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非常规药物的拓展应用

皮肤科非常规药物的拓展应用

徐丽华杨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315)

【摘要】通过查阅药学专著和检索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用于治疗皮肤病的非皮肤专科药品,阐述其用药机制及临床新用途,以便于药师在较短时间内,加深对这些药物在皮肤科的拓展应用的了解,有助于药师审核处方,提高审方效率,更好地指导病人合理安全用药。

【关键词】非常规药物皮肤病新用途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107-03

近几十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许多药品具有多种的药理活性,使皮肤科的药物治疗应用领域得到显著的拓展。为便于药师审核处方,提高审方效率和正确地指导病人合理安全用药,许多非常规药品作为治疗皮肤病的新用途,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这些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的认识,现就搜集到的有关药物在皮肤科的拓展应用方面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药物的拓展应用

1.1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加巴喷丁等常用于治疗癫痫病。由于能调节Ca2+通道,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是最早用于治疗神经性痛包括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卡马西平是治疗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它对减轻撕裂样痛和刀割样疼痛有效;加吧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异常性痛和烧灼样痛有显著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抗抑郁药和其他抗惊厥药,并推荐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第一线药物[1]。

1.2抗帕金森病药左旋多巴:常用于帕金森病,在皮肤科用于脱发症:其机制是增加血液到组织的儿茶酚胺浓度,促进毛发生长[2]。

1.3抗偏头痛药桂利嗪:除了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扩张作用而显著地改善脑循环和冠脉循环外,还对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缩血管物质具有拮抗作用,可用于慢性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皮肤病[3]。

1.4局部麻醉药

1.4.1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具有阻断恶性刺激的神经传导,减轻局部症状,恢复机体正常调节功能等作用[4]。而带状疱疹伴有严重神经痛,用一般解热镇痛药口服或肌注往往不能取得明显效果,可采用含有表面麻醉药物的外用制剂以减轻神经痛[5]。

1.4.2盐酸达克罗宁(局麻药):能阻断各种神经冲动或刺激的传导,抑制触觉、压觉和痛觉,对皮肤有止痛、止痒及杀菌作用。可用于烧伤、擦伤、痒疹、虫咬伤、痔漏、溃疡、压疮等止痛止痒[6]。

1.5抗抑郁药多塞平:日常多用于抗抑郁,因具有一定的抗组胺H1、H2受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及荨麻疹,对传统抗组胺无效的慢性瘙痒症疾病的治疗中高度有效,尤其是对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有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本品外用膏剂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湿疹、过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7]。

1.6心血管系统用药

1.6.1抗高血压药甲磺酸酚妥拉明可防治因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间羟胺等静脉给药外溢而引起的皮肤坏死[8]。

1.6.2改善脑代谢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促进组织及细胞对葡萄糖和氧的摄取与利用,可促进细胞能量代谢,从而改善组织营养,临床上用于治疗脑卒中、脑外伤。同时由于本品在外周组织中也可起到改善循环,刺激细胞再生和加速组织修复,增强受损组织细胞对能量的利用,使胶原纤维重组,减少或避免瘢痕形成,因此临床上利用皮肤外用用于皮移植术、烧伤、烫伤、糜烂、创伤、褥疮的伤口愈合,放射所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9]。

1.6.3血脂调节药考来烯胺:口服后与肠道的胆酸结合,阻碍胆酸吸收入血,使血中胆酸的量减少,促使血中胆固醇向胆酸转化而降低血胆固醇[10],用于胆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瘙痒。

1.6.4丹参酮胶囊: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等。据文献报道,可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带状疱疹可造成局部神经节及其所支配皮肤发生水肿、坏死等炎症反应。丹参酮胶囊虽无抗病毒作用,但对组织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趋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可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痛;②丹参酮胶囊有抗纤维化的作用,可使结缔组织转化吸收,抑制亢进的胶原合成,从而迅速抑制相应的感觉神经纤维的充血、水肿和坏死,防止粘连形成,促进了带状疱疹炎症反应的恢复;③丹参酮胶囊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疼痛;④丹参酮胶囊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的微循环加速,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快抗病毒药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增加了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因而可缩短神经痛的程度及时间。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效果肯定、安全有效[11]。

