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晶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晶,玻璃,磷矿粉,成核,氧化硫,玻璃粉,熔点。
微晶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静,王晓婕,王瑞阳[1](2019)在《微晶化处理对Fe-Cr合金氧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Fe-Cr合金的抗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对不同Cr含量的Fe-Cr合金表面进行微晶化处理,研究了铸态和微晶化合金在900℃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行为。氧化动力学曲线、物相分析、表面和截面形貌表明,当Cr含量较低时,微晶化处理提高了Cr的扩散速度,但不足以生成连续的氧化膜,氧化性能变差;当Cr含量较高时,微晶化处理降低了形成保护性氧化膜的临界含量,微晶化处理的Fe-9Cr和Fe-13Cr合金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微晶化处理Fe-13Cr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最好,这是由于微晶化处理后13%(质量分数)的Cr可以形成连续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因此,微晶化处理是提高材料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有效方法,可应用于高温氧化领域。(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秦[2](2018)在《硫系玻璃陶瓷的微晶化及可控制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硫系玻璃陶瓷凭借自身良好的中红外透光性能,在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组分中引入Ga元素后,稀土在玻璃中的溶解度提高,稀土离子的发光效率增强,并且仍然保持基础玻璃的其它光学性能几乎不受损失,经热处理后得到高中红外透光性的硫系玻璃陶瓷。本文对硫系玻璃陶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性能及应用加以概述。(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11期)
刘红盼,黄小凤,马丽萍,尚志标,刘秀状[3](2017)在《基于有限元法模拟微晶玻璃的微晶化加热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aO-Al_2O_3-SiO_2系基础玻璃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对基础玻璃微晶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基础玻璃内部中心点和端点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方程。结果显示,在从室温加热到核化温度阶段(25~780℃)和从核化温度加热到晶化温度阶段(780~1 080℃),基础玻璃内部的中心点温度和端点温度值随时间变化与指数方程拟合度较高。为防止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场中有较大的温度梯度分布和热应力的产生,在25~780℃阶段的升温速率应控制在2~4℃/min;在780~1 080℃阶段的升温速率应控制在0~2℃/min。通过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核化温度(780℃)后又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至晶化温度(1 080℃)后制得的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进行了实验验证,得到了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_3)和含铁硅灰石类固溶体((Ca,Fe)SiO_3)且性能优异的微晶玻璃。(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7年20期)
史小玄,薄铁柱,王辰,许慧超,刘辉[4](2017)在《Na_2O-SiO_2系统玻璃微晶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晶玻璃因在玻璃相中均匀分布着细小的微晶相,其性能异于普通平板玻璃而具有硬度大、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强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微晶玻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组分为43Na_2O-57SiO_2(mo1%)的玻璃为研究对象,在添加成核剂的条件下利用熔融法制备玻璃试样,采用两次热处理工艺使玻璃试样微晶化。通过对长方体块试样在恒升温高温炉内进行动态粘度的测量,确定了该组分玻璃的转变温度(T_g)。利用示差扫描热量法(DSC)确定了其最佳晶体生长温度为590℃。此外,本文研究讨论了保温时间及保温温度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确定了该组分玻璃的最佳成核温度为411℃。通过研究Na_2O-SiO_2系统微晶玻璃的微晶化过程从而实现对微晶玻璃工艺的控制。(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8-27)
