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2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趋势和确诊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史巧瑞[1](2021)在《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估其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价值,寻找最佳截断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接受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癌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同时期、同年龄段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进行诊刮等操作后病理回报子宫内膜为良性病变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子宫内膜癌组按照不同的病理特征进行分组(包括FIGO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间的炎症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中性粒细胞计数(N)、单核细胞计数(M)、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术前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进行统计分析,对在不同病理特征中有意义的指标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预测价值,以期获得最佳预测值。结果:1.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相比N、M、NLR、MLR、FIB、APT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PT、TT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N、M、APTT、PT、TT在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肌层浸润各组中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LR在FIGO分期I+II组和FIGO III+IV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LR与FIGO分期存在正相关性(r=0.183,P=0.008),MLR评估FIGO分期的ROC曲线结果显AUC为0.674(95%CI:0.570~0.778,P=0.009),约登指数最大为0.356,截断值为0.21时,敏感性76.2%,特异性59.4%;MLR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LR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性(r=0.170,P=0.014),MLR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89(95%CI:0.559~0.820,P=0.015),约登指数最大为0.423,截断值为0.22时,敏感性77.3%,特异性64.8%;MLR在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中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NLR、FIB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FIB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241,P<0.001;r=0.166,P=0.017);NLR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769(95%CI:0.659~0.879,P=0.001),约登指数最大为0.398,截断值为2.78时,敏感性66.7%,特异性73.1%;FIB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85(95%CI:0.536~0.834,P=0.017),约登指数最大为0.353,截断值为2.95g/L时,敏感性46.67%,特异性88.60%;NLR、FIB在FIGO分期、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中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4.NLR、MLR、FIB三者联合评估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AUC为0.783(95%CI:0.664~0.902,P<0.001),约登指数最大为0.521,特异性78.8%、敏感性73.3%。结论:1.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LR与FIGO分期存在正相关性,MLR值越高,患者分期越晚,MLR评估FIGO分期的最佳截断值为0.21。2.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NLR、MLR、FIB与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性,NLR、MLR、FIB值越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大,三者术前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78、0.22、2.95g/L。3.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NLR、MLR、FIB三者联合时评估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最高。
刘伟[2](2020)在《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MSI型子宫内膜癌免疫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在临床上筛查Lynch综合征及检出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型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比较分析错配修复蛋白不同表达的子宫内膜癌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及微卫星不稳定型子宫内膜癌与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le,MSS)型子宫内膜癌之间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探讨错配修复蛋白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意义。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情况。其中微卫星不稳定(疑似Lynch综合征)型子宫内膜癌患者97例,微卫星稳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307例,分析两组间及不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组间在发病年龄、月经史、生育史、体重指数(BMI)、合并症、家族史、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上的差异。从微卫星不稳定(疑似Lynch综合征)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微卫星稳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两者间CD4、CD8、CD168、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免疫微环境上的差异。结果:微卫星不稳定(疑似Lynch综合征)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共97例(24.0%),整体比较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正常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是否缺失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分别比较四种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情况,有MLH1表达缺失的患者更倾向于发生Ⅱ型子宫内膜癌(P=4.26E-11);有MSH2表达缺失的患者表现为更差的肿瘤分化(P=0.0481);有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更易有Lynch综合征相关家族史,即患者的亲属发生Lynch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的的可能性更高(P=0.01858)。对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结果显示,微卫星不稳定型子宫内膜癌与微卫星稳定型子宫内膜癌在免疫微环境上存在差异:微卫星不稳定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表现出更多的CD8+T细胞的浸润(P=0.3154)、更少的巨噬细胞浸润(P=0.0496)及更高的PD-L1表达(P=0.0474)。结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与较少见病理类型、存在Lynch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的家族史、肿瘤分化不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应用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可用于辅助Lynch综合征的筛查及诊断,也是目前较广泛应用的筛查Lynch综合征患者的方法,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的治疗和管理;同时也筛选出了微卫星不稳定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且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的子宫内膜癌存在不同的免疫微环境,增加的T淋巴细胞浸润、PD-L1的表达及更少的巨噬细胞浸润显示出微卫星不稳定型子宫内膜癌具有更强的免疫反应性,其可能成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的潜在受益者。
