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一、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淑颖[1](2021)在《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毛孢子菌是侵袭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唑类药物作为治疗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耐药性已经开始发展。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及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7月CHIF-NET监测网七年间43个监测中心收集的133株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利用基因测序分析实现菌种的准确鉴定和基因分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试验性的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ECV)。同时评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以及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的检测性能。基于体外试验,对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以及生物膜的形成能力、结构和耐药性展开了调查。联合基因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寻找致病力分布规律。基于临床分离的多重唑类高度耐药阿萨希毛孢子菌,同时从外排泵活性、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和表达分析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探索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机制。结果: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中,共分离到10个菌种,阿萨希毛孢子菌是主要的致病菌(81.2%),血液是最常见的标本类型(36.8%)。利用IGS1序列,将108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分为5个型别,基因型1型(41.7%)、4型(31.5%)和3型(23.1%)是我国主要的基因型。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的总体分布高于非阿萨希毛孢子菌,GM值分别是1.36μg/ml和0.7 μg/ml。47.2%的阿萨希毛孢子菌(51/108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2 μg/ml,而全部非阿萨希毛孢子菌(25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值小于1 μg/ml。25%的阿萨希毛孢子菌(27/108株)、2株T.dohaenes、1株星形毛孢子菌、1株粘质毛孢子菌和1株T.faecale对氟康唑呈现较高的MIC值(≥8 μg/ml)。伏立康唑对毛孢子菌呈现出最有效的体外抗真菌活性,GM值为0.09μg/ml。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值分别采用16μg/ml、0.25μg/ml、1μg/ml和1μg/ml,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ECV值均采用4 μg/ml。总体来看,Bruker Biotyper对非阿萨希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优于Vitek MS,两种系统的鉴定正确率分别为52%和32%(P=0.152)。Sensititre YeastOne药敏板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药物敏感性的检测能力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毛孢子菌中至少70%以上的菌株具有DNA酶、溶血酶和酯酶活性,而产生磷脂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54.1%、5.3%和59.4%。阿萨希毛孢子菌中,基因型3型菌株产生溶血酶能力较强,4型菌株分泌酯酶活性较强,而产生明胶酶能力较强的3株菌株均属于基因型1型。血流感染中,阿萨希毛孢子菌具有DNA酶、溶血酶、酪蛋白酶和明胶酶活性的菌株比例均高于非血流感染。本研究中,仅有5株菌株无法形成生物膜,包括4株阿萨希毛孢子菌和1株T.dohaense。阿萨希毛孢子菌中,生物膜形成能力中等以上的菌株百分比高达73.2%,基因型1型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弱的菌株比例(40%)高于3型(12%,P=0.015)和4型(11.8%,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无论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强弱,毛孢子菌的生物膜对4种唑类药物均高度耐药,MBIC50>1024 μg/ml。唑类药物耐药机制方面,临床耐药菌16G1229的外排泵活性明显增高,外源性物质转运ATP酶编码基因A1Q106164和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编码基因PDR11,氟康唑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FPKM值分别为367.94±14.41和339.99±16.9,可能是导致外排泵蛋白活性增加、唑类耐药发生的原因。多效性耐药型转运蛋白Pdr11中S1343T氨基酸置换可能是PDR11过表达的原因。无论是否存在氟康唑压力,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可能在唑类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力分布特征,调查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布情况,并试验性建立了我国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折点。首次发现外排泵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和EGR11的过表达,可能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的唑类耐药中发挥作用。背景:光滑念珠菌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常见的致病菌,光滑念珠菌天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对棘白菌素的耐药性惊人地上升。Gcn5是最具代表性的赖氨酸乙酰转移酶,是真核生物转录调控所必需的物质。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敲除,探讨GCN5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和致病力的作用以及相应调控基因和通路的动态表达。方法:利用Alt-R CRISPR-Cas9系统,对光滑念珠菌ATCC 2001中的GCN5基因进行敲除和回补。通过(联合)药敏试验和连续稀释生长试验,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和压力物质敏感性的影响。利用时间-杀菌动力试验,观察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gcn5Δ的杀菌和抑菌活性,分析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在转录水平,探索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THP-1巨噬细胞感染试验,观察GCN5缺失对光滑念珠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的影响。结果: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对棘白菌素的敏感性增加了 2-4倍,对唑类和SCY048的敏感性增加了 2倍,对FK506(4 μg/ml)+米卡芬净和APX001A的敏感性增加了 8倍以上。GCN5的缺失使棘白菌素耐药相关性FKS突变体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和FK506的耐药性降低了 2-4倍。而联合FK506(4 μg/ml)的作用下,GCN5的缺失完全或接近完全逆转了 Fks介导的棘白菌素耐药性。GCN5的缺失显着增加了米卡芬净和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杀菌或抑菌活性。敲除GCN5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发生频率和功能获得性突变。与WT和gcn5Δ::GCN5相比,gcn5Δ菌株H3K9和H3K14的乙酰化水平显着下降,分别约为WT菌株的0.6倍和0.45倍。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粘附、细胞膜组分的生物合成、跨膜转运和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光滑念珠菌敲除GCN5后,氟康唑压力下无法驱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细胞壁组分和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米卡芬净压力下,gcn5Δ需要调动更多的基因来维持生存,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表现为表达下调,主要与细胞壁生物合成相关。gcn5△对THP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敏感,GCN5的缺失显着降低了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内的生存能力。结论:光滑念珠菌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压力应激反应和致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GCN5的缺失能够降低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性和致病力,是潜在的抗真菌药物靶点。