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整合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铜绿,不动,杆菌,胞菌,沙门氏菌,内酯。
整合酶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徐莉娜,张冬惠,王红丽,董凤霞,霍凤玲[1](2019)在《鲍氏不动杆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药耐药性与碳青霉烯酶及整合酶基因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药耐药性与碳青霉烯酶及整合酶基因的相关性,为鲍氏不动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鲍氏不动杆菌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检出鲍氏不动杆菌100株),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及耐药性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检测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和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和整合酶基因。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完全耐药,对头孢呋辛耐药率为98.0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85.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7.00%,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2.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低不一;10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62株为多药耐药株占62.00%。多药耐药株改良Hodge试验62株阳性,阳性率为100.00%,非多药耐药株23株阳性,阳性率60.53%(23/38),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菌株EDTA协同实验均为阴性。多药耐药株中OXA-23、OXA-51、Int1基因检出率均为100.00%,非多药耐药株以上基因检出率为68.42%、57.89%、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药耐药株中OXA-58基因检出率为1.61%,非多药耐药株中未检出。多药耐药株整合酶基因扩增结果有24株I类整合酶阳性,阳性率为38.71%,非多药耐药株3株阳性,阳性率为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类和Ⅲ类整合酶均未有检出。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药耐药现象严峻,OXA-23、OXA-51、Int1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和I类整合酶基因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关系密切。(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戴桂花,严斌斌,王彬,冯炜思,马琳琳[2](2019)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金属酶与整合酶基因特征及同源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吉林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MDRAB)金属酶与整合酶基因的类型,并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地区2所叁级甲等医院临床标本分离鉴定的鲍曼不动杆菌38株.多重耐药株携带金属酶的初筛实验-双纸片协同试验:金属酶与整合酶基因的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所有MDRAB菌株亚胺培南-EDTA协同试验中,15株(39.4%)阳性,16株(42.1%)携带整合酶基因Ⅰ,2株(5.2%)携带整合酶基因Ⅱ,2株(5.2%)携带blaVIM型金属酶基因,1株(2.6%)携带blaNDM-1型金属酶基因,未检测出金属酶基因blaIMP,blaSIM-1和整合酶基因Ⅲ.结论该地区临床分离的MDRAB耐药率高,可能与其携带金属酶基因和整合酶基因有关,A型MDRAB为医院感染主要流行株.(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艺凝[3](2019)在《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ompF基因与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状态下表达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肠埃希氏菌,又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类。随着抗生素在畜牧业的普遍应用和滥用,导致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大肠杆菌的产生和流行,致使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愈发困难。因此,通过开展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分析其与基因型、致病性和分子流行病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选择更加合适有效的药物对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与治疗。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多种蛋白相关,整合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耐药基因捕获及传播元件,已经成为产生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发现一些蛋白,如recA等可以通过应激反应影响Ⅰ类整合酶基因的表达,但外膜蛋白F(ompF)作为抗生素进入细菌内部的主要通道,它对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转移是否也有影响,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从甘肃、青海两省的病料和粪便样品中分离到猪源,牦牛源,鸡源和犬源大肠杆菌各100株。MLST分型发现这400株大肠杆菌共有142个ST型(1STs/2.8株大肠杆菌),揭示该地区大肠杆菌流行菌株的复杂性。虽然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的ST型不同,但均存在ST10(优势ST型)。eBURST分析将142个ST型分为19个克隆群(CCs)和67个单体,其中CC1,CC3,CC7,CC14和CC16克隆群属于潜在的致病群(B2/D群),其它属于非致病群(A/B1群)。B2/D群大肠杆菌在健康动物中的携带率为12.5%。耐药性检测发现,400株大肠杆菌共存在237个耐药表型,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虽然不同,但所有动物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其它药物,对美罗培南和多粘菌素的耐药率均低于其它药物;伴侣动物(狗)和家畜(鸡和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而牦牛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40%;此外,伴侣动物(狗)和家畜(鸡和猪)的ESBL大肠杆菌分离株也远远多于牦牛,提示我们对伴侣动物和家畜要合理用药。本研究通过耐药性检测,筛选出一株对本试验所选用的15种抗生素均敏感、且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并能形成生物被膜的大肠杆菌N46(E.coli N46)进行基因敲除,研究其耐药性机理。通过Red同源重组,敲除E.coli N46的ompF基因,命名为E.coli N46/OmpF~Δ;通过psTV28质粒成功构建回复株,命名为E.coli N46/OmpF~(com)。