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相论文_饶威,张娟,康国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体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粒子,结合能,奥氏体,骨料,基体,倾角。

基体相论文文献综述

饶威,张娟,康国政[1](2018)在《考虑基体相局部失效的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细观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能够合理描述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变形和失效行为的细观本构模型。首先,分别用考虑金属玻璃失效机制的本构模型和统一粘塑性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中基体相的变形及失效行为和增韧相的变形行为。随后,为了考虑基体相局部失效这一重要的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失效机制,本文基于传统的Mori-Tanaka匀化方法提出了一个两级均匀化方法。此外,本文还基于向后欧拉差分法推导出了两次均匀化中基体相和夹杂相模型的一致性切线模量,并给出了新的细观本构模型的数值积分算法。最后,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分别对含有外加颗粒相及内生枝晶相作为增韧相的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单调拉伸/压缩的变形和失效行为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变形和失效。(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董志华[2](2016)在《高温连铸过程钢的性能演化及Fe基体相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是以Fe为基体的多元合金体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工程材料。高效的连铸工艺是钢产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技术,连铸坯的性能和质量对钢产品后续生产及最终产品质量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钢在高温下的性能直接依赖于不同热、力履历下的显微组织状态,并最终取决于具有不同电子结构的基本相性能。从电子结构计算出发认识高温下性能演化的基本原理,并与显微组织结构及性能的量化研究相结合,可以为基于量子力学计算的连铸等高温过程中钢产品显微组织、性能和质量调控以及高品质钢种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基于此,论文首先从连铸高温过程出发,对复杂热履历下铸坯性能、显微组织演化规律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理论计算了钢中Fe基体相的磁性、弹塑性性能和晶格膨胀等内禀属性的高温演化规律,深入讨论了高温性能演化的物理本质。主要研究结果可概括如下:(1)研究分析了连铸冷却速率对铸坯热塑性、应力-应变曲线及峰值应力/应变等性能高温演化规律的影响。通过对两类钢种不同冷却速率(100~600°C min~(-1))下的热塑性研究,建立了二冷低延性区温度范围与冷却速率间的量化关系,即ΔΤ-Aln(C_R)+B。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铸坯二冷低延性区同时向高温及低温区域扩展。但冷却速率对高温下铸坯的应力-应变关系、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等基本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晶界形变诱导或先共析铁素体膜(DIF或PF)和第二相粒子作用下的微孔断裂机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Ae3(或Ar3)-TC附近,铸坯的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发生明显转变,分别与形变诱导铁素体(或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以及铁素体中磁性结构的转变密切相关。(2)建立了奥氏体相变过程的量化分析模型,讨论了连铸冷却速率对相变过程的影响。以两类钢种较大冷却速率范围内(5~300°C min~(-1))的线性热膨胀测试为基础,在获得铸坯不同冷却条件下线性热膨胀性能的同时,回归分析建立了描述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相变温度(Ar3和Ar1)、冷却速率和平衡相变温度叁者关系的量化模型,即Ar(℃)=Ae-exp(B+ClC_R)。并从奥氏体相变过程中各基本相的晶体结构差异出发,提出了基于铸坯线性热膨胀信息计算奥氏体相变过程中组织演化规律的方法。两个钢种显微组织的量化研究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α-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固态相变速率加快,奥氏体相变温度在较小冷却速率(<100°C min~(-1))范围内下降明显。上述奥氏体相变的量化研究,可以为铸坯表面温度、显微组织的调控,进而实现铸坯性能和质量的优化控制奠定基础。(3)研究分析了连铸回温过程、回温速率对铸坯性能的影响;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认识了高温性能的演化机理。连铸回温条件下,铸坯经历了冷却及回温过程中的奥氏体(?)α-铁素体双相变过程,促使α-铁素体在Ae_3附近就已存在。与此相对应,铸坯二冷低延性区以及峰值应力、应变随温度变化的拐点均向高温区移动了约50°C。但回温速率(60~300°C min~(-1))对铸坯断裂失效方式及其性能的高温演化规律影响较小。不同磁-弹、体积-弹性及体积-磁性作用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PMα-Fe中晶格膨胀和局域磁矩对c’存在相互竞争的贡献,导致α-Fe中c’和杨氏模量E随温度变化相对稳定,这也是奥氏体-α-铁素体相变过程中,峰值应力出现明显转折的本质原因。(4)计算研究了电子自旋涨落对PM Fe基体相弹性性能高温演化规律的重要贡献。应用EMTO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提出了简单、准确的应用包含Jacobian项的配分函数构建高温顺磁下电子自旋涨落分布的方法;并首次采用二次形式的平均磁矩msf随温度的演化规律描述高温下复杂的自旋涨落分布,在Fe基体相弹性常数计算中取得了与电子自旋分布相当的结果。与晶格热膨胀相结合,在自旋涨落热-磁作用下,准确计算了PM Fe基体相的单晶弹性常数c’和c44及其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并对比研究了电子自旋涨落对Fe基体相高温下的磁性、弹性性能的影响。相较而言,PMγ-Fe中热-磁作用较强,电子自旋涨落对弹性常数及其演化速率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c’,电子自旋涨落使得γ-Fe的c’降低了约25%,并使其随温度的软化速率减缓了约22%。(5)实现了PM Fe基体相线性热膨胀性能第一性原理计算,并量化研究了热-磁作用对晶格膨胀及相关高温性能的影响。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基础,提出了通过对包含热-磁,磁-弹及晶格振动相互作用的Helmhotltz自由能的自洽计算理论预测晶格膨胀的方法。在量化讨论PM Fe基体相热-磁及体积-磁性作用下的平均局域磁矩msf、单晶弹性常数随温度和体积的演变规律基础上,编程实现了PMα-Fe和γ-Fe高温下线性热膨胀性能及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Debye温度和体模量等内禀属性的准确计算。通过对比计算研究,首次讨论了自旋涨落下热-磁作用对PMα-Fe和γ-Fe高温下晶格膨胀性能的影响。相较而言,α-Fe中热-磁作用较弱,对其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较小;而对于γ-Fe,由于较强的热-磁及磁性-晶格振动耦合作用,其高温下的平衡体积(Wigner-Seitz半径)在热-磁作用下明显下降了约0.018Bohr。热-磁作用下,理论计算结果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10-01)

