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洋学论文_董飞银,徐元芹,李萍,刘乐军,高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海洋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海,罗斯,海洋学,粒度,厄尔尼诺,生产力,硅藻。

古海洋学论文文献综述

董飞银,徐元芹,李萍,刘乐军,高伟[1](2019)在《南海北部陆坡DLW3101孔MIS5期以来的古海洋学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取自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陆坡峡谷顶部的DLW3101孔进行了氧同位素、CaCO_3质量分数、平均粒径(Mz)及磁化率(κ)测试,建立了该孔MIS5期以来的地层年代框架,利用CaCO_3和磁化率参数重建了MIS5期以来南海北部的古气候波动历史。DLW3101孔具有典型的"大西洋型"CaCO_3旋回特征,CaCO_3质量分数主要受华南陆源碎屑的稀释作用控制。磁化率与CaCO_3质量分数呈负相关性,其值受沉积物中CaCO_3稀释作用的影响。末次间冰期(MIS5期)海平面高,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少量细粒物为主,CaCO_3因陆源物质稀释使用较弱而含量较高,磁化率因CaCO_3的稀释较强而较小;末次冰期(MIS2-MIS4期)海平面降低,钻孔处陆源输入物以大量粗颗粒物为主,CaCO_3因陆源物质稀释作用强而含量低,磁化率因CaCO_3的稀释减弱而较高。冰后期(MIS1期)海平面逐步升高,DLW3101孔离陆距离越来越远,沉积物中的CaCO_3质量分数因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逐步降低而逐步增高。(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李青霞,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泯,石峻峰[2](2019)在《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白色)的基因型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Globigerinoides ruber是最常见的热带-亚热带浮游有孔虫种类,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重建。本实验通过浮游生物垂直拖网采集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目标站位表层200 m以浅水体中的浮游有孔虫,在体视显微镜下挑选出单个活体G.ruber(白色)个体,采用DOC法提取虫体的总DNA,利用有孔虫特异性引物扩增SSU rDNA目的片段。我们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了G.ruber(白色)基因型多样性,并比较了不同基因型G.ruber(白色)的形态差异和分布特点。ML/BI树显示: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获得的G.ruber(白色)样本中,有两大基因型Type I和Type II,Type I又包括Type Ia、Type Ib2两种类型。Type I和Type II个体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Type I个体的叁个房室呈显着的球状,主要分布在表层30 m以浅的水体中;Type II个体的叁个房室呈扁平的近似球状,主要分布在水深30 m以下的水体中。本工作是对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DNA分子数据的重要补充,旨在为古海洋学重建提供更加精确的替代性指标。(本文来源于《微体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凤羽,田军[3](2018)在《Cd元素的古海水化学性质及有孔虫壳体Cd/Ca比值的古海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Cd元素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微量金属元素,其在海水中的浓度分布和P类似,且和P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可以用来恢复古海水的营养水平,并可进一步结合有孔虫壳体的碳同位素记录,得出不同水团在海气交换过程中的同位素变化,用以示踪水团来源。同时,Cd含量本身也是水团的保守参数,因而也可以反映水团混合和洋流模式的改变。有孔虫壳体对Cd元素的吸收使得其Cd/Ca成为海水Cd含量的记录者,无论在构造尺度、轨道尺度,还是在千年尺度上,有孔虫壳体的Cd/Ca对气候和洋流变化均有着清晰的响应,是一种重要的古海洋环境替代性指标。不过由于Cd、P并非完全线性相关,钙质壳体在不同环境下对Cd的吸收比例不同,各海区在重要地质时期的Cd/Ca数据尚不丰富,使得Cd/Ca比值作为一种古环境参数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5期)

