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氧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生理学,无氧阈心率,靶心率,有氧耐力
无氧阈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军,刘亚,刘石军[1](2019)在《高中男生“阳光长跑”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建立高中生"阳光长跑"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使每个学生可以获得个体适宜负荷强度,并以此控制跑速。第1阶段通过文献初选,再通过专家问卷法对初选指标做进一步筛选,然后对确定的指标进行实验测试,以无氧阈心率为因变量,筛选出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建立个体无氧阈回归方程;第2阶段用回归方程计算的无氧阈心率与实测无氧阈心率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回代检验;第3阶段以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无氧阈心率作为负荷强度进行为期12周训练,以检验实践应用效果。结果显示:(1)实验对象推测值与实际观察值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将推测值与实际观察值进行相关分析再次应证其一致性较高(r=0.889,P<0.001)。(2)12周训练后,实验组前后VO2max比较有显着提升(P<0.01),对照组VO2max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VO2max比较,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高中男生"阳光长跑"活动推荐使用个体无氧阈心率作为负荷强度监控指标,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为:Y=111.537+6.076x1-0.2821x2-0.569x3+9.944x4(其中,x1为年龄,x2为身高、x3为基础心率,x4为体表面积)。(本文来源于《体育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王列东[2](2019)在《无氧阈耐力对女子竞走项目专项成绩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走是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也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冲金项目。本研究对国家竞走队高原组优秀竞走运动员倪媛媛进行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和场地测试,旨在通过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找出评价竞走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有效测试方法应用个体无氧阈,分析该运动员冬训、春训、夏训期训练安排的规律及血红蛋白、血尿素等生化指标来测试监控赛前状态,以期为今后竞走训练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6期)
资薇[3](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6 km、60 min测试功率与其无氧阈功率的一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赛艇测功仪6 km测试功率(P6)及60 min测试功率(P60)和无氧阈功率(P4)之间的一致性,以便在6km和60min两种测试方法中寻求能替代无氧阈测试的方法。方法:86名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收集整理其2009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赛艇测功仪6km和60min的测试结果,以及同时进行的叁级递增负荷测试数据,对P6和P4、P60和P4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组内相关系数以及一致性分析(Bland-Altman法)。结果:P6明显高于P4(P<0.01),P60和P4无明显差异(P>0.05),P6和P4、P60和P4之间存在高度相关,ICC检验认为,P6和P4、P60和P4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Bland-Altman检验认为,仅P60和P4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P60和P4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高度相关和较好的一致性,因此,采用赛艇测功仪60 min测试所得结果能代表叁级递增负荷测试所得无氧阈功率。(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石晓明,刘洵,王一春,蒋戈利,刘文红[4](2018)在《冠心病患者乳酸无氧阈和通气无氧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递增负荷运动中,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氧的供需关系便发生了改变。此时,无氧代谢供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后有较多的乳酸生成~([1])。Sjodin&Jacobs将这一血乳酸堆积的开始称为乳酸无氧阈~([2])。在运动的开始阶段,通气量的增加与摄氧量和心率的增加呈线性函数关系,直至达到50%—70%最大摄氧量或60%—80%最大心率,之后通气量呈指数型增加。通气量的这一"转折点"被称为通气无氧(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莫仕围[5](2018)在《不同经验跑者长时间无氧阈速度跑时下肢动作协调性及协调变异性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经验跑者长时间无氧阈速度跑时下肢动作协调性(CP)和协调变异性(CV),并探讨跑步经验和疲劳如何影响CP和CV。方法 34名业余跑者被分为经验丰富跑手(ER)和新手(NR),分别用各自无氧阈速度在跑步机上跑31 min。获取开始、中间和最后1 min中间10个步态周期的支撑阶段矢状面运动学数据后,运用向量编码技术(vector coding technique)计算关节或环节耦合角(coupling angle)以量化CP和CV。结果 跑步经验和疲劳交互影响CP(髋膝关节CP:F=4.06, P=0.022;骨盆大腿环节CP:F=4.32, P=0.018),表现为ER(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周长青[6](2018)在《无氧阈强度运动对青年教师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教师由于其面对的多重压力,身体成分的改变明显,这加大了出现健康问题的风险。保持合理的运动可以减缓出现健康问题的概率和症状。而无氧阈强度运动以其对机体的深度刺激,可以取得比其他强度运动更好的锻炼效果,因此本文拟通过探讨高校教师的体成分现状和无氧阈强度运动的作用原理,来为改善高校教师身体素质现状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8年07期)
梁璐[7](2018)在《叁个月健身干预对肥胖人群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个月健身干预对肥胖人群的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为健康人群34人(14女20男)(BMI:18.5kg/m2-24kg/m2),实验组为的肥胖人群30人(14女16男)(BMI>28kg/m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和实验组进过叁个月干预后采用体重测试仪和德国CORTEX Metamax 3B便捷式气体代谢仪,通过间接测热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kg)、BMI指数(kg/m~2)、~?VO_2max(ml/kg/min)、HR_(max)(次/min)、VE_(max)(L/min)、ZT-HR(次/分)、ATVO_2(%)、ATVE(L/min)、AT-load(W)、AT-~?VO_2max(ml/kg/min)和AT-MET这些指标,测试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07,使用SPSS 19.0将所测量指标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干预前,实验组的体重、BMI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最大心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VO_2max、AT-HR、ATVO_2、ATVE和AT-MET指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着差异(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比较中,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中的AT-~?VO_2max、VE_(max)和AT-load这些指标高于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中的体重指标低于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着差异(P>0.05)。(3)健身干预后,实验组男性VE_(max)、AT-load和AT-~?VO_2max指标显着高于干预前实验组男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女性的体重指标显着低于干预前实验组女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女性的AT-load指标显着高于干预前实验组女性(p<0.05)。(4)实验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中,女性干预前后差值中的体重指标显着低于男性干预前后的差值,(p<0.05),男性干预前后差值中的VE_(max)和AT-load指标显着高于女性干预前后的差值(p<0.05)。结论:(1)本研究中的“有氧+抗阻+拉伸”健身方案可以在无氧阈指标和最大通气量指标上明显缩小肥胖人群与正常体重人群之间的差距,使得肥胖人群的有氧能力得到显着提升。(2)叁个月健身干预可以显着提升肥胖男性的无氧阈指标,有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并能够显着降低肥胖女性体重。(3)本研究中的健身方案对肥胖男性的无氧阈和最大通气量的改善显着优于肥胖女性。(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8-06-01)
