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损伤22例的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损伤22例的手术治疗

一、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治疗22例(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和[1](2020)在《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分析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采用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评估内镜技术处理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01至2018.12年4年内,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内镜处理的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病例临床资料对各种类型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干预措施、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术后进食时间、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内镜干预次数、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88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消化道吻合口狭窄43例;消化道吻合口梗阻22例;吻合口瘘23例。吻合口狭窄内镜成功治疗36例,7例失败,5例出现短期并发症。吻合口梗阻内镜成功治疗18例,4例中转手术治疗。吻合口瘘内镜成功治疗21例,2例手术,1例直肠阴道瘘患者使用endo-sponge持续负压吸引,3例术后出现短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梗阻、瘘的患者经内镜治疗3天后,白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比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消化道狭窄患者随访中,4例需要再次内镜干预;3例再次行手术干预,2例长期扩肛维持。消化道梗阻患者中,有1例出现支架移位予以支架取出,内镜检查提示吻合口通畅;吻合口瘘随访:1例复发,再次内镜下干预;3例手术干预处理。结论:内镜处理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治疗是一项微创、安全、有效、低风险、恢复快、可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

罗忠仁[2](2020)在《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 Biliary Duct Injuries,IBD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胆囊切除术后发现的胆道损伤,不仅会给病人带来严重伤害,且治疗费用巨大,对医生而言损伤后的治疗也十分棘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于1960年开始应于临床,近年来随着ERCP设备的完善及技术的娴熟发展,ERCP以其更小的创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各类胆道损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使大多数胆道损伤的患者避免再次开腹手术。本篇文章为探讨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IBDI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22名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且在我院接受通过ERCP治疗的临床病例。采用SPSS 22.0版本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术前术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等逐一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配对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探究治疗效果。结果:1.患者年龄中位数58岁,最高为74岁,最年轻为35岁;男性稍多,占59.09%,而女性占40.91%;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10天,住院时间最短为5天,最长为28天。2.治疗前所有患者的总胆红素平均为85.23±130.686 umol/L,而接受ERCP治疗后术后第1日平均值下降至24.80±27.474 umol/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肝功能检测而言,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平均值为225.455±168.608U/L,经过治疗后平均值下降至64.091±16.218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术前平均值为170.409±132.461U/L,经过治疗后术后AST平均值降低至45.182±29.187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谷氨酰基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T)平均值由373.145±308.931 U/L降至189.136±192.455 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患者经过ERCP治疗后术后第1日总胆红素、ALT、AST及?-GT指标均呈显着性下降趋势。3.按照Stewart-way分型,I类损伤有15例,Ⅱ类损伤有6例,Ⅳ类损伤类型有1例。其中仅IV类损伤患者因胆总管变异导致异常狭窄,无法进入导丝,遂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后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暂时缓解胆道压力,待局部炎症恢复,择期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进一步治疗,其余患者均经ERCP治疗后治愈,治疗时间为1-12个月,其中11例患者因需要拔除胆道内支架治疗2次,1例患者因更换胆道内支架管共治疗3次。本组患者中4例术后出现血淀粉酶一过性增高,2-3天后恢复正常,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5例胆漏患者中除ERCP治疗未成功的IV型患者之外均完全治愈。21例经ERCP治愈的患者除1例患者失联,其余患者随访均未发现反复发热、黄疸、腹痛等胆道感染症状,也无胆管狭窄症状。结论:1.IBDI一旦发生,术中乃至术后都应及时诊断并分型,尽早制定治疗方案。2.ERCP可用于术中未及时诊断的IBDI的管理,有助于胆管损伤区域的定位,提供更准确的解剖信息,诊断同时配合治疗,对于Stewart-way I型、II型避免外科手术干预。3.在Stewart-way损伤标准下,通过22例病例总结,对I型、II型患者,建议尽早行ERCP治疗,III型、IV型患者治愈仍需要行外科手术干预。

