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

程云华[1]2005年在《虚拟工业设计及其美学研究》文中认为虚拟工业设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集成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产品设计方法,是设计艺术学的前沿热点之一。基于虚拟工业设计技术的方法是以数字化3D模型作为设计思想的载体,全面表达设计者的意图,是人-机接口技术的重大突破。 目前虚拟工业设计应用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和启迪。本文从新颖实用的角度出发,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对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作了阐述,重点在于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实践。全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阐述了工业设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虚拟工业设计系统的内涵和外延,工业设计美学特征及其与传统美学的比较等基础知识。 (2) 结合虚拟工业设计相关理论从实践出发介绍了虚拟工业设计系统方法论,并结合具体实践作了详细的描述。 (3) VRML作为经典的编程语言是当今所有先进虚拟现实技术的本源。鉴于此,本文分析了VRML技术,同时也兼顾了当今先进的虚拟工业设计技术及其构造平台(软件),并对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4) 虚拟工业设计技术得到发展的同时,虚拟工业设计的美学研究也应随之跟进。虽然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可以从传统的艺术与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论中找到身影,但完全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诠释这一视觉审美新领域还显得不够全面,本文将对虚拟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是作者设计实践和学习心得的总结,当然也源于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最新科技文献的搜集和分析。论文的撰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大量的图例配合具体的研究或设计实例,可以为工业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新的创作方法。

谢宜佳[2]2009年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艺术美与技术美研究》文中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主,综合利用叁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诸多技术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结果是一个人能够与之交互的“虚拟世界”,一个高度逼真的模拟人的现实世界的“虚拟的世界”。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虚拟技术与视觉表现艺术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虚拟现实作品既表现出技术的一面,又表现出艺术的一面,只有这两个方面完美的融合,互为指导,虚拟现实作品才能展现其最好的一面。虚拟现实系统从构造方面来讲是属于技术的,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包括硬件技术和相关的软件技术,都称之为虚拟现实技术。但是虚拟现实系统从表现方式上来讲是属于艺术的,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沉浸的环境,来满足人与沉浸环境的交互,这个沉浸环境就是一个视觉表现艺术的结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从虚拟现实系统的视觉表现方面入手,从两个方面研究了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艺术美,一是虚拟艺术美与传统艺术美的相通之处,研究了虚拟艺术美对传统艺术美的传承;二是虚拟艺术美的个性方面,研究了虚拟艺术美的特殊性,对传统艺术美的突破,并介绍了这种特殊性背后的相关技术支持。其次,研究了虚拟现实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技术美。介绍了虚拟现实系统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对这些关键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美学属性从技术美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这些技术对于视觉表现艺术美的贡献。最后,以前面的研究为基础,对虚拟现实系统的创建提出了美学方面的指导,并对虚拟现实艺术的审美体验作了分析。另外,文章分析了与美学相关的形式美法则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表现与应用。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用实例来解释说明理论,力求从美学方面对虚拟现实系统的创作提出指导,能够为虚拟现实系统艺术美与技术美的综合实现提供经验。