荆正军,刘西强,包睿莹,杨伟,谢邦互[3](2016)在《分布于聚苯乙烯基体相的纳米SiO_2粒子对聚苯乙烯/聚丙烯共混物相粗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纳米SiO_2粒子选择性分布在聚苯乙烯(PS)基体相时对退火过程中聚苯乙烯/聚丙烯(PS/PP)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粒子分散在共混物的PS基体时,可显着抑制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过程,且抑制效果比纳米SiO_2粒子分布在共混物的分散相中时更强;纳米SiO_2粒子分散在PS基体相中时,不会抑制分散相PP分子链的运动,但分散相PP液滴回缩时需要带动PS基体发生形变,PS基体中的粒子网络会大大增加这一过程的阻力,从而抑制PP液滴的回缩;同时,基体中的纳米SiO_2粒子使PP液滴的合并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杨艳,彭晓东,谢卫东,魏国兵,许峰[4](2014)在《新型α+β双基体相Mg-9Li-3Al-2.5Sr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统铸造方法分别制备了Φ10 mm和Φ90 mm Mg-9Li-3Al-2.5Sr(LAJ932)合金锭。在挤压温度260℃,挤压比28条件下对Φ90 mm合金锭进行挤压。分别分析和报道了铸态和挤压态LAJ932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探讨了该合金在挤压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和挤压态LAJ932镁合金均包括α-Mg(hcp)相,β-Li(bcc)相和Al4Sr相。Φ10 mm铸锭的组织比Φ90 mm铸锭组织细小得多。挤压过程中α-Mg相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而β-Li相发生非连续动态再结晶。挤压过程中,在hcpα-Mg相中形成{10 1 0}<10 1 0>织构,而bccβ-Li相中则形成{110}<101>织构。挤压过程中,LAJ932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改善。挤压态Mg-9Li-3Al-2.5Sr(LAJ932)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235 MPa,屈服强度为221 MPa,延伸率为19.4%,合金展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张建超,韩彦军,王军,李义强[5](2014)在《无砟轨道板骨料基体相的面积比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高速铁路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高质量高精度的磨削加工,需要对其主体材料——水泥混凝土的磨削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的整体结构、加工精度及材料组成;然后提出选用并联模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简化模型,计算出了骨料和基体的面积比率;最后通过与试验分析结果比对,可对理论结果进行适当修正。该研究结果为轨道板磨削力的研究奠定基础,最终将促进轨道板磨床的优化设计、丰富混凝土磨削加工理论。(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韩建锋,朱西平,温志勋,岳珠峰[6](2011)在《镍基单晶合金基体相γ在不同应力状态蠕变的扩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镍基单晶合金材料DD3的[001]取向试样进行950℃、278 MPa/250 MPa两种载荷水平的3个时间阶段的单轴拉伸蠕变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各试验阶段试样的γ/γ'两相微观组织。通过抽样统计得到基体相γ通道水平宽度在三个蠕变时间阶段的概率密度函数,其概率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分析了在同一温度下两种载荷水平对γ相水平宽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蠕变寿命曲线分析了微观γ相水平宽度与蠕变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外加载荷是影响基体相γ通道水平宽度增长速率的重要因素,但对在蠕变断裂后最终的γ相宽度值的影响不显著。(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1年12期)

