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壶瓶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涌泉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壶瓶枣
壶瓶枣论文文献综述
吴伟伟[1](2019)在《壶瓶枣涌泉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壶瓶枣是山西十大名枣之一,因形状像壶像瓶而得名,皮薄肉厚、质脆味甜,喜光、适应性强、喜干冷气候、也耐湿热。山西省晋中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季在6—9月,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是壶瓶枣树的天然生长地。但(本文来源于《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吕欢,刘瑶,樊迎,王如福[2](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壶瓶枣醋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态发酵法,以壶瓶枣为原料,酒精度及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酒化、醋化阶段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酒化阶段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7%、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温度28.5℃;醋化阶段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酒精度8%、巴氏醋酸菌接种量3.5%、发酵温度36.5℃。在此优化条件下酿制的壶瓶枣醋总酸含量可达4.9g/dL。(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7期)
李舒然,刘肖烽,李娜,李六林[3](2019)在《壶瓶枣黑顶病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壶瓶枣黑顶病发病情况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壶瓶枣为试验材料,分析壶瓶枣黑顶病的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搭建遮雨棚及采用果实发育调控措施对壶瓶枣黑顶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壶瓶枣黑顶病的发生与发病期内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呈显着正相关;搭建遮雨棚和喷施PP333的枣园4级病果占总调查果数的比例较大,黑顶病发病率分别为14.53%和16.54%,显着高于对照果园;而GA3处理的枣园成熟期仅有少量1级和2级病果出现,果实发病率减少至5.75%,与对照相比显着降低了7.89百分点;不同处理后的果实,大果发病率均高于小果。因此,环境因素和果实大小对壶瓶枣黑顶病的发生影响较大,遮雨棚和PP333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黑顶病的发病率,而喷施20 mg/L的GA3可以有效降低黑顶病发病率。(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连文绮,樊迎,王亚彬[4](2019)在《壶瓶枣桃酥的工艺研究及其成分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桃酥的营养价值,扩大壶瓶枣的应用范围,以桃酥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了壶瓶枣桃酥的加工工艺,分析了花生油添加量、膨松剂配比、壶瓶枣粉添加量和细砂糖添加量4个变量对核桃酥品质的影响,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壶瓶枣桃酥的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壶瓶枣的最优配方为壶瓶枣粉添加量10 g,低筋面粉100 g,花生油添加量52 g,膨松剂的比例是1.0∶1.3,细砂糖添加量18 g。将壶瓶枣添加到桃酥中后,壶瓶枣桃酥比原味桃酥增加了维生素C的含量,其平均含量是76.14 mg/100g,总糖降低了14.03%,脂肪降低了10.2%。(本文来源于《食品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李海平,高艳芳,姚宇,彭丹,曹竹林[5](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壶瓶枣多酚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壶瓶枣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壶瓶枣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为自变量,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叁因素叁水平试验设计,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壶瓶枣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6∶1(mL/g)、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68℃。在该工艺条件下,壶瓶枣多酚提取率可达4.35%,与预测值4.33%基本一致,为壶瓶枣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苗潋涓,侯艳霞,郝瑞芳,宿炳林,卢桂宾[6](2019)在《HPLC法测定壶瓶枣中环磷酸腺苷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壶瓶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方法,采用Sino Chrom ODS-BP色谱柱(5μm,4. 6 mm×200. 0 mm),柱温30℃,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流速为1 m 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9 nm.环磷酸腺苷在10. 0μg/m L~50. 0μg/m L浓度范围内,浓度和检测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9 076 28.该方法准确度高,快速简便,适用于壶瓶枣中c AMP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安文杰,郝瑞芳,侯艳霞,苗潋涓,卢桂宾[7](2019)在《壶瓶枣鲜果枣酒生产工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壶瓶枣鲜果为原料,比较了添加不同酵母菌发酵、后发酵过程中是否添加橡木片以及采用不同澄清方式对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安琪果酒酵母发酵,在后发酵过程中添加橡木片,采用硅藻土澄清方式生产的枣酒品质较好。(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郭红彦,白晋华,段风琴,郗鑫,李涛[8](2019)在《钙处理对‘壶瓶枣’裂果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 Zao’)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幼果期、膨大期及成熟期)叶面喷施CaCl_2对果皮与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细胞壁成分原果胶与纤维素、裂果率、显微结构的影响,为明确钙与‘壶瓶枣’裂果的关系及其潜在生理机制,有效降低枣裂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CaCl_2处理,均显着降低了裂果率,显着降低了果皮和果肉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显着提高了果皮和果肉原果胶与纤维素含量;裂果率与果皮和果肉中果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原果胶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CaCl_2处理后,枣果角质层保持完整,不发生龟裂;枣果表皮厚度和角质层厚度显着增加;表皮细胞小于对照且排列紧实,果肉细胞排列规整,果肉空腔数减少。幼果期和膨大期喷钙可作为减少‘壶瓶枣’裂果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宋宇琴,李洁,付丽娇,李娜,李六林[9](2018)在《‘壶瓶枣’果实表面特征变化及其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苏琪,丁改秀,王保明,韩杨,张鹏飞[10](2018)在《不同防裂剂处理对壶瓶枣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和Vc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不同防裂剂处理对壶瓶枣完熟期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果肉和果皮中均可检测到草酸、酒石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富马酸7种有机酸,不同防裂剂处理的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含量差异显着。果肉中,与对照相比,处理3、处理4苹果酸分别增加82.16%,28.08%,柠檬酸分别增加18.57%,62.29%,处理4酒石酸增加70.70%,且差异显着;果皮中,与对照相比,处理2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含量分别降低25.15%,31.42%,30.19%,且差异显着;果肉中Vc含量差异不显着,果皮中Vc含量显着降低。防裂剂Ⅲ和Ⅳ对枣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和Vc含量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壶瓶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液态发酵法,以壶瓶枣为原料,酒精度及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酒化、醋化阶段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酒化阶段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7%、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温度28.5℃;醋化阶段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酒精度8%、巴氏醋酸菌接种量3.5%、发酵温度36.5℃。在此优化条件下酿制的壶瓶枣醋总酸含量可达4.9g/d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壶瓶枣论文参考文献
[1].吴伟伟.壶瓶枣涌泉灌水肥一体化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9
[2].吕欢,刘瑶,樊迎,王如福.响应面法优化壶瓶枣醋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
[3].李舒然,刘肖烽,李娜,李六林.壶瓶枣黑顶病与其生长环境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2019
[4].连文绮,樊迎,王亚彬.壶瓶枣桃酥的工艺研究及其成分检测[J].食品工程.2019
[5].李海平,高艳芳,姚宇,彭丹,曹竹林.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壶瓶枣多酚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6].苗潋涓,侯艳霞,郝瑞芳,宿炳林,卢桂宾.HPLC法测定壶瓶枣中环磷酸腺苷含量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19
[7].安文杰,郝瑞芳,侯艳霞,苗潋涓,卢桂宾.壶瓶枣鲜果枣酒生产工艺初探[J].山西林业科技.2019
[8].郭红彦,白晋华,段风琴,郗鑫,李涛.钙处理对‘壶瓶枣’裂果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9
[9].宋宇琴,李洁,付丽娇,李娜,李六林.‘壶瓶枣’果实表面特征变化及其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J].林业科学.2018
[10].苏琪,丁改秀,王保明,韩杨,张鹏飞.不同防裂剂处理对壶瓶枣果肉和果皮中有机酸和Vc含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