张梦凡[3](2020)在《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及透明细胞癌临床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子宫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是子宫内膜癌中罕见病理类型,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较快,容易浸润子宫深肌层及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目前,关于其病因、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研究尚未成熟,国内外专家关于其诊疗也未达成最终共识。因其较为罕见,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特别是国内,仅有的研究报道也多为小样本临床分析,缺乏两者对比研究。故本研究拟对原发性子宫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随访及预后情况进行探究及对比分析,意在发现各自特点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得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加深临床医师对其认知。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子宫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随访预后情况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子宫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浆液性癌组61例,透明细胞癌组36例,探索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随访及预后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浆液性癌组超重者占比(59.02%)高于透明细胞癌组(36.11%),两组患者关于超重(BMI≥24 kg/m2)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l0.029)。(2)浆液性癌组患者腹水细胞学阳性比例(39.34%)高于透明细胞癌组(8.33%),两组关于腹水细胞学阳性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在随访期内,浆液性癌组复发率为39.34%(24/61),以远处转移为主(58.33%),中位复发时间为12.00个月;透明细胞癌组复发率为36.11%(13/36),以远处转移为主(69.23%),中位复发时间为15.0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浆液性癌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7.1%,透明细胞癌组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3.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浆液性癌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1.8%,透明细胞癌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4.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多因素分析发现CA125值升高、病理分期晚期(Ⅲ、Ⅳ期)、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是浆液性癌组患者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年龄≥10年、腹水细胞学阳性是浆液性癌组患者生存的独立死亡因素。(6)多因素分析发现CA125值升高是透明细胞癌组患者疾病复发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其生存的唯一独立死亡因素。结论(1)与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相比,子宫浆液性癌患者更易合并超重(BMI≥24 kg/m2)、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更易见到癌细胞。(2)子宫浆液性癌患者与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3)术前CA125值升高、病理分期晚期、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绝经年数≥10年、腹水细胞学阳性是子宫浆液性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4)术前CA125值升高是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陈慧芳[4](2020)在《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Ⅰ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和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特征、中医证型分布的差异,探讨EC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中医药辨证防治E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9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妇科病房术后病理诊断为E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临床病理结果分为2组:Ⅰ型EC组、Ⅱ型EC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归纳比较Ⅰ型EC和Ⅱ型EC患者在年龄、民族、婚姻状态、孕产次、月经史、既往相关疾病、临床首发症状、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T)、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医证型分布等方面的差异,探讨EC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1.一般情况:Ⅰ型、Ⅱ型EC患者平均年龄为52.87± 11.83岁、56.67±9.90岁,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3.78±1.74岁、14.10±1.85岁,已绝经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6.24±14.84岁、50.76±4.32岁,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患者平均ET为:15.12±7.15mm、11.17±5.64mm,两组患者平均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处于非育龄期患者频次为:44例(65.67%)、28例(93.33%),两组患者非育龄期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已绝经患者频次为:42例(62.69%)、25例(83.33%),两组患者绝经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肥胖及超重患者频次为:60例(89.55%)、13例(43.33%),两组患者超重及肥胖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EC患者均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集中在51~60岁,初潮年龄集中在13岁,多数患者均出现绝经延迟,妊娠、分娩次数为0~1次的患者最多,有宫腔操作的患者较多,既往合并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比例均较高;但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Ⅰ型EC患者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肾阳虚证35例(52.24%),肝肾阴虚证13例(19.40%),湿热瘀毒证13例(19.40%),痰湿结聚6例(8.96%);Ⅱ型EC患者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15例(50.00%),湿热瘀毒证9例(30.00%),脾肾阳虚证5例(16.67%),痰湿结聚证1例(3.33%);Ⅰ型和Ⅱ型EC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型相关性:年龄、体重指数与EC中医证型分布存在联系(P<0.05)。