张建武,韩以楠,罗震,林鹏[7](2010)在《Al_2O_3/TiB_2复相陶瓷涂层和基体相的价电子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固体分子的经验电子理论(EET)"处理异相界面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复相陶瓷涂层中的相Al2O3,TiB2与基体Fe的一些晶面上的电子密度,结果表明:某些晶面电子密度保持连续,与事实相符合,从定量角度证明了该陶瓷涂层的可制备性。(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0年10期)

刘政,袁新华,Frank,R,Jones[8](2010)在《6-相步光弹仪测试细纤维/树脂基体相界面剪应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新型的6-相步光弹仪,对直径25μm的单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纤维-树脂相界面微观应力分布进行测试.相步弹性学分析表明纤维末端和纤维断裂处附近的等级条纹级数较高,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区域.试样两端加载18.38,25.61和32.53MPa时,纤维末端相界面剪应力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距纤维末端7,18和33μm处,为26.87,30.22和33.20MPa.纤维断裂处,加载为24.69MPa时,相界面剪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距纤维断裂25μm处,约30MPa;加载增加到33.09MPa时,高的等级条纹级数区域向远离纤维断裂处延伸,相界面剪应力最大值增加到约36MPa.(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丁秀平,刘雄,何燕霖,李麟[9](2008)在《2205双相不锈钢时效过程中基体相组成变化的实验研究与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宝山钢铁公司提供的供货态2205双相不锈钢,加热到950,1000,1050,1100,1150,1200℃保温不同时间(10,30,60min)进行时效处理。借助定量金相、SEM&EDS等实验分析技术对时效处理前、后试样组织中的基体相比例以及合金元素在各相中的分布进行测定;利用商用热力学、动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 & DICTRA中的界面移动模型,对以上各时效过程中相组成随时间、温度的变化进行动力学计算,比较计算与实验结果,优化计算参数。(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相图会议暨国际相图与材料设计研讨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08-11-01)

马永庆,刘艳侠[10](2008)在《Fe-Cr-V-Ni-Si-C系多元合金的基体相稳定性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Finnis-Sinclair多体势扩展到多元合金,建立适合于Fe-Cr-V-Ni-Si-C系的多元合金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利用其多元合金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研究Fe-Cr-V-Ni-Si-C系多元合金奥氏体和马氏体基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对应关系;加入适量Ni,可确保高钒高铬铸铁在铸态下相变成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经过高温回火完全分解进而获得高的硬度.(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S1期)

