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含水饱和度论文_陈鹏,石强,肖玉峰,王秀芹,刘凤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低含水饱和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饱和度,页岩,超低,圈闭,古生代,致密,砂岩。

超低含水饱和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石强,肖玉峰,王秀芹,刘凤新[1](2016)在《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针对页岩气储层有效性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针对页岩气储层具有超低含水饱和度的特点,通过大量实验资料验证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及核磁共振资料结合建立评价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的方法,从而间接反映储层有效性,该方法在川南页岩气井得到良好验证。(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8)

马剑,黄志龙,李绪深,裴健翔,吴红烛[2](2015)在《莺歌海盆地DF区高温高压带高含水及低含气饱和度天然气藏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高压流体相态分析系统测定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中凝析水的含量,利用半渗透隔板实验测定不同物性储层样品的最大含气饱和度,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分析莺歌海盆地DF区高温高压带气藏中水的来源、气藏较高含水饱和度及较低含气饱和度的原因。结果表明:甲烷气相中凝析水的含量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加,随压力的增高反而降低,实验最高温度、最高压力条件下(180℃、130 MPa)甲烷气中凝析水的摩尔分数仅占整个气相体系的1.51%,说明高温高压条件下气藏中凝析水含量并不高,高温高压带气藏产出的水主要是孔隙水,凝析水不是主要的;储层含气饱和度主要与储层物性和是否发育隔层有关,储层物性变差,其最大含气饱和度迅速降低,非(或差)渗透性隔层的存在也会使气藏纯气段含气饱和度降低。莺歌海盆地DF区高温高压带天然气藏较高含水及较低含气饱和度的主要原因是低渗储层和隔层发育,而不是高的凝析水含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方朝合,黄志龙,王巧智,游利军,康毅力[3](2015)在《页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模拟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含水饱和度是控制致密气藏持续生产最关键的储层参数,然而现阶段对页岩气成藏中超低含水饱和度是否存在尚存在疑问。选取川渝地区页岩露头岩样,采用气驱法模拟了成藏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变化,结合川南页岩气储层地质特征,建立了生烃排驱的地质模型,提出了气携液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页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页岩气成藏过程中大量生烃产生排驱效应与气携液作用,有利于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的形成,气携液作用、裂缝和高温环境加速了含水饱和度降低;超低含水饱和度增加页岩气储层吸附能力,增大储层可流动孔喉范围,提高气相传输能力,但在工程作业过程中加大水相渗吸速率,强化水相滞留效应,使页岩气藏水相圈闭损害潜力更大。在页岩气有利区评价、气藏钻完井、开发过程中,须倍加重视超低含水饱和度这一客观事实和其衍生的工程作业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5年03期)

李亚男,陈鹏,石强,肖玉峰,王秀芹[4](2014)在《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采用的页岩气储层的评价体系主要来自北美地区,其中参数按照我国地质情况进行修改。刘洪林等研究认为良好的页岩气储层具有超压与超低含水饱和度的特点,并将超压条件(超压系数及地层倾角)列入选区指标。地层压力这个参数在页岩气储层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游离气和吸附气含量计算时均用到该参数,而现有地(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5)

方朝合,黄志龙,王巧智,郑德温,刘洪林[5](2014)在《富含气页岩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成因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储层进行改造才能实现有效经济开采。目前北美和国内普遍采用的储层改造方法是水平钻完井结合大型水力压裂。开展入井流体与储层相互作用研究是提高储层改造成功的基础,而储层原始含水状态和成因研究则是开展上述工作的前提。通过对南方海相页岩储层研究发现,富含气页岩储层普遍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其成因主要有压实排水、生烃消耗和汽化携液排水等。超低含水饱和度增加了页岩吸附能力,延伸了可动孔喉范围,提高了气相渗透率,但在工程作业过程中加速了水相渗吸速率,强化了水相滞留效应,使页岩气藏水相圈闭损害潜力增大。在页岩气开发有利区评价、气藏改造及开发过程中,须加倍重视超低含水饱和度这一客观事实及其可能衍生的工程作业损害。(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姚泾利,王怀厂,裴戈,袁晓明,张辉[6](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研究该现象的形成机理,对制定合理的储层保护和压裂改造的技术措施、提高气藏单井产量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密闭取心岩样,借助气水相渗、核磁共振、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分析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含水饱和度特征和天然气成藏特征。结果表明:①应用气水相渗、核磁共振2种实验技术方法所测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均高于密闭取心测定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值,说明该区盒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普遍存在超低含水和度现象;②气藏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增大,随着烃源岩在过成熟演化阶段干气的注入,天然气的携水能力不断增强,束缚水不断蒸发气化,并随着天然气的大规模运移及气藏后期的泄漏散失而带出储层,从而形成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因此,针对超低含水饱和度储层吸水易形成永久性水锁的问题,制订了合理的水锁伤害预防与补救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储层气相渗透率和单井产量。(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4年01期)

王巧智,游利军,康毅力,刘洪林,方朝合[7](2013)在《页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模拟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川渝页岩露头岩样,采用气驱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对成藏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变化进行了模拟,结合川南页岩地质特征,建立了生烃排注的地质模型,提出了气携液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页岩气藏的成藏过程有利于页岩超低含水饱和度的形成,热裂解气携液作用,裂缝和高温环境加速了含水饱和度降低过程;页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超低含水饱和度增加页岩吸附能力,延(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08-19)

