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群(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135-01
摘要:“采薇”典故源于商朝末年著名伯夷和叔齐的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采薇”典故典形颇多,常见的有“采薇士”、“首阳薇”、“孤竹采薇”、“首阳采薇”、“首阳蕨”、“西山食薇”、“西山薇蕨”、“首阳饿”、“孤竹之二子”等。“采薇”典故被后世引用颇多,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并且使用形式灵活。“采薇”典故内涵丰富,除了忠君爱国、坚贞不屈、清明廉洁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其现实意义亦十分的丰富。
关键词:“采薇”变体形式使用情况内涵现实意义
道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中华民族的道德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在民族血脉里永远流淌,维系着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伯夷、叔齐作为百世之师、万世之标准,东方道德的重要源泉之一,他们的道德精神的典范、示范和教化作用是永恒的。伯夷、叔齐的故事很简单,主要集中在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里,其传记部分连同标点符号总计276个字。可就是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奠定了伯夷、叔齐在中国历史上在若干方面的独特地位和始祖地位,特别是这故事所体现出的道德精神,所容纳的道德内涵,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全部内容。
如今党中央积极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本文就采取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全面深入地研究探讨伯夷、叔齐道德精神的全部内涵和实质,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采薇”典故溯源
(采薇)CaiWei
(典源)《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222~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二、“采薇”典故释义
本典故首先写的伯夷、叔齐“让国”。其父孤竹君欲立叔齐为君,父卒后,叔齐让于兄长伯夷。伯夷以父命难违逃走,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于是国人乃立孤竹君的第二子为君。这种“让国”之举一直为古人所颂扬,认为伯夷、叔齐是仁人。
其次,文章写伯夷、叔齐“奔义”。他们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招贤纳士,便去投奔他。但西伯姬昌已死,周武王载着父亲的灵牌,起兵东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不孝(亡父未葬就出兵)、不仁(以臣伐君)之举,便勒马劝阻,未果。
最后,文章写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周武王平定殷纣王之后,天下诸侯归之。但伯夷、叔齐感到羞耻而不食周粟,以野菜充饥,直到饿死于首阳山。这则“采薇”典故内涵丰富,除了忠君爱国、坚贞不屈、清明廉洁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后来经常用此典故来表达归隐和亡国之意。
三、“采薇”变体形式考察
“采薇”典故形成之初,在各个朝代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
观上世之清晖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
随着语言及文学体裁的发展,“采薇”典故的使用日渐增多,使用频率远多于南北朝时期,并出现了“采薇士”、“孤竹采薇”、“首阳采薇”等变体形式。
河南郡境界簿曰:城东北十里首阳山,上有首阳祠一所。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沈约曰:夷齐尚不食周粟,况取之以不义者乎?
故商亡而首阳采薇之歌不亡则商亦不亡;汉亡而武侯出师之表不亡则汉亦不亡;宋亡而零丁、正气诸篇什不亡则宋亦不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应用,“采薇”典故被后世引用颇多,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并且使用形式灵活。常见的有“首阳薇”、“孤竹采薇”、“首阳采薇”、“首阳蕨”、“西山食薇”、“西山薇蕨”、“首阳饿”、“孤竹之二子”等。
呜呼磻溪之老、一出兴周、□山之老、一出安刘、然于功名之际、未能全善尽美而无尤、故以臣伐君、见议于孤竹之二子、而以子制父、或以议夫留侯、是故进取不如退修。[5]
吾侪亦何心,甘味乐死祸。
贪夫五鼎烹,志士首阳饿;
四、“采薇”历代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对从汉藉全文检索系统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采薇”从句法结构来看,或做主语,或做谓语,或做宾语,或做介宾短语的一部分,或做定语,一般不做状语。这里各举一例说明:
独当忧秦吴耳。一作蜂蚁。惊女采薇,鹿何祐?[6](谓语)
河南郡境界簿曰:城东北十里首阳山,上有首阳祠一所。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定语)
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宾语)
采薇高歌,慨想黄虞。贞风凌俗,爰感懦夫。(主语)
五、“采薇”典故内涵解析
