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危机论文_廖晓语,朱露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法性危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法性,危机,国际劳工组织,民主,思想,文化,哲学史。

合法性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廖晓语,朱露[1](2019)在《苗医药文化的合法性危机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法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认为行动者可通过基于价值理性的信仰去赋予某种秩序以合法性的效力。把合法性概念引入文化领域,有助于梳理苗医药文化发展中所面临的危机和桎梏。文化的合法性可视为一种基于价值理性的文化信仰,尤其对医药文化而言,文化群体或成员通常会对其进行价值理性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苗医药文化的哲学模型与现代医学的价值偏离、口传过程中所遭受到的价值贬损以及社会环境中遭遇的价值传播障碍问题逐渐浮现,基于这些问题进行合法性建构,是苗医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和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王铮,王佃利[2](2019)在《重大邻避型项目合法性危机与冲突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PX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大邻避型项目危机频发缘于其独特的属性,其高经济效益、高沉没成本、激烈的府际竞争和复杂的利益网络等项目特质使其危机衍生的机理区别于一般的邻避冲突。以"成都PX事件(2004-2013)"为案例,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重大邻避型项目的特征属性做了梳理,并将诸多影响因素归纳形成"感知-情境-冲突"归因模型。研究发现,项目自身的属性特质和以"信任感知"为核心的邻避情结诱发危机的产生并影响危机的具体演变方向;动员者特质和以政府、运营商为核心主体的网络治理策略调节危机的演进和冲突的强度,是为危机演变的调节因素;而弱势环评、部门利益博弈等制度技术环境则扮演危机爆发的深层次驱动因素,导致危机的升级。(本文来源于《山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毕日生[3](2018)在《大众文化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界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的讨论集中出现在2000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引发这场"合法性"危机的最主要语境和动因之一。那么,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依据何在?大众文化如何引发了文学理论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探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索与思考。一关于何谓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韩喜梅,潘海生,王世斌[4](2018)在《职业教育质量第叁方评估的现实背景、合法性危机及化解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方教育评估在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职业教育质量第叁方评估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然举措,是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第叁方评估在实践推进中常常因合法性不足而陷入合法性危机之中,如职能转变受限、制度供给不足,使其面临行政合法性危机;法律法规缺失、法治监管缺位,使其陷入法律合法性危机;评估人员短缺、评估能力不足,使其遭遇专业合法性危机;评估思想封闭、评估独立性孱弱,使其面临社会合法性危机。为化解危机,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第叁方评估的顺利推进,我国需要加快职能转变、强化制度供给,为第叁方评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强立法建设、规范法治管理,为第叁方评估发展提供法律保护;加快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为第叁方评估发展提供专业支撑;更新评估理念、提升独立品格,为第叁方评估发展提供社会认同。(本文来源于《高校教育管理》期刊2018年06期)

郭薇[5](2018)在《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委员会公约解释的合法性危机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的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的两个常规监督机构——专家委员会和大会标准实施委员会之间爆发了严重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专家委员会的公约解释权及其关于罢工权解释的合法性。专家委员会的公约解释权是公约实施监督权的一种暗含权力。专家委员会通过对第87号《结社自由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的解释发展出罢工权的条约解释行为,既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解释规则,又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各监督机构之间保持了一致性,因而具有合法性。专家委员会的解释尽管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效果,但其在性质上的"非权威性"决定了其效力上的不确定性和争议性,将有损国际劳工公约的统一实施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能力。因此,解决专家委员会公约解释的合法性危机的关键在于,改革国际劳工组织监督机制和达成成员国之间关于公约解释的一致性制度安排。(本文来源于《法律方法》期刊2018年02期)

彭永捷[6](2018)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合法性危机问题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哲学史学科合法性问题大讨论,开始时虽然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引起一些拒斥和不快,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学者们或多或少都要认真思考和对待这场讨论提出的许多问题。这场讨论,在持续几年的时间里不仅引发哲学界的广泛参与或关注,而且引发人文学科中其他学科跟进,反思其他学科自身范式的合法性问题。经过这场讨论,无论是中国哲学史的课程讲授、教材编写,还是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都可以看到学科范式正在逐渐(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8年07期)

