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中的“康德式整合进路” ——对认知的预测处理进路的哲学考察

认知科学中的“康德式整合进路” ——对认知的预测处理进路的哲学考察

论文摘要

认知科学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进路各有其优势和困难,它们的思想根源可以分别追溯到西方近代哲学历史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这种可比性并不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拼凑,而是来源于认知科学和哲学对于同一主题——人类的认知——的关心,两者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抽象。但在目前已经出现的对上述两条进路的困难的应对方案中,对哲学史的资源特别是对康德哲学的利用较少,因此对认知科学而言,康德提出的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进路的整合方案就成为了一块未被充分发掘的宝藏,也许能为认知科学的研究带来哲学层面的巨大启发和灵感。另一方面,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研究往往能促进哲学的发展,因此对哲学史与认知科学的结合研究也能够为经典的哲学思想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作为一项哲学史与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本文尝试做以下工作:其一,阐明认知科学中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路的代表——即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哲学思想根源以及它们的困难。并说明我们需要一个结合两者优点并避开两者缺点的“上下整合”的进路,而康德哲学很可能能够为这一思路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近来认知科学中新兴的“预测处理”(以下简称为PP)进路则体现出了相关的特征,并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二,论证认知科学中的PP进路具有康德哲学的底色,或者说展示一个对PP的康德式阐释。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方法论上,也体现在相应的基础要素上,并且有着思想史上的清晰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论证PP在如何构建“上下整合”的认知模型这一问题上也符合“康德式整合进路”的思路。其三,基于对PP的康德式阐释在构建“上下整合”的认知模型中所体现出的潜力,本文将对它目前所遇到的哲学批评进行考察,以期展示出PP的康德式阐释所可能涵盖的哲学主题的范围。通过梳理,本文发现,这些批评有的可以利用康德哲学的资源(如先验观念论与先验实在论的区分,先验演绎的方法等)来进行应对,有的则需要将PP及其哲学背景放入一般认知科学哲学主题(如推理和表征等)的背景下来进行考察,这两者都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PP作为“康德式整合进路”的问题由来
  •   第一节 认知科学中“上”、“下”进路的哲学背景及其问题
  •     一、自上而下:符号主义与唯理论
  •     二、自下而上:联结主义与经验论
  •   第二节 上下整合:“康德式整合进路”的宝贵资源
  •   第三节 PP:认知科学中的“康德式整合进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PP、康德哲学以及“上下整合”进路
  •   第一节 PP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
  •     一、PP的基本内容
  •     二、PP的特征
  •   第二节 PP的康德哲学底色
  •     一、方法论转变的对应
  •     二、基础要素的对应
  •     三、思想史中的演化路径
  •   第三节 PP作为“康德式整合进路”
  •     一、PP“上下整合”进路的方法论选择
  •     二、PP“上下整合”进路的基础要素设置
  •     三、PP“上下整合”进路的思想史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的哲学批评以及可能的方向
  •   第一节 相关的哲学批评
  •     一、对实在论的容纳性差
  •     二、对“自上而下的进路”的强调是错误的
  •     三、相对“非推理进路”的劣势
  •     四、与表征概念不兼容
  •   第二节 可能的方向
  •     一、论证一种谦虚的实在论:PP的认知界限与先验观念论
  •     二、论证“自上而下的进路”的地位:PP中的先验演绎
  •     三、论证推理在PP式认知中的角色
  •     四、论证PP式认知与表征概念的兼容/不兼容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认知科学术语中英对照表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姜晨程

    导师: 成素梅

    关键词: 自上而下的进路,超先验,图型法,生成模型,先验观念论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哲学

    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 N02

    总页数: 51

    文件大小: 3213K

    下载量: 53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康德哲学及其宗教观[J]. 怀化学院学报 2018(12)
    • [2].《自由、信仰与情感——从康德哲学到自由儒学》[J].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4)
    • [3].恩格斯批判康德哲学的逻辑演进[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3)
    • [4].论康德哲学中道德与法权的关系[J]. 伦理学研究 2017(02)
    • [5].康德哲学为什么难懂[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 [6].自由意志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 艺术家 2020(01)
    • [7].如何理解康德哲学中的耶稣形象?[J]. 圣经文学研究 2020(01)
    • [8].康德哲学中的耶稣形象[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6(02)
    • [9].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美学思想[J]. 艺术品鉴 2017(07)
    • [10].对叔本华的“康德哲学批判”之批判[J]. 赤子(下旬) 2016(02)
    • [11].基于实践概念看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超越[J]. 喀什大学学报 2019(02)
    • [12].论卢卡奇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与超越——以“自在之物”为视角[J]. 广西社会科学 2013(04)
    • [13].从诠释学的观点看康德哲学的宗教维度[J]. 浙江学刊 2013(04)
    • [14].论康德哲学的“批判”性追问[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5].关于康德哲学中实践思想刍议[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16].百年康德哲学研究在中国[J]. 世界哲学 2009(04)
    • [17].王国维与康德哲学[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18].康德哲学的感性之维[J].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3)
    • [19].理性的情感——论共通感在康德哲学中的证明和作用[J].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8)
    • [20].浅谈康德哲学的物自体[J]. 潍坊学院学报 2017(04)
    • [21].试论康德哲学中三大批判的内在关联[J]. 改革与开放 2017(19)
    • [22].康德哲学中的尊严与价值[J]. 齐鲁学刊 2014(06)
    • [23].思想领域“过程化”研究的必要性——以汉语界康德哲学及美学研究为观测点[J].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19(02)
    • [24].康德哲学中审美主体自由新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5)
    • [25].对康德哲学道德准则和法则的解读[J]. 人民论坛 2012(36)
    • [26].康德哲学对中国启蒙的意义[J]. 中国图书评论 2010(07)
    • [27].崇高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J]. 学习月刊 2009(18)
    • [28].论康德哲学中的“表象”概念[J]. 长江丛刊 2016(24)
    • [29].对象、认识与统觉——康德哲学研究[J]. 甘肃理论学刊 2008(06)
    • [30].目的王国与伦理共同体——就康德哲学中道德理想的宗教维度与宫睿商榷[J]. 现代哲学 2020(01)

    标签:;  ;  ;  ;  ;  

    认知科学中的“康德式整合进路” ——对认知的预测处理进路的哲学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