍 |
5.2 企业家才能与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的阐释 |
5.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家庭农场发展 |
5.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家庭农场发展 |
5.3 经营绩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研究 |
6.1 案例介绍 |
6.2 企业家才能与农民合作社发展关系的阐释 |
6.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
6.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农民合作社发展 |
6.3 经营绩效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典型案例研究 |
7.1 案例介绍 |
7.2 企业家才能与农业企业发展关系的阐释 |
7.2.1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维度与农业企业发展 |
7.2.2 企业家才能的三个属性特征与农业企业发展 |
7.3 经营绩效 |
7.4 本章小结 |
7.5 三个案例讨论 |
第8章 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江苏扬州数据检验 |
8.1 理论基础 |
8.1.1 关于企业家才能理论的认识 |
8.1.2 关于企业家才能指标的研究现状 |
8.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指标体系 |
8.2 数据来源与检验 |
8.2.1 数据来源 |
8.2.2 信度效度检验 |
8.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1 企业家才能素质指标特征描述及讨论 |
8.3.2 企业家才能能力指标特征描述及讨论 |
8.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家才能绩效的差异性分析 |
8.3.4 讨论 |
8.4 实证分析 |
8.4.1 变量选择与含义 |
8.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研究结论 |
9.1 讨论与结论 |
9.2 理论贡献 |
9.3 政策建议 |
9.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业警觉性 |
2.1.1 创业警觉性的内涵 |
2.1.2 创业警觉性的维度与测量 |
2.1.3 创业警觉性的相关研究 |
2.1.4 小结 |
2.2 创业者认知结构 |
2.2.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内涵 |
2.2.2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4 小结 |
2.3 新创企业绩效 |
2.3.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3.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3.3 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4 小结 |
2.4 创业拼凑 |
2.4.1 创业拼凑的内涵 |
2.4.2 创业拼凑的维度与测量 |
2.4.3 创业拼凑的相关研究 |
2.4.4 小结 |
2.5 商业模式创新 |
2.5.1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5.2 商业模式创新的维度与测量 |
2.5.3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5.4 小结 |
2.6 环境动态性 |
2.6.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6.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与测量 |
2.6.3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6.4 小结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社会认知理论 |
3.1.2 创业过程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1.4 权变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2.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2.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3 研究假设 |
3.3.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3.3.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的实施 |
4.1.3 访谈结果 |
4.2 问卷设计 |
4.2.1 调研对象选择 |
4.2.2 问卷设计过程 |
4.2.3 问卷结构 |
4.3 变量测量 |
4.3.1 创业者认知结构的测量 |
4.3.2 创业警觉性的测量 |
4.3.3 新创企业绩效的测量 |
4.3.4 创业拼凑的测量 |
4.3.5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4.3.6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4.3.7 控制变量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4.4.3 相关分析 |
4.4.4 回归分析 |
4.4.5 结构方程模型 |
4.4.6 Bootstrap分析 |
4.5 预调研 |
4.5.1 创业者认知结构量表检验 |
4.5.2 创业警觉性量表检验 |
4.5.3 新创企业绩效量表检验 |
4.5.4 创业拼凑量表检验 |
4.5.5 商业模式创新量表检验 |
4.5.6 环境动态性量表检验 |
4.5.7 经验开放性量表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数据收集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5.2.1 受访者特征 |
5.2.2 受访企业特征 |
5.2.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5.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共同方法偏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4 无反应偏差检验 |
5.4 假设检验 |
5.4.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假设检验 |
5.4.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假设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果讨论与研究结论 |
6.1.1 创业警觉性的前因研究 |
6.1.2 创业警觉性对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贡献 |
6.2.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6)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7)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标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员工创新行为 |
2.1.1 员工创新行为的内涵 |
2.1.2 员工创新行为的维度划分 |
2.1.3 员工创新行为影响因素探究 |
2.1.4 员工创新行为研究评述 |
2.2 心理资本 |
2.2.1 心理资本的内涵 |
2.2.2 心理资本的维度划分 |
2.2.3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心理资本研究评述 |