常晓红[4](2016)在《古海洋学研究中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以及在南海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先进的色谱分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等高新技术为手段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在古海洋学研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有机分子指标和参数可定性和定量地重建和反演海陆古气候环境的演化过程。在南海的古海洋学研究中,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技术将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应该着重在海陆古气候环境协同研究、深海地层及古气候信息提取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南海地质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任影,钟大康,高崇龙,彭浩,贾浪波[5](2018)在《渝东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高分辨率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海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寒武世中―晚期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节点。渝东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记录了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变化。在确保碳同位素组成有效保留海水原始信息基础上,分析发现龙王庙组61个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CV-PDB值分布在+2.7‰~-4.3‰之间;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大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地层中―下部δ~(13)C值波动幅度大,正、负漂移事件频发,出现可全球对比的幅度约为4‰的正漂移与幅度约为5‰的负漂移事件;地层上部δ~(13)C值具小幅波动,总体正偏。龙王庙组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特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风暴沉积、生物演化引起的海洋生产力变化。龙王庙组沉积的早―中期,海平面变化频繁,陆源碎屑注入量波动性增大,风暴沉积发育,海洋环境的稳定性较差,生物种属数量逐渐降低,导致海洋原始生产力下降及碳同位素组成的频繁波动与多次负漂移事件。龙王庙组沉积的中―晚期,海平面长期缓慢上升,风暴沉积发育程度低,海洋环境趋于稳定,生物多样性增强,海洋原始生产力增大,使得碳同位素组成分布较为稳定,多表现为正值。渝东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中δ~(13)C的急速负漂移可能归因于较浅水体、较充足陆源碎屑注入背景下的风暴沉积。(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熊志方,李铁刚[6](2017)在《海洋纹层硅藻席古海洋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大型硅藻的勃发及其在海底的纹层硅藻席沉积代表大规模的有机碳和生物硅输出通量,该生物堆积事件或过程对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产生负反馈,因而在气候变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觑。本文在融入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纹层硅藻席的研究现状,认为大型硅藻勃发不能直接和上涌活动相关联,在热带海区一般与成层化相关,在亚热带海区总体上与锋面作用相关。大型硅藻勃发时,表层水不一定贫养,也可以是富养的,也不总是需要借助浮力下沉到营养跃层吸收营养物,可直接吸收海洋表层中的营养物(如风尘溶解来源的硅酸)。大型硅藻通过高的初级生产力吸收大气中的CO_2,尔后在海洋深部降解形成的CO_2在海洋成层化条件下以巨大"呼吸CO_2库"得以封存,代表促使冰期大气pCO_2降低的一种重要机制。海洋纹层硅藻席的保存环境由多种因素制约,可以是氧化的也可以是亚氧化的,因而对用纹层沉积物来指示缺氧底层水条件应持谨慎态度。另外,提出了解释大型硅藻勃发和硅藻席形成机制的新模式"风尘触发硅藻席沉积",极大地促进了硅藻席沉积成因谜团的解决。最后,指出了目前海洋纹层硅藻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可以开展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6期)

张鹏,徐建,杨策,高莲凤,张振国[7](2017)在《末次冰期以来印尼穿越流出口处古海洋学记录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尼穿越流作为连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唯一通道,调节着这两个大洋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继而在热带乃至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来自于帝汶海内印尼穿越流出口处SO18460钻孔中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的Mg/Ca比值和氧同位素进行再分析,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表层和温跃层海水温度、盐度以及温跃层深度的变化,并将其与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以探讨其意义。结果表明,末次冰期以来,SO18460孔的表层和温跃层海水盐度均与区域降雨量记录变化一致,显示降雨信号以海水盐度的形式通过水体混合由表层向温跃层的传输。自早全新世以来,SO18460孔的表层海水温度在28℃左右波动,可能是受西太平洋暖池的影响;同时,温跃层海水温度始终低于22℃可能指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处于类厄尔尼诺状态;而温跃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温跃层深度持续变浅,一方面可能是对早全新世以来类厄尔尼诺事件频发的响应,另一方面也可能归因于热带辐合带的南向移动导致区域降雨增加、以及东亚冬季风驱使南海表层流的加强等因素对印尼穿越流表层流的抑制。冰期-间冰期尺度上,SO18460孔温跃层海水温度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步幅一致,可能是北太平洋热带水借助棉兰老岛流在苏拉威西海混入印尼穿越流所致。(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7年03期)