张腾宇[5](2017)在《硫基硫卤多光谱玻璃的制备及微晶化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硫系玻璃同目前常用的其他红外材料相比,具有红外波段透过谱宽、可模压成型、非线性效应强、力学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和玻璃性能随玻璃组分改变可调等特点,在科学研究、工业、医学和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硫系玻璃的硫卤多光谱玻璃,结合了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的特点,拓宽了硫系玻璃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光谱范围。本文在已报道硫系玻璃和硫卤玻璃的研究基础之上,对硫卤玻璃的组成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调节玻璃性能的方法,并制备出了与玻璃组成相对应的玻璃样品。鉴于制得的玻璃样品的红外透过谱上存在较强的杂质吸收峰,设计出了相应的提纯方案,明显降低了杂质吸收峰的强度。优化了玻璃的制备工艺参数,掌握了φ30mm口径玻璃的制备工艺。最后对玻璃样品进行微晶化处理,研究了晶化处理对玻璃性能的影响。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多光谱材料的定义、应用、种类和优缺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简要介绍了多光谱玻璃的硫系玻璃基质和硫卤玻璃基质,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二章对本文的实验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叁章研究了双卤化物共掺新型硫系多光谱玻璃的制备及性能,为调节硫卤玻璃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第四章阐述了对硫卤玻璃的提纯工艺的改进方法以及明显的效果。第五章探索了大口径硫卤多光谱玻璃的制备工艺,并成功制备出口径为φ30mm的较大口径硫系多光谱玻璃。第六章研究了晶化处理对玻璃性能的影响。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内容,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所需的改进。(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7-05-20)
唐小喆[6](2017)在《微晶化汽车玻璃油墨的制备及其多层印刷和烧结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玻璃油墨是指印刷在汽车挡风玻璃四周边缘的黑色玻璃浆料。该浆料在烘干、烧结后会形成黑色的玻璃墨层,起到防止将车体和玻璃黏结起来的胶水发生化学变化、遮蔽导电线路、吸收紫外线以及装饰汽车的作用。目前,国外对汽车玻璃油墨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国内对汽车玻璃油墨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等缺乏系统的研究,现有产品大多暴露出耐酸碱性不足、抗粘性不佳等问题。由此导致国内的汽车厂商大多从国外进口汽车玻璃油墨,提高了生产成本,削弱了国产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课题选用Bi_2O_3-B_2O_3-SiO_2系统低熔点微晶玻璃,通过设计基础低熔点玻璃的组分、调整热处理制度以及优化油墨的多层印刷制度和烧结工艺,探讨了油墨的整个制备、印刷和烧结过程对其性能的影响,制备出新型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微晶化汽车玻璃油墨。结果表明:1.Bi_2O_3-B_2O_3-SiO_2低熔点玻璃中B_2O_3、K_2O和ZnO的含量对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及耐酸碱性能有着显着影响,当B_2O_3、K_2O和Zn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3%和5%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软化温度分别为83.52×10~(-7)℃~(-1)和525.9℃,且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符合汽车玻璃油墨对玻璃粉性能的要求。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及热处理时间的延长,Bi_2O_3-B_2O_3-SiO_2低熔点微晶玻璃中晶粒的尺寸增大、数目增多、分布更为密集;并且热膨胀系数先小幅度上升,后逐步下降。3.确定了制备汽车玻璃油墨用低熔点微晶玻璃粉的最佳热处理制度为570℃保温3h。此条件下低熔点微晶玻璃的析晶情况良好,热膨胀系数为83.26×10~(-7)/℃,软化温度为529.2℃。4.通过对不同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下得到的油墨烧结样品进行表观形貌、黑度、附着力、抗粘性和耐酸碱性测试,探讨了油墨烧结工艺对油墨使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微晶化汽车玻璃油墨烧结制度为:720℃下烧结4min。此烧结制度下,自制的微晶化汽车玻璃油墨相比进口油墨,除黑度略差外,均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附着力等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美清,刘春生,付伟国[7](2016)在《添加微晶化磷矿粉对白酒糟、糠醛渣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白酒糟和糠醛渣废弃有机物添加微晶化磷矿粉,利用恒温发酵的方式发酵30 d,并且每5 d从堆体中均匀取样,研究发酵过程中有机废弃物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30℃的恒温条件下,白酒糟及糠醛渣在发酵30 d内,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可以改变发酵物的pH值,腐殖酸、枸溶性磷的含量也发生了变化。