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拉谷论文_郭峰,郭岭,赵卫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坳拉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幔,西秦,岩石,东欧,古生代,成矿,体系。

坳拉谷论文文献综述

郭峰,郭岭,赵卫卫[1](2011)在《贺兰坳拉谷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量野外地质工作,结合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贺兰坳拉谷以浅海碳酸盐沉积为主,其次可见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等,以碳酸盐岩占绝对优势。主要的碳酸盐岩类型为泥晶灰岩、泥质灰岩、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及晶粒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局部地区可见迭层石灰岩及云斑灰岩等。泥云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浅海陆棚、海底扇等为典型沉积相类型。贺兰坳拉谷奥陶纪沉积相模式由陆向海可表示为大陆区-潮坪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海陆棚。(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1年05期)

丁海军,孟祥化,葛铭,薛怀宇[2](2008)在《从桌子山剖面看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等深流沉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贺兰坳拉谷北段桌子山剖面奥陶系各组地层沉积相特征,得到了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和横向迁移规律。以桌子山剖面奥陶系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相模式,识别出了典型的碳酸盐等深流沉积,建立了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层序地层学模式,从而为验证坳拉谷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地质》期刊2008年01期)

孙延贵[3](2004)在《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昆仑造山带是中央造山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连接构成一条东西横贯我国大陆中部的巨型造山带,它不论是对中国大陆构造基本格局的形成还是对现今中国南北近地表系统的差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二者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共和地区出现了构造的不连续现象,即在西秦岭与东昆仑之间出现了所谓“共和缺口”,即出现了两造山带间,或者说中央造山系中自晚古生代,尤其自中新生代早期以来的构造分割,或者说构造变换,造成不同研究者对它们之间的构造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甚至认为西秦岭与东昆仑本来就是不同的造山带,因此“共和缺口”的性质、形成、演化及其成因成为许多地质学家孜孜探求的答案。为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择这一重要而又存争议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索,选择西起青海天峻—乌兰—都兰—玛多一线以东,向东至甘青交界,南北夹持于阿尼玛卿山与青海湖南山之间的广大区域为研究区,在新的学术思路,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的探索为探寻思想,在充分利用已有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一些关键地段进行了新的野外调研,从实际出发,以新的地学理论为指导,多学科结合,从西秦岭与东昆仑两条造山带衔接区(共和缺口)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其演化过程等方面探索它们的衔接转换关系以及动力学特征。本文首先在总结分析目前有关西秦岭—东昆仑衔接区以及邻区秦、祁、昆、巴颜喀拉等造山带研究现状及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与西秦岭—东昆仑衔接转换紧密相关的各造山带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性的讨论,重点首先对衔接区域现今基本组成、结构重新研究认识,而后筛分追塑恢复重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的组成与结构构造,包括区域的伸展构造、俯冲碰撞构造、碰撞造山构造以及后期复合迭加构造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对有关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最后在上述实际调查和综合研究基础上探讨与建立了西秦岭—东昆仑构造衔接转换关系及其构造动力学过程,并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认识。 1.有争议的“共和缺口”,研究表明可能是深部地质背景下的叁联点构造发生发展演化的结果。以玛积雪山南可能代表古幔柱—热点产物的以大量碱性玄武岩出露为主要特征的蛇绿混杂岩出露位置为原“叁联点”,东昆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阿尼玛卿—文县—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与苦海—赛什塘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在时、空上构成秦昆叁向联结构造,其中鄂拉山与共和盆地先期为伸向秦岭微地块中的未及充分扩张发育的夭折消亡的一臂。该构造系统应是秦、祁、昆、巴颜喀拉诸造山带在时、空地质演化中有机结合的关键构造。叁联点构造中的共和夭折的坳拉谷是分害」并又使西秦岭与东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地块(同属柴达木一秦岭微板块)发生转换衔接的主要构造形式。 2.通过对西秦岭一东昆仑衔接区的构造解析和不同期次构造的筛分可将衔接区的构造变形划分为伸展期、俯冲碰撞期、碰撞造山期、主造山期后的改造期等四个主期变形构造。不同期次的变形构造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但它们具有统一动力学背景,并与衔接区区域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所处的动力学环境相适应。 3.通过对西秦岭与东昆仑及其衔接区地层沉积特征、古生物面貌等所反映出的构造一岩相古地理对比研究认为,衔接区曾经历过发育于原华南板块北部被动陆缘上的被动型裂谷、由慢柱构造引发洋脊扩张而造成的主动型裂谷以及陆一陆碰撞后形成的前陆盆地等不同盆地动力学类型的发展演化过程。 4.通过对与共和坳拉谷演化不同阶段中所出现的重要构造事件相伴生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了共和坳拉谷初始伸展(与共和坳拉谷初始伸展相伴生的拉龙洼基性岩墙群辉石4伙r一39A;的高温坪393.5Ma年龄及其斜长石40Ar一39A:的高温坪361.SMa年龄)、俯冲碰撞(苦海一玛温根山岛弧或陆缘火山弧英安岩错石U一Pb年龄:263.9Ma;拉龙洼基性岩墙群变质年龄:262Ma和261 .SMa)、碰撞造山(鄂拉山碰撞花岗岩同位素年龄:220一200Ma)以及造山后造山带伸展垮塌(伸展垮塌期形成的满丈岗基性岩墙群40A卜39A:的195.7Ma年龄以及属A型花岗岩组合的纳让地区石英正长岩单颗粒错石U一Pb的199.6Ma年龄)等一系列重要构造事件发生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5.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学对鄂拉山花岗岩浆一火山活动带、青海湖南山花岗岩浆带以及多福屯火山活动带等叁条构造岩浆带进行了综合研究,证明它们的发生与形成均反映是西秦岭一东昆仑衔接过程晚期陆内构造作用及其深部的动力学特点。 6.多方法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所揭示的深部地质背景特征显示,柴达木一西秦岭总体是一个被夹持在华北与华南板块间的向北陡倾的板状构造体,北边界的柴北缘一青海湖南山一天水一武山古缝合带和南边界的东昆南一阿尼玛卿古缝合带均属岩石圈性质的构造界面。柴达木与西秦岭之间的苦海一赛什塘构造带在深部同样有着明显的反映,即柴达木与西秦岭之间沿该构造带形成一个约SKm的莫霍面落差,它不仅证实原共和坳拉谷的存在,而且说明西秦岭向柴达木地(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4-04-16)

