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愿动词论文_石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能愿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词,习得,汉语教学,塞内加尔,维吾尔族,学生,柬埔寨。

能愿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石蕊[1](2019)在《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习得偏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愿动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并且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类,学者们在其名称和定义上并未能达成共识。很多专家学者从语义的对比、语法特征的分析、助动词的形式特征等新的角度研究了这一难题,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此外,有的学者还对亚欧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习得能愿动词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笔者希望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习得偏误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参考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对“能”“会”“可以”的各个义项进项了概括总结,分析了其异同点及易混淆的义项,并把“能”“会”“可以”的各个义项与韩语中与之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分析。本文以中高级阶段的韩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统计分析,由统计结果归纳总结出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偏误成因,并将调查结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归纳。第二章将“能”、“会”、“可以”的各个义项进行了归纳,分析异同点及易混淆的义项,并把“能”“会”“可以”的各个义项与韩语中与之对应的表达形式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分析。第叁章以具备中高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其对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习得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第四章运用偏误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出偏误的类型及原因。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偏误主要有错序偏误、误代偏误以及误加偏误叁种;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能愿动词本体知识的影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的影响以及教学方法与教材编写不当的影响四种。第五章对韩国留学生习得可能类能愿动词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郭诗艺[2](2019)在《柬埔寨华校中小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习得顺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愿动词是二语习得者必须掌握的词汇之一,其中“能、会、可以”是能愿动词中使用次数较多的词汇。这叁个词义项丰富,且叁个词各义项有交叉的部分,因此对于柬埔寨华校学生来说,完全掌握这叁个词有一定难度。根据以往的研究,本文以柬埔寨华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柬埔寨华校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顺序。本文得研究是在在前人关于能愿动词和习得顺序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开展的,习得顺序数据来源于语料和调查问卷,并对所得数据运用适当的统计方式进行统计,拟定出习得顺序,并结合拟定出的习得顺序对华校的教材编写及选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得出教学启示以指导华校对“能、会、可以”的教学。全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意义、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前人对能愿动词和能愿动词习得顺序的成果。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对象、语料收集和调查问卷具体实施办法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步骤。第叁部分统计出语自然语料和调查问卷的能愿动词习得数据,得出两种习得顺序,并分析两种顺序不同之处的内在原因,得出最终习得顺序。第四部分首先对广肇学校使用教材中出现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统计,对华校使用教材的选择与编写提出建议,并得出教学启示来知道华校教学,最后通过验证得出以上启示基本适用于柬埔寨华校。(本文来源于《吉林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保罗(JEAN,PAUL,MBISSANE,FAYE)[3](2019)在《塞内加尔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教学从2007年进入了塞内加尔大学,本文研究对象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是2012年启动的,2013叁月份正式开始授课。此后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在他们习得与使用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本文将“能”“会”“可以”与法语中表示相应意义的半助动词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再对达喀尔孔子学院的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得知的偏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偏误有哪些类型之后提出教学建议。本文分为五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目的、本文所研究对象及采用的几个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第一章为前人对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本体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第二章,将汉语能愿动词与法语表示相应意义的半助动词进行对比,指出它们之间的肯定否定句式、动词形态、答句使用和疑问句结构的异同。第叁章,对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进行调查问卷,找出学生习得与使用这叁个词的偏误类型,如:遗漏、错序、误代、否定用法不当等。第四章,从问卷调查收集到的偏误类型,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母语负迁于、目的语知识负迁于、学习策略、教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五章,针对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习得这叁个能愿动词的问题提出教学建议,如: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运用情景教学法、增加多样化练习。希望本文对学生习得与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有所帮助。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创新点及研究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马红红[4](2019)在《泰国初级阶段学生能愿动词“能”“会”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能愿动词“能”“会”是汉语习得中不可回避的难点。以往的研究在本体方面己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对外汉语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将理论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能愿动词中“能”“会”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通过对以泰语为母语的习得群体的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本研究基于对比分析理论,采用测试卷、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以泰国黎逸技术学院暑期班学生对汉语能愿动词“能”“会”的习得情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测试卷考察,分析泰国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能”“会”的偏误情况,归纳偏误类型,寻找偏误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以汉语能愿动词“能”“会”为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以上研究表明:强调“主观推测的可能性”、“客观的可能性”、“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能力”和“条件限制某种能力”在测试卷中的正确率最低,学生对这四种语义的掌握存在困难,极易产生混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交际策略、教师课堂教学是泰国学生在习得能愿动词“能”“会”过程当中产生偏误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归纳法、情景法、对比法,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能有效减少学生的偏误情况。因此教师应继续加强认知,巩固学生对于能愿动词“能”和“会”的理解,鼓励学生输出能愿动词“能”和“会”,纠正学生在输出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9-06-01)