穆培磊[3](2020)在《ENGBD与PTGBD对胆囊切除高风险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比较》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一线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有较高手术风险,恰当的胆囊引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传统的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具有显着优势,同时内镜下经乳头胆囊支架引流术、超声内镜引导下鼻胆囊管引流术和超声内镜引导下塑料或金属支架置入术也可作为引流方法。最近,技术先进的医疗中心也将内镜下经乳头鼻胆囊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gallbladder Drainage,ENGBD)应用于亟需胆囊减压的患者,然而目前缺乏ENGBD与PTGBD直接比较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该研究旨在比较ENGBD与PTGBD对早期胆囊切除高风险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影响,评估ENGBD在临床诊疗中的技术成熟性、临床有效性和治疗安全性,为完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引流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试验为单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招募胆囊切除高风险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前瞻性收集诊疗资料,以ENGBD为试验组、PTGBD为对照组,分析两种减压方式在围胆囊引流期和围胆囊切除期的临床效果指标。研究结果: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特需外科共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61人,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收集ENGBD组和PTGBD组22例临床患者的资料,两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引流期腹部疼痛评分的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比较、组和时间点的相互作用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ENGBD组围引流期腹部疼痛评分低于PTGBD组,每组不同时间点的腹部疼痛评分存在差异,ENGBD组腹部疼痛评分随时间的变化不同于对照组。胆囊区压痛评分以及引流管相关疼痛评分的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比较、组和时间点的相互作用亦存在统计学差异,另外ENGBD组的引流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镇痛干预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围引流期指标如技术成功率、临床缓解率、引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引流住院时间、引流至胆囊切除期间的复发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2名患者均于引流后2-3月再次入我科行胆囊切除治疗,PTGBD组胆囊切除术的出血量、引流管放置例数及胆囊病理评级均明显高于ENGBD组(P<0.05);围切除期的其他指标如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分离困难率、胆囊完整切除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率等方面无明确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ENGBD对于需要胆囊引流的急性胆囊炎高危患者来说是一种合适的补充治疗方案,引流期间的疼痛明显低于传统的PTGBD。ENGBD与PTGBD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且ENGBD在胆囊切除过程中的出血量、腹腔引流放置、胆囊病理分级等方面具有优势。相对于PTGBD,ENGBD存在引流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等问题。