本研究为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和真菌感染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徐航[2](2021)在《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真菌感染的治疗,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真菌感染类型的变化及真菌变异速度的加快,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多,而可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且缺点明显,远不能满足临床上真菌感染的治疗需求。因此,发现结构新颖、高效低毒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对于研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意义重大。目前,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①发现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真菌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抗真菌药物应用的关系。②在已有的优势靶点中开发新骨架化合物或引入其它抗真菌机制。③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显然,后两者为经济实用且研发周期较短的药物研究策略。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是目前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最多的作用靶点,该酶参与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该靶点可有效地抑制真菌繁殖。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YP51抑制剂类抗真菌药均为氮唑类化合物,鉴于氮唑类药物的广谱抗真菌活性、确切的疗效和结构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仍有巨大的结构改造空间从而开发出更加广谱、高效、低抗性且低毒的新型CYP51抑制剂。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硒化合物具备多种生物活性,含硒小分子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亦有多篇报道。有机硒药物化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含硒官能团或含硒结构,从而改善或改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大量具有优良抗真菌活性的含硒化合物,同时证明在抗真菌化合物中引入有机硒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和改善相关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真菌CYP5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总结,结合课题组前期含硒抗真菌化合物的研究成果,依据相关药物研发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四类共计132个目标化合物,并系统进行了药理活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首先,采用骨架跃迁的药物设计策略对经典的CYP51氮唑类抑制剂的结构骨架进行修饰,通过引入1,2,3-硒二唑结构片段,设计并合成了具有1,2,3-硒二唑结构的S系列目标化合物(S01~S24)24个。通过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S01、S03、S07和S11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杀真菌活性和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此外,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对氮唑类耐药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活性,显示出其在治疗多药耐药真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研究前景。针对化合物S07的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S07具有中等程度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OS)生成的活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S07与真菌CYP51(PDB ID:4UYM)的作用模式。细胞毒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性。在S系列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中发现,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突出的抗真菌活性。基于这一研究结果,本文采用分子融合策略,分别将联二硒醚和硒醚结构引入CYP51氮唑类抑制剂结构骨架中,设计并合成了 18个具有联二硒醚结构的M系列目标化合物(M01~M18)和18个具有硒醚结构的N系列目标化合物(N01~N18)。初步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中代表化合物M01、M03、M05、N02、N03和N05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耐药菌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M01和N03不仅对真菌CYP51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还具有良好的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后续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联二硒醚类化合物相比于硒醚类具有更低的毒性、极低的溶血性,具有良好的代谢稳定性。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化合物M01在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可以显着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同时,小鼠体内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低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01和N03与真菌CYP51(PDB ID:5TZ1)的作用模式,为进一步的化合物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基于上述S、M和N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研究结果,选择具有促真菌产生ROS活性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 30个咪康唑的含硒类似物(A01~A30),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测试的8种普通菌株和5种氮唑类耐药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A03具有比咪康唑更强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A03具有比阳性对照药咪康唑、氟康唑更强的CYP51抑制活性,并具有同咪康唑相当的促真菌ROS生成活性。然而,进一步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A03具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性、潜在的溶血性和较差的肝微粒体稳定性,因此,作为苗头化合物,需要对A03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为了改善苗头化合物A03的潜在溶血作用、细胞毒性和较差的代谢稳定性,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合成共42个B、C系列目标化合物(B01~B28和C01~C14)。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B17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且比A03具有更低的代谢速率、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同时,B17亦显示出的较好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且对氮唑类耐药菌株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的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B17具有良好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ROS生成活性。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B17在小鼠体内可明显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具有良好的体内活性。