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野芥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野芥菜,回交后代
野芥菜论文文献综述
闫静,王晓蕾,张玉池,张庆玲,王建[1](2018)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3代的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的抗性基因一旦成功漂移到近缘杂草中,将会给农田杂草防除带来很大的困难。转基因油菜的近缘杂草野芥菜(wild B.juncea,AABB,2n=36)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并沿长江流域扩散,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后代的适合度,为抗性基因是否能成功漂移到近缘杂草中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田间以不同密度(低密度为15株/区,高密度为30株/区)单种和混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以4﹕1、3﹕2、1﹕1比例混种)野芥菜及抗性回交3代子3代(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及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正反回交3代子3代分别表示为BC_3mF_4R、BC3p F4R和BC_3mF_4L、BC_3pF_4L,m表示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后代,p表示以野芥菜为父本的回交后代),测定抗性正反回交3代子3代的营养生长(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地上部单株干生物量)和生殖生长(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种子质量、角果长、每角果饱粒数)的适合度成分,并比较供试回交后代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的差异。【结果】在单种条件下,BC_3mF_4R和BC_3pF_4R的各适合度成分及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尽管在高密度下BC_3mF_4L和BC3p F4L的茎粗、地上部单株干生物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显着低于野芥菜,但BC_3mF_4L和BC_3pF_4L的总适合度仍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因此,在单种条件下,抗草甘膦或抗草丁膦的回交3代子3代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均具有与野芥菜相当的总适合度。当回交后代与野芥菜混种时,在低密度3种比例混种下,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的回交3代子3代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在高密度3种比例混种下,BC_3 F_4R与野芥菜的各适合度成分及总适合度无显着差异,但BC_3 F_4L的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地上部单株干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种子质量及总适合度均显着低于野芥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C_3 F_4的各适合度成分仅与种植密度相关。【结论】抗草甘膦或抗草丁膦的正反回交3代子3代都具有在野外生存定植的可能性,且抗草甘膦的回交3代子3代比抗草丁膦的回交3代子3代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防范转基因油菜的基因逃逸时不仅要防范转基因油菜与近缘杂草的初始杂交,而且要防范杂交后代与近缘杂草的不断回交,以免产生适合度较高的回交后代。(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卞清,王晓蕾,强胜,宋小玲[2](2017)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4代的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适合度,分析抗性基因是否渗入近缘杂草野芥菜中,研究了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正反回交3代子4代(BC3F_5)在2种种植方式(单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等比例混种)及2个种植密度(低密度为15株/3m2,高密度为30株/3m2)下的适合度。结果发现,在单种和低密度等比例混种条件下,抗性BC3F_5的各适合度成分以及总适合度均已达到与野芥菜相当的水平;在高密度等比例混种时,BC3F_5R(抗草甘膦的BC3F_5)与野芥菜的各适合度成分以及总适合度均无显着差异,但BC3F_5L(抗草丁膦的BC3F_5)的主要适合度成分和总适合度均显着低于野芥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野芥菜和抗性BC3F_5的主要适合度成分与种植密度显着相关。因此结论认为,抗草甘膦或抗草丁膦的正反回交3代子4代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强,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漂移到野芥菜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比抗草丁膦转基因的生态风险更大。因此防范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逃逸不仅要防范转基因作物与近缘杂草的初始杂交,而且要防范杂交后代与杂草的回交。(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晓蕾,王建,张庆玲,闫静,强胜[3](2017)在《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1代和子2代的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渗入到野芥菜中,会给野芥菜的防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环境释放前对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开展深入的研究非常必要。以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3代子1代和子2代(BC3m F2和BC3p F2及BC3m F3和BC3p F3,m表示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后代,p表示以野芥菜为父本的回交后代)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密度(低密度为15株/区,高密度为30株/区)及不同种植比例(单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以4∶1、3∶2、1∶1混种)时的适合度成分和总适合度。