房莹[7](2018)在《“运动式治校”的合法性危机及破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运动式治校"以效率机制为导向,具有自上而下发动、政治动员与行政支配相结合、打破常规、集中多方资源的特点,有着鲜明的非制度化、非常规化特征。由于我国大学之于政府是从属依附关系以及大学有着追求超常规绩效的强烈需求,大学治理结构的特点及治理资源不足,使得大学不得不以"运动式治校"来处理重大事件或应对重大战略机遇。"运动式治校"有其现实合理性,然而,由于片面追求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忽视大学治理合法性建设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破坏了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基础,引发了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危机。破解"运动式治校"的合法性危机,关键在于注重大学治理有效性和合法性的统一,既要在构建大学治理合法性的框架内推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又要在推动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大学治理的合法性。(本文来源于《重庆高教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李玉刚,纪宇彤[8](2018)在《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之间的关系——基于媒体内容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中国企业大量进入海外市场,在东道国开展经营活动遭遇的合法性危机也频频出现。文章基于112个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合法性危机事件的案例样本,运用媒体内容分析法测量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合法性危机程度,研究进入模式、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进入模式对合法性危机有显着影响,且并购大于投资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越大,企业遭遇合法性危机的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性质对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文章扩展了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后效果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合法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曹林[9](2018)在《泛新闻化就业与新闻学的合法性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新闻的人不去做新闻,做新闻的很多不是学新闻的——这意味着"互相抛弃"。我曾写过一篇短文,题为《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新媒体》,后来在与同行讨论时又写了另一篇《没在传统媒体待过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做过新闻》。我之所以一直建议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选择去传统媒体,是觉得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是内容的故乡,离新闻的本义更近,可以从采写编评校基本工作做起从而完成自己新闻从业原始积累,有了这种原始积累,以后才有机会增值(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8年16期)

曾健欣[10](2018)在《机理·条件·限度—协商民主回应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商民主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多数学者眼中是选举民主的一种补充。协商民主的产生与发展同选举民主遭遇合法性危机不无关系,过分依赖于投票聚合利益偏好的选举民主在实际的运作中忽视了民主在决策、管理以及监督方面的价值,从而产生无法回应的合法性危机,而协商民主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应对选举民主面临的合法性危机。本文主要聚焦于协商民主究竟有哪些理论特质能够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从而实现对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的回应?协商民主在回应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时需要具备什么的现实条件,以及其限度在哪里?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是本文的重点。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来源、背景以意义,并试图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即通过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的分析,得出协商民主有哪些理论特质回应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部分则主要对本文可能涉及的一些概念、理论进行界定和梳理,对于一些有歧义、存在多种语境的概念设定一个较为适宜的讨论话题,以确保文章一些概念的话语一致性和可讨论性。第叁章则主要在分析协商民主回应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的机理,主要从民主的决策、管理、监督叁个方向分析,得出协商民主回应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的机理主要表现在“提高决策的合法性”、“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叁个方面;第四章主要探究协商民主回应选举民主的条件有哪些,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协商民主技术以及政治社会化叁个方面分别阐释。第五章则重点研究协商民主的缺陷,主要从协商民主自身的理论缺陷以及在回应合法性危机时的局限两方面分析。(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5-18)

合法性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重大邻避型项目危机频发缘于其独特的属性,其高经济效益、高沉没成本、激烈的府际竞争和复杂的利益网络等项目特质使其危机衍生的机理区别于一般的邻避冲突。以"成都PX事件(2004-2013)"为案例,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重大邻避型项目的特征属性做了梳理,并将诸多影响因素归纳形成"感知-情境-冲突"归因模型。研究发现,项目自身的属性特质和以"信任感知"为核心的邻避情结诱发危机的产生并影响危机的具体演变方向;动员者特质和以政府、运营商为核心主体的网络治理策略调节危机的演进和冲突的强度,是为危机演变的调节因素;而弱势环评、部门利益博弈等制度技术环境则扮演危机爆发的深层次驱动因素,导致危机的升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法性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廖晓语,朱露.苗医药文化的合法性危机与建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2].王铮,王佃利.重大邻避型项目合法性危机与冲突逻辑:基于扎根理论的PX案例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

[3].毕日生.大众文化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危机[J].社会科学论坛.2018

[4].韩喜梅,潘海生,王世斌.职业教育质量第叁方评估的现实背景、合法性危机及化解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8

[5].郭薇.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委员会公约解释的合法性危机透析[J].法律方法.2018

[6].彭永捷.中国哲学史学科合法性危机问题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文摘.2018

[7].房莹.“运动式治校”的合法性危机及破解[J].重庆高教研究.2018

[8].李玉刚,纪宇彤.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之间的关系——基于媒体内容分析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8

[9].曹林.泛新闻化就业与新闻学的合法性危机[J].青年记者.2018

[10].曾健欣.机理·条件·限度—协商民主回应选举民主合法性危机研究[D].华侨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中国公益律师的职业化困境1变力前的乡村社会动态结构诸维度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2004年-2011年...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0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

标签:;  ;  ;  ;  ;  ;  ;  

合法性危机论文_廖晓语,朱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