李勋祥[3]2003年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技术正从贵族化走向平实,从试验室走入我们的生活。如果说二十一世纪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最伟大的革命是数字化技术的推广,那么最伟大的数字化技术成果就是虚拟现实。这一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此我们的生活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基于计算机仿真的虚拟世界。两种世界的不断交织,闪现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火花。探索虚拟世界的奥秘成了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一部分。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从最初的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到当今百花齐放的X3D技术,令人目不暇接。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VRML作为经典的编程语言是当今所有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本源。鉴于此,笔者重点分析了VRML的技术细节(第叁章)。同时也兼顾了当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构造平台(软件),并且在实际应用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第四章)。 此外,笔者深感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的同时,虚拟现实的美学研究却尚未跟进。虽然虚拟现实美学可以从传统的艺术与设计作品的美学理论中找到身影,但试图完全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诠释这一视觉审美新领域则显得捉襟见肘。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成了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最大的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大量的图例配合具体的研究或设计实例。可以为虚拟现实研究人员提供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李勋祥[4]2006年在《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关键技术与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又称为驾驶模拟器(Vehicle Simulator),或模拟驾驶视景系统。它是一种能正确模拟虚拟驾驶动作,获得真实驾驶感觉的仿真设备,是以虚拟现实为特点的驾驶模拟操作软硬件技术的系统化封装。它集成了传感器、计算机、叁维实时动画与视景仿真、计算机接口、人工智能、数据通信、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与手段,以及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本学位论文以驾驶模拟器的视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国内外模拟器中普遍存在的缺陷或不足而展开。论文对多种建模理论与方法、纹理与特效、基于沉浸感的分布式多通道屏幕显示、基于分布式的虚拟交互技术与碰撞检测算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驾驶模拟器开发过程中得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论文取得的成果和创新点主要有:1、深入研究了图象建模与几何建模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实现了以较少的系统消耗达到更加真实的视景仿真效果;采用基于Cg的“Shader”新技术,构建了一个优化和高逼真度的虚拟视景环境,并实现了虚拟环境中的动态流体特效和多层次纹理细节级别的良好效果。2、视景系统的特效技术研究,包括基于环境的粒子特效(如雾、雨、雪)的模拟,声音效果,GPS、仪表指示器仿真,基于全局光照的烘焙渲染技术等等,增强了驾驶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的可视化效果。3、自主研发了基于计算机群集的多通道屏幕投影与显示技术,实现了柱形、Cube(或Cave)、矩形拼接等高质量的多通道屏幕投影构架的分布式显示,满足了沉浸式虚拟驾驶演示环境的特殊要求,具有推广价值。4、实现了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多客户、同场景的交互驾驶与实时通讯对话;解决了在虚拟城市交通中的红绿灯信号系统问题;实现了汽车在交通事故中损伤的实时、可视化表达和行车的真实感。5、从艺术特征与审美意蕴的角度,实践虚拟视景系统设计中的艺术与美学相结合的理念,为视景系统的开发与虚拟体验提供了艺术与美学领域的理论支持。本学位论文所论述的有关艺术与美学等方面的理论主要是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的开发为依托,但同样适用于所有其它虚拟现实或非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图形艺术设计。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的交互控制是一种量化的程序,离不开科学的理念和尖端的技术;然而,虚拟可视化效果的处理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的是直觉,这便是艺术的范畴。如果虚拟视景系统的开发能结合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把审美体验融合于视景沉浸与交互的整个过程,将大大拓展虚拟现实视景仿真系统的技术内涵,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理念,是笔者的研究课题——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开发的理论指导思想。

孟凡生[5]2017年在《从“静观”到“介入”》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尤其是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构与复兴。论文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西方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进而探讨了这一演变的哲学根源、现实依据以及其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深入地探究审美经验内涵的变迁与当代美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审美经验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从康德美学确立了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以来,“无利害”、“距离”和“形式”等基本意义与内涵便垄断性地统治着现代美学理论领域甚至是艺术理论领域。这一研究现状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发生了些许的转变,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以及分析美学纷纷从各自的理论视域出发对审美经验进行多元的解读,从而使得审美经验得到更为深入地阐释,同时也挑战和质疑了现代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在审美合法性上的垄断性地位。美学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则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美学思潮或美学流派层出不穷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活美学等。尽管这些当代美学思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它们对现代美学的发难或反叛几乎都源于或是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评、重构、摒弃或复兴之上。此外,当代美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时代状况与新的美学问题——新媒介的发展为当代美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论文正文内容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审美经验问题在美学研究中的浮现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通过梳理、分析康德美学之前关于审美经验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从而指出此阶段对美的感知的讨论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和较低的层面上进行的,它们对审美经验的探讨的重点并不是概念的界定、内涵等问题,而是关注其凭借何种手段以及如何获得此种经验等外围性的问题,并且审美经验只是被当作“美”的衍生物而没有成为界定、分析美的关键因素。紧接着,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现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经验理论的多维深化。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出于各自的理论需求对审美经验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或对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进行扩充,或对审美经验的发生机制和发生结构进行新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摆脱了由康德美学思想所奠定的现代美学观念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它们多以艺术、文学领域为研究对象,从而使得审美研究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呈现出一种鲜活的实践维度。论文还讨论了分析美学对审美经验概念的批判与质疑。分析美学将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引入美学领域,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指出了审美经验概念的含混性、模糊性及其在定义艺术上的无用,从而彻底质疑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合法性地位。由于分析美学过于强调概念界定及其清晰性,从而忽视了美学和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审美内涵和经验维度。随后,论文主要阐述了当代美学思潮是如何依据其自身的理论诉求来重新建构审美经验概念之内涵的。受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当代美学恢复了对美学的“经验”维度的关注,从而使得审美经验概念在美学中得到了再次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在环境美学中,审美经验的“参与性”或“介入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确强调;舒斯特曼所倡导的“身体美学”强调了感知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之于美学的重要性;生活美学在继承杜威美学思想对审美经验“连续性”的强调之同时,还探讨了日常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及其产生的审美经验,并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中所具有的“功能性”和“行动指向性”等维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新媒介对审美活动以及审美经验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媒介在审美活动中往往被看作一种潜在的因素,加之现代美学过于关注审美主体这一维度,媒介的这种间接性影响被审美活动的“无利害性”和“静观”模式完全遮蔽。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人们开始思考媒介本身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它所承载内容或传输的信息,媒介的本体论地位成为各种理论形态的生长点。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和审美体验方式,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它也为重新审视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阐释了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的具体内涵和层次。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以及当代美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与“互动”等维度,指出审美介入思想是从具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在审美活动最突出且强烈的时刻直接对其做出反应,它并不是去判断或规定什么是美学、艺术,而是对具体的审美现象做出恰当地描述与解释。