针对目标化合物B17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和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和作为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潜质,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和拓展了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领域的应用,也为基于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抗真菌新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董嘉琤[3](2021)在《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中国不同地区阴道念珠菌病临床分离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讨论我国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情况。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525株阴道念珠菌(白念珠菌503株,光滑念珠菌14株,热带念珠菌5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对雷夫康唑、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结果:525株阴道念珠菌中仅1株白念珠菌对雷夫康唑耐药,中国大陆9省收集的阴道来源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耐药比例为0.19%(1/525),对氟康唑的耐药比例为5.52%(29/525)。结论:在体外药敏实验中,中国不同地区阴道来源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较高,提示可以考虑雷夫康唑在阴道念珠菌病方面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估及耐药机制初探目的:研究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比较了雷夫康唑、氟康唑的体内抗真菌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耳念珠菌受到雷夫康唑、氟康唑胁迫后,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1.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雷夫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对15株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2.使用大蜡螟作为耳念珠菌的感染模型,通过测定大蜡螟的生存率、真菌菌载量,观察大蜡螟的组织切片,综合评价不同浓度的氟康唑、雷夫康唑的体内抗耳念珠菌作用。3.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雷夫康唑、氟康唑对耳念珠菌黏附作用相关基因(ALS5、HYR3),水解酶相关基因(SAP5、PLB1),真菌胞壁、胞膜以及胞外基质相关基因(ERG2、KRE6、EXG、ENG1)表达情况的影响;通过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质谱图像,观察雷夫康唑、氟康唑对耳念珠菌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雷夫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对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耳念珠菌对氟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低于新型唑类药物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的抗菌活性优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与艾沙康唑、泊沙康唑以及棘白菌素相当。2.不同浓度氟康唑、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的体内抗真菌作用:耳念珠菌CBS10913、CBS12766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生存曲线、菌载量提示抗真菌药物可以明显提高耳念珠菌感染的大蜡螟的生存率,降低其菌载量。组织切片中,高浓度雷夫康唑组的大蜡螟真菌团块最少。3.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毒力及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MALDI-TOF MS:雷夫康唑、氟康唑处理后耳念珠菌的质谱图显示不同道尔顿的蛋白组分的表达量出现变化。(2)定量RT-PCR:通过比较不同浓度雷夫康唑、氟康唑处理后耳念珠菌的8组基因的表达,发现CBS12766毒力及耐药基因的表达均高于CBS10913。雷夫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基因表达上调幅度更大。结论:雷夫康唑对15株耳念珠菌均体现了较好的抗菌活性,提示雷夫康唑也许能够应用于治疗耳念珠菌感染的相关疾病。大蜡螟实验证明CBS12766毒力强于耳念珠菌标准株CBS10193,雷夫康唑在体内实验中也体现了较强的抗耳念珠菌活性。通过比较基因的表达状态,我们发现耳念珠菌面对抗真菌药物的胁迫,会选择高表达耐药以及毒力相关的基因,以应对外界环境压力。与氟康唑相比,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造成的外界环境压力更大。第三部分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抗耳念珠菌的作用评价目的:测定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的体外抗耳念珠菌作用,分析二者联用是否有协同抗耳念珠菌的作用。方法:按照CLSIM27-E4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通过微量稀释棋盘法,测定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对15株耳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观察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对15株耳念珠菌的生长状态的影响,并根据MIC测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估两药联合抗真菌作用效果。结果:计算FICI可知,15株耳念珠菌的FICI范围为0.75~2,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用只有单纯的相加作用,无明显协同作用。观察耳念珠菌的生长状态,发现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联用能够减少伊曲康唑体外药敏实验中的“拖尾现象”。结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联用仅体现相加作用。但肉眼观察两者联用体现了对耳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对以后的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丽娟[4](2021)在《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揭示分离自COPD患者的Aspergillus lentulus(A.lentulus)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进一步了解其感染动物模型后的毒力及毒力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检测炎症通路中间产物及终末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宿主免疫反应机制。方法:对分离自COPD患者痰标本中的目标菌株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特点的观察,进行扩增β-tubulin(560bp)基因,与基因库序列比对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按照CLSI M38-A2标准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以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为对照,选择A.lentulus菌液浓度1×106CFU注入蜡螟幼虫larvaes体内,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对比larvaes的生存率、体表黑素化评分和活动度评分。液氮研磨A.lentulus感染的larvae组织,以显色法及酶法检测(1,3)-β-D葡聚糖及半乳甘露聚糖表达。分别以A.lentulus、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不同MOI值:0、1、5、10、20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β的含量。最后,用1×106CFU的A.lentulus菌液注入蜡螟幼虫larvaes体内,q RT-PCR检测感染后larvaes体内Caspase-1及TNF-α的m RNA含量。结果:1)分离菌株镜下观察:A.lentulus培养外观呈白色絮状菌落,镜下可见透明分隔菌丝,产孢子少,48℃下不能生长;2)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扩增结果与A.lentulus标准株具有99%的同源性;3)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A.lentulus患者菌株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两性霉素B(2μg/ml)、5-氟胞嘧啶(64μg/ml)、氟康唑(>64μg/ml)、伊曲康唑(0.5μg/ml)、伏立康唑(1μg/ml)、咪康唑(4μg/ml)和米卡芬净(≤0.015μg/ml),而标准株FH5T药敏结果中,除咪康唑(MIC 2μg/ml)和米卡芬净(MIC≤0.03μg/ml)外,其它药物最小抑菌浓度与患者菌株相同;4)在蜡螟幼虫larvae的感染模型中,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组蜡螟幼虫在24-48小时内全部死亡,而A.lentulus患者菌株组蜡螟幼虫的体表黑素化评分、生存率评分及活动度评分在48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7.5%、73.3%和53.3%。