2.3 工作投入 |
2.3.1 工作投入的内涵 |
2.3.2 工作投入的维度划分 |
2.3.3 工作投入的相关研究 |
2.3.4 工作投入研究评述 |
2.4 知识分享 |
2.4.1 知识分享的内涵 |
2.4.2 知识分享维度划分 |
2.4.3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4 知识分享研究评述 |
2.5 环境动态性 |
2.5.1 环境动态性的内涵 |
2.5.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 |
2.5.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2.5.4 环境动态性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3.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基础 |
3.1.1 心理资本理论 |
3.1.2 工作要求-资源模式 |
3.1.3 知识管理理论 |
3.1.4 双元创新理论 |
3.1.5 资源基础理论 |
3.2 前期研究状况和下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
3.2.1 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员工创新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
3.2.2 心理资本视角展开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热点 |
3.2.3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引起关注 |
3.2.4 环境动态性被引入员工创新行为研究领域 |
3.3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 |
3.3.1 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关系的相关研究 |
3.3.2 工作投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3 心理资本对知识分享的关系 |
3.3.4 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5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两个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 |
3.3.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关系 |
3.4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概念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主效应假设 |
4.1.1 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 |
4.1.2 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 |
4.2 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假设 |
4.2.1 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
4.2.2 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4.2.3 工作投入与知识分享的链式中介作用 |
4.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假设 |
4.3.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2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4.4 研究假设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问卷结构 |
5.1.3 问卷设计 |
5.2 变量测量 |
5.2.1 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 |
5.2.2 心理资本的测量 |
5.2.3 工作投入的测量 |
5.2.4 知识分享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多元回归分析 |
5.3.5 Bootstrap分析 |
5.3.6 结构方程模型(SEM) |
5.3.7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 |
5.3.8 PROCESS宏 |
5.3.9 稳健性检验 |
5.4 预调研和因子分析 |
5.4.1 项目分析 |
5.4.2 因子分析 |
5.4.3 信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的结果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6.2.1 信度检验 |
6.2.2 因子分析 |
6.3 收敛效度及区别效度的结果 |
6.3.1 收敛效度 |
6.3.2 区别效度 |
6.3.3 模型拟合度 |
6.4 共同方法偏误检验(CMB)的结果 |
6.5 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
6.5.1 心理资本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主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2 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3 知识分享在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4 双重并列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5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检验与分析 |
6.5.7 环境动态性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3.1 颠覆性创新研究状况 |
1.3.2 创新扩散研究状况 |
1.3.3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创新扩散理论 |
2.1.1 创新扩散概念 |
2.1.2 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 |
2.2 用户采纳行为理论 |
2.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接受模型 |
2.2.4 整合性科技接受与使用理论 |
2.3 社会物理学理论 |
2.3.1 社会物理学概念 |
2.3.2 社会物理学应用 |
2.4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概念界定及扩散特征 |
2.4.1 信息产品 |
2.4.2 互联网信息产品 |
2.4.3 颠覆性创新产品 |
2.4.4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概念界定 |
2.4.5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特征 |
2.5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研究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网络外部性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2 口碑效应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3 产品特性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4 产品特性对口碑效应的研究假设 |
3.2.5 消费者特性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6 消费者特性对口碑效应的研究假设 |