1.7消化系统用药

1.7.1抑酸药如替丁类(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该类药属于H2受体阻断剂,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同时它们对皮肤的微小血管上的H2受体也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拮抗组胺而具有增强免疫、止痒、止痛、抗病毒的作用,在皮肤科用于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因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病情、加速疱疹愈合,对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1.7.2肝胆疾病用药

1.7.2.1甘草锌:它是甘草酸和锌结合的有机锌药物,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青春期对锌的需求量较大,锌缺乏扰乱了相关酶-雄激素系统,使雄激素分泌过多,影响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该药可用于治疗青春期痤疮、口腔溃疡[12]。也可以用于成人缺锌引起的异常性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秃发。

1.7.2.2甘草酸二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调节免疫,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抑制花生四烯酸游离等。在皮肤科可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湿疹、带状疱疹、红皮病[13]。

1.7.2.3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调节作用,可扩张瘀血的毛细血管,改善银屑病患者的微循环,对肝脏有一定保护作用[14]。在皮肤科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1.7.2.4苦参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肉芽组织增生,调节肝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具有非甾体类激素样抗炎、抗过敏作用[15]。对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有辅助治疗作用。

1.7.2.5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磷脂,主要用于各类型的急、慢性肝病和预防胆结石复发;因本品能抑制四氯化碳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并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用于银屑病和放射综合征。

1.8泌尿系统用药

1.8.1螺内酯:是一种潴钾利尿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具有抗雄激素作用,能竞争性地抑制二氢睾酮与皮肤靶器官的受体结合,抑制皮脂腺的生长和皮脂分泌,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痤疮。

1.8.2非那雄胺(保列治)、依立雄胺(爱普列特):属于抗雄性激素,为特异性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而降低血液和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中双氢睾酮的含量,导致增生的前列腺体萎缩,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由于也可使男性秃发者的头皮及血清中的双氢睾酮浓度下降,从而抑制头皮毛囊变小,以促进头发生长并防止继续脱发,可用于治疗男性秃发(雄激素性秃发)。同理,依立雄胺(爱普列特)可试用于男性脱发、女性多毛和痤疮等[16]。

1.9血液系统用药

1.9.1甲钴胺(弥可保):是一种不同于腺苷钴铵的内源性辅酶B12,它在人体内能高浓度地转运入神经细胞的细胞器内,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磷脂的合成,从而达到修复受损神经的作用,对于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具有独特的疗效[17]。

1.9.2肝素钠乳膏:局部外用,用于早期冻疮、皲裂、溃疡、湿疹及浅表性静脉炎和软组织损伤[18]。

1.10抗感染药物

1.10.1沙利度胺:常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它既具有免疫抑制,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产生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如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痒疹,也可用于结节性痒疹、盘状红斑狼疮、白塞病、泛发扁平苔藓、坏疽性脓皮病等的治疗[19]。

1.10.2氯喹:常用于控制疟疾症状,因局部应用能阻止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红斑,减轻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害[20],可用于治疗光敏性疾患,如日晒红斑症。

1.10.3硝咪唑类的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因具有强大的杀灭滴虫作用而成为治疗滴虫病的首选药物,而且也具有抗厌氧菌和杀灭毛囊蠕形螨的作用,在皮肤科作为治疗蠕形螨和酒糟鼻的首选药,并用于治疗痤疮、疥疮。

1.10.4盐酸左旋咪唑: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能使处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状态的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21],可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疮疖、脓肿等。

1.11抗肿瘤药物

1.11.1甲氨蝶呤:为叶酸合成抑制剂,也是有效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尤其对于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关节性银屑病和广泛的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并作用于体内增殖的被激活的淋巴细胞,抑制角盶细胞增殖[22]。

1.11.2硫唑嘌呤:具免疫抑制作用,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等[23]。

1.11.3博来霉素: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于增殖细胞周期的S期,与铁的复合物嵌入DNA,引起DNA单链和双链断裂使之破坏分解[24],可用于银屑病。

