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论文_徐蕾,陈思宇,谢东升,庄萍,王发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体,水生植物,植物,微生物,生态,效果,调式。

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论文文献综述

徐蕾,陈思宇,谢东升,庄萍,王发国[1](2019)在《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乡土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研究了广东地区5种乡土水生植物对2种富营养化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净化效果和植物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与无植物空白相比,5种乡土植物使低、高浓度水体的T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8%~13.3%和13.2%~17.1%,T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5.2%~22.1%和11.3%~57.6%,其中野荸荠(Eleocharis plantagineiformis)适用于净化低氮水体;酸模叶蓼(Polygonumlapathifolium)适用于高氮水体;叁白草(Saururuschinensis)适用于低磷水体;菱角(Trapa komarovii)适用于低氮或高磷水体;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对2种水体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高磷水体效果极佳。5种乡土植物在低、高浓度水体中均旺盛生长,水龙的生物量净增长率分别达375.5%和539.8%,表现最优,其次为菱角;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则在高浓度水体中腐烂死亡,加重了水体污染。水龙、菱角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较强,对P的吸收能力显着优于其他植物(P<0.05)。因此,5种乡土植物均可作为广东地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备选植物,其中水龙和菱角的开发潜力最大。(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罗晶,陈津端,周安刚[2](2019)在《景观生态浮岛根系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各地,水体富营养化都是一个普遍问题,富营养化引起的危害不容忽视,是水体治理中重点研究的问题,随着技术的成熟,景观生态浮岛技术已经开始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得到推广和使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景观生态浮岛根系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0期)

陈旭,章俊,章文军,汤唯唯[3](2019)在《水培植物在低温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水生植物在低温环境下对水体的净化效果,选取市场上常见的仙羽蔓绿绒、竹柏和袖珍椰子这3种水培植物为受试对象,以CODCr、 TN和TP等水质指标为主要测定项目,来验证水培植物在冬季越冬环境下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仙羽蔓绿绒、竹柏和袖珍椰子在日平均气温3~5℃的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水体净化能力,对污染水体中TP的去除率均达80%以上,其中仙羽蔓绿绒对水体TP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3种水培植物对TN的去除率也都能达到60%以上;对水体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52.1%、 32.6%、 38.7%,其去除率均大于对照组的去除率。(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9年04期)