51~60岁组患者以肝肾阴虚证为主,其他年龄组患者均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正常体重组中医证以肝肾阴虚为主,超重及肥胖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宫腔操作以及妊娠、分娩次数与EC中医证型分布相互独立(P>0.05)。结论1.Ⅰ型、Ⅱ型EC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Ⅰ型EC以脾肾阳虚证为主,Ⅱ型EC以肝肾阴虚证为主,说明肾虚可能是EC发生的主要因素。2.Ⅰ型、Ⅱ型EC平均ET之间存在差异,Ⅰ型EC平均ET较Ⅱ型EC型厚。临床对确诊为EC的患者,可通过超声检测ET对Ⅰ型、Ⅱ型EC进行辅助鉴别。3.EC中医证型分布与不同BMI、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相关性。超重及肥胖组中医证型以脾肾阳虚证为主,而Ⅰ型EC超重及肥胖比例高,说明积极控制超重及肥胖患者BMI可降低EC(尤其是Ⅰ型EC)的发病风险。51~60岁是EC发病的高峰时期,而此时期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为主,临床对于年龄在51~60岁之间的EC辨证治疗时需注意肝肾阴虚这一病机。
刘东珍[5](2020)在《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成倍增加,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根据临床特征与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子宫内膜癌被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又称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在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帮助临床医师识别、区分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其进行适宜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达到最佳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73例(319例Ⅰ型和54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1、组间比较平均发病年龄Ⅰ型子宫内膜癌(53.9±8.4)和Ⅱ型子宫内膜癌(60.6±8.2)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0);Ⅰ型子宫内膜癌与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绝经状态、临床症状、有高血压病者存在差异有显着性(P均<0.05),在未生育、有糖尿病者及吸烟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中位数值分别为19.7 U/ml、109.0pmol/L,异常升高者分别占19.1%(61/319)、24.4%(40/170);Ⅱ型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中位数值分别为24.6 U/ml、136.0pmol/L,异常升高者分别占33.3%(18/54)、41.0%(16/37),两组进行比较分析,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的表达水平及异常升高患者比例均高于Ⅰ型,差异有显着性(P均<0.05)。3、348例术前及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289例子宫内膜样癌及42例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诊断同前,病理类型检查符合率95.1%,进行诊断性试验发现两种病理结果的Kappa值=0.803(P=0.046);术前诊断方式为宫腔镜联合诊刮的病理诊断符合率93.0%(173/186),高于单纯诊刮的符合率84.5%(158/187)(χ2=6.772;P=0.009)。4、Ⅰ型子宫内膜癌中早期(I+II期)患者288例(占90.8%),晚期(III+IV期)31例(占9.7%),Ⅱ型早期(I+II期)患者35例(占64.8%),晚期(III+IV期)19例(占35.2%),与Ⅰ型相比,Ⅱ型患者确诊时多晚期(χ2=25.804;P=0.000);组间比较,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大病灶(χ2=7.423;P=0.006),宫体深肌层浸润(χ2=10.300;P=0.001),脉管癌栓(χ2=19.509;P=0.000),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高(χ2=9.866;P=0.002),突变型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P均=0.000),ER及PR阳性表达率低(P均=0.000)。结论:1、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相比,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后女性,以“阴道排液、下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者多。2、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CA125、HE4表达水平均高于Ⅰ型,术前血清CA125、HE4异常升高患者较多。3、与全宫切除术后病理比较,术前诊刮病理类型检查一致性较高;与单纯诊刮相比,宫腔镜联合诊刮的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4、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相比,Ⅱ型子宫内膜癌诊断时多晚期、大病灶,伴宫体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较高,突变型p53、Ki-67阳性表达率高,ER、PR阳性表达率低。
刘娜[6](2020)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差异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2015年1月-201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病房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134例患者,分析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常见危险因素、合并子宫腺肌症、病理情况等,探求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差异,为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年龄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病房行手术治疗的1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危险因素、合并子宫腺肌症、术后病理资料统计,并分组比较分析,通过统计学处理。研究中提取的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并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表示并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40-60岁多见,集中于51-55岁,绝经后女性患者较多。2、未生育情况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有差异,年轻组未生育比率略高。3、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BMI>24kg/m2四种因素,合并糖尿病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有差异,但两两比较后无差异。4、阴道流血症状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无差异。5、超声检查、诊断性分段诊刮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比例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没有差异,术前Ca125阳性率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无差异。6、I型癌(子宫内膜样癌)为高发病理类型,II型癌在绝经前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有差异。术后病理分期1期居多,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无差异。术后病理分级,高分化在年轻组和绝经后组有差异。7、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腺肌症情况在年轻组、40岁-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中比较无差异。结论:1、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比例略少,随着年龄上升,患病比例逐渐增加,而60岁以后患病率又下降,多发病于绝经后女性。