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质页岩洗选加工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建勋,苏孝杰[1](2021)在《平顶山地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是可利用的资源;平顶山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产煤区之一,每年副产大量的煤矸石,长期堆放,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开展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十分有意义;从煤矸石的组成和物理性质方面探讨了可能的利用途径。
周悦[2](2021)在《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动态煤矸成份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一种具有能源、工业原料双重属性的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煤炭的勘探、开采、洗选与利用环节都需要对煤炭品质进行监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将近红外光谱特征与化学计量学结合实现的一种可适应于物质成分分析的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对煤质成份的分析,从而可以实现煤质在线监测。目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煤、矸分析大多数是基于某一个矿区或通过分析优选出某一种粒度、速度下进行研究,而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大多是多种样本、多种粒度、多地的煤矸样本同时存在,并且不同产地的同一煤、矸样本也会因为环境等原因产生差异,这些差异就会反映在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上,使其光谱特征产生差异,进而影响所建模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此外,不同煤矸输送机的速度也不同,会出现所建模型并不通用的情况,就需要进行模型更换。为实现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煤矸灰分预测,本研究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制的光谱集成探头,搭建近红外光谱在线采集系统,选用3类煤(气煤、褐煤、无烟煤)与3类矸(细砂岩、碳质页岩、夹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煤矸灰分预测模型,为了使最终的模型更具有泛化性,同一样本分别收集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分析并校正粒度、速度差异对光谱的影响,构建动态下煤矸灰分预测通用模型。(1)分析不同粒度下煤/矸漫反射光谱曲线的吸收位置、曲线斜率、吸收谷深度及斜率,得出粒度对样本漫反射光谱的影响;针对粒度对光谱曲线的影响,采用卷积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基线校正等多种预处理方法进行校正,通过对比计算分析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后模型的性能参数,如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等确定预处理算法;在确定预处理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投影、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等波长筛选算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算法进行建模,根据处理结果确定特征波长筛选算法;最后,建立多粒度煤样灰分预测模型,其Rc2、R2p分别为94%、95%,RMSEC、RMSEP均为0.06;建立多粒度矸石灰分预测模型,其Rc2、Rp2分别为91%、87%,RMSEC、RMSEP分别为0.02、0.04。(2)分析不同速度下煤/矸漫反射光谱曲线的吸收位置、曲线斜率、吸收谷深度及斜率,得出速度对样本漫反射光谱的影响;针对速度对光谱曲线的影响,采用卷积平滑、多元散射校正等多种预处理方法进行校正,通过对比计算分析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后模型的性能参数,如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等确定预处理算法;在确定预处理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投影、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等波长筛选算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算法进行建模,根据处理结果确定特征波长筛选算法;最后,建立多速度煤样灰分预测模型,其Rc2、R2p分别为90%、91%,RMSEC、RMSEP分别为0.06、0.07;建立多速度矸石灰分预测模型,其Rc2、R2p分别为99%、92%,RMSEC、RMSEP分别为0.006、0.02。(3)基于上述对粒度、速度对煤/矸漫反射光谱的影响,采用确定的校正粒度、速度的预处理与特征波长筛选算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算法进行建模,对比计算模型预测效果,建立煤矸灰分预测通用模型,其RMSEP、RMSEC均为0.1,Rc2、R2p分别为95%、87%;采用外部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得出验证RMSEP、R2p分别为0.11、87%。该论文有图37幅,表25个,参考文献148篇。
陈乐[3](2020)在《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煤矸石作为煤炭的伴生物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可缓解煤炭资源带来的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以煤矸石为原料,利用ICP-OES等表征方法对原料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具备用来制备沸石的基本成分;利用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出NaA沸石,在多种表征手段的辅助下,对沸石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选择和确定;通过XRD等五种表征方法对NaA沸石的结构及其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条件并分析探究其吸附机理。