郑琬铃[5](2019)在《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以能愿动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关键特征研究方法探讨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汇方面的语言表现特征,以及学习者母语对语言关键特征的影响,具体以能愿动词为例。利用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和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确认Hawkins和Buttery界定的已习得的语言特征、发展中的语言特征、学习者第二语言正确形式使用分布与母语者类似、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正确使用形式像是发展中的或与母语者不同等四种关键特征,进而考察日语母语者和英语母语者的汉语语料。结果发现,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个能愿动词虽然与不分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语料相同,但是具体使用特征有一定差异,显示学习者母语背景的不同对其关键特征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媛[6](2019)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X不X”正反问格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筛选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能、要、会”等13个针对外国留学生而言的甲级汉语能愿动词,这些能愿动词与副词“不”一同作为构成能愿动词“X不X”正反问格式的要素,通过对要素进行含义概括以及例句展示的形式,研究其在语用方面的内容。接着根据构成能愿动词“X不X”正反问格式要素的分项说明,本文对是否构成能愿动词正反问格式进行了判断,从而确定了本文所研究的12个能愿动词正反问格式。其次,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出现的能愿动词“X不X”正反问格式为研究内容,对外国留学生的习得此能愿动词正反问格式进行研究,找出学生在习得能愿动词正反问格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偏误。通过对偏误进行整理与归纳,具体分析出外国留学生在使用能愿动词“X不X”正反问格式时的偏误成因,最后落实到对外汉语能愿动词教学中,提供参考建议,以期提高汉语能愿动词教学的效率。(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贾雪梅[7](2019)在《韩国学生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愿动词属于汉语动词的一个特殊的类,但它与一般动词不论是意义还是用法都有着很多区别,而且本身所包含的各个词也具有多种含义,相互之间很难做到明确区分,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在能愿动词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很多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语言项目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和难点。为了了解韩国学生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本文试图从习得顺序角度对八个常用的能愿动词展开分析,选择了语料库和调查问卷两种获取研究材料的途径,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常用的八个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并将得出的习得顺序与教材的编排顺序做了对比,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由五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和研究所用的方法。第二部分,以既有着作和文献为依据,得出几个能愿动词的具体义项,并阐述了意义相似的几个能愿动词的具体含义和区分,对比了中韩能愿表达法的相同点和区别。第叁部分,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抽取韩国学生各个证书等级的八个能愿动词的原始语料,以数据为依据做了相关分析,得出八个能愿动词习得顺序情况。第四部分,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又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同样经过数据统计,得出几个能愿动词及多义项能愿动词各个义项间的习得顺序,同时得出学生对八个能愿动词难度的主观排序,并将两个角度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科学性,对差异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将两种方法得出的习得顺序进行对比,并将得出的顺序与教材的编排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后从教材和教师教学两个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9)

庞欣[8](2019)在《维吾尔族预科生汊语能愿动词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能愿动词虽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小类,但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对汉语能愿动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和分类,各家看法不一,使得它一度成为本体研究学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重点研究的语法点之一。笔者在梳理前人对汉语能愿动词本体和习得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前人对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成果,分析了外国留学生和国内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层面的研究现状,并搜集了维吾尔族预科生在能愿动词表达和使用层面的相关资料及具体语料,由此确定了本文的思路和内容。本文通过选取典型的研究对象——北京邮电大学维吾尔族预科生,设计合理、实用、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对1 6级和1 7级的维吾尔族预科生进行穷尽式的问卷调查,并在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个别调查对象做访谈,也对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利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偏误统计与分析;通过笔者的课堂聆听与观察、搜集维吾尔族预科生的课堂作业、练习、测试、MHK考试试卷等语料、以及调查问卷所得语料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据偏误理论,探讨总结维吾尔族预科生习得能愿动词的偏误类型;依据中介语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剖析维吾尔族预科生在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维吾尔族预科生能更好地习得汉语的能愿动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确保总体研究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以下是对论文结构的具体介绍: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缘起和意义;对相关文献分类综述;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说明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考察目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偏误情况。第叁部分:对调查数据进行偏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偏误类型及其具体表现。第四部分:分析造成各种偏误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内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第五部分:基于以上调查及分析,对教材与工具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对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提出了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对研究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和有待研究的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16)