蔡良娃[6]2006年在《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问题作为传统实体空间的延伸和异化,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学科的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论文借鉴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科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与建筑学等等多领域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力图建立信息化城市的空间观念、预测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物质空间扩展到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随着城市空间信息化程度的加大,出现了城市图像媒体空间、虚拟空间等全新的空间形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新发展极核进一步形成了信息化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城市网络体系、全球互动观念以及流动空间观念共同作用,构成了信息化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信息化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方面,出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球城市、网络式布局的城市群与大都市带、边缘城市与城市中心的复兴等全新的城市空间现象;城市实体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出城市空间的扩散与聚集并存、城市与地区边缘界限的模糊以及城市区域结构网络化的特征。信息化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反映工业时代和工业化景观的符号正在被一种电子化的反映信息时代的图解表达所取代。大量高科技材料的发展创新带来的新的景观形态。信息化城市功能分区概念的弱化,城市生产的分散、工作与生活界线的模糊,导致城市居住与工作、生产与商业、商业娱乐、文化、交通等功能的兼容化。同时虚拟信息功能植入城市中,使实体的与虚拟化的场所相互融合。建筑空间的形体生成开始由传统的“空间塑造”,发展出“空间诱导”的观念。建筑的审美体验开始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注重数字图像冲击与瞬时审美;注重沉浸式的体验与虚实反转。

吴猛[7]2008年在《虚拟工业设计的非物质探索及其美学研究》文中指出虚拟工业设计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的产物,它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集成虚拟现实技术和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设计方法,是设计艺术学的前沿热点之一。而设计是追求美的行为,设计与美永远息息相关,关于设计与美的关系问题也一直是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热点。虚拟工业设计得到发展的同时,其美学研究也应随之跟进,虚拟工业设计领域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美学理论观点来指导设计的进行。目前虚拟工业设计应用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和启迪。本文从新颖实用的角度出发,将虚拟工业设计纳入非物质设计的范畴,提出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理论体系,并讲解了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和美学观点应用于工业设计实践。全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阐述了工业设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描述了虚拟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简要介绍了非物质设计的相关知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非物质设计关系的探讨,重点研究了虚拟工业设计的非物质性。(2)通过美学、设计美学的介绍,着重分析了非物质设计美学,研究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和非物质设计美学的关系。从精神情感、艺术规律和时代特征等非物质性角度具体分析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的特点,与传统美学观点相结合形成了虚拟工业设计美学新的理论体系。(3)虚拟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的软件组合平台和常用的硬件设备以及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虚拟工业设计应用的几个典型案例,详细描述了虚拟工业设计的设计流程以及虚拟工业设计新美学观的具体实现。本文是作者设计实践和学习心得的总结,当然也源于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理论最新科技文献的搜集和分析。撰写过程中,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大量的图例配合具体的研究和设计实例,力求为虚拟工业设计提供完善的美学指导观点和新的思维方法。