(一)耻食周粟、清白守节。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的两个追求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者,在王权和理想之间,他们舍弃了前者。先是放着高高在上的王位不坐,推来让去,后来又因为坚守道德,带着无限的困惑、怅惘和抱怨,饿死在首阳山。成语“不食周粟”,也作“耻食周粟”就是出自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本指伯夷、叔齐在商朝灭亡之后不吃周朝的粮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清白守节、有骨气。出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齐之耻,在于他们把道德视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是非的标准,把道德作为至高无上的立身行事的准则,把道德作为至高无上的人生价值的目标。伯夷、叔齐“耻食周粟”的道德操守和道德品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高尚气节的象征。在“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的影响下,催生出南宋文学家谢枋得以及闻一多、朱自清、梅兰芳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
(二)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司马迁因为末世争权夺利,而只有伯夷、叔齐却趋向仁义,互让国位,双双饿死,天下称赞他们的美德,所以作《伯夷列传》第一,把伯夷叔齐作为七十列传之首。伯夷、叔齐之所以会逊让国位是因为叔齐以天伦为重,觉得伯夷是兄长,按君主世袭之理,嫡子为长。长幼有序,兄终弟及。兄长死后,弟弟才能继位,兄长理应为君。于是,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以父命为尊,认为父命不能违,叔齐理应为君。于是,让位于弟弟叔齐。伯夷、叔齐不是据理力争,而是以礼相让。伯夷见让之不成,便逃离孤竹。叔齐见却之不去,也离国而逃。在君主世袭制历经千年之久,久沿成习的商朝末期,伯夷、叔齐的让国之举,令人难以置信、简直不可思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兄弟互让国位,恐怕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是崇尚礼让的国家,孔融让梨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伯夷、叔齐让国是值得大力弘扬宣传的。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目标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在本人看来伯夷、叔齐是天下的通士,也就是通达事理、有远见的明智之人。伯夷叔齐的叩谏之辞,以暴易暴之歌,体现的是伯夷叔齐独具只眼的卓识远见,是伯夷、叔齐对于人类社会的先见之明。智的实质就是是明白仁、义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伯夷以父命之仁为尊,叔齐以从兄之义为尊,伯夷、叔齐以超凡入圣的让国之举,真正做到了仁之实、义之实、智之实。伯夷、叔齐可谓是非分明的明辨是非之人。伯夷、叔齐的是非观,就是道德的是非观,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尊重道德的本意,遵守道德的要求,把践行道德作为根本归依。伯夷、叔齐不以常人的是非为是非,唯以道德的是非为是非,不以常人之所为而为之,唯以道德所应为而为之,这样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的坚贞、坚定和执着,正是“智者不惑”的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可谓睿智之人。智者必勇,勇者无惧。伯夷、叔齐自愿放弃国位,体现的是仁义礼让之大勇;不惜生命,军前叩马,体现的是一种刚毅果敢之大勇;耻食周粟,甘饿首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体现的是为道德理想献身的铮铮傲骨之大勇。睿智刚勇,成就了伯夷、叔齐无怨无悔的道德人生。
六、“采薇”典故的现实意义
纵贯伯夷的人生轨迹,充盈着一股中国独有的“伯夷精神”,它是伯夷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孔子是这种精神权威解读者,他概括的“不念旧恶”、“求仁得仁”的“积仁洁行”,与“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清风高节,抓住了伯夷精神内涵的本质。
应该看到,“伯夷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不同尚好和需求的人们对“伯夷精神”有不同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前进,经过充实光大的“伯夷精神”,将获得现代的意义,或者成为可以现代意识去理解的历史文化。
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积淀,伯夷精神依然是国人宝贵的思想财富。“求仁得仁”与“不食周粟”两个成语凝成的内涵,前者体现为精神品格上的追求,后者体现为坚持原则的骨气。“求仁得仁”的谦恭廉让,与“不降其志”耻食周粟,前者舍弃的是个人的私利,后者捍卫的却是大众的公义,两种看似相反的品格与气质集于一人之身,完全能够找到内在的生成逻辑。作为孤竹国的嗣君,伯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衣食充裕自然更不在话下。但在财富面前,他取的态度是廉;在地位面前,他取的态度是让。而在背后驱使他的,却是“志”和“义”。伯夷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是非功利主义的,为了实践自己的“志”和“义”,他可以不贪财富,不恋王位;同样,为了实践自己的“志”和“义”,他可以挺身而出,舍生取义。正如司马迁所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伯夷的主动的人生抉择,使之成为中国士人最为景仰的高标。他对于中国士子的巨大影响,甚至超过了对百姓最崇拜的关羽。在某种程度上,流芳万世的古伯夷,堪称中国文化的表征,而“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的“伯夷精神”,堪称中国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袁林,张宇等?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2]陆樽梧,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M]?作家出版社?1990.
[3][辛夷成志伟.《中国典故大辞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汉语大词典2.0版9(电子版).
[5]元?方回《桐江集卷四》.
[6]汉?王逸章句?《楚辞章句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