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理学,细胞,多倍体,染色体,核型,紫菀,复合体。
细胞地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广艳,周宁,钱敏,张婵,杨永平[1](2019)在《国产驴蹄草的细胞地理学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国产毛茛科(Ranunculaceae)驴蹄草属(Caltha)两种植物的演化,该文利用传统染色体压片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并结合前人染色体研究结果,对我国驴蹄草23个居群和花葶驴蹄草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驴蹄草是由四倍体(2n=4x=32)、六倍体(2n=6x=48)和八倍体(2n=8x=64)构成的多倍体复合群,花葶驴蹄草具有四倍体(2n=4x=32)和八倍体(2n=8x=64)两种倍性水平。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均是四倍体较为常见,目前尚未见有二倍体报道。由于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大部分居群采自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在冰期时存在古二倍体,其适应性较弱,逐渐被其他的倍性取代,这是由于不同细胞型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驴蹄草可能存在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从甘肃到达云南;另一条是从西藏到达云南。前期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花葶驴蹄草与驴蹄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该研究结果中花葶驴蹄草染色体比驴蹄草要小,花葶驴蹄草可能比驴蹄草相对进化。目前花葶驴蹄草只有10个居群,还需进一步增加居群量来解析其演化路线。(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9年09期)
胡伸萌[2](2018)在《横断山蝇子草属的细胞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蝇子草属(Silene L.)隶属于石竹科,是石竹科物种数最多的属。全球约有600种,中国约有110种,横断山地区有49种18种下单位。国外对蝇子草属的细胞学研究历史较久,已完成染色体计数的物种占所有国外种类的84.49%,而国内则较为滞后,仅有11个物种有报道,而西南横断山地区的研究更亟待加强。本论文研究共开展了横断山蝇子草属及其近缘物种20种29居群植物的核型研究,其中有16个种的核型为首次研究,并发现部分种有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倍性变化。属内染色体基数稳定,都为x=12;在此基础上,根据蝇子草属的核型实验结果探讨了核型分化及其核型进化规律,根据核型数据,用M_(CA)与CV_(CL)和THL与CV_(CI)探讨了不对称性系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蝇子草属及其近缘类群的M_(CA)与CV_(CL)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THL与CV_(CI)根据倍性有明显聚集。通过构建ITS时间树,结合已知的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数据,推演祖先物种的染色体进化关系,以及预测未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同时探究蝇子草属物种的细胞地理分布规律,从多倍化水平在横断山区出现的频率检测了倍性变化规律。研究的所有横断山居群物种的二倍体占34.48%,多倍体的比例占到65.52%,其中四倍体占37.93%,六倍体占27.59%,蝇子草属物种整体呈现多倍化占主要倍性的现象。最后,通过收集已有的全球蝇子草及其近缘物种的染色体报道,结合分子系统框架,构建了染色体进化树,初步探讨该属的染色体进化与核型进化规律,得出该属通过整倍性变化也是其核型进化的主要手段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0)
王家坚,彭智邦,孙航,聂泽龙,孟盈[3](2017)在《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区系演化的细胞地理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与横断山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高度丰富的植物区系成分于一体,成为世界上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的热点地区之一。我们对这一地区被子植物的染色体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多倍体在该地区只约占23%的比例,远低于其他高山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地质历史或者复杂的地形和生境等因素所导致的。低基数的二倍体占近一半的比例(43.3%),说明了二倍体水平上的染色体结构和核型进化也是本地区物种分化的另一重要机制。古多倍体,即高基数二倍体,也占有较大的成分(33.7%)。本地区物种在细胞学遗传演化途径上的多样性与这一地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对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地区被子植物区系进化中染色体演化机制的研究,为探讨东亚以及北半球其他植物区系物种进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和演化等许多重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7年02期)