梁景超[8](2018)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无氧阈训练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无氧阈训练中,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并将其应用效果与传统的运用4mmol/L血乳酸浓度对应心率的乳酸阈强度的训练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将20名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受试运动员使用Monark 839E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测试至力竭,通过Porta Lite实时无线血氧监测系统找到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时的点所对应的心率,并以该心率为受试运动员的乳酸阈强度所对应的心率。对照组在每级负荷结束时即刻采集指尖血测血乳酸,找出血乳酸浓度为4mmol/L所对应的心率。然后两组受试者按照各自乳酸阈强度所对应的心率进行为期4周乳酸阈强度训练。结果发现,经过4周乳酸阈强度训练,两组运动员有氧能力均得到了显着提升,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应用于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无氧阈训练中,并能无创测定运动员个体乳酸阈,该方法可代替传统运用4mmol/L血乳酸浓度测试乳酸阈强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琨,张明军,苟波,王翠萍[9](2017)在《无锻炼规律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推算公式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GXT),测试无锻炼规律健康成年人的最大心率(HRmax)与无氧阈心率(ATHR),建立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推算公式,为在大众科学健身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身体健康、无锻炼规律的健康成年人665名(年龄20~59岁,其中男性315名,女性350名)为测试对象,采用功率车GXT测试获得其最大有氧能力测试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与年龄之间关系的推算公式;并将GTX实测结果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国外同类的4个最大心率和靶心率推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最大心率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最大心率拟合公式为HRmax=196.86-0.74×年龄(P<0.001)。从组内相关系数来看,GTX最大心率测试值与Fox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相关系数最高,与Astrand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次之,与Tanaka和Gelish的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4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0.70、0.70,均介于0.61~0.80,属于强相关。以无氧阈心率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无氧阈心率拟合公式为ATHR=155.78-0.60×年龄(P<0.001);GTX测试无氧阈心率测试值与杨静宜等的靶心率公式计算值其组内相关系数为0.60,属于中等程度相关。结论根据GXT测试结果拟合的最大心率公式为HRmax=196.86-0.74×年龄,与普遍使用的4个最大心率公式计算值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但拟合公式最大心率推算结果均小于这4个推算公式所得到的结果。通过GXT测试结果拟合的无氧阈心率公式为ATHR=155.78-0.60×年龄,可以为锻炼者有氧运动提供有效和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周方,赵志刚,王磊,申志祥[10](2017)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峰值摄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峰值摄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测定以峰值摄氧量百分数表示的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强度,为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康复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70例C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运动组(n=35)。运动组以50%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_(2peak))踏功率自行车,每次30min,每周3次,共12周。12周训练前后,所有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测定受试者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同时利用简化V-slope法判定每位患者无氧阈值。结果:训练前两组VO_(2peak)、AT以及AT占VO_(2peak)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VO_(2peak)、AT以及AT占VO_(2peak)百分比均有显着改善(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CKD患者VO_(2peak)、AT有改善作用。CKD患者以%VO_(2peak)表示的AT值(73.50±1.31%VO_(2peak))高于未经训练的健康人群(50%—60%VO_(2peak))。(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无氧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竞走是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也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冲金项目。本研究对国家竞走队高原组优秀竞走运动员倪媛媛进行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和场地测试,旨在通过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找出评价竞走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有效测试方法应用个体无氧阈,分析该运动员冬训、春训、夏训期训练安排的规律及血红蛋白、血尿素等生化指标来测试监控赛前状态,以期为今后竞走训练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氧阈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国军,刘亚,刘石军.高中男生“阳光长跑”个体无氧阈心率回归方程的建立[J].体育学刊.2019
[2].王列东.无氧阈耐力对女子竞走项目专项成绩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3].资薇.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6km、60min测试功率与其无氧阈功率的一致性研究[J].体育科学.2019
[4].石晓明,刘洵,王一春,蒋戈利,刘文红.冠心病患者乳酸无氧阈和通气无氧阈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
[5].莫仕围.不同经验跑者长时间无氧阈速度跑时下肢动作协调性及协调变异性的差异[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6].周长青.无氧阈强度运动对青年教师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J].智富时代.2018
[7].梁璐.叁个月健身干预对肥胖人群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的影响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8
[8].梁景超.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无氧阈训练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
[9].王琨,张明军,苟波,王翠萍.无锻炼规律健康成年人最大心率与无氧阈心率推算公式的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
[10].周方,赵志刚,王磊,申志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慢性肾病患者峰值摄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