所得结论如下:(1)煤矸石制备NaA沸石的最佳条件为:煤矸石经破碎研磨后过筛,在750℃下焙烧2 h,通过添加硅源、碱和水调节nSiO2/nAl2O3=2.3,nNa2O/nSiO2=1.9,nH2O/nNa2O=45,于50℃下陈化1.5 h后于80℃下晶化7 h,经过滤水洗和干燥后即得NaA沸石;(2)表征分析:通过XRD图谱与标准卡片对比知合成产物为NaA沸石,通过SEM图谱可以看到产物是棱角分明、呈立方体结构的NaA沸石,由BET表征结果可知合成的沸石中同时存在微介孔结构,孔容为0.029 cm3/g,比表面积为4.067 m2/g;(3)NaA沸石吸附F-的最佳条件为:将0.15 gNaA沸石投入到浓度为15 mg/L含氟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00,室温下在230r/min震荡60 min,此时NaA沸石对F-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4.91mg/g和98.11%;(4)NaA沸石吸附PO43-的最佳条件为:将0.20 gNaA沸石投入到浓度为25 mg/L含磷溶液中,在原溶液pH下(4.40),室温下在230 r/min震荡180 min,此时NaA沸石对PO43-的吸附量和去除率达分别为6.17 mg/g和98.78%;(5)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沸石吸附模拟废水的动力学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分别在60 min和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模型与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拟合相关性较高(R2>0.9991),通过此模型得到饱和吸附量的计算值qe(F-:4.99 mg/g、PO43-:6.41 mg/g)与实验值Qe,exp(F-:4.91 mg/g、PO43-:6.17 mg/g)接近,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影响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受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的影响。(6)等温吸附模型对沸石吸附模拟废水的等温吸附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适宜用Langmuir模型(R2:0.9986和0.9988)对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行为进行描述,表明沸石对氟、磷的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平衡参数RL的范围为0.0191~0.3279和0.0162~0.0897,其值均在0~1,表明其吸附较易进行;(7)通过煤矸石与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比较可知,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量与原煤矸石相比提高了35倍,说明合成的沸石对F-、PO43-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祝乐江[4](2020)在《云南大关天星石英砂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滇东北地区,区域地层属于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昭通地层小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与滨太平洋两大全球巨型构造域结合部位。滇东北地区近年来发现了大量石英砂岩矿床,主要分布于两河、钟鸣、大关、奎香、龙街及彝良等地。本文以云南大关县天星石英砂岩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云南大关县天星石英砂岩矿床的地层控矿条件,研究其成岩过程和矿床成因,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运用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方法,对云南大关县天星石英砂岩矿床地质特征和物源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区内石英砂岩矿床的母岩性质、构造背景与物源方向。云南大关县天星石英砂岩矿床产于中泥盆统缩头山组地层中,矿体呈单斜层状,其分布和产状与缩头山组地层基本一致,矿体形态规则,沿SE-NW向大致水平延伸,因受后期构造挤压,矿体产生了轻微褶皱和变形,总体连续性好,厚度稳定,在矿体中圈定了J1、J2两个夹石。矿石结构主要为细-中粒砂状结构、自形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层状构造。岩相古地理显示研究区在中泥盆世始终处于海湾环境之中,为石英砂岩提供了良好的发育条件。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为:石英砂岩碎屑颗粒以细-中粒为主;频率曲线以正态曲线为主,呈对称单峰形态;沉积物搬运以跃移为主,跳跃总体百分含量大于50%。其沉积环境属于滨海环境中的前滨亚相。在沉积阶段,研究区处于滨海环境,陆源碎屑经充分的冲、洗、选后沉积于前滨带,形成厚大的分选好的纯净细粒石英砂岩体,在成岩过程中,石英颗粒间还存在压溶现象,成矿物质重新进行了分配,Si O2围绕石英砂颗粒再次沉淀、重结晶,形成石英加大边,进一步纯化了石英砂岩。因此研究区石英砂岩矿体中Si O2含量极高。研究区缩头山组的古水流分析显示古水流方向大多在320°-345°之间,平均流向为329.6°。云南大关县天星石英砂岩矿床的主量元素分析数据显示Si O2含量极高,多数大于98%,平均含量占95%以上。根据微量元素La/Sc以及Sc/Th比值,判断物源为大陆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综合Al2O3-Si O2、Fe2O3-Al2O3等多种主量元素判别图解,可推测缩头山组石英砂岩沉积构造环境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成熟大陆石英物源区。研究区缩头山组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较大,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严重亏损;Eu呈负异常;δCe呈正异常。稀土元素分布曲线反映出缩头山组石英砂岩是在被动陆缘构造环境下堆积的产物。
李明[5](2019)在《淮北水洗煤矸石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交通基建行业快速发展,政府加大了道路工程建养方面的投入,提升了道路建材的需求量。由于现有石料资源十分有限,若将现存的废弃材料加以利用,不仅发挥其实用价值,又能节约建设成本和保护环境。本文以淮北水洗煤矸石为研究对象,展开煤矸石应用于路面基层的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煤矸石及其混合料的应用研究,验证了煤矸石应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通过现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淮北水洗煤矸石试样,开展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属于炭质页岩洗选黑矸石,结构致密,级配良好,压碎值较大,天然含水率远大于碎石,吸水率与碎石相近,耐崩解能力高,属于非膨胀性土,硅铝含量较高,矿物和化学成分分别以石英、长石和SiO2、Al2O3为主,火山灰活性成分较高,无含硫成分,残留煤、有机物较少,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较好。其次,结合前期研究总结了材料的组成设计思路,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混合料的强度机理;拟定了8组混合料配合比,水泥剂量采用5.5%,开展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并选取了6#、7#和8#三组混合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碎石1号料用量在26%30%的前提下,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5.0MPa以上,最大值可达到5.49MPa,且煤矸石用量达到了35%47%,合理设计材料的掺配比例,不仅使混合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可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混合料的强度、回弹模量均随养生周期的增长而增长,前期增长速率较快,后期有所降低,其中8#级配混合料性能相对较优,其强度、回弹模量均满足规范中基层材料要求,可应用于路面结构基层。