生长曲线检测发现ompF基因虽然不是大肠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功能性基因,敲除后不会导致大肠杆菌的死亡,但会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野生株,ompF基因缺失株和回复株的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状态下的表达情况,发现ompF基因缺失株Ⅰ类整合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比野生株明显降低,回复株Ⅰ类整合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但不能回复到野生株的表达水平。初步确定在生物被膜状态下,ompF基因对大肠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的表达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邓雪媚,刘家法,张米,李健健,杨壁珲[4](2019)在《云南省HIV/AIDS病人原发性整合酶基因耐药突变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云南省原发性整合酶基因突变及相关耐药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2016年云南省14个地州(市)未接受过含整合酶抑制剂(INIs)抗病毒治疗的531例HIV-1感染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80℃冻存备用。所有感染者均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pol基因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分析IN区耐药突变位点及其耐药程度。结果 531例未经INIs抗病毒治疗的病人血浆扩增成功513例,5.7%(29/513)存在原发IN基因突变,其中9例病人表现出对INIs原发性耐药。全部INIs耐药毒株均属于交叉耐药,包括5例部分交叉耐药和4例完全交叉耐药。共检出10个IN区主要突变位点,其中T66A、E92A/G、G118R、 E138A/K、 G140A、Y143S、 P145S和Q148H等8种主要突变类型引起INIs不同程度耐药;共检出8个IN次要突变位点,A128T出现频率最高,引起INIs耐药的次要突变位点是S153F和G163R。结论云南省存在原发性INIs基因突变且变异位点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应加强IN区耐药监测,合理调整INIs的用药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9年04期)
程辉,梁奕,俞圣韬,叶仲杜,蒋晗[5](2019)在《双重RT-RPA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及其1类整合酶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法(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为技术基础,建立了一种能单管同时快速鉴定沙门氏菌及其耐药相关1类整合酶基因的双重荧光定量重组酶聚合酶扩增(duplex real-tim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T-RPA)方法。该方法以沙门氏菌特异毒力基因fimY和细菌耐药相关1类整合酶基因intI1为靶标序列,设计特异性RPA引物与exo探针,建立双重RT-RPA方法。结果显示,在fimY引物终浓度320 nmol·L~(-1),intI1引物终浓度400 nmol·L~(-1),fimY探针终浓度60 nmol·L~(-1),intI1探针终浓度100 nmol·L~(-1),反应温度37℃,反应20 min时,双重RT-RPA扩增效率最高,且特异性好。灵敏度试验显示,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为1.29×10~1 CFU·mL~(-1),intI1检测灵敏度为1.60×10~1 CFU·mL~(-1)。实际样品检测试验中,前期从生猪养殖场、屠宰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筛选到61株沙门氏菌(2株携带intI1基因)、555株大肠埃希菌(均携带intI1基因),用建立的双重RT-RPA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检测,可以同时鉴定出沙门氏菌及intI1基因。该方法与传统培养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检测时间20 min)等优点,为快速鉴定携带耐药相关整合酶基因intI1的沙门氏菌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方法,可为耐药有害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彭晶,高英志,谷月,许铁夫,王爱杰[6](2019)在《鸡粪有机肥对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整合酶基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施用有机肥对土壤中抗性基因和整合酶基因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利用高通量PCR技术监测了鸡粪有机肥施用120 d后土壤中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整合酶基因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土壤的电导率、pH、有机质含量均明显增加,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由217.27 mV降低到154.47 mV。施肥土壤中钾、氮、磷、铅、铜和锌含量均上升。施加鸡粪有机肥120 d后,土壤中tetM、tetQ、tetW、tetG和tetX 5种四环素类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90、0.97、6.80、0.98和0.94倍,而erm35、ermB、ermT、ermX和ermF 5种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0.98、136.68、0.95、2.89和2.89倍;但erm36相对丰度降低了0.75倍,其中施肥后土壤中ermB丰度最高而erm36丰度最低。施用鸡粪有机肥后,土壤中intI1和intI3的丰度分别降低了4.71×10-5和2.57×10-7,而intI2的丰度增加了3.74×10~(-6)。Network分析发现intI3与除ermB外的基因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1.00,P<0.05)。(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朱艮苗,吴红霞,杨维青,陈萍,刘锋[7](2017)在《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 I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阿奇霉素对I类整合子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酶基因int I1在不同阿奇霉素浓度中m RNA的表达水平,分析阿奇霉素对int I1表达的影响。结果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酶基因int I1的表达抑制作用明显,I类整合酶基因int I1m RNA随着阿奇霉素浓度的增高表达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阿奇霉素对I类整合酶基因int I1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可能与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抑制机制间接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7年11期)