结果表明,无论是低密度还是高密度条件下,单种时BC3F2和BC3F3的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低密度混种时,在4∶1和3∶2下,只有BC3m 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其余各后代的总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以1∶1混种时,只有BC3m F2和BC3m 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高密度混种时,3个比例混种下4种供试回交后代的总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C3m F3的各适合度成分都与混种比例不相关。表明携带抗性基因的BC3F2和BC3F3在野外都具有生存定植的可能性,且BC3m F3定植的可能性较其他供试回交后代更大。因此在防范转基因油菜基因逃逸的策略上,在防范初始杂交发生的同时,也应该防范回交后代的产生。(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宋小玲,王晓蕾,张庆玲,王建,强胜[4](2017)在《抗草甘膦和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1代-子3代的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的抗性基因是否能渗入近缘杂草野芥菜(WildB.juncea,AABB,2n=36)中提供深入的田间试验依据,本文研究了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携带抗性基因的正反回交3代子1代-子3代(携带草甘膦和草丁膦基因的正反回交3代子1代的分别表示为BC3mF2R、BC3pF2R和BC3mF2L、BC3pF2L,m表示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后代,p表示以野芥菜为父本的回交后代,回交3代子2代和子3代分别表示为BC3F3和BC3F4,其它同子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它们在不同密度(低密度15株/区,高密度30株/区)及不同种植比例下(单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以4:1、3:2、1:1比例混种)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单种条件下,供试的两种转基因油菜的BC3F2-BC3F4的总适合度与亲本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在低密度条件下,4:1混种比例时,两种转基因油菜的BC3F2都显着低于野芥菜;3:2和1:1混种比例时,BC3F2R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相当;但BC3F2L在3:2混种比例及BC3pF2L在1:1混种比例下的总适合度均显着低于野芥菜。高密度混种条件下,两种转基因油菜的BC3F2在3个混种比例时的总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无论种植密度和比例,BC3F3R和BC3F4R的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相当。尽管低密度3个混种比例下,BC3mF3L和BC3F4mL及BC3F4pL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元显着差异,但BC3pF3L的总适合度仍显着低于野芥菜,且在高密度3个混种比例下,BC3F3L和BC3F4L的总适合度仍显着低于野芥菜。由此可见,携带抗草甘膦基因或抗草丁膦基因的正反回交3代子1代-子3代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强,定植的可能性大,因此带来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但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漂移到野芥菜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比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生态风险更大。因此防范转基因油菜的基因逃逸不仅要防范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初始杂交,而且要防范杂交后代与野芥菜的回交。分析两种转基因油菜的基因逃逸风险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两种转基因油菜的基因型不同,也可能是抗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8-07)
王建,闫静,张庆玲,郑爱琴,强胜[5](2016)在《从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向不同种群野芥菜的基因漂移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向不同种群野芥菜(wild B.juncea)漂移的可能性,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为父本,17个种群野芥菜为母本,研究人工授粉条件下的结实能力和抗性基因的传递频率及F_1在温室(套袋自交)和田间(开放授粉)的适合度;统计F_1后代的出苗率及抗性基因的传递频率。[结果]供试的野芥菜授2种转基因油菜花粉后每角饱粒数大于8粒;获得的F_1植株对相应除草剂都具有抗性;温室和田间种植后营养生长良好;温室条件下自交不结实;田间种植后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及每角饱粒数均显着低于各自的亲本野芥菜,单株有效角果35.42~147.00个,每角饱粒数0.19~0.78;绝大多数F_1的总适合度和各自的亲本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各F_1后代种子都有20%以上正常出苗,且有8.33%~77.78%的后代表达对相应除草剂的抗性。[结论]2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具有相似的向各种群野芥菜漂移的可能性。在我国释放转基因油菜务必防范向野芥菜的基因漂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闫静[6](2016)在《两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和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代的染色体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油菜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且能产生大量的花粉,同时在自然环境中存在许多野生近缘种,因此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apus,2n=38=AACC)的抗性基因能否渗入(introgression)到野生近缘种,特别是近缘杂草中倍受关注。