然后,将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视为由碎石、煤矸石、水泥砂浆和接触界面组成的复合材料,基于MATLAB软件优化了二维试件生成程序和内聚力单元嵌入程序,借助ABAQUS软件建立材料细观模型;采用抗压回弹模量和局部加载破坏试验验证了材料参数的合理性。最后,开展了抗压、弯拉和温缩试验数值模拟,从宏观开裂和系统能量两方面分析模拟结果,重点研究了与煤矸石特性相关的6种因素对混合料温缩抗裂性的影响,并进行显着性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增加碎石1号料用量,有利于提升混合料抗压性能,在适宜的碎石用量下,煤矸石用量对混合料抗压性能影响较小,8#级配混合料的三种性能均优于其它组;影响显着性从主到次为:煤矸石-砂浆界面断裂参数>煤矸石含量>煤矸石最大粒径>煤矸石级配>煤矸石与砂浆模量比,结合室内试验和模拟分析结果对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了若干指导性建议。
杨汉宏[6](2016)在《基于煤炭洗选及副产物利用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我国主要的选煤工艺,从提高精煤回收率、降低煤泥产率及选煤过程损耗和成本等方面探讨了煤炭高效洗选途径,结合煤泥和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方式阐述了洗选副产品的回收和利用,并以神华集团选煤工艺和副产物利用情况为实例,分析了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
谷得明[7](2015)在《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淮南潘集采煤沉陷积水煤矸石堆存区为研究对象,区内为多煤层开采,累计开采厚度大,造成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沉陷,加之第四系松散层较厚,中间黏土层隔水性良好,浅层地下水水位较高,经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形成了不同格局的采煤沉陷水域。利用煤矸石进行充填复垦是目前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煤矸石中含多种矿物及元素,经长期淋溶、浸泡、扩散等作用影响外围水体,进而通过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等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因此研究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矿区水质综合利用与管理和矿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勘查,采集不同类型的煤矸石样品,分析了煤矸石中元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粗块矸、混合矸、洗选矸三种类型煤矸石堆存试验田,采集不同类型煤矸石浸出液样品;依据堆存条件、时间及范围对沉陷积水区进行分区,采集对应堆存区地表水样品,分析了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煤矸石中F、Pb2+、Mg2+含量均呈粗块矸>混合矸>洗选矸;Cr6+含量差异性较小,呈洗选矸>粗块矸>混合矸;Fe呈混合矸>洗选矸>粗块矸;Mn2+呈混合矸>粗块矸>洗选矸;Ca2+呈洗选矸>混合矸>粗块矸;(2)煤矸石对水质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堆存初期,混合矸对水质的影响程度基本高于洗选矸和粗块矸,随着堆存时间的增加,煤矸石浸出液中Pb2+、Cr6+、Fe、Mn2+的含量均有大幅度降低,pH、F、Ca2+、Mg2+、SO42-含量的降低幅度均较小;(3)堆存区地表水中Ca2+、Mg2+、SO42(?)和浅层地下水中各指标含量基本随堆存时间的增加呈先大幅度降低后小幅度升高并基本稳定的趋势,地表水中pH、F、Pb2+、Cr6+、Fe、MIn2+基本呈小幅度升高并基本稳定的趋势;(4)煤矸石堆存区水体基本呈弱碱性,提高了水体中致碱阴离子含量,经沉淀絮凝等理化作用使水体总硬度降低;(5)煤矸石对水质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煤矸石类型与风化程度,煤矸石中元素含量与赋存状态,堆存时间与范围,温度,大气降水与蒸发,地表径流,水动力循环条件等。
杨越[8](2014)在《我国煤矸石堆存现状及其大宗量综合利用途径》文中研究说明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堆存的煤矸石量约46亿t,压占土地,给生态环境原本就脆弱的主要产煤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对煤矸石的大宗量综合利用是解决煤炭开采中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煤矸石成分特征,综述了主要大宗量综合利用途径,并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田慕玲[9](2014)在《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多元特征量提取算法及状态识别》文中认为煤泥浮选是借助于不同物质主要指煤和矸石的表面润湿性存在差异性来进行的,并通过浮选药剂的作用,在矿浆中使疏水的煤粒附着在气泡上,并上浮于浮选泡沫层,而亲水的矸石颗粒则滞留在煤浆中成为浮选尾煤,以此来实现煤与矸石矿物的分离。虽然煤泥浮选过程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通过提取浮选图像气泡的各种视觉特征如气泡大小、泡沫纹理特征及动态特征、泡沫层、和尾矿等参数,可分析浮选过程的优劣,并对浮选生产指标如精煤品位做出浮选状态识别。本文的处理对象是经工业CCD相机所摄取的多幅浮选泡沫图像,针对这些图像含噪声大、气泡对比度低的特点,在分析和研究了图像处理与图像特征提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改进的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的优化算法,并通过大量仿真证明了此算法的优越性;同时就用于煤泥浮选状态识别的RBF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通过所提取的特征矢量对浮选状态做出了有效的识别。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的方法和结论如下:(1)详细阐述了空域、频域图像去噪方法、形态学图像去噪方法,并分析与对比了各种图像去噪方法的优劣,设计了一种基于重构的形态学开闭滤波低频滤波器。(2)针对形态学滤波中结构元素的优化,通过对遗传算法优劣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在改进的算法中放弃了传统的信息熵作为相似度评价的指标,采用基于异或运算的海明距相似度判别准则,使判别更加省时、高效、精确;采用自适应的变异方法,并加入了变异调节因子,将传统的自适应变异方法加以改进;将遗传算法与免疫算法有机的结合,沿用了两者的进化策略,在改进的遗传算法过程中加入了精英保留的思想,保留了优秀的基因个体而防止进化倒退,进一步保证算法的收敛性。通过对比验证了经改进算法而获得的结构元素的适应度得以提高,去噪效果显着改善。