戴学勤,苏富明,张传信,李志敏[4](2016)在《横断山区特有植物康滇假合头菊的细胞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细胞学常规压片的方法,对来自云南、四川及西藏9个居群的康滇假合头菊(Parasyncalathium souliei Franchet)进行染色体数目、核型类型以及细胞地理学分析,其中四川和西藏的8个居群都是首次报道.所有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染色体基数为x=8.对实验中的9个居群进行细胞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四川的居群较为原始,而位于西藏和云南的居群为较进化的类群.结合已报道的关于合头菊属(Syncalathium)的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康滇假合头菊的核型与狭义的合头菊属核型存在较大的差异,支持康滇假合头菊独立成属.此外,对云南、四川及西藏地区不同居群核型分析显示康滇假合头菊种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能为该属在横断山区的系统演化提供一些细胞地理学资料.(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广艳,韩希,孟盈,杨永平[5](2013)在《青藏高原长花马先蒿的细胞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青藏高原长花马先蒿9个居群的核型及细胞地理学进行研究,所有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6,染色体基数为x=8。现有的细胞学资料表明:分布于云南中甸的居群可能为较原始的类群,而分布于西藏日土和青海门源的居群较为进化。长花马先蒿的9个居群均为二倍体,并未出现多倍化现象,可能是由于在末次冰期青藏高原存在广泛的避难所,二倍体得到很好的保存,冰期对它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也可能是对环境的选择压力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3年05期)
殷英[6](2012)在《滇东北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和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Turcz.),属于菊科紫菀属(Aster Asterceae),是着名的多倍体复合体,包括2x,3x,4x,5x,6x,7x,8x等多种细胞型。根据林镕(1985)的划分,该复合体在我国有2种13个变种。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主产我国,但到目前为止,对国产叁脉紫菀复合体的细胞学和细胞地理学研究仅见少量报道,对各变种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更少之又少,因此国产叁脉紫菀的研究有待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对云南东北部地区的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形态学、细胞地理学的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了滇东北叁脉紫菀的类群及各变种的形态特征、细胞型及分子特征,分析了各变种的细胞地理规律(主要是垂直分布规律),同时对不同变种的起源及各变种间的隔离机制进行了探讨。1形态学研究笔者通过对多株植物中部叶叶片的测量及花部形态解剖,对滇东北地区的叁脉紫菀进行了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其叶片大小、叶片毛被、总苞片大小、舌片大小、舌状花子房大小、冠毛长度等性状,在区分不同变种方面有一定的价值。经过形态学鉴定,滇东北地区的叁脉紫菀复合体包含叁个变种:小花叁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var. micranthus),宽伞叁脉紫菀(var. laticorymbus)和微糙叁脉紫菀(var. scaberulus)。在对宽伞叁脉紫菀的总苞片进行测量时发现,其总苞片1至4层的宽度,各层最大值均超过了1mm,接近2mm宽,这与鉴定宽伞叁脉紫菀的关键特征“总苞片不到1mm宽”不相符合。笔者认为,《中国植物志》中以“总苞片较窄(宽1mm)”鉴定宽伞叁脉紫菀的特征是不够恰当的。2细胞学及细胞地理学研究对44份移栽的活体植株进行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滇东北地区叁脉紫菀的细胞型主要有两种类型:二倍体和四倍体,其中有少量为非整倍体,另外在大关县城海拔1500米处发现了一个叁倍体。在该地区,小花叁脉紫菀为二倍体,而宽伞叁脉紫菀和微糙叁脉紫菀均为四倍体。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小花变种的核型不对称性要比宽伞变种和微糙变种的高。同时对滇东北地区的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分布特点及各变种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在滇东北地区,二倍体小花叁脉紫菀适应低海拔地区。四倍体宽伞叁脉紫菀适应较高海拔生境,此四倍体宽伞叁脉紫菀可能起源于云贵高原,而四倍体微糙叁脉紫菀却只分布于低海拔地区,这与它起源于低海拔的华东地区有关。此外,对该地区叁脉紫菀复合体各变种间的隔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盐津县,微糙叁脉紫菀(4x)和小花叁脉紫菀(2x)均生活在低海拔区域,两变种同域分布,未检出叁倍体,说明二者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在大关县,宽伞叁脉紫苑(4x)和小花叁脉紫菀(2x)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地段,其生殖隔离为垂直的地理隔离。在海拔1500米处发现3倍体,说明二者至少还未形成合子前隔离。