一旦成功渗入,将会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抗性基因能否成功渗入到野生近缘种除取决于转基因作物能否和近缘种发生初始杂交外,还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转基因在杂交和回交后代中的持续传递及表达能力;(2)后代染色体的重组、整合和遗传的稳定性;(3)携带转基因的后代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定植能力。国内外对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向近缘种的漂移频率、抗性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及后代适合度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多报道,但对后代染色体的组成和遗传稳定性尚没有连续的跟踪报道。在我国野芥菜(B.junceavar.gracilis)是与转基因油菜亲缘关系最近的杂草。本实验室前期对抗草甘膦和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及后代的适合度进行了研究,发现经除草剂筛选后,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的后代存活率明显高于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后代,同时发现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携带抗草甘膦基因后代的适合度提高速度快于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后代。但对两种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后代的染色体组成和稳定过程尚未开展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DS-Roughrider,Roundup Ready,event RT73,抗性基因位于A-染色体组)与野芥菜的正反回交1代子1-4代(BClmFR2-5和BClpFR2-5),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称为正向回交,用m表示,以野芥菜为父本的回交称为反向回交,用p表示)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Swallow,Liberty Link,event HCN92,抗性基因位于C-染色体组)与野芥菜的正反回交子1-5代(BClmFL2-6和BClpFL2-6)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后代染色体数量及组成,并对回交1代子4代植株的减数分裂进行了观察。通过上述研究,期望获得携带抗性基因的后代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染色体的变化和稳定过程,并为两种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基因漂移的可能性存在差异提供细胞遗传学上的证据。主要结果如下:1.抗草甘鳞转基因油莱与野芥莱的回交1代自交后代为混倍体,其染色体的稳定方向是 2n=36(AABB)供试的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和野芥菜回交1代的自交后代植株均为混倍体。从回交1代子1代到子4代,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染色体数量变化范围逐渐缩小,染色体数为36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植株的混倍体程度逐渐降低,表现出2n=36的稳定趋势。对正反回交1代子4代各3个单株染色体数为36的细胞采用BAC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分析染色体组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均为20A+16B,其染色体组成与亲本野芥菜(AABB)相同。2.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1代自交后代为混倍体,其染色体的稳定方向是2n=37(AABB+1C),为野芥菜-甘蓝型油菜单体异附加系。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1代的自交后代也均为混倍体。从回交1代子1代到子5代,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染色体数量变化范围逐渐缩小,染色体数为37的细胞比例逐渐升高,植株的混倍体程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2n=37的稳定趋势。对正反回交1代子4代各5个和7个单株染色体数为37的细胞采用BAC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分析染色组成,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A+16B+1C,只在反向回交1代子4代一个单株中观察到有2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A+15B+2C,占观察细胞的1.83%。因此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为野芥菜-甘蓝型油菜单体异附加系。3.减数分裂异常行为观察通过对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发现两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各植株均显示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等异常现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观察到有不能正常配对的染色体散落在赤道板外,在两次减数分裂后期均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有的落后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在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微核。虽然两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中均存在减数分裂异常行为,但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异常分裂的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抗草甘膦转基因与野芥菜的反向回交1代子4代异常行为的细胞比率高于正向回交1代子4代,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正反回交1代子4代异常行为的细胞比率相差不大。