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能做到精确、细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对审计工作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详细叙述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更好的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审计工作中。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数据技术使现代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审计;应用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和经验往往更有指导意义,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有机结合,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个行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行业发展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企业审计模式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新时代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比传统的基于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模式更有优势,是目前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更加可靠,从而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得更好地发展。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审计应用的必要性
1.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传统的审计工作费时、费力且审计最终结果误差较大,具有不科学、不精确的特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审计工作都是基于工作人员通过一些样本数据根据自身的审计经验去推算出来的,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没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那么审计结果基本上是不准确、不科学的。而审计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则改变了传统审计工作方法,通过大数据技术创新了审计工作方式,审计人员可以获得大量数据来展开审计工作,通过大量数据支持和审计人员自身良好的业务素质相结合,会让审计工作更加精准和科学,也能够不断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大幅度降低审计成本
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如果公司内部要进行审计工作则需要定期采集公司内部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这样做不仅使审计人员费时费力,而且定期采集各个相关部门数据会加大公司的审计成本,而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的审计工作,公司审计部门可以在任何时间横向纵向的向公司采取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这主要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持才能够把数据信息跨平台、跨系统的进行收集。这样不仅使审计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而且使公司审计成本大幅度的缩减。
3.促使数据的高效融合
在企业内部或者国家审计部门中审计工作具有内容繁多、过程繁杂等特点,这就会导致审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把审计工作中信息数据加以并列分析,通过系统性整合把数据精简压缩,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审计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把审计数据高效融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审计人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减少审计人员实际工作量。
二、推进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审计技术方法的有效策略
1.完善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建立适用于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审计基础数据库
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质量的提高需要科学高效的行业制度作为引导,审计工作质量是企业甚至是行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首先,审计部门应该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发展状态改变已有的审计制度,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制、审核复核制、业务审定制、质量考评制度等,完善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来规范整个行业的审计工作。其次,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应该以国家审计部门的制度为准绳,基于大数据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审计过程,明确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对内部审计各个环节的控制与管理,完善考评制度,用考评推进审计质量的提升。最后,加强对各种审计信息技术软件的制度管理,严肃市场调查,降低利用软件进行审计的风险,强化风险控制。只有完善制度才能让具体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够保障工作执行的规范和合理,进而让审计活动的实效得到提升,提高大数据时代下审计质量的提升。
2.充分利用审计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审计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范围从审计现场的单机审计,发展到审计现场的局域网审计,以及远程联网审计;由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实施分散审计发展到对电子数据实施集中审计,随着内部审计技术发展,各种适应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辅助审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使内部审计对企业电子数据信息和财务,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合规性有了科学的检查手段,同时通过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企业整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风险较大的领域、环节,从中发现审计的线索,确定审计重点,有利于减少实质测试的盲目性,缩短审计现场工作时间,提高现场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加大信息化安全审计力度
综合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各类会计信息被使用者最大化汲取与共享应用,然而这种全面自由的开放式共享却给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应切实加强对数据的安全性审计。多种类的计算机技术与人们全方位的操作使网络信息的风险性大大增加,尤其在信息化环境中应用的数据资料多为电子数据,其极易被无痕迹的伪造或改造,使企业财务或经营资料的真实可信度不断下降,即使正确的企业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过程也较易被替换或截取,从而让财务或经营资料的可靠真实性饱受威胁。由此可见全面实施对综合数据的安全审计,将其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日常性工作尤为重要。
4.从审计流程以及机构设置出发加以调整
审计过程通常可分为审计准备、预审调查、执行和最后审计报告。一般的审计准备和调查大多基于数据分析是否作为一个边界来实现。如有必要,应及时提交通知,以获取相应的系统数据。在进行审计调查时,应根据审计的实际方向对审计成员进行实际甄选,并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转换及随后的清理和分析,以加强审计程序和数据分析的基础。其他审计程序与传统审计相似。就审计程序而言,还应调整机构设置,使之以审计为导向。例如,如果要考虑金融基金的分类,就需要作出调整,例如合并责任。审计部门展开组内分工时,还应考虑“数据”特点,应由部门处长实施总体协调与领导,确保各岗位得到切实设置的同时,引导审计人员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对过去相互推诿或者是各自为政的状况进行规避。
5.专业审计人员的培训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主体,基于大数据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冲击,要想做好审计工作,发挥审计作用,就必须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养。基于大数据应用的需要,审计单位要注重审计工作人员各方面能力的培训,尤其是大数据处理能力,加大工作人员对大数据的认识与学习,使其熟悉审计要求、准则、流程,懂得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处理审计数据。同时,要强化审计人员职业素质教育,引导审计人员认清自己的职责,鼓励审计人员不断创新,革新审计观念,从而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保障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6.完善审计风险管理
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环境日趋复杂,使审计工作面临业务风险、战略风险、会计风险等诸多风险。可以说,在大数据环境下,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未能有效控制风险导致审计失败。为此,在创新审计模式的同时,应完善审计风险管理机制。在进行审计之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方案。此外,完善审计流程,严格遵循审计流程进行审计,加强审计监督,进而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也从传统的审计模式进入了数据审计时代。审计人员必须充分把握数据类型审计模式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主要特点,改进各种措施的优化,促进数据类型审计模式的更好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超.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审计[J].全国流通经济,2018(2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