赖守亮[8]2016年在《数字虚拟情境中的设计审美研究》文中认为设计的发展变迁与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和美学发展史密切相关。从最初发端于生存需求的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改造,到有意识、主动地的“人造物”设计,从单个的定制发展到集中的作坊式的小型批量化生产和制造,继而是大批量生产与工业设计的诞生,进一步发展到今天的数字虚拟设计——设计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对应的审美研究相应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随后网络的出现,设计有了新的变化——有了作品或产品不是“实物”的“虚拟设计”,或者设计过程与手段“数字化、虚拟化”,也就是开始生产数字虚拟的“产品”了。对数字虚拟时代的设计,现行的研究止于设计传播、设计伦理和规则制定,特别是形而下的方法、手段的研究较多,全方位的、延续性的设计美学研究零散而寥寥。论文的主要研究就是为了接续设计美学的研究继续向前,由“人造物”的设计美学研究到“数字虚拟设计”的“虚拟美学”(1)的研究。当前数字虚拟时代,相较于传统人造物的设计美学,数字虚拟设计中审美主体发生了嬗变,其主要体现在:审美主体的间接知觉——虚实相生;审美主体的沉浸感——物我两忘之境界;审美主体的实时性——多维度嵌入式;审美主体的自主性——权威消解;审美主体的主动性——参与者身份转变。数字虚拟设计的审美客体也相应地发生了演化:审美对象存在载体的新发展;情境与场域的突变:交互性;单向度到多向度;单媒介到多媒介;定量与数据变量(更多的变量属性)。数字虚拟时代,审美关系有了新发展:由独白转向对话;意识形态性主导转向娱乐性主导;观看与创作关系的嬗变;审美主客体互融。同时,审美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崇高审美形态的消解:丑与美的时代争辩;优美形态的神秘内涵之议:深度、广度;崇高与幽默的奇特结合:反讽和恶搞盛行;多维度审美愉悦:动感之美;过程与结果之美学思辨(重过程之美)。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结合审美范畴论(如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等)和符号表现论(设计语言和设计符号)原则,对设计美学的新发展进行延伸性研究。(2)以历史性维度、艺术性维度、科技性维度、经济性维度、文化性维度、生态伦理维度等审视美学嬗变和审美价值,并指出其如何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构成了挑战。(3)在反思过程中找到数字设计、虚拟设计、信息和交互设计的批评标准和范式,以期对其设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敦促与指导作用。个人独立完成的一个人机交互的情感界面设计案例,被用来证实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数字虚拟设计中是需要也可以通过性格与情感设计实现交互的,这是人造物设计阶段没有的性格与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案例观点散见于各章理论部分,数据统计和数学建模因合作版权不在此处公开。

张继[9]2010年在《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是用高科技手段构造出来的人工环境。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用户在虚拟世界的真实感体验,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针对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美学提高仿真效果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研究。它继承了虚拟美学的研究思路,即立足于主客体关系,重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此外还提出主体需求与客体功能契合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仿真效果,这是一个新思路。全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首先归纳得出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特征,包括作品特征、创作特征和欣赏特征;接下来分析主体因素,即人感知虚拟环境的方式和人的需求,详细介绍了人的需求特点和马斯洛的需求多层次论,并深入探讨这两方面对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创作的影响;再从客体角度,研究虚拟现实艺术设计视觉要素,包括造型、空间布局、色彩、材质和光影等;最后,通过实例阐述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创作的步骤,在实例中将主体因素与虚拟现实联系起来,验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多层次论和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手法能够提高虚拟现实视觉属性与用户需求的匹配程度,提高仿真效果。本文尝试用艺术设计的思路增强用户的真实感体验。不仅有益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虚拟仿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还丰富了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逻辑判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与传统比较的分析研究法。