(3)在优化结构元素的进化算法中针对图像去噪的无参考的客观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无参考图像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改进的信息容量的去噪评价指标,并首次将其作为进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4)对图像分割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针对浮选气泡混杂难以分割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算法与一维直方图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融合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内部标记符提取的改进算法,对图像分水岭分割的内部标记点进行标识。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图像二值化的阈值的优化中,使用了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二维最大熵作为适应度函数来优化图像二值化中的阈值。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改进分割方法的有效性,并将此方法与其它分水岭分割的通用算法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证明了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图像分割的准确性。(5)针对煤泥浮选是一个由多变量耦合制约、非线性的的复杂过程,提取浮选过程中的多元特征量作为精煤品位预测模型的输入。在对浮选的各种纹理特征、大小特征、泡沫层特征等与浮选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相关度、能量、熵与基于邻域灰阶共生矩阵的粗度、细度作为纹理特征,基于图像分割结果的气泡尺寸特征,再加入泡沫层的厚度特征作为判定浮选状态的特征向量,并对各个特征量的提取算法做了详尽的阐述。(6)提出改进的免疫算法与模糊C均值聚类的融合算法对用于状态识别的RBF神经网络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改进的免疫算法来确定神经网络隐层的中心位置及数量,在算法中加入了免疫算法初始种群选取的改进算法、亲和力阈值的分段选取法,并将抗体删除机制、抗体免疫机制及抗体浓度调节原理加入免疫算法中;其次融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RBF隐层中心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样本的验证证明由上述方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对于浮选状态的识别准确性明显提高,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曹启坤[10](2013)在《自燃煤矸石在水泥、混凝土及路基中应用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在一次性能源消耗中,煤炭占70%以上,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能源结构仍将不会改变。人民在享受着煤炭作为能源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正遭受着煤矸石自燃、堆放以及煤矸石山溃塌等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占用耕地,甚至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等问题的困扰。本着“物尽其用、就地取材”的原则,论文以自燃煤矸石具有活性及岩性为主线,从基于煤矸石物化性能、自燃煤矸石活化机理、自燃煤矸石水泥活性混合材料、自燃煤矸石轻集料混凝土、自燃煤矸石地质聚合材料、自燃煤矸石固土材料几个方面阐述煤矸石在建材领域综合利用的理论问题与应用技术问题,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应用煤矸石。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1)通过对自燃煤矸石基本性质的试验,了解辽宁省阜新矿区自燃煤矸石的物理化学特性、矿物组成及力学特性,从而确定自燃煤矸石在水泥、混凝土及路基中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2)采用机械激活、化学激活相结合的复合方法对自燃煤矸石进行活性激发。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利用阜新矿区自燃煤矸石制备自燃煤矸石硅酸盐水泥的可行性并给出最佳配合比范围及具体制备方法。(3)利用自燃煤矸石为主要原材料生产21世纪的绿色胶凝材料—地质聚合物,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应用领域。主要研究碱激发剂配体对地质聚合物性能的激发作用,通过试验及数理分析优化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配合比,并验证其胶砂强度等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指标的可靠性。(4)采用人工级配自燃煤矸砂及煤矸石,以自燃煤矸石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基于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分别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自燃煤矸石粗-细集料的混凝土。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自燃煤矸石集料混凝土进行工作性、强度等对比,探讨并分析煤矸石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工作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大掺量煤矸石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5)通过石灰-粉煤灰-水泥改良自燃煤矸石混合料作为路基材料,使其成为规模化消纳煤矸石的有效技术途径。首先通过对石灰-粉煤灰改良自燃煤矸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击实特性等研究,分析了二灰稳定自燃煤矸石混合料作为路基材料的可能性及强度形成机理。考虑二灰稳定的煤矸石混合料不能很好满足北方地区的抗冻要求。通过不同掺量水泥的对比试验,研究“三灰”稳定自燃煤矸石混合料耐久性性最佳配合比,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并进行机理分析。(6)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在FLAC3D软件平台上,模拟研究不同车载作用下,煤矸石路基沉降变形、塑性区分布、应力分布等特征的变化规律,以此综合分析煤矸石路基的可靠性。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自燃煤矸石的“质”—富含氧化硅和氧化铝以及“量”—大宗性,使自燃煤矸石与建筑材料在“质”和“量”具有双重近似性,从而决定了自燃煤矸石在水泥、混凝土及固土材料中资源化是实现煤矸石规模化高附加值利用最为有效的技术途径。(2)自燃煤矸石在混凝土和路基材料中应用是可行的。但由于材质特性,存在级配缺陷,需要破碎筛选后才能满足颗粒级配要求;煤矸石与一般的碎石相比,其水稳性较差;通过探讨自燃煤矸石CBR值的试验结果可知红矸石和灰矸石均能满足路用材料的强度要求。(3)对比试验表明煤矸石的活性远高于普通的人工砂,细度对试块强度的影响最大。阜新矿区自燃煤矸石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激活,可以作为活性混合材料制备煤矸石硅酸盐水泥,当自燃煤矸石:矿渣:石膏:普通硅酸盐水泥为25:10:3:62时,自燃煤矸石硅酸盐水泥的强度达到最大。(4)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最佳配体:种类为水玻璃和氢氧化钾,比例为1:1。通过二次响应曲面试验及回归分析,确定了水玻璃模数和激发剂掺量与胶砂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水玻璃模数中最优为1.0;激发剂掺量最优为22.6%(占胶凝材料)。(5)将自燃煤矸石硅酸盐水泥、颗粒级配良好的自燃煤矸石粗细集料制备自燃煤矸全集料混凝土,证明了大掺量自燃煤矸石制备混凝土的可行性;通过对比试验及分析得到集料的配比存在“契合效应”,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6)煤矸石路基混合料的无侧限保水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但强度较低不稳定;当水泥掺量达到3%时,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混合料试件的抗冻效果最好。(7)基于FLAC3D数值模拟,通过对沉降变形、应力分布、塑性区分布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证明了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路基的优越性。