何敏,许鑫森,陈炜,王伟,杨林华,花荣,孙勇伟,李可为,王坚[4](2019)在《胆胰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总结胆胰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2例胆胰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66岁,年龄范围为33~82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手术探查。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选择具体手术方式。未行手术探查者及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阴性者进行随访。观察指标:(1)手术探查情况。(2)临床症状及术前检查与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的相关性。(3)手术治疗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患者了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检查阳性、无黄疸、实验室检查正常或有轻度异常者,每个月复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和B超,每3个月复查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MRI),出现总胆红素(TBil)或肿瘤标志物进行性升高,及时行手术探查。影像学检查阴性、有黄疸、CA19-9轻度升高者,密切随访,每月复查TBil和CA19-9,若TBil和CA19-9进行性升高,改为手术探查。影像学检查阴性、无症状、实验室检查阴性者,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和B超,每半年复查增强CT和MRI,随访1年无异常,第2年起每半年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标示,采用R×C列表的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手术探查情况:22例患者中,行手术探查11例,随访11例。11例行手术探查患者中,4例占位性病变阳性(包括假阴性1例),7例占位性病变阴性。(2)临床症状及术前检查与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的相关性。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与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的相关性:黄疸与胆胰管扩张患者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显着相关(P<0.05),TBil升高、DBil升高与胆胰管扩张患者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显着相关(χ2=0,0,P<0.05),灵敏度均为75.0%,特异度均为100.0%。②影像学检查与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的相关性:CT、MRI、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超声内镜、PET-CT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与胆胰管扩张患者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无显着相关(χ2=0,0.77,0,0,1.00,0,0,0,0,P>0.05)。PET-CT单项检查与胆胰管扩张患者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无显着相关(P>0.05)。③影像学检查联合实验室检查与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的相关性:影像学检查阳性+TBil升高+CA19-9升高与胆胰管扩张患者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显着相关(P<0.05),灵敏度为50.0%,特异度为100.0%。④术前胆管和胰管直径与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阳性的相关性:22例患者中,手术探查阳性患者术前胆管直径和胰管直径分别为(13.8±4.3)mm和(4.6±1.5)mm,手术探查阴性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3.0±2.8)mm和(3.5±0.5)mm,随访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6±2.4)mm和(3.2±0.4)mm,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0.36,P>0.05)。(3)手术治疗情况:11例行手术探查患者中,9例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探查,其中4例术中探查发现胆胰肠结合部占位性病变(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5例手术探查占位性病变阴性患者行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术(1例患者术后1个月T管无法夹管,造影显示胆管下端不通畅,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证实为胰头癌)。2例患者不符合探查流程,在无术中病理学检查前提下仅凭术前影像学表现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显示为壶腹部慢性炎症与慢性胰腺炎。(4)随访情况: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11例行手术探查患者术后胃瘫2例,胆汁漏1例,伤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手术探查阳性行手术治疗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5例手术探查阴性行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术患者中,1例3个月后被证实为胰头癌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术后2个月行T管造影示胆管远端通畅后均顺利拔除T管,随访期间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无阳性发现。2例慢性炎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均无阳性发现。11例未行手术探查的随访患者中,10例有腹痛症状,随访期间3例仍有轻微腹痛,7例症状消失。11例患者随访期间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结论 影像学检查阳性+黄疸升高+CA19-9升高是胆胰管扩张施行手术探查的绝对指征,不符合此指征患者可行密切随访,术中未明确病理学检查为肿瘤,应终止手术转入随访,反对盲目行胆肠吻合术或胆道支架置入术。