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1代子4代植株的减数分裂指数变幅在94.97-99.5之间,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稳定性;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代中,除反向回交1代子4代一个植株的减数分裂指数为91.3外,其余植株的减数分裂指数介于61.64-87.86之间,表现出遗传的不稳定性。4.角果长和每角饱粒数调查两种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自交子代的角果长和每角饱粒数统计结果表明,同代中的不同植株间每角饱粒数不同,总体上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呈提高的趋势。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1代到子4代的平均角果长与野芥菜均无显着性差异;虽然回交1代子1代的平均每角饱粒数只有3.6粒和3.03粒,显着低于野芥菜,但回交1代子2代到子4代的平均每角饱粒数介于10.82粒到17.12粒之间,与野芥菜无显着性差异。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1代的平均角果长显着低于野芥菜,但回交1代子2代到子5代的平均角果长与野芥菜无显着性差异;正向回交1代子1代到子3代,反向回交1代子1代到子5代的平均每角饱粒数都显着低于野芥菜,只有正向回交1代子4代和正向回交1代子5代的平均每角饱粒数与野芥菜相当,分别为14.75粒和14.67粒。因此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后代生殖能力的提高速度快于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后代。这一结果与染色体组成的观察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王建[7](2015)在《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的适合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和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亲缘关系较近的杂草是野芥菜(Brassica junceavar.gracilis)。20世纪末野芥菜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今已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广泛分布于荒地、农田中的重要杂草。如果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渗入到野芥菜中,将会给抗同种除草剂农田中野芥菜的防除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环境释放前对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开展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抗除草剂基因能否成功渗入到近缘种中取决于抗性基因能否在杂交或回交后代中传递下去以及携带抗性基因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适合度。国内外对转基因油菜与野生近缘种的杂交或回交后代的适合度已有较多报道,但对抗性基因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后代中的传递规律以及携带抗性基因的回交后代在不同种植条件下的适合度还没有连续的追踪报道。本实验室前期开展了抗性基因在抗草甘膦(DS-Roughrider,Roundup Ready,event RT73)和抗草丁膦(Swallow,Liberty Link,event HCN92)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正反回交1代子1-3代(BC1F2-4)、回交2代子1-2代(BC2F2-3)、回交3代子1代(BC3F2)(以野芥菜为母本的回交称为正向回交,以其为父本的回交称为反向回交)中的传递规律,以及携带抗性基因的后代在温室和田间环境条件下的适合度。本文是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在正反回交1代子4-5(BC1F5-6)、正反回交2代子3-4代(BC2F4-5)、正反回交3代子2-3代(BC3F3-4)中的传递规律;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测定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正反回交1代子3-4(BC1F4-5)、正反回交2代子2-3代(BC2F3-4)、正反回交3代子1-2代(BC3F2-3)的适合度以及在田间条件下种子活力的保持时间。通过上述研究,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向野芥菜的渗入提供长期的多世代的试验数据,同时也为转基因油菜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BC1F5-6、BC2F4-5、BC3F3-4的出苗率及抗性基因在这些后代中的传递规律以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4-5代(BC1F5-6)、回交2代子3-4代(BC2F4-5)以及回交3代子2-3代(BC3F3-4)为材料,研究温室条件下各后代与野芥菜的出苗率以及抗性基因在这些后代中的传递规律。结果显示,供试回交后代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且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抗性基因传递规律的结果表明,在700g(a.i.)/ha的草丁膦筛选后,各后代存活植株的比例:BC1mF5和BC1pF5为 54.63%、53.03%;BC2mF4 和 BC2pF4 为 73.42%、62.93%;BC3mF3 和 BC3pF3为 70.41%、75.36%。BC1mF6 和 BC1pF6 为 53.86%、59.84%;BC2mF5 和 BC2pF5为 77.29%、68.35%;BC3mF4 和 BC3pF4 为 74.9%、76.63%。上述各回交后代的抗性分离比均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回交后代具有和野芥菜相似的出苗能力。抗草丁膦基因都能以53%以上的频率传递给各回交后代;但随着自交次数的增加,存活植株的比例变化不大,特别是在回交1代的后代中表现更为明显。2.温室条件下抗性BC1F4-5、BC2F3-4以及BC3F2-3的适合度以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回交1代子3-4代(BC1F4-5)、回交2代子2-3代(BC2F3-4)以及回交3代子1-2代(BC3F2-3)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这些回交后代的适合度。结果表明,BC1F4和BC2F3的株高、茎粗、花粉活力和每角果饱粒数都显着小于野芥菜,此外BC1F4的单株生物量显着也小于野芥菜;BC3F2只有茎粗显着小于野芥菜,其它各适合度成份和野芥菜无显着差异。BC1F5与BC2pF4的株高和茎粗显着小于野芥菜;此外BC1F5的单株生物量和BC1pF5的每角果饱粒数也显着小于野芥菜。BC2mF4和BC3F3只有茎粗显着小于野芥菜。