3.2.7 传播者特性对口碑效应的研究假设 |
3.2.8 中介作用研究假设 |
3.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3.3.1 问卷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
3.3.2 问卷预调查 |
3.3.3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2 信度检验 |
3.4.3 效度检验 |
3.5 假设检验 |
3.5.1 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分析 |
3.5.2 研究假设检验 |
3.6 研究讨论 |
3.6.1 网络外部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6.2 产品特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6.3 消费者特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6.4 口碑效应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7 研究贡献 |
3.7.1 理论贡献 |
3.7.2 实践意义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能量模型 |
4.1 模型构建 |
4.1.1 理论基础 |
4.1.2 动能模型的构建 |
4.1.3 势能模型的构建 |
4.1.4 整合的能量模型 |
4.2 模型参数度量 |
4.2.1 营销策略k_i |
4.2.2 消费者特性mi |
4.2.3 大众传播媒介覆盖率v |
4.2.4 创新产品的特性G_i |
4.2.5 采纳者的扩散能力M_j |
4.2.6 距离r_(ij) |
4.3 基于智能体的能量模型仿真设置 |
4.3.1 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 |
4.3.2 能量模型的仿真设置 |
4.4 仿真结果 |
4.4.1 产品特性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2 营销因素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3 信任度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4 消费者特性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5 网络效应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6 以微信为例验证模型有效性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研究贡献 |
4.6.1 理论贡献 |
4.6.2 实践贡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最优路径 |
5.1 问题提出 |
5.2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引力模型构建 |
5.2.1 个体间交互作用的因素 |
5.2.2 引力模型 |
5.2.3 改进的引力模型 |
5.3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引力模型的仿真分析 |
5.3.1 仿真的初始设置 |
5.3.2 扩散的路径分析 |
5.3.3 最优初始化种子选取 |
5.3.4 最优扩散路径发现 |
5.3.5 拓展的消费者网络 |
5.4 研究结果与研究贡献 |
5.4.1 研究结果 |
5.4.2 理论贡献 |
5.4.3 实践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预测模型 |
6.1 问题提出 |
6.2 加速度-规模模型的构建 |
6.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6.2.2 模型构建 |
6.3 创新产品的扩散过程分析 |
6.3.1 缓慢引入期 |
6.3.2 加速扩散期—加速度增大 |
6.3.3 加速扩散期—加速度减小 |
6.3.4 减速扩散期 |
6.3.5 扩散稳定期 |
6.4 加速度-规模模型 |
6.4.1 扩散成功的规模模型 |
6.4.2 扩散失败的规模模型 |
6.4.3 加速度-规模模型 |
6.5 案例分析 |
6.5.1 微信案例 |
6.5.2 支付宝案例 |
6.5.3 飞信案例 |
6.6 研究讨论与研究贡献 |
6.6.1 结果讨论与分析 |
6.6.2 加速度-规模模型与Bass模型的比较 |
6.6.3 研究贡献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2 理论综述 |
2.1 高新技术企业及知识型员工特点 |
2.1.1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2.1.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2.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内涵 |
2.2.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理论基础 |
2.2.3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分类 |
2.3 知识分享的相关研究 |
2.3.1 知识分享的内涵 |
2.3.2 知识分享的分类 |
2.4 员工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 |
2.4.1 员工创新行为的内涵 |
2.4.2 员工创新行为的分类 |
2.4.3 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5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相关研究 |
2.5.1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内涵 |
2.5.2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分类 |
2.6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
2.6.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
2.6.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知识分享关系研究 |
2.6.3 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 |
3.2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3.3 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3.3.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知识分享的影响 |
3.3.2 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
3.4 基于组织的自尊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4.1.2 样本的选择 |
4.2 研究变量的度量 |
4.2.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测量 |
4.2.2 知识分享的测量 |
4.2.3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测量 |
4.2.4 员工创新行为的测量 |
4.2.5 控制变量 |
4.3 预试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1 预试问卷调查 |
4.3.2 预试问卷的项目分析 |
4.3.3 预试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4 预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
4.4 正式问卷变量的操作化定义 |
4.5 正式问卷数据收集 |
4.5.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4.5.2 问卷的收集 |