二、碳质页岩洗选加工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质页岩洗选加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平顶山地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平顶山地区煤矸石基本情况 |
2 煤矸石利用途径 |
3 平顶山地区的煤矸石利用途径 |
3.1 路基材料 |
3.2 煤矸石制砖 |
3.3 煤矸石制骨料 |
3.4 发泡陶瓷保温板 |
4 结 语 |
(2)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动态煤矸成份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课题研究目的 |
1.4 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在线光谱采集系统与模型评价指标 |
2.1 引言 |
2.2 在线光谱采集系统设计 |
2.3 模型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多粒度煤/矸灰分预测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试验部分 |
3.3 煤/矸样品灰分产率 |
3.4 煤/矸粒度对光谱曲线的影响 |
3.5 样本集划分 |
3.6 光谱预处理 |
3.7 光谱特征波长筛选 |
3.8 本章小结 |
4 多速度煤/矸灰分预测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3 煤/矸样本灰分产率 |
4.4 速度对煤/矸反射光谱曲线的影响 |
4.5 样本集划分 |
4.6 光谱预处理 |
4.7 光谱特征波长筛选 |
4.8 本章小结 |
5 煤矸灰分预测通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5.1 引言 |
5.2 煤矸灰分预测通用模型建立 |
5.3 通用模型适应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矸石研究现状与应用简述 |
1.2.1 煤矸石来源 |
1.2.2 煤矸石的组成及分类 |
1.2.3 煤矸石的特性 |
1.2.4 煤矸石的危害 |
1.2.5 煤矸石的研究现状 |
1.3 沸石概述 |
1.3.1 沸石的定义 |
1.3.2 沸石分子筛的类型与结构 |
1.3.3 沸石的主要合成方法简介 |
1.3.4 沸石的性能与应用 |
1.4 磷的简述 |
1.4.1 水中磷的来源、存在形态及危害 |
1.4.2 除磷方法简述 |
1.4.3 除磷材料及处理现状 |
1.5 氟的简述 |
1.5.1 氟的来源及危害 |
1.5.2 除氟方法简述 |
1.6 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化学试剂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实验内容 |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2 沸石的制备 |
2.3.3 产物的表征 |
2.3.4 吸附试验 |
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三章 NaA沸石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煤矸石原样的表征 |
3.2.1 原样化学成分分析 |
3.2.2 原样的TG-DSC分析 |
3.2.3 原样的XRD分析 |
3.2.4 原样的SEM分析 |
3.3 NaA沸石的制备条件探究 |
3.3.1 焙烧温度的选择和确定 |
3.3.2 硅铝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3 钠硅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4 水钠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5 陈化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
3.3.6 晶化温度的选择和确定 |
3.3.7 晶化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
3.4 NaA沸石的表征 |
3.4.1 NaA沸石红外分析 |
3.4.2 NaA沸石XRD分析 |
3.4.3 NaA沸石SEM分析 |
3.4.4 NaA沸石EDS分析 |
3.4.5 NaA沸石BET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A沸石对F~-、PO_4~(3-)的吸附试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4 等温吸附模型 |
4.5 吸附试验 |
4.5.1 沸石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4 震荡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5 煤矸石原样与合成沸石吸附效果比较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沸石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4 震荡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5 吸附效果比较 |
4.7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7.1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7.2 吸附动力学曲线 |
4.7.3 吸附动力学拟合 |
4.8 等温吸附研究 |
4.8.1 等温吸附试验 |
4.8.2 等温吸附曲线 |
4.8.3 吸附等温方程拟合 |
4.9 吸附前后EDS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云南大关天星石英砂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区地质矿产工作概况 |
1.3.2 研究区石英砂岩及其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构造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2 矿区典型剖面 |
3.3 矿体特征 |
3.3.1 矿床分布范围 |
3.3.2 矿体形态与规模 |
3.4 矿石特征 |
3.4.1 矿石矿物成分 |
3.4.2 矿石结构构造 |
3.4.3 矿石类型 |
3.4.4 矿石化学成分 |
3.5 夹石及围岩特征 |
3.5.1 矿体夹石特征 |
3.5.2 矿体围岩特征 |
第4章 成矿模式浅析 |