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1,3)-β-D葡聚糖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半乳甘露聚糖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有升高,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5)白色念珠菌、烟曲霉及A.lentulus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后均可引起IL-1β升高,白色念珠菌处理48小时、MOI=20时,IL-1β水平较其它时间点及浓度值时显着升高(P<0.01),烟曲霉处理12小时、MOI=10时诱导IL-1β升高与MOI=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A.lentulus处理48小时、MOI=1时诱导IL-1β升高与MOI=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从12小时开始,相同时间及浓度下,烟曲霉所诱导的IL-1β水平均显着高于A.lentulus患者菌株组(P<0.01);6)A.lentulus患者菌株和标准菌株感染larvae后均可诱导蜡螟体内Caspase-1和TNF-α的升高(P<0.05),而标准株组和患者株组两因子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分离自COPD患者的A.lentulus以白色絮状为主,镜下呈透明分隔菌丝,产孢少,48℃下不能生长,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咪康唑具有较高的MIC值,对米卡芬净敏感;2)A.lentulus毒力弱于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且其毒力作用缓慢;3)A.lentulus作用鼠树突状细胞后可引起其IL-1β的释放,相同条件下A.lentulus诱导IL-1β释放的能力弱于烟曲霉;4)半乳甘露聚糖可作为早期A.lentulus侵袭性感染的监测指标;5)NLRP3/Caspase-1炎症小体通路参与了A.lentulus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该过程中伴有TNF-α的升高。

张可[5](2021)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征、死亡危险因素、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20年1月某院所有血培养念珠菌阳性16岁以上住院患者,从医院电子病例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系统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微生物学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等。结果共收集137例念珠菌血症病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4.0(43.0,71.0)岁,男性占57.7%。32.1%的病例患糖尿病,主要的易感因素有留置导尿管(63.5%),输血(60.6%)及入住ICU(46.7%)。27.7%的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其中65.8%的患者存活。26.3%的念珠菌血症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光滑念珠菌为优势菌种(30.7%),热带念珠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最高。ICU病区的分离率(43.1%)及病死率(56.1%)均为最高。糖尿病(OR=5.562,P=0.002)、低蛋白血症(OR=8.464,P=0.000)、深静脉置管(OR=5.228,P=0.006)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OR=3.809,P=0.046)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OR=0.306,P=0.048)可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念珠菌血症患者的年龄大、合并症重、病区分布广、侵入性操作多、死亡率高,分离株耐药率高。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深静脉置管、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预防性地进行抗真菌治疗是念珠菌血症患者存活的保护因素。第二部分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目的分析热带念珠菌临床分离株ERG11基因突变,探讨其与唑类耐药的关系。方法从某院检验科菌种保存库中随机挑取52株热带念珠菌,对所有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验证后,PCR扩增ERG11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 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并分析突变位点。结果热带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株与敏感株的ERG11基因突变不同,实验发现耐药株的ERG11基因存在A395T、C461T突变(分别对应Y132F和S154F氨基酸置换位点),而敏感株的ERG11仅发生同义突变。结论热带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参与唑类耐药的发生。

杨靖娴,邵冬华,郭莉娜,刘静,徐英春,梁国威[6](2020)在《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医院4年间(2012—2013年,2016—2017年)临床分离的126株侵袭性念珠菌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126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比例最高,占38.10%,非白念株菌以光滑念珠菌比例最高(30.9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8.25%)和近平滑念珠菌(11.11%)。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野生型率)接近100%。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10.26%和30.43%)和伏立康唑(48.72%和26.09%)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非野生型率),但对两性霉素B和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野生型率)>92%。结论我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中,非白念珠菌的分离率已高达61.90%。两性霉素B和棘白菌素类可用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经验治疗,对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应谨慎使用唑类药物。

罗宏[7](2020)在《小檗碱对马尔尼菲篮状菌体外杀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是一种机会性深部真菌病,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常见于AIDS患者等免疫低下的人群,该病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然而由于可选用的药物种类少、部分药物价格昂贵、副作用大以及临床疗效不佳等问题,目前亟需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有抗菌活性的中药高达300多种,其中一些已作为抗真菌剂在临床中应用多年。本论文从中药单体成分着手,通过大量体外药敏实验,筛选出具有较好抗TM作用的非常规抗真菌药物成分,结果提示小檗碱具有较好的抗TM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表明,许多天然成分与现有的抗真菌化学药物联用能发挥较好的抗真菌作用,在减少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增强抗真菌化学药物的抗真菌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真菌的耐药性。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小檗碱与常规抗真菌药物联用的抗TM效应,发现其与抗真菌药物联用具有显着协同抗TM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小檗碱能回复氟康唑耐药TM对氟康唑的敏感性,进而对其相关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故本论文在第三部分对小檗碱回复氟康唑耐药马尔尼菲篮状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机制进行研究。目的:1.评价小檗碱、蛇床子素、大蒜素、青蒿素、芒果苷、防己甲素、槲皮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黄芩素、氯喹、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天然成分和化学药物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筛选出有效抗马尔尼菲篮状菌新型分子。2.选择小檗碱分别与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五种常用抗真菌化学药合用评价其协同抗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作用。3.探讨小檗碱回复氟康唑耐药马尔尼菲篮状菌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1.