4.5.3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
4.6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4.6.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量表的信度检验 |
4.6.2 知识分享量表的信度检验 |
4.6.3 基于组织的自尊量表的信度检验 |
4.6.4 员工创新行为量表的信度检验 |
4.7 正式问卷的效度检验 |
4.7.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7.2 知识分享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7.3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7.4 员工创新行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1.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
5.1.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 |
5.2 回归分析 |
5.2.1 知识分享的中介效应检验 |
5.2.2 基于组织的自尊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 假设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知识分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6.1.2 知识分享中介作用的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6.1.3 基于组织的自尊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预调查问卷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10)多系统GNSS并行精密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并行GNSS精密数据处理的研究背景 |
1.2 GNSS并行数据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大规模测站坐标解算 |
1.2.2 GNSS精密轨道与钟差快速确定 |
1.2.3 大气参数并行解算与建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GNSS精密定轨定位理论与方法 |
2.1 GNSS精密定轨力学模型 |
2.1.1 运动方程 |
2.1.2 变分方程 |
2.1.3 数值积分 |
2.2 GNSS精密定轨定位观测模型 |
2.2.1 GNSS精密定轨观测模型 |
2.2.2 GNSS精密定位观测模型 |
2.2.3 GNSS观测值线性组合 |
2.3 GNSS精密定轨定位主要误差改正 |
2.3.1 卫星有关误差改正项 |
2.3.2 与测站有关误差改正项 |
2.3.3 与信号传播有关误差改正项 |
2.4 GNSS精密数据处理参数估计方法 |
2.4.1 最小二乘法 |
2.4.2 序贯最小二乘 |
2.4.3 卡尔曼滤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GNSS精密数据处理并行关键技术 |
3.1 并行计算简介 |
3.1.1 并行计算的概念 |
3.1.2 并行计算平台 |
3.1.3 加速比 |
3.2 GNSS并行数据处理 |
3.3 MPI |
3.3.1 MPI简介 |
3.3.2 MPI并行程序设计过程 |
3.3.3 基于MPI高斯约旦法实验与分析 |
3.4 OpenMP |
3.4.1 OpenMP简介 |
3.4.2 OpenMP编程模型 |
3.4.3 基于OpenMP并行消参实验与分析 |
3.5 Pthread |
3.6 其他并行方法 |
3.6.1 Perl脚本 |
3.6.2 并行库ScaLAPACK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GNSS并行精密定轨与钟差估计方法研究 |
4.1 GNSS并行精密定轨方法 |
4.1.1 MPI分时段并行 |
4.1.2 并行消参 |
4.1.3 轨道更新 |
4.1.4 并行定轨流程 |
4.2 并行轨道确定实验与分析 |
4.2.1 分析并行方法对定轨的精度的影响 |
4.2.2 并行定轨算法对计算效率的提升情况 |
4.2.3 最优并行策略用于超快速轨道确定的精度分析 |
4.3 多系统GNSS混合多时段并行钟差估计新方法 |
4.3.1 基于MPI/OpenMP混合多时段并行钟差估计基本原理 |
4.3.2 基于MPI/OpenMP混合多时段并行钟差设计思路 |
4.3.3 基于MPI/OpenMP混合多时段并行钟差估计流程与策略 |
4.4 精密钟差并行估计结果及分析 |
4.4.1 钟差并行估计方法对钟差估计精度的影响 |
4.4.2 并行钟差估计的效率提升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GNSS大规模测站坐标并行解算方法研究 |
5.1 基于等价性理论的GNSS测站坐标并行解算方法 |
5.2 GNSS测站坐标等价并行解算新方法的实验分析 |
5.2.1 基于双差网解的等价性算法的数值精度分析 |
5.2.2 基于MPI并行等价算法的精度和效率分析 |
5.2.3 等价并行算法效率的进一步分析 |
5.2.4 基于集群的并行等价算法的计算效率 |
5.3 事后大规模GNSS测站坐标并行解算新方法 |
5.3.1 基于MPI/OpenMP的分时段混并行测站坐标解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
5.3.2 基于MPI/OpenMP的分时段混合测站坐标解算方法的设计流程 |
5.4 事后测站坐标并行解算方法实验与分析 |
5.5 实时大规模GNSS测站坐标并行解算方法 |
5.5.1 基于非差的大规模实时精密定位处理方法 |
5.5.2 大规模实时测站坐标并行解算实验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气参数的并行解算与建模 |
6.1 中国区域ERA5提取对流层的精度分析 |
6.1.1 ERA5 ZTD精度评估数据与方法 |
6.1.2 ERA5 ZTD在中国区域的精度分析及其时空变化特性 |
6.2 基于ERA5资料的对流层并行建模 |
6.3 电离层的并行解算与建模 |
6.3.1 研究背景 |
6.3.2 电离层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与算法 |
6.3.3 电离层建模并行处理策略 |
6.3.4 电离层并行建模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完成论文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新技术·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D]. 杨华. 西北大学, 2021(12)
- [2]企业家才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 王雅静. 扬州大学, 2021
- [3]创业警觉性的前因及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4]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6]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7]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和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唐源.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D]. 王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 黄香香.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多系统GNSS并行精密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蒋春华. 山东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