至于是否存在合子后隔离,即F1代是否能正常繁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滇东北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叁个变种具有其特定的分子序列,这为鉴定它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分子测序,发现四倍体宽伞叁脉紫菀其DNA序列杂合程度高,推测该变种为杂交起源,而且序列的“致同进化”不完全。宽伞叁脉紫菀为异源四倍体,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小花叁脉紫菀不是它的亲本,即宽伞叁脉紫菀不是就地起源的。分子测序结果表明,在大关县城东侧海拔1500米处发现的叁倍体应该是由二倍体小花叁脉紫菀和四倍体宽伞叁脉紫菀杂交而来。(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唐明[7](2011)在《中国湘西北壶瓶山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Turcz.),属菊科紫菀属(Aster Asterceae)。叁脉紫菀是着名的多倍体复合体,包括2x,3x,4x,5x,6x,7x,8x,9x,10x等多种细胞型。中国是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主要产区,但迄今为止对国产叁脉紫菀复合体的细胞学和细胞地理学研究仅有少量报道,对各变种的起源与扩散的研究也很少,因此国产叁脉紫菀的研究有待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对壶瓶山地区毛枝叁脉紫菀(var. lasiocladus (Hayata) Hand.-Mazz.)、宽伞叁脉紫菀(var. laticorymbus (Vaniot) Hand.-Mazz.)、心叶叁脉紫菀(var. cordifolus, Li et Tang, unpublished)及垂茎叁脉紫菀(var. pendulus Li et Chen)的细胞学的研究、形态解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了壶瓶山叁脉紫菀各变种的地理分布状况(主要是垂直分布规律),同时对不同变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杂种的起源及未来的命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研究对壶瓶山地区宽伞叁脉紫菀四倍体细胞型和六倍体细胞型进行形态学上诸多性状的研究。发现叶的大小,株高等一些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不能用来作为宽伞叁脉紫菀四倍体和六倍体细胞型间的形态学区分,而柱头及附片的大小可以在区分二者之间起到一定的作用。2细胞学及细胞地理学研究对500余份移栽的活体材料和部分采集野外采集的垂茎叁脉紫菀种子发芽后的实生苗进行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叁脉紫菀的细胞型主要有2x,4x,6x,其中6x细胞型占据绝大多数,共247株。垂茎叁脉紫菀细胞型变化很大,有7x,8x,9x,10x以及许多非整倍体。还研究了壶瓶山地区叁脉紫菀分布的海拔高度与不同变种及细胞型之间内在联系。发现宽伞叁脉紫菀六倍体细胞型全山均有分布,但在海拔1600米之后逐渐减少,而宽伞叁脉紫菀四倍体细胞型分布在海拔1110米以上。心叶叁脉紫菀均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上地区,毛枝叁脉紫菀仅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且主要分布在江坪350米海拔地区。细胞型变化非常大的垂茎叁脉紫菀仅分布在江坪至神景寨新修公路的靠近山崖一侧的海拔350米左右的地区。3壶瓶山叁脉紫菀各变种之间的天然杂交现象叁脉紫菀内各细胞型之间存在一些杂交现象。江坪海拔350米的毛枝叁脉紫菀与宽伞叁脉紫菀,海拔900米以上的宽伞叁脉紫菀与心叶叁脉紫菀,以及宽伞叁脉紫菀四倍体与六倍体细胞型为同域分布,形成混合居群。经细胞学研究发现少数杂交叁倍体和五倍体植株,但占整个居群植株总数不到2%。这表明,变种间生殖隔离不完全导致杂交植株数目稀少。并且可以推测,已经存在叁倍体植株和五倍体植株将由于个体太少以及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4分子生物学研究对核糖体DNA的ITS序列、ETS序列以及叶绿体基因trnH序列的研究,以及对个别特殊材料的克隆后产物的研究,发现叁倍体植株为心叶叁脉紫菀与宽伞叁脉紫菀四倍体细胞型的杂交形成,而五倍体植株则为宽伞叁脉紫菀四倍体和六倍体细胞型杂交形成,宽伞叁脉紫菀本身也处于杂合状态。壶瓶山地区叁脉紫菀不同变种间trnH序列在47-54号位点以及65-71号位点具有较大的特异性,这表明trnH序列对叁脉紫菀的分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5垂茎叁脉紫菀的研究(Aster ageratoides var. pendulus)研究了96株野外采集并移栽后的垂茎叁脉紫菀以及61株野外收集的垂茎叁脉紫菀种子发芽形成的实生苗的染色体,发现其拥有非常不稳定的染色体数目,细胞型从60到92几乎无间断,且垂茎叁脉紫菀的细胞型不但呈现出高倍性,还呈现高频率的非整倍性特征,这在紫菀属乃至在整个植物界都甚为独特。造成该变种持续变化的染色体数目原因可归结为细胞型之间的杂交、变种的新起源和高倍性。6新变种心叶叁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 var. cordifolus)的形态学心叶叁脉紫菀由于其基生叶为心形以及叶下表皮具有腺点而可以很好的区别于其它变种,因而可以被确立为叁脉紫菀一新变种。本文将详细描述心叶叁脉紫菀的形态学特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陈成彬,马小军,陈力,薛梅,成玉[8](2006)在《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及其细胞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查清半夏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对16个省市地区的27个不同地理居群的染色体构成和细胞地理分布进行系统的调查。方法:采用细胞学和细胞地理学方法。结果:半夏是由七倍体(2n=7x=91)、八倍体(2n=8x=104)、九倍体(2n=9x=117)和十倍体(2n=10x=130)构成的多倍体复合体,并初步查清了它们的细胞地理分布。同时还发现少数的半夏非整倍体系列(2n=92,103,105,115)。结论:半夏不论是自然居群或人工栽培产区,都存在严重的遗传分化和倍性混杂现象。应对不同倍性半夏的毒性和化学成分分析后选择优良的多倍体进行规范化种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06年17期)