李培峰[5](2019)在《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可以从良性至恶性。GIST肿瘤危险度评估多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核分裂象计数以及肿瘤是否破裂,良恶性GIST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仍不明确。大多数恶性GIST表现为多结节或单个结节内均一的高级别病理组织形态,但有少数病例表现为结节内高低级别组织形态共存或多结节病变中部分结节为高级别部分为低级别。因而,恶性GIST是初始发生即为恶性,还是由已存在的低侵袭性肿瘤进展而来还存在争议。目前,已有基于不同个体的基因突变检测和基因表达分析显示高危GIST较低危肿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但多病例同一患者原发性低级别GIST向高级别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拟首先从组织学水平阐述GIST原发性高级别转化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改变,进而在分子水平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检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的差异性基因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GIST准确预后分级提供新的依据,有望阐述部分恶性GIST发生机制,为恶性GIST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本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比较高低级别共存GIST肿瘤中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差异及免疫组化表达差异;2.比较GIST高级别较低级别成分差异性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的功能,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GIST高级别转化的可能分子机制;3.分析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中MYC拷贝数变异,检测多量GIST样本中MYC基因拷贝数变异,探讨MYC拷贝数变异促进GIST高级别进展的分子机制;4.细胞功能实验检测MGA在GIST细胞增殖中的功能,并初步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5.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和p16INK4A在GIST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功能。【方法】本研究采用了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主要列举如下:1.回顾性分析22例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种成分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并随访患者预后;2.10对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样本行全外显子测序,比较高级别GIST较配对低级别肿瘤差异性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3.Sanger测序验证高级别较低级别差异性肿瘤驱动基因突变;FISH验证基因拷贝数变异,并用于大样本检测目的基因拷贝数变异;4.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IST细胞系中MGA、MAX、MYC、p16INK4A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5.应用sh RNA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MGA低表达GIST细胞系;6.利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IST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能力;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ST肿瘤中Cyclin D1和p16INK4A表达。【结果】1.22例高低级别肿瘤成分共存的GIST患者术前均未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多发生于小肠(16例)和胃(5例),直径均≥4 cm,9例表现为多灶性病变,6例发生转移,1例术后半年复发,4例术后4年内死亡。低级别肿瘤成分细胞密度低,细胞呈梭形,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少见,12个/50高倍视野(HPF);高级别成分细胞排列紧密,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690个/50 HPF。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CD34表达明显减少,两种成分Ki-67增殖指数有明显差异。2.与人参考基因组GRCh37/hg19比对,20例样本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共检测到247个肿瘤驱动基因的802个位点突变;其中193个(78.14%)突变基因同时发生在GIST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中,另外,30个(12.15%)突变基因只出现在高级别肿瘤,24个(9.71%)突变基因仅出现在低级别肿瘤。3.10对GIST肿瘤样本的全外显子测序中,每例患者肿瘤高低级别成分均具有相同的KIT基因突变。4.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30个肿瘤驱动基因的35个突变仅发生在GIST高级别成分;Sanger测序证实9个基因的突变仅发生在高级别肿瘤,包括MGA、SDHA、ARID1A、LATS2、MAX、SETD2、RB1、RPS6KB2和PIK3CA,其中MGA突变在2个病例中被检测到。KEGG pathway分析提示这些差异性突变的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抑制和染色体重塑等相关的通路。5.比对c Bio Portal数据库,RB1、MAX、SETD2、SDHA、ARID1A、MGA和PIK3CA均为可重复性突变,前6个均为GIST前20位常见突变基因;基因LATS2和RPS6KB2突变首次在GIST中报道。6.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拷贝数分析发现3例患者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基因拷贝数增加;FISH证实1例患者高级别肿瘤MYC拷贝数扩增,另外2例高低级别成分均为8号染色体多体伴有MYC拷贝数增加。7.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MGA sh RNA慢病毒感染GIST细胞系较正常和阴性对照细胞系p16INK4A表达降低,Cyclin D1表达升高,MAX和MYC表达无明显差异;MGA sh RNA稳定感染GIST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8.p16INK4A在高级别GIST肿瘤组织表达减少,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Ki-67增殖指数、肿瘤危险度分级以及肿瘤最大直径呈负相关;Cyclin D1在高级别肿瘤组织高表达,其表达与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最大直径呈正相关。9.130例GIST样本中50.77%的样本发生MYC基因低拷贝数增加;高低级别共存GIST中高级别成分较低级别成分MYC拷贝数增加明显,单纯性病例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发生率增高;高低级别共存GIST低级别肿瘤MYC拷贝数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性低级别肿瘤;在单纯性高级别或低级别GIST,MYC拷贝数增加与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与p16INK4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1.高级别和低级别成分共存的GIST肿瘤多发生在小肠,易发生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与低级别肿瘤成分相比,高级别肿瘤细胞密度高,呈短梭形或上皮样,异型性明显,可见坏死,核分裂象更多见,Ki-67增殖指数增高,CD34表达降低。2.全外显子测序数据显示高低级别共存GIST病例中两种成分的基因突变多数相同,包括KIT突变,提示两者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细胞,随着肿瘤生长发生一些差异性的突变,从而形成了高级别和低级别肿瘤的异质性。3.仅发生在高级别GIST的差异性突变可能是肿瘤进展中的原发性分子事件。GIST肿瘤进展可能是多个基因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进而导致GIST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化。4.MGA/MAX/MYC网络可能在GIST肿瘤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GA表达下调促进GIST细胞生长和细胞克隆形成,可能是通过p16INK4A/CDK4/Cyclin D1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实现。5.MYC拷贝数增加在GIST是一种常见的基因改变,可能在肿瘤早期即发生;伴有MYC拷贝数增加的低级别肿瘤更可能进展为高级别,MYC拷贝数增加的GIST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16INK4A调控细胞周期实现的。6.p16INK4A表达减少和Cyclin D1表达增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导致GIST由低级别肿瘤向高级别肿瘤进展。总之,高级别和低级别GIST具有较为显着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差异,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可能是多种基因通过不同通路分别或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突变、MYC基因拷贝数增加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改变在GIST肿瘤原发性进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李进军[6](2016)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肠吻合口瘘、胆肠吻合口瘘、胆管炎等共计二十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PD术后重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为今后临床施行PD时提供技术决策的依据,能够对今后临床术前准备及术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999年12月至2015年1月49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选择患者年龄、性别、胆道手术史、腹腔手术史等48项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观察因素,以手术后12天内是否发生胃肠吻合口瘘、胆肠吻合口瘘等20种并发症为因变量,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对于有统计意义的变量再引入二分类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1.术中是否输注血浆是PD术后胃肠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2.胆总管直径较小是PD术后胆肠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患者既往有肝硬化病史及胰管未引流是PD术后胆管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术中未输血浆是PD术后肺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是PD术后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术前ASA评分较高、高血压病史、男性是PD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术前减黄(术前行胆道外引流)者、术后ALB较低、术后CHE较低、术后PT%较高、术后PT较长、胰管支撑管长度较长、胰管直径较小、诊断为胆管癌是PD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8.术后CHE较低、男性是PD术后肝脓肿发生的危险因素。9.无观察因素是PD术后肝衰发生的危险因素。10.未进行术前减黄、术前TBIL较高是PD术后呼衰发生的危险因素。11.患者既往有胆管手术史、术前减黄(胆道外引流)、术前CHE较低、术后应用激素、术后ALB较低、术后CHE较低、术后PT延长均是PD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12.男性、术中失血较多、术中输血均是PD术后肾衰发生的危险因素。13.无观察因素是PD术后胃肠吻合口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14.年龄、术后应用生长抑素是PD术后胃瘫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5.女性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是PD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16.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及术后CHE较低是PD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7.患者有糖尿病是PD术后心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8.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诊断为胆管癌是PD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19.无观察因素是PD术后胰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0.患者有肝硬化病史、术前总胆红素较高是PD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风险仍然较高,感染、胃瘫、胰瘘、胆瘘及出血仍然是PD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前注意患者的营养等一般状况、化验指标,术中注意胰肠吻合方式、各种吻合口的处理,术后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助于减少PD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孙士锦,王韬,李英才,谭浩,张连阳[7](2013)在《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确诊9例(40.91%),术中确诊13例(59.09%);经均手术治愈;发生并发症6例(27.27%),其中十二指肠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和适当手术是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预防性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赵继辉,尹华军,张兴徳[8](2012)在《十二指肠损伤24例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4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2例,治愈率(92%);术后并发症8例(33%),死亡2倒(9%)。结论十二指肠损伤位置特殊,生理特性复杂,应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以最少的并发症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杨永健,方林[9](2011)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6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2例,治愈率84.6%;术后并发症6例(27.2%),死亡4例(15.4%)。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陈方慧,陈辉兵,周悦婷,郭智东,许国根[10](2011)在《多发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分析》文中指出多发伤通常是指一个致伤因素所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至少有一个部位的损伤是致命的。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增加,多发伤患者也逐渐增多,十二指肠位置深且隐蔽,多发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时病情均较严重,致使临床诊断和治疗都较困难,容易造成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2例多发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治疗2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治疗2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综述 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式选择及安全性分析:系统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阶段成果
致谢