张同钢,储雪蕾,郭建平,向赞[4](2003)在《从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库-满坳拉谷的发育史》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地幔柱的作用,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早期在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曾发育一个坳拉谷,称之为库-满坳拉谷。在库鲁克塔格和满加尔凹陷地区,从早震旦世到奥陶纪发育中酸性和基性双蜂火山岩建造、深水碳酸盐岩和复理石沉积体系,具坳拉谷盆地沉积特征;志留系—石炭系具有坳陷盆地沉积特征;上石炭统-二迭系缺失;中生代发育陆相沉积体系,标志着强烈造山运动盆地隆起消亡。这些地层层序构成了典型的坳拉谷盆地沉积体系,完整地记录了库-满坳拉谷从产生至消亡的构造发育史。(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叁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期刊2003-12-01)

张同钢,储雪蕾,郭建平,向赞[5](2003)在《从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库-满坳拉谷的发育史》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地幔柱的作用,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早期在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曾发育一个坳拉谷,称之为库 满坳拉谷。在库鲁克塔格和满加尔凹陷地区,从早震旦世到奥陶纪发育中酸性和基性双峰火山岩建造、深水碳酸盐岩和复理石沉积体系,具坳拉谷盆地沉积特征;志留系—石炭系具有坳陷盆地沉积特征;上石炭统—二迭系缺失;中生代发育陆相沉积体系,标志着强烈造山运动盆地隆起消亡。这些地层层序构成了典型的坳拉谷盆地沉积体系,完整地记录了库 满坳拉谷从产生至消亡的构造发育史。(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03年03期)

洪作民[6](1997)在《华北陆台北缘中晚元古代坳拉谷》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梁运动铸成的华北陆台地壳厚度增大,在地幔热柱上涌作用下陆台拉开,出现地堑盆地,发展演化为坳拉谷,自西至东为:①白云鄂博化德坳拉谷,②渣尔泰尚义隆化坳拉谷,③燕山汛河坳拉谷,④复州太子河浑江坳拉谷。每个坳拉谷内均为稳定-次稳定型的中上元古界。各地拉张幅度不同,岩相建造略有差异,均具有燕山型中上元古界特点,可以对比,显示各坳拉谷同步发展演化。(本文来源于《化工矿产地质》期刊1997年01期)

张国武[7](1993)在《凡河元古宙坳拉谷关门山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凡河元古宙坳拉谷关门山铅锌矿床及外围铅矿点,矿石中的铅是以正常铅为主,单阶段模式年龄为1807—1995Ma,铅质来源主要是造山带铅,铅源岩为大于2000Ma的太古宙结晶基底。矿石中异常铅具有线性关系,它是由矿石中的正常铅与放射成因铀铅组成的。结合地质观察认为1807—1995Ma是正常铅受到均一化时间,不是成矿时间。该时间大于容矿条带状白云岩的年龄1526—1600Ma。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穿层性,矿体生成于容矿岩石成岩以后。矿床成因是属后生的。成矿时间(主矿化期)为1400—1500Ma左右,最晚矿化时间为294Ma。矿床成因属元古宙坳拉谷碳酸盐岩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后生铅锌矿床。(本文来源于《辽宁地质》期刊1993年01期)