总适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BC1F4以及BC2pF3显着小于野芥菜,而BC2mF3及BC3F2与野芥菜相当;BC1pF5显着小于野芥菜,BC1mF5、BC2F4和BC3F3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回交代数和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适合度呈现提高的趋势,且正向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提高的速度大于反向回交后代。3.田间条件下抗性BC1F4-5、BC2F3-4以及BC3F2-3的适合度以抗草丁膦转基因的回交1代子3-4代(BC1F4-5)、回交2代子2-3代(BC2F3-4)以及回交3代子1-2代(BC3F2-3)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密度(低密度为15株/区,高密度为30株/区)及不同种植比例(单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以4:1、3:2、1:1混种)时的适合度,以及这些后代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的种子活力保持时间。结果表明,低密度单种时,BC1F4和BC2F3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野芥菜,BC3F2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BC1F5、BC2F4以及BC3F3的总适合度也都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高密度单种时,BC1F4和BC2F3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野芥菜,而BC3F2与野芥菜相当;BC 1F5和BC2F4的总适合度显着小于野芥菜,但BC3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以4:1和3:2比例混种时,低密度种植情况下,回交后代中只有BC3m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其余各后代的总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以1:1的比例混种时,只有BC3mF2和BC3mF3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无显着差异。高密度混种时,叁个比例混种条件下后代的适合度均显着小于野芥菜。因此在低密度条件下,竞争对BC3pF2、BC3pF3及BC3mF2的适合度有明显影响,而对BC1F4、BC1F5和BC2F3、BC2F4及BC3mF3无显着影响;混种比例只对BC3mF2的适合度有显着影响。高密度条件下,竞争对BC3F2和BC3F3的适合度有显着影响,而对BC1F4、BC1F5和BC2F3、BC2F4无显着影响;混种比例对各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无显着影响。单种时,密度对BC1F5和BC2F4的适合度有显着影响;以4:1和3:2比例混种时,密度对BC3mF3有显着影响;以1:1比例混种时,密度对BC3mF2和BC3mF3有显着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野芥菜和各回交后代的单株干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种子重量与单种和混种时的种植密度呈显着负相关。种子埋藏试验说明,各后代的种子在自然生境的3cm和15cm深度下均能较长时间保持较好的活力,而且各回交后代的种子深埋比浅埋能更好地保持活力。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虽然抗草丁膦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均不符合孟德尔定律,但是抗性基因还是能够在后代中以至少53%的频率传递下去的。在温室条件下,抗性回交后代BC2mF3、BC3F2和BC1mF5、BC2F4、BC3F3可能具有与野芥菜相当的生存定植能力,而其它回交后代的生存定植能力仍弱于野芥菜。田间条件下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BC3mF2和BC3mF3可能具有与野芥菜相当的生存定植能力,而其它回交后代的生存定植能力仍弱于野芥菜。而且各回交后代的种子均可在田间保持较长时间的活力,有成为自生苗的潜在隐患。因此,应避免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后代与野芥菜的再次回交,同时也要尽量减少种子的洒落,从而减小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的生态风险。(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肖能文,刘勇波,陈群英,付梦娣,叶瑶[8](2015)在《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混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广泛种植,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转Bt基因抗虫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种间混作是避免昆虫产生抗性的一种生态防御策略,但混作对非靶标生物尤其是土壤线虫影响研究较少。设置不同比例的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与野芥菜(B.juncea)混作5种处理,包括处理A、B、C、D、E分别为转基因油菜和野芥菜比例0∶100;25∶75;50∶50;75∶25;100∶0,调查不同生育期土壤线虫种类与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油菜与野芥菜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线虫优势类群均为拟丽突属Acrobeloides和真滑刃属Aphelenchus,各处理线虫属数由多到少顺序为处理B(30属)>处理C(28属)>处理A(26属)>处理D和处理E(25属)。线虫生活史策略(c-p值)组成一致,各处理间线虫生活史组成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的线虫总数以及各营养类群均无显着差异,线虫群落生态指数亦无显着差异,但不同采样时期间线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成熟度指数和线虫通路指数差异显着。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单作和混作短期内不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8期)