黄靖宇,林佩贤,李湖桂,林达佳,洪楷[8](2017)在《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整合酶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E)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院内感染防控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年标准,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临床分离的4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整合酶基因(int)检测。结果药敏试验示4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广泛耐株。5株为Ⅰ类整合酶阳性;24株为Ⅱ类整合酶阳性;6株Ⅰ、Ⅱ类整合酶均为阳性;未检出Ⅲ类整合酶。结论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大多具备Ⅰ、Ⅱ类整合酶基因,这是泛耐株的重要耐药机制。(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罗涛,林建萍,吴晓鸥[9](2017)在《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计选择了51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包括了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包括了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所有的研究样本,均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临床研究中,选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针对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以及Ⅰ型整合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选取的51株耐亚胺培南以及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发现SPM金属酶基因、GIM金属酶基因均表现出了阴性的特点;对于16株IMP,以及5株VIM型的金属酶基因检测,发现最终的结果表现为阳性;针对1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oprD2基因实施检测,最终发现为阳性;剩余的3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oprD2的基因检测结果,则表现为阴性。结论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经过分析以后,发现抗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集中在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方面,次要的原因在于金属酶的出现。在临床研究中,认为Ⅰ型整合酶基因,会在铜绿假单胞菌当中广泛的存在。为此,在今后的医疗工作当中,需要加强对耐药基因在病原菌种属之间的传播检测、扩散检测工作,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康复。(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乔霞,李雪,何芳,卢金霞,周学章[10](2016)在《苦参碱对奶牛乳房炎产膜表皮葡萄球菌Ⅰ类整合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苦参碱对产膜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Ⅰ类整合酶基因(class 1integrase gene,intI1)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苦参碱、苦豆子碱、卡那霉素和头孢西汀对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棋盘滴定法测定4种药物对SE的联合作用的效果;用X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下药物对产膜阳性菌株的抑菌效果并绘制其抑制曲线;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药物对生物膜状态下intI1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碱、苦豆子碱、卡那霉素和头孢西汀对产膜阳性菌株的MIC分别是12.5g/L、20g/L、512mg/L、128mg/L;它们在亚抑菌浓度下均对产膜阳性菌株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取1/2MIC的药物质量浓度对产膜阳性菌株作用2h和4h,发现苦参碱作用4h后intI1基因表达量下调,表明苦参碱对在生物被膜状态下的SE中intI1在mRNA水平上有抑制作用,提示苦参碱对被膜状态下的SE的整合酶基因表达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整合子在生物被膜状态下捕获耐药基因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整合酶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MDRAB)金属酶与整合酶基因的类型,并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地区2所叁级甲等医院临床标本分离鉴定的鲍曼不动杆菌38株.多重耐药株携带金属酶的初筛实验-双纸片协同试验:金属酶与整合酶基因的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所有MDRAB菌株亚胺培南-EDTA协同试验中,15株(39.4%)阳性,16株(42.1%)携带整合酶基因Ⅰ,2株(5.2%)携带整合酶基因Ⅱ,2株(5.2%)携带blaVIM型金属酶基因,1株(2.6%)携带blaNDM-1型金属酶基因,未检测出金属酶基因blaIMP,blaSIM-1和整合酶基因Ⅲ.结论该地区临床分离的MDRAB耐药率高,可能与其携带金属酶基因和整合酶基因有关,A型MDRAB为医院感染主要流行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整合酶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徐莉娜,张冬惠,王红丽,董凤霞,霍凤玲.鲍氏不动杆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多药耐药性与碳青霉烯酶及整合酶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2].戴桂花,严斌斌,王彬,冯炜思,马琳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金属酶与整合酶基因特征及同源性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艺凝.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ompF基因与Ⅰ类整合酶基因在生物被膜状态下表达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4].邓雪媚,刘家法,张米,李健健,杨壁珲.云南省HIV/AIDS病人原发性整合酶基因耐药突变情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
[5].程辉,梁奕,俞圣韬,叶仲杜,蒋晗.双重RT-RPA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及其1类整合酶基因[J].浙江农业学报.2019
[6].彭晶,高英志,谷月,许铁夫,王爱杰.鸡粪有机肥对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整合酶基因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7].朱艮苗,吴红霞,杨维青,陈萍,刘锋.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I类整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
[8].黄靖宇,林佩贤,李湖桂,林达佳,洪楷.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整合酶基因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7
[9].罗涛,林建萍,吴晓鸥.耐碳青酶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Ⅰ型整合酶基因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10].乔霞,李雪,何芳,卢金霞,周学章.苦参碱对奶牛乳房炎产膜表皮葡萄球菌Ⅰ类整合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