基体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是以Fe为基体的多元合金体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工程材料。高效的连铸工艺是钢产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工艺技术,连铸坯的性能和质量对钢产品后续生产及最终产品质量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钢在高温下的性能直接依赖于不同热、力履历下的显微组织状态,并最终取决于具有不同电子结构的基本相性能。从电子结构计算出发认识高温下性能演化的基本原理,并与显微组织结构及性能的量化研究相结合,可以为基于量子力学计算的连铸等高温过程中钢产品显微组织、性能和质量调控以及高品质钢种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基于此,论文首先从连铸高温过程出发,对复杂热履历下铸坯性能、显微组织演化规律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理论计算了钢中Fe基体相的磁性、弹塑性性能和晶格膨胀等内禀属性的高温演化规律,深入讨论了高温性能演化的物理本质。主要研究结果可概括如下:(1)研究分析了连铸冷却速率对铸坯热塑性、应力-应变曲线及峰值应力/应变等性能高温演化规律的影响。通过对两类钢种不同冷却速率(100~600°C min~(-1))下的热塑性研究,建立了二冷低延性区温度范围与冷却速率间的量化关系,即ΔΤ-Aln(C_R)+B。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铸坯二冷低延性区同时向高温及低温区域扩展。但冷却速率对高温下铸坯的应力-应变关系、峰值应力及峰值应变等基本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晶界形变诱导或先共析铁素体膜(DIF或PF)和第二相粒子作用下的微孔断裂机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Ae3(或Ar3)-TC附近,铸坯的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发生明显转变,分别与形变诱导铁素体(或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以及铁素体中磁性结构的转变密切相关。(2)建立了奥氏体相变过程的量化分析模型,讨论了连铸冷却速率对相变过程的影响。以两类钢种较大冷却速率范围内(5~300°C min~(-1))的线性热膨胀测试为基础,在获得铸坯不同冷却条件下线性热膨胀性能的同时,回归分析建立了描述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相变温度(Ar3和Ar1)、冷却速率和平衡相变温度叁者关系的量化模型,即Ar(℃)=Ae-exp(B+ClC_R)。并从奥氏体相变过程中各基本相的晶体结构差异出发,提出了基于铸坯线性热膨胀信息计算奥氏体相变过程中组织演化规律的方法。两个钢种显微组织的量化研究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α-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加,固态相变速率加快,奥氏体相变温度在较小冷却速率(<100°C min~(-1))范围内下降明显。上述奥氏体相变的量化研究,可以为铸坯表面温度、显微组织的调控,进而实现铸坯性能和质量的优化控制奠定基础。(3)研究分析了连铸回温过程、回温速率对铸坯性能的影响;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认识了高温性能的演化机理。连铸回温条件下,铸坯经历了冷却及回温过程中的奥氏体(?)α-铁素体双相变过程,促使α-铁素体在Ae_3附近就已存在。与此相对应,铸坯二冷低延性区以及峰值应力、应变随温度变化的拐点均向高温区移动了约50°C。但回温速率(60~300°C min~(-1))对铸坯断裂失效方式及其性能的高温演化规律影响较小。不同磁-弹、体积-弹性及体积-磁性作用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PMα-Fe中晶格膨胀和局域磁矩对c’存在相互竞争的贡献,导致α-Fe中c’和杨氏模量E随温度变化相对稳定,这也是奥氏体-α-铁素体相变过程中,峰值应力出现明显转折的本质原因。(4)计算研究了电子自旋涨落对PM Fe基体相弹性性能高温演化规律的重要贡献。应用EMTO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提出了简单、准确的应用包含Jacobian项的配分函数构建高温顺磁下电子自旋涨落分布的方法;并首次采用二次形式的平均磁矩msf随温度的演化规律描述高温下复杂的自旋涨落分布,在Fe基体相弹性常数计算中取得了与电子自旋分布相当的结果。与晶格热膨胀相结合,在自旋涨落热-磁作用下,准确计算了PM Fe基体相的单晶弹性常数c’和c44及其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并对比研究了电子自旋涨落对Fe基体相高温下的磁性、弹性性能的影响。相较而言,PMγ-Fe中热-磁作用较强,电子自旋涨落对弹性常数及其演化速率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c’,电子自旋涨落使得γ-Fe的c’降低了约25%,并使其随温度的软化速率减缓了约22%。(5)实现了PM Fe基体相线性热膨胀性能第一性原理计算,并量化研究了热-磁作用对晶格膨胀及相关高温性能的影响。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基础,提出了通过对包含热-磁,磁-弹及晶格振动相互作用的Helmhotltz自由能的自洽计算理论预测晶格膨胀的方法。在量化讨论PM Fe基体相热-磁及体积-磁性作用下的平均局域磁矩msf、单晶弹性常数随温度和体积的演变规律基础上,编程实现了PMα-Fe和γ-Fe高温下线性热膨胀性能及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Debye温度和体模量等内禀属性的准确计算。通过对比计算研究,首次讨论了自旋涨落下热-磁作用对PMα-Fe和γ-Fe高温下晶格膨胀性能的影响。相较而言,α-Fe中热-磁作用较弱,对其热膨胀性能的影响较小;而对于γ-Fe,由于较强的热-磁及磁性-晶格振动耦合作用,其高温下的平衡体积(Wigner-Seitz半径)在热-磁作用下明显下降了约0.018Bohr。热-磁作用下,理论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体相论文参考文献

[1].饶威,张娟,康国政.考虑基体相局部失效的块体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的细观本构模型[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2].董志华.高温连铸过程钢的性能演化及Fe基体相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荆正军,刘西强,包睿莹,杨伟,谢邦互.分布于聚苯乙烯基体相的纳米SiO_2粒子对聚苯乙烯/聚丙烯共混物相粗化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4].杨艳,彭晓东,谢卫东,魏国兵,许峰.新型α+β双基体相Mg-9Li-3Al-2.5Sr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

[5].张建超,韩彦军,王军,李义强.无砟轨道板骨料基体相的面积比率分析[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

[6].韩建锋,朱西平,温志勋,岳珠峰.镍基单晶合金基体相γ在不同应力状态蠕变的扩散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1

[7].张建武,韩以楠,罗震,林鹏.Al_2O_3/TiB_2复相陶瓷涂层和基体相的价电子计算[J].焊接技术.2010

[8].刘政,袁新华,Frank,R,Jones.6-相步光弹仪测试细纤维/树脂基体相界面剪应力[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丁秀平,刘雄,何燕霖,李麟.2205双相不锈钢时效过程中基体相组成变化的实验研究与动力学模拟[C].第十四届全国相图会议暨国际相图与材料设计研讨会学术论文集.2008

[10].马永庆,刘艳侠.Fe-Cr-V-Ni-Si-C系多元合金的基体相稳定性及实验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在叶片挤出机加工过程中的拆机...基于拉伸流变制备的PLA/MMT复合材料的...不同配比的SiC/PS复合材料SEM照片(a)...(b)35-50°之间的x射线衍射图(a)20-...钎焊接头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基体相论文_饶威,张娟,康国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