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护性耕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机,玉米,技术,半山,铁岭,肥力,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博州记者站,张新燕,谢晓研[1](2019)在《博乐探路农田保护性耕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保护性耕作不用铺地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和残茬保留在地表,不翻耕,以保持土地墒情。这不仅能抵御干旱,缓解和减少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次数,还能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解决土地的白色污染问题,是农业生产机械化耕作由利用改造自然到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革命性变革。此项(本文来源于《新疆日报(汉)》期刊2019-12-30)
肖琴,徐炜,杨淑君,白本文,朱开才[2](2019)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耕作是影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合理耕作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及防除田间杂草等,相反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土壤侵蚀和使土壤有机质、肥力流失并中断土壤水分等。目前,农业生产中最重视且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产生有利影响,进而有益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减缓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保护性耕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土壤的影响,为找到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35期)
常安江,王冬梅,李艳惠[3](2019)在《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保护性耕作,加强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修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指出生态环境恶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与意义,强调开展保护性耕作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农机使用与维修》期刊2019年12期)
王集宏,罗平[4](2019)在《山区半山区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绿色、生态、环保现代化农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农耕制度模式,正积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促进农业绿色、生态、环保及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总结山区半山区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方法应用、实现路径及机具配备环节上进行了应用策略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农机使用与维修》期刊2019年12期)
刘伟[5](2019)在《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多种现代化机械设备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以往采用的农业机械技术,整体的耕作强度比较大,对土地资源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而农机技术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压力,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对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要加强对该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实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落实。(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12期)
勾丽云,闫洪敏,王飞扬,杨柏凤[6](2019)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玉米高产增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耕作方式,是以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为依托,运用保水保肥、机械植保、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耕作制度。吉林省在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保护性耕作农机设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和土壤肥力不断改善,为吉林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23期)
张允强,姜义双[7](2019)在《辽宁铁岭 保护性耕作黑土地》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秋收过后,在辽宁铁岭农村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一辆辆大型拖拉机正忙于深耕作业,将留在地里的秸秆还田。地处“黄金玉米带”的铁岭有耕地面积58万公顷。多年来,在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土地不堪重负,土壤肥力、抗旱能力明显下降,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为解决(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2-05)
杨庆春,孙冬梅[8](2019)在《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作为重要的大田作物,在有效的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玉米保护性耕作能力,通过引入有效的技术措施,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提高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平,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本文对其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不断提高玉米产量,从而保证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22期)
王玉芹[9](2019)在《宽甸县保护性耕作作业技术规范试验示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宽甸县农机技术推广站根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制定的《保护性耕作作业技术规范》编写实施方案的要求,参加该项目工作的调研及试验验证工作。推荐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百姓联盟玉米种植家庭农场为试验验证点,组织单位技术人员制定本县试验验证方案,组织、协调省站与试验验证点结合农时开展验证工作。(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2期)
夏增玉[10](2019)在《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玉米产业在我国农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构建现代化的农作物种植体系,从而促进玉米种植业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32期)
保护性耕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耕作是影响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合理耕作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以及防除田间杂草等,相反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土壤侵蚀和使土壤有机质、肥力流失并中断土壤水分等。目前,农业生产中最重视且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产生有利影响,进而有益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减缓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保护性耕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土壤的影响,为找到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护性耕作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博州记者站,张新燕,谢晓研.博乐探路农田保护性耕作[N].新疆日报(汉).2019
[2].肖琴,徐炜,杨淑君,白本文,朱开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影响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2019
[3].常安江,王冬梅,李艳惠.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
[4].王集宏,罗平.山区半山区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
[5].刘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探究[J].河北农机.2019
[6].勾丽云,闫洪敏,王飞扬,杨柏凤.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玉米高产增收[J].吉林农业.2019
[7].张允强,姜义双.辽宁铁岭保护性耕作黑土地[N].经济日报.2019
[8].杨庆春,孙冬梅.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J].吉林农业.2019
[9].王玉芹.宽甸县保护性耕作作业技术规范试验示范[J].农家参谋.2019
[10].夏增玉.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