(2)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2.1 医源性胆道损伤分类
        2.2 胆管损伤及诊断
        2.3 ERCP手术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2.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经ERCP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
    3.IBDI患者经ERCP治疗效果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3)ENGBD与PTGBD对胆囊切除高风险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1.2 胆囊引流在不适宜胆囊切除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与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干预措施
        2.3.1 PTGBD组干预措施
        2.3.2 ENGBD组干预措施
    2.4 主要手术器械及药物
        2.4.1 主要手术器械
        2.4.2 操作主要用药
    2.5 评价的结局
        2.5.1 首要观察指标及定义
        2.5.2 次要观察指标及定义
    2.6 实验标准化管理与信息采集
    2.7 样本量估计、随机化和盲法
        2.7.1 样本量估计
        2.7.2 随机化
        2.7.3 盲法
    2.8 质量控制
    2.9 伦理及注册
    2.1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受试者纳入情况
    3.2 实验组及对照组基线数据比较
    3.3 实验组及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3.4 实验组及对照组次要观察指标比较
        3.4.1 实验组及对照组围引流期相关指标比较
        3.4.2 实验组及对照组围胆囊切除期相关指标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主要观察指标
    4.2 次要观察指标
        4.2.1 围胆囊引流期指标
        4.2.2 围胆囊切除期指标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NOTES管理急性胆囊炎的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临床病理特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高低级别共存GIST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MGA和 MYC可能通过细胞周期调控促进GIST原发性进展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内容
    1.1 对象和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手术方法
        1.1.3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胃肠吻合口瘘
        1.2.2 胆肠吻合口瘘
        1.2.3 胆管炎
        1.2.4 肺感染
        1.2.5 肺栓塞
        1.2.6 腹腔出血
        1.2.7 腹腔感染
        1.2.8 肝脓肿
        1.2.9 肝功能衰竭
        1.2.10 呼吸衰竭
        1.2.11 伤口感染
        1.2.12 肾功能衰竭
        1.2.13 胃肠吻合口梗阻
        1.2.14 胃瘫综合征
        1.2.15 下肢静脉血栓
        1.2.16 消化道出血
        1.2.17 心脏衰竭
        1.2.18 胰肠吻合口瘘
        1.2.19 术后胰腺炎
        1.2.20 应激性溃疡
    1.3 讨论
        1.3.1 胃肠吻合口瘘
        1.3.2 胆肠吻合口瘘
        1.3.3 胆管炎
        1.3.4 肺感染
        1.3.5 肺栓塞
        1.3.6 腹腔出血
        1.3.7 腹腔感染
        1.3.8 肝脓肿
        1.3.9 肝功能衰竭
        1.3.10 呼吸衰竭
        1.3.11 伤口感染
        1.3.12 肾功能衰竭
        1.3.13 胃肠吻合口梗阻
        1.3.14 胃瘫综合征
        1.3.15 下肢静脉血栓
        1.3.16 消化道出血
        1.3.17 心脏衰竭
        1.3.18 胰肠吻合口瘘
        1.3.19 术后胰腺炎
        1.3.20 应激性溃疡
        1.3.21 另附说明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7)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十二指肠损伤24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
    1.3 手术方式:
2 结 果
3 讨 论
    3.1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
    3.2 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