郑爱琴,强胜,宋小玲[9](2014)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杂交1代与5种常规栽培油菜回交后代的适合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Brassica napus)的抗性基因具有向野芥菜(Wild B.juncea)漂移的可能性,为了解野芥菜接受抗性油菜的花粉形成携带抗性基因的F1后,再接受常规栽培油菜的花粉可能产生的影响,以2种F1(野芥菜为母本、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分别为父本获得)为母本,5种常规栽培油菜(B.napus)为父本进行回交,统计了回交后每角果的饱满种子粒数和角果长,测定了回交1代(BC1)、回交1代子1代(BC1F1)的萌发率以及抗性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频率,并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了携带抗性基因的BC1以及BC1F1的适合度.结果显示,2种F1和5种常规栽培油菜回交后每角饱满粒数都很少,平均都不超过1粒;BC1以及BC1F1代间出苗率没有显着差异,但都显着低于亲本野芥菜.两种抗性基因在BC1以及BC1F1中都能以49%-62%和52%-64%的频率传递下去.温室条件下各BC1的总适合度没有显着差异,但都显着低于野芥菜,主要原因是各BC1的有效角果数少和每角饱满粒数显着少于野芥菜.从BC1F1的总适合度来看,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F1和同种常规油菜的BC1F1的总适合度没有明显差异,各BC1F1的总适合度和野芥菜也没有显着差异,但繁殖能力还是显着低于亲本野芥菜.相比BC1,其自交产生的BC1F1的繁殖能力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有效角果数和每角饱满种子粒数有较为明显的增加.研究表明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通过花粉漂移到野芥菜产生F1后,携带了抗性基因的F1在有大量常规栽培油菜的环境下,存在和常规油菜通过回交产生携带抗性基因的种子的可能性,尽管BC1以及BC1F1的繁殖能力弱,但都能产生后代;常规栽培油菜的基因型对携带抗性基因的F1接受常规栽培油菜的花粉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有一定影响.总之,野芥菜接受转基因油菜的花粉产生F1后又接受常规油菜的花粉而造成的抗性基因逃逸风险较小,但值得关注.(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李莹[10](2014)在《中国野芥菜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野芥菜(wild Brassica juncea)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或两年生杂草,经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野芥菜已广泛分布于我国16个省的麦田、油菜田、路边、花坛及荒地等生态环境中,危害日趋严重。现有芥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种,对野生种的研究非常少,目前野芥菜的分类地位尚没有确定,因此拉丁名的使用不一致,常使用的拉丁名有B. juncea (L.) Czern. et Coss、B. juncea var. gracilis Tsen et Lee;同时全国范围内野芥菜的遗传多样性及结构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全国范围内的野芥菜的“种”以下分类地位、遗传多样性及不同地区间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为探讨野芥菜的起源和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室人员对野芥菜分布地区进行系统调查,并采集了来自于中国13个省份的25个居群,每个居群10个个体共250份野芥菜植株标本和种子样本。此外,还收集了德国野芥菜、美国野芥菜、油用的大叶芥油菜(B. juncea var. juncea)、菜用的芥菜雪里红(B. juncea var. multiceps)、禹氏叁角中的3个基本种芸薹(B. campestris)、黑芥(B. nigra)、甘蓝(B. oleracea)以及复合种欧洲油菜(B. napus)和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的植株。在南京农业大学牌楼试验基地对上述材料进行种植,采集幼苗期叶片提取DNA,对上述材料的核基因组ITS(内转录间隔区)和RPS2(抗丁香假单胞菌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结合从NCBI库中下载的多裂叶芥(B. juncea var. multisecta)、榨菜(B. juncea var. tumida)、大头菜(B. juncea var. megarrhiza)、小叶芥油菜(B. juncea var. gracilis)的ITS序列和外类群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ITS和RPS2序列进行野芥菜分类地位研究;自行开发了12对野芥菜核基因组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利用其中的11对引物对25个野芥菜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对上述材料的ITS和RPS2序列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 MP)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结构表明ITS序列比对长度为614bp,变异位点为56bp(9.12%),简约信息位点为34bp(5.53%);RPS2序列比对长度为1019bp,变异位点为116bp(11.38%),简约信息位点为87bp(8.54%)。在MP树上,野芥菜及其近缘种可聚为2个分支。第一分支为甘蓝与埃塞俄比亚芥,支持率为81%;其他物种以58%的支持率聚为第二分支。第二分支内,又分为2个亚分支,美国野芥菜、德国野芥菜、黑芥及小叶芥油菜、榨菜以84%的支持率形成第一亚分支;其余物种聚合成第二亚分支,支持率为84%。第二亚分支中芸薹、欧洲油菜、西藏野芥菜以52%支持率聚合,大叶芥油菜及雪里红、多裂叶芥、大头菜与除西藏野芥菜外的其他野芥菜各居群呈现平行的姐妹类群关系。上述系统发育树表明中国野芥菜与雪里红、多裂叶芥和大叶芥油菜亲缘关系较近。结合前人的观点,即野芥菜是芥菜型油菜的逸生种或芥菜型油菜的野生种,本实验更倾向于使用B. juncea var. juncea作为野芥菜的拉丁名或把野芥菜作为新的变种进行重新定名。应用RPS2序列对25个中国野芥菜居群进行鉴别位点分析,结果显示,根据10个位点,可将25个居群分为2大类,一类为稳定具有这10个位点的采自于西藏、新疆、青海、四川、贵州、河南地区的12个居群,另一类为这10个位点分别发生了相同变异的采自于陕西、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地区的13个居群。由于野芥菜居群间的ITS序列没有差异,因此以ITS和RPS2序列共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支持率较低,无法清晰地揭示野芥菜居群间的遗传关系。因此选择使用有变异位点的RPS2序列单独构树。以拟南芥为外类群基于RPS2序列使用UPGMA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黑芥和2个德国野芥菜居群聚为第一分支,中国野芥菜各居群、栽培芥菜(大叶芥油菜、雪里蕻)和芸薹聚为第二分支。