参照CLSI M27-A3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案,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小檗碱、蛇床子素、大蒜素、青蒿素、芒果苷、防己甲素、槲皮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黄芩素、氯喹、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进行抗TM的体外药敏实验,筛选体外有效抗TM的药物。2.我们根据第一步的结果,选择小檗碱继续研究,采用棋盘法对小檗碱联合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五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体外联合药敏实验,观察联合作用静态抗菌效果;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观察动态抗真菌作用,进一步验证静态抗菌效果。3.主要从小檗碱联合氟康唑对氟康唑耐药株体外联合药敏试验、透射电镜观察小檗碱对TM细胞结构的影响、小檗碱对TM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小檗碱对TM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罗丹明123检测外排泵在小檗碱作用下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小檗碱对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RT-PCR检测药物外排泵基因及唑类药物靶酶基因在小檗碱作用下表达的变化共七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小檗碱对TM的抗菌作用机制及回复耐氟康唑TM敏感性的机制。结果:1.蛇床子素、大蒜素最低MIC值为16.0mg/L,小檗碱最低MIC值为32.0mg/L,表现出了较好的体外抗TM作用;而青蒿素、芒果苷、防己甲素、槲皮素、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黄芩素、氯喹、伊维菌素以及阿维菌素,无明显的体外抗TM作用。2.小檗碱分别与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联用均具有协同抗酵母相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作用,协同作用率分别为氟康唑(52.38%)、伊曲康唑(66.67%)、伏立康唑(71.43%)、两性霉素B(71.43%)、卡泊芬净(52.38%);小檗碱与氟康唑联合应用于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TM后可以大幅度降低其MIC值(最大降低32倍),显着回复氟康唑耐药TM对氟康唑的敏感性。3.小檗碱与氟康唑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氟康唑诱导耐药TM和临床分离耐药TM的MIC值,回复氟康唑耐药TM对氟康唑的敏感性;小檗碱可以破坏TM细胞壁的完整性,导致细胞核膜变形,细胞器模糊;小檗碱与氟康唑联用后与单药作用相比:TM生长抑制作用更显着(P<0.05);两药合用后TM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P<0.05);两药合用后TM外排Rh123的能力显着降低;两药合用后TM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含量明显减少。外排泵基因Atr F、Mdr1、PMFCZ和靶酶基因Cyp51B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ABC1、MFS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中药成分小檗碱、大蒜素、蛇床子素对TM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2.小檗碱分别与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合用抗TM均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此外,小檗碱可以回复临床分离氟康唑耐药TM对氟康唑的敏感性。3.小檗碱与氟康唑联用可通过增加细胞内ROS的含量、减少麦角固醇的合成,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低表达外排泵基因Atr F、Mdr1、PMFCZ和靶酶基因Cyp51B而起到回复氟康唑耐药TM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的作用。该研究为临床寻找高效、安全、低廉的治疗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方案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寻找新的抗氟康唑耐药TM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马生妍[8](2020)在《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抗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念珠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条件性致病真菌,由于抗真菌药物以及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念珠菌引起的感染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将疗效逐年下降的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逆转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在降低有效用药剂量的同时,减少毒性及获得性耐药的产生。前期发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具有很好的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但GML对真菌方面的作用研究尚处于空白。本研究通过药敏实验及联合药敏实验检测GML对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及与抗真菌药物联合作用效果;利用分光光度计、细胞壁特殊染色法、GC/MS、流式细胞仪及DAPI染色等方法,观察检测了 GML作用后念珠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及细胞膜的合成,细胞质内大分子蛋白的外泄情况及细胞核等结构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荧光酶标仪分析检测了 GML作用后菌体总蛋白表达和胞内ROS水平的变化情况;然后利用XTT法、Sport assay、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GML作用念珠菌后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成熟生物被膜活性和结构的影响,测定了 GML对念珠菌黏附能力、菌丝形成、水解酶分泌等毒力因子的影响;最后qRT-PCR检测GML作用念珠菌后,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ALS3、HWP1、ECE1、ERG11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GML对念珠菌的MIC介于15.6 μg/mL-250 μg/mL之间,MFC介于31.3μg/mL-500 μg/mL之间。联合用药发现,GML与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茶皂素组合联用于白色念珠菌FICI指数在0.14-0.37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GML与氟康唑、伊曲康唑、茶皂素等组合联用于克柔念株菌FICI指数介于0.28-0.49,表现为协同作用。GML作用后能有效延长了念珠菌生长的延滞期,在对数生长期抑制其生长。GML作用念珠菌损坏了其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细胞膜的合成,导致通透性增加胞内大分子物质大量外泄,胞外含量相比对照显着上升(P<0.05)。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受损,并阻碍了菌体蛋白质的正常表达,影响细胞正常代谢。GML作用后菌体内线粒体产生ROS水平与对照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最终造成细胞死亡。GML还通过降低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抑制黏附和菌丝形成,显着下调白色念株菌ALS3、HWP1、ECE1、ERG11和克柔念珠菌ERG11基因的表达(P<0.01)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破坏生物被膜的维持,有效降低生物被膜的厚度和活力。

夏志宽[9](2020)在《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耐药分子机制初探》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是导致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之一。由于肿瘤、艾滋病等患者的增加,抗真菌药物的滥用,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T.asahii引起的播散性感染,急性期可迅速累及多个器官,引起菌血症、休克等,病死率可高达80%。以氟康唑为代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由于安全性高、疗效好,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由于T.asahii对三唑类以外的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均不敏感,因此氟康唑成为治疗T.asahii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在长期治疗和重复给药过程中发现其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相关研究、报道也不断增加。我们曾收治了国内首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患者,在其皮肤、肝脏等病变组织中均分离到了氟康唑敏感的T.asahii菌株,此后该患者长期、间断、反复接受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治疗。