2、年轻患者未生育比率略高。3、不同年龄患者在合并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危险因素的比例略有不同,年轻患者的风险因素以超重和肥胖为主,绝经后患者各种危险因素均存在。其中BMI达到肥胖程度的比例不多,但BMI达到超重(BMI≥24kg/m2)比例多于肥胖患者比例,故推断BMI≥24kg/m2即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且超重情况可经自我调整得以改善,从而在预防子宫内膜癌方面降低发病风险。4、阴道流血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仍为主要临床症状,其它症状(如下腹痛、阴道排液等)多发于绝经后女性患者。5、超声检查联合诊断性分段诊刮术后,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重要作用。6、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术后以I型癌(子宫内膜样癌)为高发病理类型,II型癌在绝经后患者比例中较高。术后病理分期1期居多,高分化比例年轻患者居多。7、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子宫腺肌症占比例23.88%。子宫腺肌症作为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一种,可能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素,但仍需大量研究证明。
唐玉娇[7](2020)在《IMP2、PTEN、P53及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分析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88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IMP2、PTEN、P53及P16分别在E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E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EC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应用价值。最后探讨分析IMP2检测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EC患者术后癌灶组织石蜡标本88例。回顾分析这88例EC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IMP2、PTEN、P53及P16在其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记录分析数据资料。使用IBM 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患者发病年龄分布于35-86岁,平均发病年龄56.9±9.6岁,中位发病年龄56.5岁,年龄≥50岁者72例(81.82%)。子宫内膜样癌者69例(79.31%)。肌层浸润深度<1/2者56例(63.64%)。淋巴结有转移者8例(9.09%)。手术-病理分期Ⅰ-Ⅱ期者72例(81.82%)。2.IMP2在年龄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50岁组至年龄≥50岁组,IMP2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607,P<0.05)。IMP2在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IMP2在浆液性癌中均呈现强阳的表达模式。此外,IMP2在组织学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IMP2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595,P<0.001)。IMP2在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16在病理分型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在组织学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P16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602,P<0.001)。P16在肌层浸润深度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肌层浸润深度从<1/2组至≥1/2组,P16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397,P<0.05)。P16在年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P53在病理分型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浆液性癌中P53呈突变型着色染色结果占P53所有染色结果的比例(83.3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样癌中P53呈突变型着色的比例(17.40%)。P53在各组织学分级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53呈突变型着色染色结果占P53所有染色结果的比例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增高。P53在年龄、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PTEN在病理分型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组织学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PTEN表达的阳性强度呈上升趋势(Gamma=0.337,P<0.05)。PTEN在年龄、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各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IMP2与P16、PTEN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237(P<0.05);P16与PTEN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1(P<0.05)。7.IMP2检测结果与原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且经过Kappa一致性检验,可以认为IMP2诊断与原病理诊断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93,P<0.001)。IMP2对子宫内膜样癌的诊出率为97.10%,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2.90%。其对浆液性癌的诊出率为100%,误诊率为11.11%,漏诊率为0。结论:1.IMP2、P16、P53及PTEN在EC中的表达模式均与EC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相关,其中IMP2、P16及PTEN表达的阳性强度均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且P53呈突变型着色的染色结果占P53所有染色结果的比例也随着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EC的进展过程,对EC恶性程度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2.IMP2、P16与PTEN在E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他们可能在EC的进展过程中存在相关性。3.IMP2可能成为病理学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标记物,对鉴别此两型EC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纪婕[8](2020)在《二维阴道超声联合临床病史建立子宫内膜癌风险评分系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二维阴道超声联合临床病史建立评估子宫内膜癌风险的评分系统确定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界值,将该界值作为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方法:收集198例超声描述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患者,记录超声指标及临床病史,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确定入选变量,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对变量赋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约登指数,计算该评分系统最佳评分临界值并评价评分系统诊断效能。结果:对变量是否绝经、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否存在既往病史、内膜厚度、宫腔内容物、边界、多普勒血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上述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是否绝经、阴道出血、内膜厚度、边界、多普勒血流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变量OR值并结合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对各变量赋分,逐一计算总分并分良恶性组统计分值,良恶性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经二维阴道超声联合临床病史评估子宫内膜癌风险的评分系统,绘制R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最大为0.87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15-0.943,界值为5.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8%、94.0%。结论:经二维阴道超声联合临床病史建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风险评分系统对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价值。