(9)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诊断
    1.4 手术方式
2 结果
3 讨论
    2.1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
    2.2 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
4 结论

(10)多发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损伤部位及治疗方式
2 结果
3 讨论
    3.1 早期诊断
    3.2 保守治疗
    3.3 手术治疗
    3.4 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

四、十二指肠损伤外科治疗2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道吻合口并发症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D]. 邓胜和.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临床病例分析[D]. 罗忠仁.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3]ENGBD与PTGBD对胆囊切除高风险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比较[D]. 穆培磊. 兰州大学, 2020(01)
  • [4]胆胰管扩张的诊断与治疗[J]. 何敏,许鑫森,陈炜,王伟,杨林华,花荣,孙勇伟,李可为,王坚.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12)
  • [5]胃肠道间质瘤原发性高级别转化分子机制研究[D]. 李培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6]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D]. 李进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7]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分析[J]. 孙士锦,王韬,李英才,谭浩,张连阳.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07)
  • [8]十二指肠损伤24例诊治体会[J]. 赵继辉,尹华军,张兴徳. 四川医学, 2012(05)
  • [9]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J]. 杨永健,方林. 西部医学, 2011(09)
  • [10]多发伤合并十二指肠损伤22例诊治分析[J]. 陈方慧,陈辉兵,周悦婷,郭智东,许国根.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1(01)

标签:;  ;  ;  ;  ;  

十二指肠损伤22例的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