刘洪林,王红岩[8](2013)在《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超低含水饱和度特征及超压核心区选择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南方古生界页岩成熟度高,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经历了复杂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地层抬升对页岩的储集能力和含气饱和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分析这一影响的程度和后果,选取南方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进行了含水饱和度实验、相对渗透率和流体包裹体分析,发现页岩含水性存在2种现象,即低含水饱和度和高含水饱和度现象,富气页岩含水饱和度一般较低,贫气页岩含水饱和度一般较高;最后一期的喜马拉雅构造抬升作用对龙马溪组页岩的含气性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页岩气富集成藏,导致部分页岩含水饱和度超高,页岩气藏遭到破坏。结论认为:中国与北美页岩气最大的差异在于成熟度的高低和构造运动强弱的差别,在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这种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只有在超压地层条件下页岩气才能富集,而超低含水饱和度存在则是超压地层条件页岩气存在的基础。据此提出页岩地质评价选区新的标准,将页岩超压条件(超压系数、地层倾角)作为页岩气地质选区新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3年07期)

游利军,谢婷,康毅力[9](2012)在《超低含水饱和度致密砂岩气藏损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油气藏形成的毛细管平衡理论的传统观念认为,油气层初始含水饱和度几乎等于束缚水饱和度。随着致密气藏开发的进行,这一传统认识逐渐受到质疑。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西部典型致密砂岩气藏测井、密闭取心和岩心分析资料证实,气藏初始含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即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毛细管自吸、气驱水及气体传质实验研究表明,具有超低初始含水饱和度的气藏更易发生毛细管自吸,导致近井带或裂缝面含水饱和度增加,诱发水相圈闭损害,降低气体有效渗透率,同时诱发流体敏感性,加剧应力敏感性。测井资料及气体传质实验表明,发生水相圈闭后,近井带或裂缝两侧储集层气相渗透率很低甚至为零,影响气体的顺利产出,导致测井解释含气饱和度偏低,测试为低产甚至没有产量,漏判或低估高产气藏。抑制毛细管自吸或促使近井带或裂缝气层水相快速排出是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2年06期)

曾伟,陈舒,向海洋[10](2010)在《异常低含水饱和度储层的水锁损害》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低于束缚水饱和度时,称异常低含水饱和度储层,一般意义的水锁指数就不能反映该类储层的水锁损害过程和解除水锁损害的难易程度。为此,通过异常低含水饱和度储层水锁损害机理研究,提出了这类储层存在暂时性水锁和永久性水锁观点。暂时性水锁是指油、气反排外来工作液至束缚水饱和度过程中造成的水锁,是可以解除的;永久性水锁是指油、气反排外来工作液降至束缚水饱和度后再也不能降低了,从而达不到原始含水饱和度,造成一部分水锁永远无法解除。将该研究方法运用于长庆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的水锁损害评价实验中,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越低,束缚水饱和度与原始含水饱和度差值就越大,永久性水锁损害和暂时性水锁损害就越强,解除暂时性水锁所需时间越长。(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0年07期)

超低含水饱和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超高压流体相态分析系统测定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中凝析水的含量,利用半渗透隔板实验测定不同物性储层样品的最大含气饱和度,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分析莺歌海盆地DF区高温高压带气藏中水的来源、气藏较高含水饱和度及较低含气饱和度的原因。结果表明:甲烷气相中凝析水的含量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加,随压力的增高反而降低,实验最高温度、最高压力条件下(180℃、130 MPa)甲烷气中凝析水的摩尔分数仅占整个气相体系的1.51%,说明高温高压条件下气藏中凝析水含量并不高,高温高压带气藏产出的水主要是孔隙水,凝析水不是主要的;储层含气饱和度主要与储层物性和是否发育隔层有关,储层物性变差,其最大含气饱和度迅速降低,非(或差)渗透性隔层的存在也会使气藏纯气段含气饱和度降低。莺歌海盆地DF区高温高压带天然气藏较高含水及较低含气饱和度的主要原因是低渗储层和隔层发育,而不是高的凝析水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低含水饱和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鹏,石强,肖玉峰,王秀芹,刘凤新.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C].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2].马剑,黄志龙,李绪深,裴健翔,吴红烛.莺歌海盆地DF区高温高压带高含水及低含气饱和度天然气藏成因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方朝合,黄志龙,王巧智,游利军,康毅力.页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模拟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15

[4].李亚男,陈鹏,石强,肖玉峰,王秀芹.页岩气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C].第十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5].方朝合,黄志龙,王巧智,郑德温,刘洪林.富含气页岩储层超低含水饱和度成因及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

[6].姚泾利,王怀厂,裴戈,袁晓明,张辉.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形成机理[J].天然气工业.2014

[7].王巧智,游利军,康毅力,刘洪林,方朝合.页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模拟及其意义[C].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2013

[8].刘洪林,王红岩.中国南方海相页岩超低含水饱和度特征及超压核心区选择指标[J].天然气工业.2013

[9].游利军,谢婷,康毅力.超低含水饱和度致密砂岩气藏损害因素[J].新疆石油地质.2012

[10].曾伟,陈舒,向海洋.异常低含水饱和度储层的水锁损害[J].天然气工业.2010

论文知识图

“超低含水饱和度”储层毛管力...碳酸盐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两口实例井结果验证(XX7井页岩含气性差...3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束缚水饱和度分布特征...2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含气饱和度分布图1北美页岩含气饱和度分布图

标签:;  ;  ;  ;  ;  ;  ;  

超低含水饱和度论文_陈鹏,石强,肖玉峰,王秀芹,刘凤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