王宏宇[9](2020)在《术中冰冻病理对诊断低危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指导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7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低危I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预后影响因素,评估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期为该类患者术中冰冻病理的应用和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低危IA期子宫内膜癌,且临床上仅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80例。其中失访3例,共纳入7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电话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复发生存信息,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通过对手术记录中肉眼描述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来评估二者对其分期诊断的符合率。其中肉眼判断选择肌层浸润深度指标,术中冰冻病理选择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以及病理类型等指标。以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来判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将筛选纳入患者所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影响该类患者预后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的相关因素。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预后分析及描绘生存曲线;采用Kappa检验与McNemar检验方法分别进行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48.8岁,中位年龄为49岁(30-71岁)。随访时间为36个月,随访期间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0.9%,3年生存率98.7%。对纳入的6个可能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年龄(p=0.043)、CA125(p=0.005)、病理类型(p=0.001)、肌层浸润深度(p<0.001)、组织学分级(p=0.001)、手术-病理分期(p<0.001)、低估组二次手术(p=0.028)为影响此类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经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其中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为影响此类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术中冰冻病理与常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9%(n=60),低估组和准确组分别为17(22.1%)和60(77.9%)例。手术-病理分期(p<0.001)、病理类型(p<0.001)、肌层浸润深度(p<0.001)、组织学分级(p<0.001)是术中冰冻病理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年龄(p=0.291)、CA125(p=0.058)对术中冰冻病理准确率无明显影响。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低估和诊断准确两组类患者比较,尽管对二次手术(p<0.001)和复发转移(p<0.001)有统计学差异,但对3年生存率(p=0.21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低危I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好,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较高,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有效获得低危IA期子宫内膜癌的初步诊断;2.在肌层浸润深度方面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优于术中肉眼判断,不建议术中只通过肉眼来判断肌层浸润深度;3.在组织学分级方面,术中冰冻病理在高分化组诊断符合率高于中分化组,对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中分化的患者应提高警惕,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4.年龄、CA125、肌层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手术-病理分期均是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5.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在组织学分级及病理类型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浆液性癌,应联合其他高危因素慎重诊断。
霍志平[10](2019)在《核磁(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83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旁受累、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探讨术前核磁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手术病理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病例83例,对本组患者术前核磁检查采用回顾性的分析,了解肿瘤的信号特点、宫旁受累、宫颈受累、肌层浸润深度及盆腹腔的淋巴结转移等,根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行术前核磁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相对比。同时回顾性分析该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诊治情况,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3(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盆腔核磁检查证实子宫体积增大者65例,体积大小正常者12例,体积萎缩者6例;子宫内膜厚度正常者11例,子宫内膜呈弥漫性增厚者42例,子宫内膜局灶性增厚或毛糙者30例;MRI提示无肌层侵犯者71例,浅肌层侵犯者9例,深肌层侵犯者3例;MRI提示宫旁转移2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5例。本组中有10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4例合并卵巢囊肿,5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1例伴子宫腺肌症。2.纳入研究的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核磁对子宫内膜癌的评估与病理检查结果、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以及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存在一致性。术前核磁检查在对Ⅰa期、Ⅰb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Ⅲc期、Ⅳ期进行评价的准确度分别为74.7%、72.29%、96.39%、97.59%、96.39%、97.59%、100%;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术前核磁诊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度69.88%,敏感度67.16%,特异度81.25%;术前核磁检查评价宫颈受累的准确度为96.39%,敏感度为50%,特异度为97.53%;核磁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度100%,敏感度100%,特异度100%。3.