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囊膜糖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囊膜糖蛋白,水泡性口炎病毒
水泡性口炎病毒囊膜糖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邵钰,王金良,刘任强,张会雷,王喜军[1](2016)在《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囊膜糖蛋白嵌合型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V)属于丝状病毒科,能够导致人和动物发生致命的埃博拉出血热和马尔堡出血热,这两种病是重要的尚未传入我国的烈性人兽共患病。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储备疫苗,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VSV自身糖蛋白(GP)分别替换为EBOV或MARV的GP,构建了表达扎伊尔型EBOV、苏丹型EBOV及MARV GP的嵌合VSV重组病毒r VSV△G/ZEBOVGP、r VSV△G/SEBOVGP及r VSV△G/MARVGP。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这3种GP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均能够正确表达。电镜观察结果显示,3种重组病毒均与亲本病毒具有相同形态特征,表明这3种外源GP蛋白均能够嵌合在重组病毒粒子表面。本研究构建的这3种重组病毒为进一步的动物免疫试验并评价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邵钰[2](2016)在《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囊膜糖蛋白嵌合型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与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和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emorrhagic fever,MHF)分别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并伴有严重出血为症状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EBOV和MARV同属丝状病毒科,它们是目前人类所知最致命的病原之一,其致死率可高达90%,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物武器及生物反恐防范对象。虽然EHF和MHF主要流行于非洲地区,我国尚未发现该病,但随着日益密切的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日益增高。研究证明使用疫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和危害,因此开展EBOV和MARV的储备性疫苗研究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意义。本研究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改造,成功建立了嵌合型VS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将VSV基因组中自身囊膜糖蛋白G替换为ZEBOV,SEBOV或MARV的囊膜糖蛋白GP并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分别命名为rVSV?G/ZEBOVGP,rVSV?G/SEBOVGP和rVSV?G/MARVGP。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叁种重组病毒的GP蛋白均能够正确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膜表面,免疫电镜结果表明GP嵌合在重组病毒粒子表面,重组病毒呈现典型的子弹状形态特征。进一步在小鼠上进行叁种病毒的安全性评价,在观察期内小鼠未表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和任何临床症状,初步表明叁种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了评估重组病毒对小鼠的免疫原性,将叁种病毒以单独(1×106pfu)或叁重联合(每种病毒1×106 pfu)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小鼠,初次免疫3周后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利用ELISA和中和试验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一次免疫后小鼠即能产生较高水平的GP特异性IgG和中和抗体,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显着上升。表明叁种重组病毒在小鼠上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构建了以嵌合型VSV为载体的几种重要烈性外来出血热病毒储备性疫苗,并证明这几种疫苗无论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对小鼠安全,且能诱导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rVSV?G/ZEBOVGP,rVSV?G/SEBOVGP和rVSV?G/MARVGP作为防控EBOV和MAR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重组病毒在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6-05-01)
宋坤,王喜军,温志远,葛金英,冯娜[3](2013)在《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EBO V)能够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即埃博拉出血热。研制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 SV)印第安纳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BO V)囊膜糖蛋白G P的重组V SV(rV SV-ZEBO V-G P),通过w 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在重组病毒中ZEBO V G P蛋白获得正确表达;动物试验显示重组病毒对小鼠高度安全;中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ZEBO V囊膜糖蛋白G P嵌合V SV假病毒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本研究表明rV SV-ZEBO V-G P作为防控ZEBO 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宋坤[4](2013)在《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引起的感染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感染后死亡率高达70%-90%。EBOV是目前人类所知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之一,具有作为生化武器的潜力,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将其列为A级生物恐怖制剂。EBOV主要流行于非洲地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我国目前尚未发现该病,但EBOV也有传入我国的潜在危险,对EBOV疫苗的储备性研究意义重大。EBOV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丝状病毒属(Filovirus),为单股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EBOV包括4种亚型: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ZEBOV),苏丹埃博拉病毒(Sudan Ebolavirus,SEBOV),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Cote d'Ivoire Ebola virus,CEBOV)和莱斯顿埃博拉病毒(Reston Ebola virus,REBOV),四种亚型毒力各不相同,其中ZEBOV毒力最强,人感染后病死率高达90%。Glycoprotein(GP)蛋白是EBOV表面唯一的跨膜蛋白,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最关键蛋白。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作为重组活病毒载体有很明显的优势:VSV基因组仅长11kb,但却可容纳最长4.5kb的外源片段,且插入的外源片段高度稳定,可获得极高的表达效率;VSV的增殖速度极快,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上都有较高的滴度,便于大量制备;另外,VSV对干扰素十分敏感,感染后可被宿主机体快速清除,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以实验室已经建立的VSV Indiana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平台,成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ZEBOV GP的重组病毒rVSV-ZEBOV-GP,通过western blot,共聚焦免疫荧光实验证明GP蛋白在感染细胞膜表面能够正确表达。重组病毒生长动力学结果显示rVSV-ZEBOV-GP具有与野生型VSV相似的细胞生长特性。将rVSV-ZEBOV-GP以大剂量接种小鼠,均未出现发病症状,说明重组病毒至少对一种哺乳动物是安全的。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ZEBOVGP的特异性中和抗体,证明了重组病毒作为ZEBOV疫苗的有效性。本研究表明rVSV-ZEBOV-GP作为防控ZEBO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06-01)
水泡性口炎病毒囊膜糖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和马尔堡出血热(Marburg hemorrhagic fever,MHF)分别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并伴有严重出血为症状的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EBOV和MARV同属丝状病毒科,它们是目前人类所知最致命的病原之一,其致死率可高达90%,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物武器及生物反恐防范对象。虽然EHF和MHF主要流行于非洲地区,我国尚未发现该病,但随着日益密切的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日益增高。研究证明使用疫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和危害,因此开展EBOV和MARV的储备性疫苗研究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意义。本研究在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限制性酶切位点改造,成功建立了嵌合型VS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将VSV基因组中自身囊膜糖蛋白G替换为ZEBOV,SEBOV或MARV的囊膜糖蛋白GP并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分别命名为rVSV?G/ZEBOVGP,rVSV?G/SEBOVGP和rVSV?G/MARVGP。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叁种重组病毒的GP蛋白均能够正确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膜表面,免疫电镜结果表明GP嵌合在重组病毒粒子表面,重组病毒呈现典型的子弹状形态特征。进一步在小鼠上进行叁种病毒的安全性评价,在观察期内小鼠未表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和任何临床症状,初步表明叁种重组病毒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了评估重组病毒对小鼠的免疫原性,将叁种病毒以单独(1×106pfu)或叁重联合(每种病毒1×106 pfu)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小鼠,初次免疫3周后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利用ELISA和中和试验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一次免疫后小鼠即能产生较高水平的GP特异性IgG和中和抗体,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显着上升。表明叁种重组病毒在小鼠上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构建了以嵌合型VSV为载体的几种重要烈性外来出血热病毒储备性疫苗,并证明这几种疫苗无论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对小鼠安全,且能诱导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rVSV?G/ZEBOVGP,rVSV?G/SEBOVGP和rVSV?G/MARVGP作为防控EBOV和MAR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重组病毒在非人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泡性口炎病毒囊膜糖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邵钰,王金良,刘任强,张会雷,王喜军.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囊膜糖蛋白嵌合型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及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
[2].邵钰.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囊膜糖蛋白嵌合型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与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3].宋坤,王喜军,温志远,葛金英,冯娜.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
[4].宋坤.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