黎维平,刘胜祥[9](2005)在《微糙叁脉紫菀的细胞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困难的类群.但是,作为该复合体主产地的中国,其分类学研究和细胞学资料十分缺乏.因此,对微糙叁脉紫菀9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显示,微糙叁脉紫菀为四倍体(2n=4x=36),关于微糙叁脉紫菀有六倍体的报道应属鉴定错误.微糙叁脉紫菀6个居群的核型资料表明,其核型的不对称性具有经度地带性变异的趋势.据此认为,微糙叁脉紫菀起源于浙皖山丘西部,然后向西扩散,抵达云贵高原和四川.这一假设得到横走地下茎演化证据的支持.(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丁开宇,王伟,孙静贤,隆泉,李标[10](2003)在《绵枣儿(Scilla sinensis)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近年对来自中国大陆10省2市20个地点绵枣儿23个居群共计983个植株进行了细胞学分析。检查到8个细胞型,即AA(2n=16),BB(2n=18),AAA(2n=24),BBB(2n=27),AABB(2n=34),ABBB(2n= 35),BBBB(2n=36),AABBB(2n=43)。至此,该复合体已记录的12个细胞型中有10个(AA,AB,BB,AAA,BBB,AAAA,AABB,BBBB,ABBB,AABBB)出现于中国大陆。其中ABBB、BBBB和AABBB在中国为首次记录,AAA在该复合体为第二次记录。大多(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期刊2003-06-30)
细胞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蝇子草属(Silene L.)隶属于石竹科,是石竹科物种数最多的属。全球约有600种,中国约有110种,横断山地区有49种18种下单位。国外对蝇子草属的细胞学研究历史较久,已完成染色体计数的物种占所有国外种类的84.49%,而国内则较为滞后,仅有11个物种有报道,而西南横断山地区的研究更亟待加强。本论文研究共开展了横断山蝇子草属及其近缘物种20种29居群植物的核型研究,其中有16个种的核型为首次研究,并发现部分种有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倍性变化。属内染色体基数稳定,都为x=12;在此基础上,根据蝇子草属的核型实验结果探讨了核型分化及其核型进化规律,根据核型数据,用M_(CA)与CV_(CL)和THL与CV_(CI)探讨了不对称性系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蝇子草属及其近缘类群的M_(CA)与CV_(CL)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THL与CV_(CI)根据倍性有明显聚集。通过构建ITS时间树,结合已知的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数据,推演祖先物种的染色体进化关系,以及预测未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同时探究蝇子草属物种的细胞地理分布规律,从多倍化水平在横断山区出现的频率检测了倍性变化规律。研究的所有横断山居群物种的二倍体占34.48%,多倍体的比例占到65.52%,其中四倍体占37.93%,六倍体占27.59%,蝇子草属物种整体呈现多倍化占主要倍性的现象。最后,通过收集已有的全球蝇子草及其近缘物种的染色体报道,结合分子系统框架,构建了染色体进化树,初步探讨该属的染色体进化与核型进化规律,得出该属通过整倍性变化也是其核型进化的主要手段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地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广艳,周宁,钱敏,张婵,杨永平.国产驴蹄草的细胞地理学研究(英文)[J].广西植物.2019
[2].胡伸萌.横断山蝇子草属的细胞地理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王家坚,彭智邦,孙航,聂泽龙,孟盈.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被子植物区系演化的细胞地理学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7
[4].戴学勤,苏富明,张传信,李志敏.横断山区特有植物康滇假合头菊的细胞地理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王广艳,韩希,孟盈,杨永平.青藏高原长花马先蒿的细胞地理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3
[6].殷英.滇东北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和分子鉴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2
[7].唐明.中国湘西北壶瓶山叁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8].陈成彬,马小军,陈力,薛梅,成玉.半夏多倍体复合体及其细胞地理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
[9].黎维平,刘胜祥.微糙叁脉紫菀的细胞地理学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5
[10].丁开宇,王伟,孙静贤,隆泉,李标.绵枣儿(Scillasinensis)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