1.11.4氟尿嘧啶(抗肿瘤):在体内先转化为5-氟-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25]。可外用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光线性角化、鲍恩病、Queyrat红斑增殖病、鲍恩样丘疹病、尖锐湿疣、淀粉样苔藓、播散性表皮浅性汗孔角化症、寻常疣、扁平疣、表浅性基底细胞上皮瘤等。

1.12生物制品

1.12.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通过趋化、增殖、重建三大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创面愈合速度、提高创面修复质量,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如足靴区溃疡、糖尿病性溃疡、褥疮、窦道、肛门会阴部创面及其他难以愈合的创面[26]。

1.12.2靶向治疗药物:

1.12.2.1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竞争性地与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合,阻断它和细胞表面TNFα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抑制炎症过程。在欧美等国家被批准用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患者[27]。

1.12.2.2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它们是抗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特异性结合,阻断TNFα与受体相互作用。在欧美等国家被批准用于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

1.13免疫调节药

1.13.1免疫抑制药

1.13.1.1环孢菌素:是一种强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于银屑病皮损中增殖期致病性T细胞,口服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对所有类型的银屑病均有效[28]。

1.13.1.2他克莫司:是一种新型的局部免疫调节剂。外用于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或不能耐受的儿童及成人中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文献报告本品还可外用于局限性白癜风、硬化性苔藓、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的治疗。可以降低从正常人体皮肤分离出的朗格汉斯细胞对T细胞的刺激活性,同时还可以抑制皮肤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29]。

1.13.1.3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为强免疫抑制剂,可抑制经抗原识别后的淋巴细胞激活过程,特异性地破坏淋巴细胞[30],对顽固性皮炎等有一定疗效。

1.13.1.4雷公藤多苷: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T细胞功能,抑制分裂原及抗原刺激的T白细胞分裂繁殖,对寻常型急性点滴状银屑病的进行期或有发展成红皮病倾向的银屑病疗效最好,对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也有效[31]。

1.13.2免疫增强药

1.13.2.1人工冬虫夏草菌粉(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银屑病[32]。

1.14解毒药

1.14.1谷胱甘肽:常用作解毒剂。同时还具有抗过敏和可防止新的黑色素形成并减少其氧化作用,用于防止皮肤色素沉着[33]。

1.14.2硫代硫酸钠:常用于抢救氰化物的中毒,因具有抗过敏作用,临床上用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药疹等[34]。本品的40%-60%水溶液有杀灭疹芥和抗真菌作用,用于治疗花斑癣和疥疮。

1.15酶制剂溶菌酶:是一种黏多糖溶解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消肿及加快组织恢复功能等作用,用于慢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水痘、带状疱疹和扁平疣等[35]。

2小结

药物治疗在皮肤病的诊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医师对皮肤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这就有待于我们药师不断学习积累,结合岗位特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指导患者皮肤病的药物治疗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光建,石万田.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医药前沿,2012,02(7):136.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5.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4.

[4]赵莉,李玲,胡春华.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皮损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33.

[5]徐红.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治疗[J].药物与临床,2001,16(5):39.

[6]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28.

[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6.

[8]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63.

[9]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23.

[10]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16.

[11]郜家平,孙学东.丹参酮胶囊防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2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6):547.

[1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78.

[13]石琨,付世龙.甘草酸二胺在皮肤科疾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19.

[14]郑志忠.银屑病的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3):9.

[15]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15.

[16]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32.

[17]瞿军生.弥可保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6,8(2):139.

[18]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69.

[19]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66.

[20]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006.

[2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16.

[22]郑志忠.银屑病的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3):8.

[23]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120.

[24]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81.

[25]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900.

[26]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71.

[27]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015.

[28]张禁,范平.银屑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059.

[29]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62.

[30]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99.

[31]郑志忠.银屑病的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3):9.

[3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20.

[3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85.

[3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94.

[3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86.

标签:;  ;  ;  

皮肤科非常规药物的拓展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