罗雪梅,黄帅,樊华,李森,涂卫国[4](2019)在《凤眼莲对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对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净化修复效果,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至劣Ⅴ类水配制5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废水进行水培试验,考察凤眼莲对不同初始浓度废水中COD_(cr)、TN和TP的净化效果。当废水COD_(cr)、TN、TP初始浓度分别为25.720~136.040、1.263~32.011、0.942~4.111 mg/L时,凤眼莲对COD_(cr)、TN和TP的净化处理效果良好,去除率随初始浓度升高而呈增加趋势,最高可分别达到80%、97%和98%,表明凤眼莲对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都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尤其适于净化修复劣Ⅴ类水质水体。(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林灿阳,李涛,滕腾,林久洪,庞子君[5](2019)在《可调式覆盖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活性覆盖材料吸附饱和失效和沉水植物在光照较弱的水体底部难以生存的问题,在污染底泥沉水植物与活性覆盖材料联合修复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一种可调节式富营养化水体污染底泥覆盖床装置,并开展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历时25 d,在苦草种植密度为30株·m~(-2),黑藻种植密度为8丛·m~(-2),沸石和活性炭混合覆盖强度均为1 kg·m~(-2)的条件下,基于沉水植物(苦草+黑藻)和活性覆盖材料(沸石+活性炭)联合的可调覆盖床系统对水体中氨氮削减率及高锰酸盐指数削减率分别达到98.78%,51.05%,可有效削减水体中氨氮和有机物的负荷.(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悦[6](2019)在《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和农业的飞速发展,过量的营养盐流入水生态系统中。如何修复富营养化的水体,恢复天然水功能效应,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生物治理方法因经济、美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水生植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吸收营养物质、调节水体环境,还能为微生物等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促使营养物质通过其他方式被进一步去除。本文以西安沪灞生态区内两处不同富营养化类型的水体为背景,分析了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水质指标的关系。探讨不同季节水生植物对氮、磷元素去除效率及根际微生物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计算夏季与冬季植物作用与微生物作用对水体中氮磷去除的贡献。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重要结论:(1)两个水体中生长的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共有的门类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抚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优势种群均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不同季节共有种群和优势种群的构成差异不明显,但是其丰度在季节上有所差异。其特有种群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2号水体中生长的喜早莲子草其根际微生物种类较1号水体更为丰富,但1号水体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比2号水体多。在季节上,秋季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较夏季更丰富。(2)不同季节四种植物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有很大差异,夏季水葫芦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秋季伊乐藻和黄菖蒲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冬季伊乐藻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喜旱莲子草和水葫芦在夏季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而伊乐藻和黄菖蒲在秋季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但总磷在不同季节之间处理效果差异不如总氮明显。(3)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特征为秋季>夏季>冬季,磷细菌的数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夏季植物根区亚硝化细菌数量与总氮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秋季植物根区的亚硝化细菌与总氮去除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根区的反硝化细菌与硝氮去除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的关系(p<0.01)和总氮去除率呈显着的相关性(p<0.05),冬季根区的反硝化细菌与总氮的去除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4)夏季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净化水体的过程中,优势种群由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随着实验的进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统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例逐渐增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在增加。(5)夏季与冬季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去除机理有所差别,夏季主要是植物本身的贡献,而冬季依赖于微生物作用。不同植物间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各个部分的贡献率也有差别。水生植物-微生物系统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朱凌云,戚甫长,王伟,王琪,占明飞[7](2019)在《斜生栅藻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起始密度下的斜生栅藻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设置A、B、C、D、E共5个处理组,分别按0、1×10~4、2×10~4、4×10~4、8×10~4个/mL投入不同密度的斜生栅藻,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总氮、氨氮4个指标,同时每天对斜生栅藻生物量进行计数。结果显示:不同起始密度的斜生栅藻的生长情况不同,试验后期,各处理组的斜生栅藻出现不同程度的衰亡;C、D、E处理组的总磷、总氮和氨氮的浓度整体呈现降低趋势,且都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证实斜生栅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有一定效果,且藻类密度高,去除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梁玉婷,陶秋莲,姚雄,李妮娅[8](2019)在《叁种浮叶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菱叶丁香蓼、圆叶节节菜、苹作为试验材料,对植物生长量、水体TN、NO3--N、TP、PO43--P进行测定,研究了叁种适应性较强的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叁种植物对TN、NO3--N、TP、PO43--P均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其中,在去除TN、TP上,圆叶节节菜>苹>菱叶丁香蓼;在去除NO3--N上,菱叶丁香蓼>圆叶节节菜>苹;在去除PO43--P上,苹>圆叶节节菜>菱叶丁香蓼。叁种植物株形优美,适应性强,对富营养化水均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以在水体修复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马宏娟[9](2019)在《给水污泥陶粒基质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生态浮床被广泛应用于河、湖等地表水体污染治理中。传统型生态浮床主要依赖于植物作用,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十分有限。在传统型生态浮床基础上加挂人工填料的组合型生态浮床改善了传统型生态浮床除污机理较单一的缺点,开发多功能新型填料是改进组合型生态浮床水体净化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如具有污染物吸附性的填料。而给水污泥是净水过程中的副产物,研究指出给水污泥具有高效吸附磷的特性,在污水除磷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以创新浮床填料为思路,研究给水污泥陶粒化后的理化特性及作为浮床填料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探索,确定了以给水污泥为原料烧制陶粒的最佳工艺:揉制污泥球、风干、预热、焙烧,其中预热条件为400℃、10 min,焙烧条件为600℃、5 min。在该工艺下可稳定制得给水污泥陶粒,与其他烧制工艺相比,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2)污泥陶粒的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与干污泥球相比污泥陶粒在物相结构上基本未发生变化,化学基团中有轻微的Al-OH官能团损失。污泥陶粒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可达253.29 m~2/g,孔容及平均孔径较干污泥球均得到提升,综合理化特性来看,污泥陶粒的性能良好,具有作为生态浮床填料的潜质;(3)给水污泥陶粒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干污泥球有所下降,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所得两者对磷的吸附均为化学吸附,Langmuir方程拟合得出污泥陶粒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容量为1.66 mg/g,低于干污泥球的1.89 mg/g,但与其他吸附材料相比,污泥陶粒对磷仍有较高吸附性;(4)对植物浮床和陶粒浮床在动态运行过程中的条件进行调整,得到四个运行阶段中陶粒浮床和植物浮床对COD、TN、NH_4~+-N、TP的最高平均去除率,即分别为:78.2%、58.1%、46.7%及53.2%、53.5%、32.4%、27.2%及25.8%。陶粒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优于植物浮床,且在TP去除上表现出较高优越性,污泥陶粒填料吸附磷在TP的去除中起主要作用,因此选择兼具吸附性的材料作为生态浮床填料对于改善其净化能力有重要意义;(5)美人蕉在陶粒浮床和植物浮床中均有良好的长势,污泥陶粒对植物有保护支撑作用。经过浸泡的污泥陶粒并未出现解体、流失现象,实验结束后污泥陶粒表面附着了多种微生物,显着提高了浮床系统的微生物多样性。污泥陶粒在组合型生态浮床中承担了微生物载体、植物生长基质及吸附材料等多种作用,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填料。(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3)

陈敏,崔大方,黄平,袁素芬[10](2019)在《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利用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在本地采集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野荸荠(Eleocharis plantagineiformis)3种水生植物,就TN、TP、NH_3-N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酸模叶蓼、水龙和野荸荠对水体中的氮、磷、氨氮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总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野荸荠、酸模叶蓼、水龙,对总磷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酸模叶蓼、野荸荠、水龙,对氨氮的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野荸荠、酸模叶蓼、水龙。[结论]乡土水生植物是富营养化水体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各地,水体富营养化都是一个普遍问题,富营养化引起的危害不容忽视,是水体治理中重点研究的问题,随着技术的成熟,景观生态浮岛技术已经开始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得到推广和使用。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景观生态浮岛根系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论文参考文献

[1].徐蕾,陈思宇,谢东升,庄萍,王发国.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2].罗晶,陈津端,周安刚.景观生态浮岛根系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J].科技视界.2019

[3].陈旭,章俊,章文军,汤唯唯.水培植物在低温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9

[4].罗雪梅,黄帅,樊华,李森,涂卫国.凤眼莲对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5].林灿阳,李涛,滕腾,林久洪,庞子君.可调式覆盖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张悦.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7].朱凌云,戚甫长,王伟,王琪,占明飞.斜生栅藻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作用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9

[8].梁玉婷,陶秋莲,姚雄,李妮娅.叁种浮叶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J].河南科技.2019

[9].马宏娟.给水污泥陶粒基质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9

[10].陈敏,崔大方,黄平,袁素芬.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 淤泥生态浮床的构建及其对富营养) 植物与螺组合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 淤泥生态浮床的构建及其对富营养) 植物与螺组合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

标签:;  ;  ;  ;  ;  ;  ;  

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论文_徐蕾,陈思宇,谢东升,庄萍,王发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