方国庆[8](1990)在《博格达山晚古生代坳拉谷(Aulacogen)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博格达地区在晚古生代不是与哈尔里克相联的岛弧,而是坳拉谷.它发育较完整的滨浅海→陆棚→陆坡→坡角→盆地平原相的沉积相序.建造类型和充填序列与国内外坳拉谷很相似,而与岛弧建造相差甚远.早期具多旋回的火山喷发,中期发育多种重力流沉积组分,晚期出现复理石和磨拉石建造.东与兴蒙大洋相联,西端伸入准噶尔小板块内部.从中泥盆世开始由巴里坤一带逐渐向乌鲁木齐地区发育.(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1990年02期)

王东方,陈从云,杨学增,杨森,张炯飞[9](1989)在《辽北凡河坳拉谷及其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北地区中,上元古宙凡河群,据其总的构造样式;近万 m 厚的沉积—火山建造;厚度巨大的细碧岩及其与硅质岩、英安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组合;非补偿性和补偿性堆积的双层结构;平行裂陷槽延伸方向的生长性断裂和重力梯级带,以及拉伸角砾岩带、滑塌构造、碳酸盐岩的浊积岩系等,表明凡河群为中、晚元古宙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的坳拉谷沉积。其形成作用可据 Ramberg(1972)的重力不稳定模式来阐明。该坳拉谷构造作用的早期阶段控制了关门山铅—锌矿田的成矿和分布。对该坳拉谷构造及成矿作用的研究无疑对关门山矿田新一轮找矿和靶区分析是有稗益的,同时对整个华北地台北缘构造演化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地质》期刊1989年02期)

诸大建,王建斌[10](1983)在《坳拉谷》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源] 源于希腊词aulax(垄沟)和genes(起源)。 [定义] 坳拉谷是很深的垅沟,常常很窄,一般从克拉通边缘的凹形湾延伸到克拉通内部,并充填有厚达几千米的沉积物。在这里,沉积作用与凹陷作用,偶尔还有碱性玄武岩火山作用同时发生。 [历史] 坳拉谷概念的提出,起源于H.C.沙茨基对克拉通所作的一般性研究和对东欧地台所作的专(本文来源于《地质地球化学》期刊1983年02期)

坳拉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贺兰坳拉谷北段桌子山剖面奥陶系各组地层沉积相特征,得到了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和横向迁移规律。以桌子山剖面奥陶系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相模式,识别出了典型的碳酸盐等深流沉积,建立了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层序地层学模式,从而为验证坳拉谷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坳拉谷论文参考文献

[1].郭峰,郭岭,赵卫卫.贺兰坳拉谷奥陶纪岩相古地理[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

[2].丁海军,孟祥化,葛铭,薛怀宇.从桌子山剖面看贺兰坳拉谷北段奥陶系等深流沉积[J].安徽地质.2008

[3].孙延贵.西秦岭—东昆仑造山带的衔接转换与共和坳拉谷[D].西北大学.2004

[4].张同钢,储雪蕾,郭建平,向赞.从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库-满坳拉谷的发育史[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叁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2003

[5].张同钢,储雪蕾,郭建平,向赞.从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库-满坳拉谷的发育史[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

[6].洪作民.华北陆台北缘中晚元古代坳拉谷[J].化工矿产地质.1997

[7].张国武.凡河元古宙坳拉谷关门山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研究[J].辽宁地质.1993

[8].方国庆.博格达山晚古生代坳拉谷(Aulacogen)的初步研究[J].新疆地质.1990

[9].王东方,陈从云,杨学增,杨森,张炯飞.辽北凡河坳拉谷及其对铅-锌矿的控制作用[J].辽宁地质.1989

[10].诸大建,王建斌.坳拉谷[J].地质地球化学.1983

论文知识图

裂谷发育过程中裂谷肩的均衡翘升示意...1 贺兰坳拉谷及邻区地质略图4 贺兰坳拉谷旬探5 贺兰坳拉谷奥陶系典型沉积特征燕辽中—晚元古代坳拉谷轮廊图(据...8 贺兰坳拉谷马家沟组海退期岩相...

标签:;  ;  ;  ;  ;  ;  ;  

坳拉谷论文_郭峰,郭岭,赵卫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