本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本研究83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于25-78岁,平均年龄(59.30±9.26)岁,其中63例(75.90%)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50-69岁;21例患者未绝经,占27.71%,62例患者已绝经,占72.29%;有生育史者72例,占86.75%;未生育者有11例,占13.25%;纳入研究的83例患者中,肥胖者36例,占43.37%;有合并症者63例(75.90%),其中单纯合并高血压者39人(46.99%),单纯合并糖尿病患者11人(13.25%),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3人(3.61%),其他合并症者10人(12.05%);无合并症者20人(24.10%);研究中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者71例(85.54%),阴道排液者8例(9.63%),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者4例(4.82%)。4.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66例为Ⅰ型子宫内膜癌,17例为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Ⅰ型患者平均年龄(56.4±9.2岁)低于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62.7±9.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4,P<0.05);Ⅰ型及Ⅱ型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421,P>0.05);两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其中术后病理分期中Ⅰ期59例(89.4%)、Ⅱ期2例(3.1%)、Ⅲ期4例(6.1%)、Ⅳ期1例(1.5%),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17例,其中Ⅰ期11例(64.7%)、Ⅱ期1例(5.9%)、Ⅲ期4例(23.5%),Ⅳ期1例(5.9%),Ⅱ型的晚期(ⅢⅣ期)患者的比例高于Ⅰ型患者(2分别为0.017、0.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子宫内膜癌的高发病年龄为50-64岁,部分患者尚未生育、未绝经,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异常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型子宫内膜癌,与I型子宫内膜癌,II型子宫内膜癌更易发生子宫外转移。2.盆腔核磁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在评估宫颈受累及宫旁转移方面较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因此应慎重评价核磁检查对患者宫旁受累情况的诊断。在临床中,MRI不能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的唯一评价方法,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联合评价。
二、232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趋势和确诊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2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趋势和确诊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1)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 |
1.2 子宫内膜癌的分型 |
1.3 子宫内膜癌发病影响因素 |
1.3.1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 |
1.3.2 与雌激素相关的其他因素 |
1.3.3 遗传因素 |
1.3.4 其他因素 |
1.4 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研究 |
1.5 凝血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研究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参考标准 |
2.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分析 |
3.2 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炎症、凝血指标比较 |
3.3 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特征分析 |
3.4 炎症、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
3.4.1 各指标与FIGO的关系 |
3.4.2 各指标与肌层浸润的关系 |
3.4.3 各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3.4.4 各指标与脉管浸润的关系 |
3.4.5 各指标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
3.4.6 各指标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
3.5 MLR与 FIGO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 NLR、MLR、FIB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7 MLR 对 FIGO 分期诊断效能评价分析 |
3.8 NLR、MLR、FIB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评价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炎症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
4.1.1 中性粒细胞与子宫内膜癌 |
4.1.2 单核细胞与子宫内膜癌 |
4.1.3 淋巴细胞与子宫内膜癌 |
4.1.4 NLR与子宫内膜癌 |
4.1.5 MLR与子宫内膜癌 |
4.2 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
4.2.1 APTT、PT、TT与子宫内膜癌 |
4.2.2 纤维蛋白原与子宫内膜癌 |
4.3 NLR、MLR、FIB联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MSI型子宫内膜癌免疫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患者分组 |
2 免疫组织化学指标 |
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
1.1 临床特征 |
1.2 病理特征 |
2 不同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
2.1 临床特征 |
2.2 病理特征 |
3 微卫星不稳定型子宫内膜癌的免疫微环境 |
3.1 CD4的表达情况 |
3.2 CD8的表达情况 |
3.3 CD163的表达情况 |
3.4 PD-1的表达情况 |
3.5 PD-L1的表达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及透明细胞癌临床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及辨证研究 |
1.中医古籍对EC的认识 |
2.现代中医对EC辨证分型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子宫内膜癌的分类与诊断概述 |
1.EC的分类方法 |
2.EC的诊断方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研究 |
1 资料收集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临床分型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数据录入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Ⅰ型和Ⅱ型EC临床特征 |
4.2 Ⅰ型和Ⅱ型EC中医证型 |
4.3 EC中医证型相关性 |
5 讨论 |
5.1 EC临床特征分析 |
5.2 中医证型分析 |
5.3 EC证型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2.1 不足 |
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EC的分型及高危因素 |
2.2 EC筛查的目标人群 |
2.3 EC筛查及诊断方法 |
2.3.1 血清CA125、HE4 |
2.3.2 超声检查 |
2.3.3 子宫内膜细胞学 |
2.3.4 螺旋CT、PET-CT及 MRI |
2.3.5 病理学检查 |
2.3.6 分子生物检测 |
2.4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来源 |
3.2 临床资料 |
3.3 临床病理参数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年龄 |
4.1.2 绝经状态和生育情况 |
4.1.3 合并代谢性疾病 |
4.1.4 乳腺癌、结直肠癌及吸烟史 |
4.1.5 临床症状 |
4.2 术前血清CA125、HE4 检测 |
4.3 术前与术后病理对比 |
4.4 病理资料 |
4.4.1 FIGO分期 |
4.4.2 肿瘤大小 |
4.4.3 肌层浸润深度 |
4.4.4 脉管浸润 |