滕锐[10]2018年在《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认知视域出发,以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的美学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亚审美性”的概念阐释为论文起点,通过对艺术审美性的“非功利性”特征分析,以及媒介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审美观念变革,来说明“亚审美性”观念的形成依据与本质特征。详细分析了审美认知过程中的行为知觉体验与心智神经效应。并从审美情感的生成化特质与审美知觉的模块化特征,说明了“亚审美性”的美学特征。分析了“具身化”审美认知是如何通过嵌入化参与、情境化构建以及生成化过程,来实现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以及在“亚审美性”参与下,新媒体艺术是如何实现审美表现的感知性与审美体验的智能化这两方面的审美转变。还通过大量有关于审美个体的身体物理感受、感知运动、情绪体验等认知心理实验数据,以及相关联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实例,来说明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具身化”认知传达效应。概括出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特征下的艺术样态,最终说明:兼具“亚审美性”,是新媒体艺术审美的新特征。这一特征使新媒体艺术审美发展具有了审美对象的数字媒介化构成、审美信息的感知延展化构建、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等新的内容与发展趋势。绪论从媒介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作为研究背景谈起,说明媒介与艺术的天然依存关系。并结合当前艺术活动所体现出的形式载体数字媒介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说明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数字媒介基础上的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体艺术通过存储、传输、接受,转变等数字信息处理方式,为艺术形象建立了适当的数据化载体,并实现了艺术内容的数字化展现。同时梳理出新媒体艺术由电子媒介向智能科技转变的载体发展趋势,说明:由于数字媒介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性传达具有了新的内容与形式。以认知科学为研究视角,来说明和分析新媒体艺术的研究现状。围绕着认知、心理、审美、艺术等核心概念,阐释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的跨学科特性。系统地介绍本文所涉及到的认知心理学、认知美学、神经科学以及新媒体艺术美学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借以说明“具身化”认知主义范式所带来的审美认知新方式,以及数字媒介所带来的审美新转变。同时表明,认知心理学为这种审美方式的新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支持。结合认知美学的“知觉模块说”,发展了美感生成与审美的“非功利说”,用以说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必须是将推理性、逻辑性、思辨性、哲学性的审美研究与实证化的心理实验方法相结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的研究整合。第一章,“亚审美性”的内涵与形成依据。首先从艺术媒介的审美性研究入手,说明审美是建立在个体认知事物的内容前提下,通过知觉行为对事物的形式产生好感倾向,并最终生成非利害性特征的情感体验过程。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内容与媒介形式的关系上,遵循“形式-知觉-情感”的审美认知过程。同时通过鲍桑葵的“形式与媒介关系说”以及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来说明媒介形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认知对象,是艺术作品美感生成的主要信息来源。通过对数字艺术媒介与审美感知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来说明在数字媒介语境下非审美性因素对于审美性的延展与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亚审美性”概念,强调在审美过程中对于非审美性因素的再认识。认为,非审美性因素的作用,不单单是审美个体生理性快感的满足。非审美性因素其本身虽然不能生成美感,但也能在审美过程中起着提高审美认知效应和增强美感度的作用。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作用就在于能将多种感官感知通道同审美认知活动联结起来,并最终建构起具有情境化特征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使得新媒体艺术审美的美感生成效果得到加强,并提高审美个体的认知体验度。从审美个体的认知、心智、审美叁个方面来探讨“亚审美性”的研究依据。首先,从认知科学方面来说明“亚审美性”的认知基础。通过对审美行为的知觉体验与心智的神经效应分析,揭示审美认知是个体对知觉信息的加工、处理的思维过程;是与人们记忆中的各类信息进行交换与匹配的过程;是从个体智能水平体现发展到人类社会认知的智力活动。其次,从心智反应方面来说明“亚审美性”的神经基础。任何审美活动都对应着相关的脑神经基础,并引用了纽厄尔、西蒙、鲁梅哈特、麦克里兰以及霍尔巴赫等人对于智能、神经能方面的研究数据,说明认知体验中知觉与脑神经在认知体验中的关联性。同时还以斯蒂芬·布朗与泽基等人的审美大脑活动区域数据,指明审美活动与神经加工机制反应的关系。表明审美活动是对事物外在形式信息加以知觉并产生愉悦感的活动,审美认知是伴随着美感体验和审美判断的信息加工过程。最后,从审美情感的生成化特质与审美知觉的模块化特征两方面来思考“亚审美性”的审美价值。通过对认知美学审美发生理论的阐释,说明审美个体所具有的模块化审美认知特征,认为美感是通过大脑的智力活动得以生成,是对事物外在形式加以知觉体验并产生愉悦性的情感活动。第二章,“亚审美性”与“具身化”审美认知。首先阐释“具身化”认知的观念含义与本质特征。依据“身体、心智、环境”叁者协同一体的认知关系,提出“具身化”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化认知,包含着个体的身体生理学结构、活动方式以及感觉和运动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并通过知觉为了行动以及意义源于身体两个方面来解释“具身化”的本质特征。