杨策[8](2017)在《南海南部TX05站27万年来的古海洋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南部位于热带地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古海洋学研究对了解整个南海以及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在第四纪冰期旋回中洋流的变迁及对气候的响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浮游有孔虫属种的分布与表层海水温度和上部水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古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其壳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运载着诸多古海洋学信息。本文对南海南部TX05站(6°20.6'N,111°16.2'E;水深1750 m)钻孔91个沉积物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群落进行 了分析,并对 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 和 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等属种的壳体进行了氧、碳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13C)测试和Mg/Ca测试,结合5个AMS14C测年数据点和5个氧同位素年龄控制点,重建了氧同位素期(Marine Isotope Stage;简称MIS)8期(大约27万年)以来该站古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和古生产力变化等古海洋学演变历史。结果显示,27万年以来南海南部TX05站位浮游有孔虫群中G.ruber、G.sacculifer、N.dutertrei、P.obliquiloculata和Globigerinella calida五个种为优势种,其相对丰度占极大优势,分别占全群的19.71%、20.78%、7.13%、12.01%和7.94%;在统计的91个样品中,其合计含量占全群的50%以上。G.ruber G.sacculifer和P.obliquiloculata壳体Mg/Ca比值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温跃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于表层海水。表层海水最高温度为29.9℃(MIS 5),最低温度为22.7℃(MIS 6),平均冰期-间冰期温差约为7.2℃;温跃层海水最高温度为22.0℃(MIS7),最低温度为15.6℃(MIS2),平均冰期-间冰期温差约为6.4℃。浮游有孔虫温跃层水种与表层水种壳体的δ180差值(Aδ18O(P.obiliquloculata-G.ruber))表明温跃层整体上呈变浅的趋势,特别是自倒数第二个冰消期以来最为明显,且在间冰期时浅、冰期寸深。G.ruber、G.sacculifer和P.obliquiloculata壳体的δ13C记录表明研究站位的初级生产力自表层向下逐渐增大,在水深50 m左右达到最大值,再往深层则递减。自MIS 8以来,这叁个属种壳体的δ13C呈现逐渐变重的趋势,且在间冰期时相对其前一个冰期时重;其差值(△δ13C(G.ruber-P.obliquiloculata))、以及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高生产力属种的百分含量均显示古生产力水平以倒数第二个冰消期为界呈现阶段性的上升,且总体上在间冰期时较高、冰期时较低。南海南部TX05站27万年来温跃层深度和古生产力的变化可能主要与冰期-间冰期差异逐渐增大背景下的东亚冬、夏季风的强化有关。(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01)

赵仁杰[9](2017)在《罗斯海陆架15ka以来古海洋学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罗斯海陆架JB04岩芯沉积物粒度、颜色反射率、地球化学元素及生源组分综合分析,初步讨论了研究区15 ka以来古海洋学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15 ka以来沉积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沉积相:15.0 ka.B.P.~11.7 ka.B.P.期间为无分层无结构橄榄灰色的冰盖下混杂沉积,沉积物表现出明显的冰盖压实特征;11.7 ka.B.P.~9.5 ka.B.P.期间为层状深绿灰色的冰架下混杂沉积;9.5ka.B.P.~7.0 ka.B.P.,无分层深绿灰色的冰架前缘混杂沉积;7.0 ka.B.P.~2.6 ka.B.P.,为无分层黄绿色硅质泥和软泥的季节性海冰沉积,主要受海洋环流及冰山的影响。(2)在15.0 ka.B.P.~11.7 ka.B.P.期间的冰盖下环境时,由于上覆冰盖隔绝了营养物质及阳光,沉积物反映生产力信号微弱;11.7 ka.B.P.~9.5 ka.B.P.期间的冰架下环境时,以钙质贝壳类生物为主;9.5 ka.B.P.~7.0 ka.B.P.期间的冰架前缘环境时,随着冰架的进一步后退,该阶段钙质生物开始减小,硅质生物增大趋势较为缓慢;在7.0ka.B.P.以来的季节性海冰区,该阶段生产力较高,主要以硅质生物为主。(3)末次冰盛期时,接地冰架线受地形和变性绕极深层水的共同影响,在Joides海盆大致扩张到74.4°-75.3°S的台地上。Joides海盆冰盖大约在13 ka.B.P.开始后退;在13.0 ka.B.P.~11.7ka.B.P.期间,其后退速率很慢,而在11.7 ka.B.P.~7.0ka.B.P.期间,其后退速率可达50~60 km/ka。(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7-06-01)