4.1 地层控矿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4.2.1 岩相古地理 |
4.2.2 沉积相特征 |
4.2.3 沉积环境分析 |
4.3 成矿模式 |
第5章 云南大关地区中泥盆世缩头山组物源分析 |
5.1 古水流分析 |
5.2 缩头山组石英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3 稀土元素物源特征 |
5.4 物源区构造背景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淮北水洗煤矸石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综合利用 |
1.2.2 煤矸石混合料研究 |
1.2.3 煤矸石混合料基层应用研究 |
1.2.4 已有研究成果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淮北水洗煤矸石原材料性能 |
2.1 煤矸石矿物组成 |
2.2 煤矸石物化特性研究 |
2.2.1 密度 |
2.2.2 颗粒级配 |
2.2.3 压碎值 |
2.2.4 天然含水率 |
2.2.5 吸水率 |
2.2.6 耐崩解性 |
2.2.7 膨胀性 |
2.2.8 化学成分 |
2.2.9 烧失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矸石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与参数 |
3.1 材料组成设计思路 |
3.1.1 水泥直接稳定淮北水洗煤矸石 |
3.1.2 煤矸石混合料级配调整 |
3.1.3 混合料微观结构分析 |
3.2 材料组成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筛分试验 |
3.2.3 配合比设计 |
3.2.4 击实试验 |
3.2.5 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 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3.1 抗压强度 |
3.3.2 抗压回弹模量 |
3.3.3 劈裂强度 |
3.3.4 劈裂回弹模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矸石基层材料抗裂的细观模型 |
4.1 分析模型原理与建模 |
4.1.1 有限元分析工具的选取 |
4.1.2 ABAQUS动力显式算法 |
4.1.3 有限元建模过程 |
4.2 二维数字试件生成 |
4.2.1 粗集料颗粒数的确定 |
4.2.2 粗集料随机形状的生成 |
4.2.3 粗集料颗粒的随机投放 |
4.2.4 二维数字试件生成结果 |
4.3 内聚力单元嵌入 |
4.3.1 内聚力模型概念 |
4.3.2 内聚力模型选择 |
4.3.3 内聚力单元选择 |
4.3.4 嵌入结果 |
4.4 模型参数 |
4.4.1 材料参数选取 |
4.4.2 材料参数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材料试验模拟与性能评价 |
5.1 材料抗裂机理及能量变化 |
5.2 抗压试验数值模拟 |
5.2.1 有限元建模及参数选取 |
5.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弯拉试验数值模拟 |
5.3.1 有限元建模及参数选取 |
5.3.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 温缩试验数值模拟 |
5.4.1 有限元建模及参数选取 |
5.4.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5.5 混合料抗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5.1 煤矸石含量 |
5.5.2 煤矸石级配 |
5.5.3 煤矸石最大粒径 |
5.5.4 煤矸石与水泥砂浆模量比 |
5.5.5 煤矸石-砂浆界面断裂参数 |
5.6 影响因素显着性综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煤炭洗选及副产物利用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我国煤炭洗选工艺简介 |
2 煤炭高效洗选途径 |
3 洗选副产品回收和利用 |
3.1 煤泥综合利用方式 |
3.2 煤矸石综合利用方式 |
4 结语 |
(7)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组成特征研究 |
1.2.2 煤矸石堆存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1.2.3 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煤炭资源开发与地质 |
2.1.1 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
2.1.2 地层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新生界含水层 |
2.3.2 地下水补、径、排 |
2.4 沉陷现状 |
第3章 煤矸石及其浸出液基本特征 |
3.1 煤矸石概述 |
3.1.1 煤矸石分类 |
3.1.2 煤矸石岩性及结构特征 |
3.2 煤矸石堆存条件 |
3.3 不同类型煤矸石及其浸出液采集与分析 |
3.3.1 样品采集 |
3.3.2 样品分析项目及方法 |
3.3.3 煤矸石元素组成特征 |
3.3.4 不同类型煤矸石浸出液成分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研究 |
4.1 不同煤矸石堆存区水样采集与分析 |
4.1.1 点位布设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依据 |
4.1.3 样品采集 |
4.1.4 样品的运送与保存 |
4.1.5 监测指标及方法 |
4.2 煤矸石堆存区地表与浅层地下水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4.2.1 pH时间变化特征 |
4.2.2 F时间变化特征 |
4.2.3 Pb~(2+)时间变化特征 |
4.2.4 Cr~(6+)时间变化特征 |
4.2.5 Fe时间变化特征 |
4.2.6 Mn~(2+)时间变化特征 |
4.2.7 Ca~(2+)、Mg~(2+)时间变化特征 |
4.2.8 SO_4~(2-)时间变化特征 |
4.3 煤矸石堆存区地表与浅层地下水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4.3.1 pH空间变化特征 |
4.3.2 F空间变化特征 |
4.3.3 Pb~(2+)空间变化特征 |
4.3.4 Cr~(6+)空间变化特征 |
4.3.5 Fe空间变化特征 |
4.3.6 Mn~(2+)空间变化特征 |
4.3.7 Ca~(2+)、Mg~(2+)空间变化特征 |
4.3.8 SO_4~(2-)空间变化特征 |
4.4 煤矸石堆存对水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9)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多元特征量提取算法及状态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泥浮选的意义 |
1.2 国外浮选泡沫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1.3 国内浮选泡沫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1.3.1 金属与矿物浮选泡沫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1.3.2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煤泥浮选原理 |
2.1 煤泥浮选原理 |
2.2 浮选过程 |
2.3 浮选流程 |
2.4 浮选药剂 |
2.4.1 部分药剂作用 |
2.4.2 选择药剂的原则 |