15年后我们在其面部新发皮损中再次分离到对氟康唑耐药的T.asahii菌株。这使得我们对T.asahii感染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但目前有关T.asahii的唑类耐药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该菌氟康唑耐药机制,寻找和开发新型抗真菌剂,降低T.asahii感染的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第一部分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菌株的分离鉴定1.体内临床耐药菌株分离鉴定:切取患者面部新发皮损,分别行病理检查和真菌培养。对培养所获菌株行显微镜检和IGS区PCR扩增测序鉴定。并参照药敏M27-A3方案检测其对氟康唑的MIC值。2.体外诱导耐药菌株分离鉴定:将首次分离的氟康唑敏感菌株A01S在体外通过不断增加氟康唑药物浓度的方法进行诱导培养,直至药物浓度≥128μg/ml,且菌株MIC值≥64μg/ml后再进行无药培养30代。第二部分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相关基因筛选分析1.构建DNA文库和基因组测序:提取同一患者先后分离的氟康唑敏感株和耐药株的DNA,使用KAPA DNA样品制备试剂盒构建配对末端文库,遵循标准样品制备方案并使用Illumina Hi Seq 3000进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2.构建RNA文库和转录组测序:提取同一患者先后分离的氟康唑敏感株和耐药株的RNA,使用KAPA链RNA-Seq试剂盒构建RNA-Seq文库,遵循标准样品制备方案并使用Illumina HiSeq 3000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3.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TopHat、FPKM、R package edgeR、ABySS、KOBAS、MEME、TOMTOM、PyMOL、TMpred、InterProScan、Clustal Omega(v1.1.0)等软件、公式去作图、评估、过滤、组装、比对、预测相关基因功能和结构等。第三部分ERG11基因耐药功能验证1.体外诱导耐药菌株转录组ERG11基因分析验证:提取体外诱导氟康唑耐药菌株的RNA,使用KAPA链RNA-Seq试剂盒构建RNA-Seq文库,遵循标准样品制备方案并使用Illumina HiSeq 3000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比较ERG11基因表达变化。2.ERG11基因酿酒酵母转染药敏检测验证:提取体内敏感株和耐药株的RNA,反转录成cDNA,引物扩增ERG11基因全长。通过克隆和抽提等方法构建ERG11基因重组质粒,采用高效酵母转化试剂盒将重组质粒及空质粒转染至酿酒酵母。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单克隆菌落,按M27-A3方案进行药敏实验。第四部分新型抗菌剂-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的作用1.检测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的药物敏感性:参照CLSI指南中的M27-A3方案测定17株临床及环境来源阿萨希毛孢子菌对纳米银以及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特比萘酚,伏立康唑)的MIC值。2.观察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形态的影响:在纳米银终浓度为0~32μg/ml的7种浓度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观察测量菌落大小。然后选取4μg/ml纳米银处理后的临床标准菌株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菌株的分离鉴定1.体内临床耐药菌株分离鉴定: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真菌感染性肉芽肿表现,PAS染色可见真菌样结构。组织培养到灰白色、脑回状真菌菌落,显微镜下可见关节孢子、菌丝等T.asahii形态结构。IGS区比对结果与T.asahii一致。氟康唑MIC值检测结果符合耐药菌株标准,将其编号为A15R。2.体外诱导耐药菌株分离鉴定:氟康唑诱导药物浓度达到64μg/ml时,诱导菌株的MIC值首次达到64μg/ml,当药物浓度≥128μg/ml时,其MIC值≥64μg/ml。经无药传代培养30代后,其MIC值稳定在64μg/ml,确定获得稳定的诱导耐药菌株,编号为A01R。第二部分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相关基因筛选分析1.DNA文库构建和基因组测序:成功构建DNA文库,基因组测序质量较好(Q30以上)。敏感株测了2G总数据量,高质量数据量1.7G,耐药株总数据量是1.5G,高质量数据量1.3G,可用率分别为84%和88%,覆盖度分别是70X和56X,数据量足以满足基因组拼接和突变检测分析。2.R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RNA文库,转录组测序进行了三个生物学重复,数据饱和度和质量均较好。发现总共24.7Gb高质量数据量,足以满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3.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组发现耐药菌株及敏感菌株的ERG11基因均有34个氨基酸的缺失。耐药菌株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部分相关基因突变,其中ERG11基因内含子4丢失,第1个内含子增加了346nt,发现36个氨基酸取代的新突变位点,均经一代测序验证。结构预测表明这些突变会引起蛋白相关结构的改变。ERG3发现了3个点突变(V458L,D457V和D334S)。ERG5发现1个突变位点(E349D)。转录组发现耐药菌株药物转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包括6个ABC、1个MFS和1个MATE家族基因。包括ERG11在内的ERG相关的16个基因表达上调。ERG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发现13个基因(ERG1-3,5-7,9-11,19,25,26和HMG)含有与转录调控有关的upc2p相似序列。发现了几种与氧化应激有关的抗氧化基因Cu/Zn SOD、GPx、TPx和应激蛋白DDR48表达增加。第三部分ERG11基因耐药功能验证1.体外诱导耐药菌株转录组ERG11基因分析验证:成功获取诱导耐药株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耐药菌株ERG11基因表达上调,是敏感菌株表达量的3.7倍。2.ERG11基因酿酒酵母转染药敏检测验证:成功扩增敏感及耐药菌株ERG11基因全长,并构建为ERG11基因重组质粒,获得含重组质粒的酿酒酵母转化子,MIC值检测发现含敏感株ERG11基因的转化子的酿酒酵母氟康唑MIC值为≤8μg/ml,而含耐药株ERG11基因的转化子的氟康唑MIC值≥64μg/ml,分别验证为氟康唑敏感菌和耐药菌。第四部分新型抗菌剂-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的作用1.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17株T.asahii菌株纳米银的MIC值均为0.5μg/ml,明显小于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特比萘酚,略高于伏立康唑。同时对临床氟康唑耐药菌株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形态学观察结果:肉眼观察纳米银明显抑制了T.asahii菌落的生长,≤2μg/ml时无抑制作用,≥8μg/ml时完全抑制其生长,对环境株、临床株以及氟康唑临床耐药株间无差异。扫描电镜下见菌丝变得稀疏、细小、皱缩、细胞膜破损等。透射电镜下见细胞壁及细胞膜破裂、脱失、内容物外泄,染色质凝聚、边集、核糖体解聚、细胞基质变淡,以及细胞器退化形成的多泡体及髓样体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1.体内长期应用氟康唑可以导致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体外单药诱导也可以获得稳定的耐药菌株。2.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分子机制复杂,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中的基因,特别是ERG11基因的突变、表达上调是其中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还与药物外排转运基因、抗氧化应激基因等有关。3.新型抗真菌剂纳米银可以有效抑制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生长,包括氟康唑耐药菌株,并且可以严重破坏菌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

张敬霞,崔恩博,张鞠玲,郭莉娜,徐英春,曲芬[10](2020)在《肝病患者无菌部位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与重症监护室和器官移植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感染率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酵母菌感染无菌部位的临床分布特征,同时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来自解放军302医院2012年至2017年间无菌部位分离的188株酵母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分析188株酵母菌的临床分布特征。结果白念珠菌(45.7%)是导致肝病患者无菌部位感染的主要酵母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8.1%)和光滑念珠菌(16.0%),分离标本以腹水(39.9%)为主;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5岁(43.6%)之间,并且以男性(70.7%)为主,光滑念珠菌是导致50~65岁年龄阶段感染的主要非白念珠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MIC50的值为0.25μg/mL而MIC90的值达到了0.5μg/mL,同时卡泊芬净对克柔念珠菌的MIC50的值为0.25μg/mL而MIC90的值达到了0.5μg/mL,因此,除了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较低(19.8%)和克柔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体外感性较低(33.3%)外,其他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类药物和5-氟胞嘧啶对酵母菌均有很高的体外抑菌活性。结论白念珠菌仍然是导致肝病患者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主要菌种,感染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抗真菌药物对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不同,临床应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二、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一