第二分支可分为叁个亚支,其中芸薹、西藏野芥菜和新疆野芥菜聚为第一亚支;河南、四川、贵州、青海4省的8个野芥菜居群聚为第二亚支;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7省13个野芥菜居群和2个栽培芥菜品种(大叶芥油菜和雪里红)聚为第叁亚支。RPS2序列的单倍型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基于上述系统发育树认为中国野芥菜的RPS2序列起源于西藏和新疆地区。通过RPS2序列可知,25个中国野芥菜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3,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1302,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Nst为0.959,基因流Nm为0.01,显示了中国分布野芥菜居群间遗传变异达95.93%,居群内遗传变异仅为4.07%,居群问基因交流少。采用双抑制PCR法设计野芥菜的微卫星引物,用以研究野芥菜各居群的群体遗传学。将设计的12对引物在四川南充和江苏江浦两个居群各20个个体中扩增,结果表明12对微卫星引物均具有多态性。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的范围是4-27个,平均等位基因数是15.2个。利用设计的微卫星引物对野芥菜各居群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对探讨野芥菜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上述12对中的11对多态性的SSR引物对25个中国野芥菜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野芥菜群体中共检测到了90个等位基因,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Shannon多样性指数(I)在0.355-0.610之间,平均为0.45。遗传多样性指数(HS)在0.241-0.503之间,平均为0.319。NJ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oA)结果表明25个居群分化为两个独特的遗传谱系(南谱系Southern Lineage和北谱系Northern Lineage),并具有特定的地理分布。北谱系包括起源地西藏、新疆,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和黄河流域的青海、陕西、河南。南谱系包括长江流域的四川、贵州、江西、湖北、湖南、浙江。在不考虑安徽、江苏长江以北的野芥菜居群的情况下,结合遗传多样性指数,推测野芥菜起源于西藏和新疆地区,由西向东,分别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进行扩散。位于长江流域北部的安徽(巢湖、滁州)、江苏(南通、江浦)野芥菜居群却与黄河流域居群亲缘关系近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野芥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深入研究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适合度,分析抗性基因是否渗入近缘杂草野芥菜中,研究了抗草甘膦和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正反回交3代子4代(BC3F_5)在2种种植方式(单种,野芥菜与回交后代等比例混种)及2个种植密度(低密度为15株/3m2,高密度为30株/3m2)下的适合度。结果发现,在单种和低密度等比例混种条件下,抗性BC3F_5的各适合度成分以及总适合度均已达到与野芥菜相当的水平;在高密度等比例混种时,BC3F_5R(抗草甘膦的BC3F_5)与野芥菜的各适合度成分以及总适合度均无显着差异,但BC3F_5L(抗草丁膦的BC3F_5)的主要适合度成分和总适合度均显着低于野芥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野芥菜和抗性BC3F_5的主要适合度成分与种植密度显着相关。因此结论认为,抗草甘膦或抗草丁膦的正反回交3代子4代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强,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基因漂移到野芥菜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比抗草丁膦转基因的生态风险更大。因此防范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逃逸不仅要防范转基因作物与近缘杂草的初始杂交,而且要防范杂交后代与杂草的回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芥菜论文参考文献
[1].闫静,王晓蕾,张玉池,张庆玲,王建.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3代的适合度[J].中国农业科学.2018
[2].卞清,王晓蕾,强胜,宋小玲.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4代的适合度[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
[3].王晓蕾,王建,张庆玲,闫静,强胜.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1代和子2代的适合度[J].草业学报.2017
[4].宋小玲,王晓蕾,张庆玲,王建,强胜.抗草甘膦和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3代子1代-子3代的适合度[C].第十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7
[5].王建,闫静,张庆玲,郑爱琴,强胜.从亲和性及F_1的适合度评价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向不同种群野芥菜的基因漂移风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
[6].闫静.两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和野芥菜的回交1代子代的染色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7].王建.抗草丁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抗性回交后代(BC1F4-5、BC2F3-4和BC3F2-3)的适合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8].肖能文,刘勇波,陈群英,付梦娣,叶瑶.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混作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
[9].郑爱琴,强胜,宋小玲.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杂交1代与5种常规栽培油菜回交后代的适合度[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
[10].李莹.中国野芥菜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