2.5 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因素 |
2.5.1 原煤性质对浮选的影响 |
2.5.2 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 |
2.5.3 煤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 |
2.5.4 浮选药剂对浮选的影响 |
2.5.5 浮选泡沫特征与指标的关系 |
2.6 煤泥浮选效果的评价 |
2.7 浮选泡沫图像的特点 |
2.8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采集的实验系统 |
2.9 浮选泡沫图像的处理过程 |
第三章 浮选泡沫图像的形态学方法去噪 |
3.1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中噪声形成的原因 |
3.2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去噪方法 |
3.2.1 基于空域去噪方法的浮选泡沫图像去噪 |
3.2.2 基于频域去噪方法的浮选泡沫图像去噪 |
3.2.3 基于空间域与频域去噪方法的煤泥泡沫图像去噪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3.2.4 基于形态学去噪方法的的浮选泡沫图像去噪 |
第四章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形态学图像去噪的结构元素优化 |
4.1 图像去噪的评价准则 |
4.1.1 主观评价方法 |
4.1.2 客观评价方法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去噪中的结构元素优化 |
4.2.1 遗传算法基本算子 |
4.2.2 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
4.2.3 遗传算法中染色体编码长度的确定 |
4.2.4 遗传算法的参数选择 |
4.2.5 基于遗传算法结构元素优化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去噪中的结构元素优化 |
4.3.1 在遗传算法的选择机制中增加基于浓度的调节概率因子 |
4.3.2 基于改进的基于异或运算的海明距抗体相似度计算方法 |
4.3.3 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的变异方法 |
4.3.4 将精英保留策略加入到遗传算法当中 |
4.3.5 改进的遗传算法的特点 |
4.3.6 改进的遗传遗传算法的实现步骤 |
4.3.7 改进的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与染色体编码序列长度的选取 |
4.3.8 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参数选择 |
4.3.9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结构元素优化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的标记算法的浮选泡沫图像的分水岭图像分割 |
5.1 分水岭图像分割 |
5.2 分水岭算法的局限性 |
5.3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分割前的预处理 |
5.3.1 基于直方图均衡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增强 |
5.3.2 基于形态学重构开闭滤波器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滤波 |
5.4 改进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内部标记符的提取算法 |
5.4.1 基于扩展最大变换技术的图像内部标记符的通用提取算法 |
5.4.2 基于粒子群优算法与一维直方图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融合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内部标记符提取的改进算法 |
5.5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外部分割线的提取算法 |
5.5.1 基于距离变换的二值图像灰度化 |
5.5.2 基于距离变换图的分水岭分割的外部标记符的提取 |
5.6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内部标记符与外部分割线的提取仿真结果对比 |
5.7 基于边缘提取的煤泥浮选泡沫梯度图像 |
5.7.1 图像边缘的定义 |
5.7.2 几种典型边缘检测算子 |
5.7.3 基于Sobel算子的浮选泡沫图像的边缘提取 |
5.8 强制极小值标定浮选泡沫梯度图像 |
5.9 对标定后的梯度图像进行分水岭分割 |
5.10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分水岭分割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5.10.1 基于两种算法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分水岭分割的仿真结果 |
5.10.2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分水岭分割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煤泥泡沫浮选图像的特征量提取 |
6.1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算法 |
6.1.1 图像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 |
6.1.2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统计法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纹理特征提取 |
6.1.3 基于邻域灰阶共生矩阵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纹理特征提取 |
6.2 泡沫尺寸特征提取算法 |
6.3 泡沫层的厚度特征提取算法 |
第七章 基于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状态识别 |
7.1 引言 |
7.2 径向基函数(RBF)网络 |
7.2.1 径向基函数网络结构 |
7.2.2 RBF网络工作原理 |
7.2.3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7.2.4 RBF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因素 |
7.2.5 RBF神经网络的设计 |
7.3 基于改进算法的RBF神经网络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状态识别 |
7.3.1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状态识别的仿真过程 |
7.3.2 仿真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自燃煤矸石在水泥、混凝土及路基中应用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煤矸石的形成机理与分类 |
1.2.1 煤矸石的形成机理分析 |
1.2.2 煤矸石的分类 |
1.3 国内煤矸石的地域分布 |
1.4 自燃煤矸石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进展 |
1.5 国内外关于煤矸石路基的研究进展 |
1.6 自燃煤矸石在混凝土及路基中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自燃煤矸石的基本性质研究 |
2.1 自燃煤矸石基本性质分析 |