Abstract 1
中文摘要二
Abstract 2
课题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毛孢子菌的流行病学与药物敏感性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菌株来源
        (二) 测序和分型分析
        (三) MALDI-TOF MS鉴定分析
        (四)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一、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分布
        (一) 总述
        (二) 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布
        二、评价不同鉴定方法对毛孢子菌的鉴定效能
        (一) 分子鉴定方法
        (二) MALDI-TOF MS的鉴定
        (三) 分子分型
        三、毛孢子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一) 微量肉汤稀释法
        (二) 试验性临床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三) 评估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
        四、罕见菌种Trichosporon dohaense导致的侵袭性感染
        (一) 病例调查
        (二) 菌株鉴定
        (三)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四) 文献综述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毛孢子菌致病力的分布特征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毛孢子菌的胞外酶
        (三) 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四) 数据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一) 总体分布
        (二) 阿萨希毛孢子菌的胞外酶活性分布
        二、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的生物膜
        (一) 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分布
        (二) 生物膜的药物敏感性分布
        (三) 生物膜的生长曲线
        (四)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阿萨希毛孢子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生长曲线
        (三) 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分析
        (四) 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五) 外排泵活性的检测
        (六) 转录组测序分析
        结果
        一、生长曲线
        二、唑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测序结果
        三、唑类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分析
        四、外排泵的活性分析
        五、转录组测序分析
        (一)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二) 表达差异分析
        讨论
        小结
课题二、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仪器及试剂材料
        (一) 主要仪器设备
        (二) 主要试剂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 试验菌株
        (二) GCN5突变体的构建
        (三) 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的检测
        (四) (联合)药敏试验
        (五) 连续稀释生长试验
        (六) 时间-杀菌动力试验
        (七) Western blot分析
        (八) RNA提取、RT-PCR和转录组测序分析
        (九) THP-1吞噬试验
    结果
        一、生长曲线
        二、GCN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三、敲除GCN5增加光滑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四、敲除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的组蛋白乙酰化
        五、GCN5调控特定的转录网络
        六、氟康唑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七、米卡芬净压力下转录组的改变
        八、缺失GCN5降低光滑念珠菌在THP细胞中的生存能力
    讨论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毛孢子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念珠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真菌与真菌感染
    1.2 目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及其局限性
    1.3 具有研发前景的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研究进展
    1.4 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5 小结
第二章 含1,2,3-硒二唑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2.3 抗真菌机制研究
    2.4 细胞毒实验
    2.5 分子对接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具有二硒醚/硒醚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3.3 抗真菌机制研究
    3.4 细胞毒实验
    3.5 溶血实验
    3.6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3.7 M01的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3.8 M01小鼠体内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
    3.9 分子对接研究
    3.10 小结
第四章 咪康唑含硒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4.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4.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4.3 抗真菌机制研究
    4.7 分子对接研究
    4.8 小结
第五章 苗头化合物A03的结构优化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5.3 细胞毒实验
    5.4 溶血实验
    5.5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5.6 抗真菌机制研究
    5.7 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5.8 化合物B17药代动力学研究
    5.9 分子对接研究
    5.10 小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1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6.2 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
    6.3 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
    6.4 抗真菌机制实验
    6.5 药理活性实验
    6.6 药代动力学测定
    6.7 分子对接研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个人简历
致谢
附图

(3)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
    前言
    第一节 阴道念珠菌临床标本的菌种鉴定及保存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培养基及冻存液的制备
        2.2 真菌接种、传代与冻存
        2.3 真菌的菌种鉴定
        3.实验结果
    第二节 阴道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实验准备