尤小兵[9](2019)在《对外汉语教材中能愿动词的编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愿动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类,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使用范围广,因此是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目前对外汉语领域对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习得偏误分析、语言间的对比分析、教学法研究叁方面,对对外汉语教材中能愿动词编排研究的文章很少。因此,本文将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叁套对外汉语教材中能愿动词的编排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以期丰富本类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汉语教程》中能愿动词编排情况,第叁章《博雅汉语》中能愿动词编排情况,第四章《发展汉语》中能愿动词编排情况,第五章教材间能愿动词编排情况比较。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能愿动词本体研究的状况、对外汉语领域能愿动词研究的状况和研究思路等。第二章、第叁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了《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中能愿动词编排情况。每章内容都主要包括了教材选编的能愿动词范围;教材选编的能愿动词知识点的编排方式;对选编的能愿动词从能愿动词的出现频率、教材给出的能愿动词知识点释义是否完全涵盖课文中出现的能愿动词的各条义项、教材选编的能愿动词的义项是否全面叁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考察;能愿动词练习题的题型、题量、难易度是否合理。第五章教材间能愿动词编排情况比较,主要是对前文中考察分析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教材间的比较,包括了教材选编的能愿动词范围的比较;能愿动词知识点编排方式比较;能愿动词知识点内容和阐述方式比较;对教材中频率高且共有的能愿动词进行教材编排的语义和教材阐释的语义是否全面的对比;能愿动词练习题比较;对能愿动词编排的建议。通过比较发现,在能愿动词选编范围上,叁套教材的范围大致相同。在能愿动词知识点选择上,《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编写的能愿动词知识点没有《博雅汉语》覆盖面大。在编写方式上《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处理的比较好,而《汉语教程》略显逊色。在能愿动词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和阐述方式上,叁套教材有很大差异。在能愿动词语义编排上,《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的课文所编排的能愿动词语义比较全面,《汉语教程》则不够全面。在能愿动词语义阐释上,叁套教材所给出的释义均未全部包括课文中出现的语义,甚至有些比较常见的能愿动词语义也没包括,这一点叁套教材均需改善。在能愿动词练习题编排上,《汉语教程》的练习题题型比较传统,相比较而言,《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有比较新颖的题型;在练习题难度上,《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整体偏简单,《博雅汉语》中的能愿动词练习题在难度设置上跨度合理,总体上难度适中比较合理。(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丛鑫[10](2019)在《印尼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会”习得偏误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能愿动词“能”和“会”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之一,是留学生需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知识点。而“能”和“会”的义项具有一定复杂性。它们部分义项重合,“能”、“会”可互换,而在部分义项上,又泾渭分明,不可互换。这些常常造成留学生在习得时的困惑与偏误。印尼的汉语学习者也同样。再加上印尼语里与汉语能愿动词“能”、“会”相对应的成分有相似处,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印尼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能”和“会”的难度。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对处于初级、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能”和“会”时的各类偏误做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尝试找出他们运用“能”、“会”的主要偏误类型与造成这些偏误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指出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并介绍了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工具用书和汉语教材中“能”、“会”的义项释义,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能愿动词“能”与“会”的语义、语法特征做了比较与分析,获得了“能”和“会”的共有换义项与不同义项,以及在句法形式上的一致性与差异,从而初步确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能”与“会”的一些教学点。同时,对处于初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度尼西亚学生在习得“能”与“会”时的可能难点做了一定的预测。在此基础上,第叁章设计了调查问卷,并收集了学生作业中的语料,对印尼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能”与“会”多个义项与用法做了较为细致、深入的考察。调查发现印尼学生对“会”的“能力”义和“能”表示“能力恢复”义项习得较好,而“能”和“会”表示“可能”义、“善于做某事”和“能”表示“能力”义项的偏误比较多。句法上,印尼学生容易出现疑问句式错序的偏误,与介词搭配的偏误和误代“可能”、“要”等其他能愿动词的偏误。第四章在前几章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偏误产生的可能原因,并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我们认为,“能”、“会”多个义项的复杂性与印尼语的负迁移是学生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此外,相关汉语教材的解释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一些偏误现象。(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能愿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能愿动词是二语习得者必须掌握的词汇之一,其中“能、会、可以”是能愿动词中使用次数较多的词汇。这叁个词义项丰富,且叁个词各义项有交叉的部分,因此对于柬埔寨华校学生来说,完全掌握这叁个词有一定难度。根据以往的研究,本文以柬埔寨华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柬埔寨华校学生习得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顺序。本文得研究是在在前人关于能愿动词和习得顺序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开展的,习得顺序数据来源于语料和调查问卷,并对所得数据运用适当的统计方式进行统计,拟定出习得顺序,并结合拟定出的习得顺序对华校的教材编写及选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得出教学启示以指导华校对“能、会、可以”的教学。全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意义、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前人对能愿动词和能愿动词习得顺序的成果。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对象、语料收集和调查问卷具体实施办法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步骤。第叁部分统计出语自然语料和调查问卷的能愿动词习得数据,得出两种习得顺序,并分析两种顺序不同之处的内在原因,得出最终习得顺序。第四部分首先对广肇学校使用教材中出现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统计,对华校使用教材的选择与编写提出建议,并得出教学启示来知道华校教学,最后通过验证得出以上启示基本适用于柬埔寨华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愿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石蕊.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习得偏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郭诗艺.柬埔寨华校中小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习得顺序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

[3].保罗(JEAN,PAUL,MBISSANE,FAYE).塞内加尔学生习得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9

[4].马红红.泰国初级阶段学生能愿动词“能”“会”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9

[5].郑琬铃.学习者汉语关键特征研究——以能愿动词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王媛.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愿动词“X不X”正反问格式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9

[7].贾雪梅.韩国学生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8].庞欣.维吾尔族预科生汊语能愿动词的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9].尤小兵.对外汉语教材中能愿动词的编排研究[D].安徽大学.2019

[10].丛鑫.印尼学生汉语能愿动词“能”“会”习得偏误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在华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主要...各类能愿动词偏误比例图叁个能愿动词的习得过程能愿动词偏误率能愿动词偏误数量能愿动词偏误类型从上图可以看...

标签:;  ;  ;  ;  ;  ;  ;  

能愿动词论文_石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