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函玎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内科四川德阳618100)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内科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肿瘤内科介入化疗患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病情采取化疗方案同时使用安慰剂,研究组采取治疗化疗的同时使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减少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化疗常见白细胞和骨髓抑制,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细胞抑制率。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肿瘤;化疗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15-02
化疗作为控制恶性细胞增殖和转移的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但是化疗会损伤自身白细胞和抑制骨髓增殖[1]。本文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用于治疗化疗并发症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肿瘤内科收治癌症患者120例,使用化疗方案治疗。不包括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3±4岁,9例肺癌,11例肠癌,7例胃癌,12例乳腺癌,7例食管癌,14例其他肿瘤,对照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56±4岁,10例肺癌,9例肠癌,11例胃癌,11例乳腺癌,8例食管癌,11例其他肿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化疗治疗后24h使用100?g/d安慰剂皮下注射1次。研究组进行化疗后24h使用100?g/d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1次。两组连续使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血象数值。
1.3统计学处理
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细胞减少率和血小板减少率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可见,研究组白细胞减少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率和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细胞减少率和血小板减少率[n(%)]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见,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3.讨论
大剂量联合化疗是控制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加速肿瘤细胞分化[2]。化疗药物对肿瘤恶性细胞缺乏特异性的选择,对体内正常细胞同样造成损伤。化疗毒性成为肿瘤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是化疗用量限制的主要因素[3]。体外基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应用于肿瘤化疗并发症治疗,有一定疗效。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是采用体外重组技术制成的一种糖蛋白,能够游离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利于中性粒细胞成熟,诱导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如外周血,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增加趋化和吞噬作用。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应用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所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状,有效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量,促进中性粒细胞恢复,从而降低感染机会,提高体内白细胞数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白细胞减少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率和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能够有效促使骨髓系祖细胞向成熟中性粒细胞分化、增殖,加速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外周血,显著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
综上所述,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聚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显著,增加体内白细胞数量,减少感染几率。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x-±s109/L)
【参考文献】
[1]华瑛,曹舫.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大剂量联合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103例临床观察[J].西北药学杂志,2013,28(05):522-523.
[2]周朝娟,田宗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01):61-62.
[3]雷双根,余小芬,谢春伟,邓芬,雷秋模.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07):28-30.
[4]廖英,朱苏雨,肖莲,刘祖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黏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