赵仁杰,陈志华,刘合林,唐正,黄元辉[10](2017)在《15ka以来罗斯海陆架岩心沉积学记录及古海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取自罗斯海陆架的JB04岩心沉积物进行AMS14C测年、粒度、有机碳等测试,结合沉积物粒度组分因子分析,研究该岩心的沉积学记录,探讨其古海洋学意义。结果显示:JB04岩心沉积物的底部年龄为15ka;沉积物粒度组分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环境敏感粒级,分别代表正常冰海沉积、低能海洋沉积和高能海洋沉积;综合沉积物岩相及沉积物组成特征,可以将岩心分为4段,从底部到顶部依次为主要受冰盖刮蚀影响的冰盖下沉积、属低能海洋环境的冰架下沉积、属高能海洋环境的冰架前缘沉积和主要受冰山影响的季节性海冰区沉积。该岩心的沉积地质记录及其古海洋学研究对全面认识罗斯海的海洋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古海洋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Globigerinoides ruber是最常见的热带-亚热带浮游有孔虫种类,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重建。本实验通过浮游生物垂直拖网采集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目标站位表层200 m以浅水体中的浮游有孔虫,在体视显微镜下挑选出单个活体G.ruber(白色)个体,采用DOC法提取虫体的总DNA,利用有孔虫特异性引物扩增SSU rDNA目的片段。我们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了G.ruber(白色)基因型多样性,并比较了不同基因型G.ruber(白色)的形态差异和分布特点。ML/BI树显示: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获得的G.ruber(白色)样本中,有两大基因型Type I和Type II,Type I又包括Type Ia、Type Ib2两种类型。Type I和Type II个体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Type I个体的叁个房室呈显着的球状,主要分布在表层30 m以浅的水体中;Type II个体的叁个房室呈扁平的近似球状,主要分布在水深30 m以下的水体中。本工作是对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DNA分子数据的重要补充,旨在为古海洋学重建提供更加精确的替代性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海洋学论文参考文献

[1].董飞银,徐元芹,李萍,刘乐军,高伟.南海北部陆坡DLW3101孔MIS5期以来的古海洋学信息[J].海洋科学进展.2019

[2].李青霞,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泯,石峻峰.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ruber(白色)的基因型研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

[3].凤羽,田军.Cd元素的古海水化学性质及有孔虫壳体Cd/Ca比值的古海洋学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4].常晓红.古海洋学研究中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以及在南海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南海地质研究.2016

[5].任影,钟大康,高崇龙,彭浩,贾浪波.渝东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高分辨率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地质学报.2018

[6].熊志方,李铁刚.海洋纹层硅藻席古海洋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海洋与湖沼.2017

[7].张鹏,徐建,杨策,高莲凤,张振国.末次冰期以来印尼穿越流出口处古海洋学记录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

[8].杨策.南海南部TX05站27万年来的古海洋学记录[D].西北大学.2017

[9].赵仁杰.罗斯海陆架15ka以来古海洋学演化[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

[10].赵仁杰,陈志华,刘合林,唐正,黄元辉.15ka以来罗斯海陆架岩心沉积学记录及古海洋学意义[J].海洋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地球表层系统主要有机碳库及其储碳...研究区站位MD06-3052位置(A)及邻近...西太平洋降雨量的年际变化与ENSO的关...西太平洋的现代年均温盐状况;(A)表...本文所选取的MD06-3052孔所在位置(星...全球各大洋20万年来表层水碳同位素对...

标签:;  ;  ;  ;  ;  ;  ;  

古海洋学论文_董飞银,徐元芹,李萍,刘乐军,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