在发酵的20、25 d,糠醛渣和白酒糟分别可以实现pH值达到中性范围,腐殖酸、枸溶性磷含量增加效果较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叶桂梅,邢尚军,刘方春,马海林,杜振宇[8](2016)在《微晶化磷矿粉对杨树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磷肥(CK)、过磷酸钙(SP)、普通磷矿粉(MP_0)、平均粒径为7.26μm的微晶化磷矿粉(MP_1)和平均粒径为4.04μm微晶化磷矿粉(MP_2)等处理对‘鲁林1号’杨树幼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MP_2处理的有机酸总量与SP处理无显着性差异,但明显高出CK、MP_0和MP_1处理43.55%、21.89%和10.15%;MP_1、MP_2和SP处理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CK和MP_0处理;而各处理的氨基酸总量均未达差异显着水平。MP_2处理的pH分别较CK、MP_0和MP_1处理降低0.31、0.17和0.12个单位;SP与MP_2处理的EC值差异不显着,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SP和磷矿粉处理的CEC值均显着高于CK,而SP与MP_0、MP_1、MP_2处理间差异未达显着水平。此外,MP_2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K、MP_0和MP_1处理显着提高35.19%、14.45%和7.85%,而3个磷矿粉处理对速效钾、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作用。以上分析认为,2个微晶化磷矿粉处理相比对照和普通磷矿粉处理均能明显提高杨树苗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显着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且粒径越小,其提高幅度越大。说明微晶化磷矿粉的粒径变小能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19期)
赵慧峰,祖成奎,何坤,刘永华,王衍行[9](2016)在《钙铝酸盐红外玻璃的微晶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熔制方法制备出钙铝酸盐红外玻璃,通过热处理方法对玻璃进行微晶化获得钙铝酸盐微晶玻璃。研究了晶核剂ZrO_2对钙铝酸盐玻璃析晶机制的影响,以及不同微晶化条件下钙铝酸盐玻璃的析晶情况和红外透过性能。结果表明:晶核剂的引入改变了钙铝酸盐玻璃的析晶机制,未添加ZrO_2的铝酸钙玻璃的析晶主要为表面析晶,析出晶相主要是BaAl_2O_4、Ba_3Al_2O_6;添加ZrO_2后,玻璃向整体析晶转化,析出晶相以Ca_3Al_2O_6为主;在930~970℃范围内,通过控制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获得透明的含ZrO_2铝酸钙微晶玻璃,在3~5μm波段具有良好的红外透过性能,玻璃硬度达到8.04 GPa以上。(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杜玉凤,盖国胜,张仙梅,何振全,杨玉芬[10](2016)在《微晶化矿物磷肥对改善果树栽培质量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利用物理方法对磷矿粉进行微晶化加工处理。经微晶化处理后的磷矿粉颗粒均匀性良好,结构松散,粒径整体变小,枸溶性磷提高77.99%。通过种植大田试验探究矿物磷肥对苹果栽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磷肥处理可以显着提高单果重、糖酸比、叶片叶绿素,较空白处理分别提高了25.01%、13.07%、25.35%,有效改善了果品质量。使用微晶化磷矿粉显着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两组施矿物磷肥处理在0~20 cm和20~40 cm分别提高了34.32%、84.42%和17.88%、44.18%。微晶化磷矿粉增量施用后苹果栽培效果与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相当。(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微晶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硫系玻璃陶瓷凭借自身良好的中红外透光性能,在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组分中引入Ga元素后,稀土在玻璃中的溶解度提高,稀土离子的发光效率增强,并且仍然保持基础玻璃的其它光学性能几乎不受损失,经热处理后得到高中红外透光性的硫系玻璃陶瓷。本文对硫系玻璃陶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性能及应用加以概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晶化论文参考文献
[1].马静,王晓婕,王瑞阳.微晶化处理对Fe-Cr合金氧化性能的影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
[2].徐秦.硫系玻璃陶瓷的微晶化及可控制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J].南方农机.2018
[3].刘红盼,黄小凤,马丽萍,尚志标,刘秀状.基于有限元法模拟微晶玻璃的微晶化加热过程[J].材料导报.2017
[4].史小玄,薄铁柱,王辰,许慧超,刘辉.Na_2O-SiO_2系统玻璃微晶化过程研究[C].2017年全国玻璃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7
[5].张腾宇.硫基硫卤多光谱玻璃的制备及微晶化处理[D].宁波大学.2017
[6].唐小喆.微晶化汽车玻璃油墨的制备及其多层印刷和烧结工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7].李美清,刘春生,付伟国.添加微晶化磷矿粉对白酒糟、糠醛渣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
[8].叶桂梅,邢尚军,刘方春,马海林,杜振宇.微晶化磷矿粉对杨树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
[9].赵慧峰,祖成奎,何坤,刘永华,王衍行.钙铝酸盐红外玻璃的微晶化[J].硅酸盐学报.2016
[10].杜玉凤,盖国胜,张仙梅,何振全,杨玉芬.微晶化矿物磷肥对改善果树栽培质量的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