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陈城

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陈城

导读:本文包含了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程度补语,扩展,泛化

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陈城[1](2018)在《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新词"帅呆了""萌翻了""酷毙了"等广泛使用,丰富了"热死了"好极了"之类传统粘合式述补结构。本文试图从语用、语义角度探究扩展发生的原因,揭示规律。(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05期)

宋文辉[2](2015)在《和确定黏合式述补结构语法地位相关的几个形态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既有关于黏合式述补结构语法地位的争论往往是由汉语形态成分不典型等因素导致的。将未收入词典的语义透明且可扩展的黏合式述补结构看作离合词或词法词的看法存在严重问题,而用以支持将黏合式述补结构看作复合词的形态证据——"得/不"为中缀、体标记为构形词缀——其论证都存在不足。(本文来源于《语文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刘仪蒙[3](2014)在《趋向动词“上”、“下”作补语的粘合式述补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趋向动词“上/下”充当补语构成的“V上/下”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述补结构。由于趋向动词“上/下”表义的多样性、“V上”和“V下”结构语法化程度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对称性等原因,“V上/下”结构呈现高度的复杂性,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全面考察两类述补结构的语法化过程,分析现代汉语中两种结构的语义类型及组合特征,探讨两种结构不对称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对于深化对这两种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V上”和“V下”两种述补结构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V上”和“V下”结构各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汉代时“V上/下”结构出现,主要作为连动结构使用,但由于“上/下”的位置在动词后、表意较为简单等原因,当时已经表现出语法化的萌芽。魏晋至隋唐时期“V上/下”结构固化,“上/下”作为趋向补语使用成为常态。其中“V上”结构在唐代才产生早期动结式动补结构的用法,这样的用法“V下’结构在魏晋时期即产生,原因在于结果补语“下”不仅可由趋向补语,还可由取得义“下”演化而来:唐代时“下”还产生了遗留义结果补语的用法。宋代以后“V上/下”结构的语义逐渐多样化,及至清代已和今天的用法类似。具体表现为趋向补语“上/下”的用法泛化,结果补语“上/下”的语义多元化,结构主观性不断加深,“V下”结构产生贬义色彩,“V上/下+数量”格式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上”和“下”沿不同路径演化出进行体标记功能。根据补语“上/下”的性质和意义,现代汉语中的“V上”和“V下”结构可以分为基本趋向义“V上/下1”、具体结果义“V上/下2”、抽象结果义“V上/下3”、主观量标记“V上4”以及进行体标记“V上5”共8类15个意义。其中“V上/下1”是基式,通过镜像型、单域型及双域型概念合成方式发展为其他“V上/下”结构。在15个意义中,水平趋向义“V上1”和“V下1”、完成义“V上3”和“V下3”、主观量标记“V上4”和容纳义“V下3”的语义趋同或近似,垂直趋向义“V上1”和“V下1”、接触义“V上2”和脱离义“V下2”、实现义“V上3”和占有义“V下3”的语义对立。语义的趋同或近似只是由对称的发展过程带来的表面现象,语义的矛盾和对立才是补语“上”和“下”的本质属性。除了“V上4”以外,其余各类“V上/下”结构对所搭配动词各有具体的语义要求。补语“上/下”一般指向受事,射体主动移动时“上/下1”指向施事,“上3”、“上5”指向结构内部的动词,“上4”指向数量,补语语义指向的区别体现出“V上”结构的紧密度和语法化程度高于“V下”结构。不对称现象在“v上/下”结构中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V上/下”结构的语法化程度、所搭配动词和共现成分不对称。这些不对称现象的基础是“V上/下”结构的原型义,内在机理是人们的认知倾向,外在表征则是“V上/下”结构携带的标记数量。考察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可以对“V上/下”结构的性质、功能、差异等作出更为充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刘晨[4](2011)在《中级中亚留学生粘合式述补结构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中级中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录音笔搜集记录了大量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粘合式述补结构的自然语料,对主要偏误进行分类,探讨偏误出现的原因及中级中亚留学生习得粘合式述补结构的规律,使教师了解学生这一习得特点,以便更加科学地进行补语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06期)

彭苗苗[5](2009)在《试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正反问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粘合式述补结构(动结式、动趋式)的正反问句的概括总结,发现动结式的正反问大都只能用"没有"来构成正反问,极少数用"不"来构成正反问。而动趋式既可用"不"又可用"没有"来构成正反问,但二者意思不同。本文从"不""没有"的语义类别与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格式义的互限出发来探索构成粘合式述补结构正反问的深层语义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10期)

仝国斌[6](2009)在《形容词粘合式述补结构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容词粘合式述补结构有程度粘合补语结构和状态粘合补语结构两种。程度粘合补语结构具有指大特征,补语只能是高量程度词。状态粘合补语结构都属于状态持续非完整结构,大致包括始续结构、前续结构和后续结构叁种。补语由去范畴化了的趋向动词充当。形容词粘合式述补结构都是规定量幅区间的认定形式。(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9年03期)

唐玲[7](2004)在《印尼留学生粘合式述补结构习得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粘合式述补结构是汉语独特的语法结构,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印尼语中没有该类结构,习得这一项目时,学生在母语中找不到形式上的对应,产生的偏误较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粘合式述补结构及其可能式分为9大类14小类,以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对印尼留学生自然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的粘合式述补结构做了以下几方面细致的研究: 1.研究自然语料中的错误句子,发现了十叁种主要的偏误类型,从学生的母语、教学、结构本身、学生心理认知、音韵等多角度分析了这些偏误出现的环境和原因,并与其他母语的学生习得该项目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对比分析。 2.对自然语料中该结构的正确使用率、出现频次统计分析,并结合语料实例考察14类补语的习得状况后发现:结果补语正确使用率高,但掌握的补语量少;趋向补语是学生习得较好的类别;趋向补语带宾语学生在宾语位置方面的偏误有“化石化”趋势;习得补语可能式有严重的回避现象。 3.通过调查问卷考察学生对粘合式述补结构的理解能力,将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进行对比,进一步综合考察14类补语的习得状况并进行排序;尝试通过比较学生调查问卷的选择率与正确选择率,推测初上到中下学生的习得规律和认知轨迹。 4.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和目前教材编排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建议:结果补语重点在扩大补语量和辨别语义虚化的动词补语语义;趋向补语带宾语要从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内容量方面克服或减轻“化石化”现象;不同补语的可能式可以进行对比教学;教材应从留学生角度安排内容,把介宾结构作补语作为语法点;教材的容量可以适当扩大,如能体现ⅰ+l的输入原则应有利于学生习得。(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4-05-10)

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认为,既有关于黏合式述补结构语法地位的争论往往是由汉语形态成分不典型等因素导致的。将未收入词典的语义透明且可扩展的黏合式述补结构看作离合词或词法词的看法存在严重问题,而用以支持将黏合式述补结构看作复合词的形态证据——"得/不"为中缀、体标记为构形词缀——其论证都存在不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陈城.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J].北方文学.2018

[2].宋文辉.和确定黏合式述补结构语法地位相关的几个形态学问题[J].语文研究.2015

[3].刘仪蒙.趋向动词“上”、“下”作补语的粘合式述补结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4].刘晨.中级中亚留学生粘合式述补结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

[5].彭苗苗.试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正反问类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6].仝国斌.形容词粘合式述补结构的形成[J].中州学刊.2009

[7].唐玲.印尼留学生粘合式述补结构习得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4

标签:;  ;  ;  

粘合式述补结构论文-陈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