4.4.5 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
4.4.6 ER、PR、突变型p53、Ki-67 阳性表达 |
4.5 治疗 |
第5章 讨论 |
5.1 临床特点 |
5.1.1 年龄 |
5.1.2 发病高危因素 |
5.1.3 临床症状 |
5.2 血清肿瘤标志物 |
5.3 术前与术后病理对比 |
5.4 病理特征 |
5.4.1 FIGO分期 |
5.4.2 病理高危因素 |
5.4.3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
5.4.4 免疫组化 |
5.5 治疗方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差异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2.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内膜癌病例分析中引发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IMP2、PTEN、P53及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标准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本处理 |
2.3.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3.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读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88例EC的临床病理特征 |
3.2 IMP2、PTEN、P53、P16在EC中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1 IMP2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2 P16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3 P53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2.4 PTEN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3 IMP2、P16及PTEN在 EC中表达的相关性 |
3.4 IMP2检测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
第4章 讨论 |
4.1 88例EC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 |
4.2 IMP2、PTEN、P53、P16在EC中的表达与E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分析及IMP2、P16、PTEN在EC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4.3 IMP2检测在鉴别子宫内膜样癌与浆液性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IMP2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二维阴道超声联合临床病史建立子宫内膜癌风险评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入选患者纳入标准 |
1.2 入选患者排除标准 |
1.3 病史采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超声仪器 |
2.2 经阴道二维灰阶超声检查 |
2.3 临床病史采集 |
2.4 选择入选变量 |
2.5 入选变量差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2.6 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评分界值 |
2.7 技术路线图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术中冰冻病理对诊断低危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指导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随访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患者生存结局和相关因素分析 |
1.1 患者临床特点 |
1.2 治疗及随访 |
1.3 患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和无复发生存分析 |
2.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 |
2.1 术中冰冻病理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 患者冰冻病理准确率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核磁(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83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核磁(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
1.1 研究方法 |
1.1.1 资料和方法 |
1.1.1.1 研究资料 |
1.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1.3 研究方法 |
1.1.1.4 诊断标准 |
1.1.1.5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核磁表现结果 |
1.2.2 术前核磁检查在评估手术病理分期中的作用 |
1.2.3 术前核磁检查在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中的作用 |
1.2.4 术前核磁检查在评估宫颈受累中的作用 |
1.2.5 术前核磁检查在评估宫旁转移中的作用 |
1.2.6 术前核磁检查在评估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
1.3 讨论 |
1.3.1 核磁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
1.3.2 核磁检查在术前子宫内膜癌评估中的局限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二、83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2.1 一般资料 |
2.1.2.2 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病例分期标准 |
2.1.2.3 统计分析分组方法 |
2.1.2.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般资料 |
2.2.1.1 发病年龄 |
2.2.1.2 月经及生育史 |
2.2.1.3 肥胖及并发症情况 |
2.2.1.4 临床表现 |
2.3 病理资料 |
2.3.1 83例子宫内膜癌统计学描述 |
2.3.2 不同年龄组中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比较 |
2.3.3 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
2.4 讨论 |
2.4.1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及临床特征 |
2.4.2 I型及II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232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趋势和确诊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 [1]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 史巧瑞. 兰州大学, 2021(12)
- [2]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MSI型子宫内膜癌免疫特征的研究[D]. 刘伟. 青岛大学, 2020(01)
- [3]子宫内膜浆液性癌及透明细胞癌临床及预后分析[D]. 张梦凡. 郑州大学, 2020(02)
- [4]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差异性研究[D]. 陈慧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 刘东珍.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差异相关性分析[D]. 刘娜.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7]IMP2、PTEN、P53及P1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唐玉娇. 青海大学, 2020(02)
- [8]二维阴道超声联合临床病史建立子宫内膜癌风险评分系统[D]. 纪婕.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术中冰冻病理对诊断低危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指导价值分析[D]. 王宏宇. 山东大学, 2020(11)
- [10]核磁(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83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D]. 霍志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