2.1.1 煤矸石自燃原理 |
2.1.2 自燃煤矸石的化学组成 |
2.1.3 自燃煤矸石的颗粒级配分析 |
2.1.4 自燃煤矸石密度分析 |
2.1.5 自燃煤矸石耐崩解性及膨胀性 |
2.1.6 自燃煤矸石水稳定性 |
2.1.7 煤矸石的压碎值 |
2.1.8 自燃煤矸石吸水性 |
2.1.9 自燃煤矸石坚固性 |
2.1.10 自燃煤矸石CBR值 |
2.1.11 煤矸石风化性 |
2.2 本章小结 |
3 自燃煤矸石在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活性研究 |
3.1 自燃煤矸石活性激发方法分析 |
3.1.1 机械激活方法 |
3.1.2 化学激活方法 |
3.1.3 热激活方法 |
3.1.4 复合激活方法 |
3.2 煤矸石的活性对比 |
3.2.1 自燃煤矸石与人工砂对比试验 |
3.2.2 试验现象机理分析 |
3.3 自燃煤矸石在无熟料水泥中的活性分析 |
3.3.1 试验分析方法 |
3.3.2 试验原材料 |
3.3.3 试验仪器设备 |
3.3.4 试验方案设计 |
3.3.5 试验数据处理 |
3.3.6 试验现象机理分析 |
3.4 自燃煤矸石在硅酸盐水泥中的活性分析 |
3.4.1 试验方案设计 |
3.4.2 试验数据处理 |
3.4.3 试验现象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燃煤矸石地质聚合物制备及活性分析 |
4.1 基于正交试验的自燃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配体优化研究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步骤与试验结果 |
4.1.3 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
4.1.4 各水平因素对强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
4.2 基于响应曲面法对激发剂配合比的优化 |
4.2.1 试验方案 |
4.2.2 回归方程的建立 |
4.2.3 回归方程检验 |
4.3 地质聚合物水化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掺量自燃煤矸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仪器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4 自燃煤矸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5.5 不同胶凝材料配制的煤矸石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分析 |
5.6 试验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二灰自燃煤矸石混合料作为路基材料性能研究 |
6.1 二灰自燃煤矸石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
6.1.1 混合料中石灰化学成分分析 |
6.1.2 混合料中粉煤灰化学成分分析 |
6.1.3 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
6.1.4 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计算 |
6.2 二灰自燃煤矸石混合料性能的试验分析 |
6.2.1 二灰自燃煤矸石混合料配合比 |
6.2.2 二灰自燃煤矸石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
6.2.3 混合料的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 |
6.2.4 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6.3 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混合料冻融性能研究 |
6.3.1 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混合料冻融循环的试验研究 |
6.3.2 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混合料的冻融循环试验评价指标 |
6.3.3 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及冻融试验数据处理 |
6.3.4 水泥改良二灰煤矸石混合料冻融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矸石高速公路路基性能的数值计算分析 |
7.1 引言 |
7.2 路基强度及变形的理论分析 |
7.3 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原理 |
7.4 煤矸石路基加载方案 |
7.4.1 加载方案设计 |
7.4.2 模型建立 |
7.4.3 参数选取 |
7.5 车载作用下二灰煤矸石路基沉降变形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 |
7.5.1 车载作用下二灰煤矸石路基沉降位移分析 |
7.5.2 车载作用下二灰煤矸石路基塑性区分布 |
7.5.3 车载作用下二灰煤矸石路基应力分布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论文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四、碳质页岩洗选加工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顶山地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J]. 董建勋,苏孝杰.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1(08)
- [2]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动态煤矸成份监测方法研究[D]. 周悦.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D]. 陈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云南大关天星石英砂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源分析[D]. 祝乐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淮北水洗煤矸石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 李明. 东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煤炭洗选及副产物利用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探讨[J]. 杨汉宏. 煤质技术, 2016(06)
- [7]煤矸石堆存对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淮南潘集矿区为例[D]. 谷得明.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8]我国煤矸石堆存现状及其大宗量综合利用途径[J]. 杨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4(06)
- [9]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的多元特征量提取算法及状态识别[D]. 田慕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 [10]自燃煤矸石在水泥、混凝土及路基中应用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 曹启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