        2.2 微量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3.实验结果
        4.结果讨论
第二章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估及耐药机制初探
    前言
    第一节 耳念珠菌的培养与鉴定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培养基的制备
        2.2 接种培养并观察菌落形态
        2.3 耳念珠菌的鉴定
        3.实验结果
        4.实验结论
    第二节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实验准备
        2.2 微量稀释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
        3.实验结果
        4.结果讨论
    第三节 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体内药物敏感性评估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内容
        2.1 实验准备
        2.2 测定适宜的菌液浓度制作大蜡螟感染模型
        2.3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生存曲线
        2.4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菌载量
        2.5 大蜡螟感染模型的组织切片
        3.实验结果
        4.结果讨论
    第四节 雷夫康唑对耳念珠菌毒力及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MALDI-TOF MS对蛋白变化的描述
        2.2 定量RT-PCR对基因表达的研究
        3.实验结果
        4.结果讨论
第三章 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合抗耳念珠菌的作用评价
    前言
    1.材料与设备
    2.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联合用药的测定和评价方法
        2.2 实验准备
        2.3 微量稀释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的抗真菌作用
    3.实验结果
    4.结果讨论
全文总结
论文相关综述 耳念珠菌鉴定,治疗和防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参加学术活动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A.lentulus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和毒力因子测定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内容与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 lentulus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后IL-1β 的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内容与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A.lentulus可能的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致病真菌毒力因子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引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热带念珠菌对于三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
    引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步骤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简介
附录二 致谢
附录三 综述 热带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参考文献

(6)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菌种鉴定
    1.4 药敏试验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菌种检出情况
    2.2 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
    2.3 标本类型分布
    2.4 标本科室分布
    2.5 菌株鉴定符合情况
    2.6 药敏试验
3 讨 论

(7)小檗碱对马尔尼菲篮状菌体外杀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小檗碱等中药成分对马尔尼菲篮状菌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檗碱联合抗真菌药体外抗马尔尼菲篮状菌酵母相的作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小檗碱回复氟康唑耐药马尔尼菲篮状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与展望
综述 中药成分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临床念珠菌生物学特性
    1.2 念珠菌耐药性发展及产生机制
    1.3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研发趋势
    1.4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药理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第二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药物联用效果评价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菌体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生物被膜及其他毒力因子的影响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耐药分子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菌株的分离鉴定
    2.1 体内耐药菌株分离鉴定
    2.2 体外耐药菌株分离鉴定
    2.3 讨论
第三章 阿萨希毛孢子菌耐药相关基因筛选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ERG11基因耐药功能验证
    4.1 体外诱导耐药菌株转录组ERG11基因分析
    4.2 ERG11基因酿酒酵母转染验证
    4.3 讨论
第五章 新型抗菌剂-纳米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的作用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唑类药物对常见致病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10)肝病患者无菌部位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 果
    2.1. 188株实验菌株及其标本类型分布(见表1)
    2.2 侵袭性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见表2)
    2.3 抗真菌药物对188株酵母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见表3)
3 讨 论

四、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多中心侵袭性感染毛孢子菌流行病学、致病力和唑类耐药机制及乙酰转移酶调控因子Gcn5对光滑念珠菌耐药性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研究[D]. 于淑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徐航. 沈阳药科大学, 2021(01)
  • [3]耳念珠菌对雷夫康唑的药物敏感性评价及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D]. 董嘉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D]. 张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5]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ERG11基因突变分析[D]. 张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北京某医院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J]. 杨靖娴,邵冬华,郭莉娜,刘静,徐英春,梁国威.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6)
  • [7]小檗碱对马尔尼菲篮状菌体外杀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罗宏. 广西医科大学, 2020
  • [8]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抗菌机制研究[D]. 马生妍. 宁夏大学, 2020(03)
  • [9]阿萨希毛孢子菌氟康唑耐药分子机制初探[D]. 夏志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10]肝病患者无菌部位酵母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J]. 张敬霞,崔恩博,张鞠玲,郭莉娜,徐英春,曲芬.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0(01)

标签:;  ;  ;  ;  ;  

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