指出“具身化”认知所具有的大脑嵌入身体和身体嵌入环境的认知层级关系。其次从认知美学“美感生成”理论、胡塞尔的意识与身体主张、梅洛-庞蒂的“具身主体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交互建构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生理结构与认知关系论等理论,来说明审美方式由“审美静观”向“具身化”认知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渊源。“具身化”审美认知与静观审美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传统审美研究把审美认知视为可以脱离身体的精神性“感悟”或“升华”,而“具身化”审美则把认知置于环境和身体的整体背景中,重视非审美性因素对审美效果的塑造和影响。并且通过身体物理感受的“具身”效应研究、感知运动的“具身”效应研究以及情绪体验的“具身”效应研究,来说明“亚审美性”特征下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传达效应特征。最后通过审美的嵌入化参与、情境化构建、生成化过程,说明“具身化”审美认知实现了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美学特征。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为“具身化”审美提供必要的认知体验通道,并通过艺术作品情境化感知信息建构得以实现。强调感知信息来源的多通道和身体经验的认知反应,说明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作用,在于以生理性的快感体验来加深美感认知体验的深度与广度。第叁章,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特征研究。首先指明在“亚审美性”特征下,新媒体艺术样态的新特征,可具体理解为艺术表达的载体融合、艺术传播的技术融合。表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信息并非机械性、静态化的感知过程,而是动态化的美感认知体验。个体的“具身化”参与程度决定着审美认知程度。其次则说明“亚审美性”特征下的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审美感知性表现、审美智能化体验、审美关系的传受融合等叁方面的审美方式转变。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观,从媒介特性与审美个体感知的关系出发,说明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媒介突破了原来的单一感官知觉,创造出一种具有“联觉”感知特征全新的审美体验方式。而审美体验的智能化,则可以说明新媒体艺术审美智能感知是建立在复杂多样的数字媒介基础技术之上,以智能媒介为艺术内容载体将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情感融为一体,并具有较强数字特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带有明显情境化特征的艺术语言及独特艺术方式,在作品和受众之间建立起新的审美关系,从而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认知方式转变。第四章,“亚审美性”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发展趋势研究。从认知科学的视域内寻找审美研究的新内容、新方向、新方法,说明“亚审美性”参与下新媒体艺术审美发展的四个趋势:审美对象数字媒介化的构成趋势、审美信息感知延展的构建趋势、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体验趋势、审美研究的科学化路径趋势。通过上海世博会的数字动态作品和沉浸式的智能装置艺术,说明新媒体艺术审美对象数字媒介化的构成趋势,强调审美研究应关注艺术形式的媒介特性研究;通过新媒体艺术的“感官转向”,说明新媒体艺术审美信息的感知延展化构建趋势,表明在新媒体艺术的“亚审美性”特征下,审美研究不仅关注审美个体的身体构造、神经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等参与,还要涉及到身体的具体感受、直接体验、个体经历等认知经验层面的嵌入等方面;通过智能科技在新媒体艺术创作比重不断加强的实例,说明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的智能体验化体验趋势,表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应关注个体的知觉模式,通过脑神经、身体结构以及情境化的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认知体验,建立个体的“具身化”参与和艺术作品互动变化的审美关系研究;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目标、范围、范式、方法、观点及理论形态的相关科学化研究思潮的阐释,则说明研究审美发展的科学化路径,强调新媒体艺术的科学化研究应关注当下美学研究的新动向。

参考文献:

[1]. 虚拟工业设计及其美学研究[D]. 程云华. 山东大学. 2005

[2].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艺术美与技术美研究[D]. 谢宜佳. 山东大学. 2009

[3]. 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D]. 李勋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 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关键技术与艺术研究[D]. 李勋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5]. 从“静观”到“介入”[D]. 孟凡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6]. 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 蔡良娃. 天津大学. 2006

[7]. 虚拟工业设计的非物质探索及其美学研究[D]. 吴猛. 山东大学. 2008

[8]. 数字虚拟情境中的设计审美研究[D]. 赖守亮. 武汉理工大学. 2016

[9]. 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 张继. 山东大学. 2010

[10]. 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研究[D]. 滕锐. 吉林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  ;  ;  

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