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一婷[1]2017年在《教育心理学理论视阈下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语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二语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是体现学习者策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认为,二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目前,国外研究者借助于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二语阅读策略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已初步构建了二语阅读策略的研究体系,具有“研究内容丰富、学科背景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等特点。主要对国外二语阅读策略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内容、学科背景、研究性质、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希冀推动国内该领域的更深入研究。国内的二语阅读策略研究起步较晚,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且以英语为主要研究,但成果丰硕。在2005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二语阅读策略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第一、研究数量保持稳定上升趋势;第二、研究内容多样化,以应用研究和本体研究为主;第叁、采用调查法与教学实验法开展实证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较少;第四、研究对象大多以大学生为主,硕士、博士等高水平学习者、中小学学习者以及两者结合的研究较鲜见。基于现有的研究,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着重探讨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水平、专业、性别的相关性。本研究在回顾了国内外英语阅读策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我国四所不同类型高校的501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为研究工具,对《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量表》和《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影响因素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基于对我国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进而探讨了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水平、专业、性别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所高校本科生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为3.02,属于中等偏上频率,说明他们的阅读策略意识较强,并经常地使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主要涉及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四类,认知策略的使用用频率最高,其次分别为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学习者最常用的策略为寻读、略读、跳读和猜测词义,学习者最不常用的策略为计划、记忆、自我激励、语法分析和监控;第二、影响本科生运用英语阅读策略的因素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其他因素。英语阅读策略受学生因素的影响最大,受教师因素的影响次之,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第叁、在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面,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的运用上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英语阅读水平分别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情感策略均存在相关性,且与元认知策略显着相关;第四、在英语阅读策略与本科专业的相关性研究方面,不同专业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方面均存在相关性且英语专业与认知策略显着相关;第五、就英语阅读策略与性别的关系而言,男生与女生的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男生与女生的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男生在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方面存在相关性,而女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间均存在相关性且女生与元认知策略显着相关。本研究在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培训中以及教师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首先,学生应该设置明确的阅读目标和计划,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其次,高校英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性别、思维特点、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依据这些差异因材施教;再者,本科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应该不断增强自我意志力,控制焦虑,根据阅读材料恰当选取合适的阅读策略;最后,高校教师在本科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端正职业态度,增强人格魅力,提高专业素养。同时,高校应该合理地设置阅读课程,及时更新阅读材料,增加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训和指导,而不限于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阅读理解的讲授,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为取得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对本科生的英语阅读策略采取调查研究,并深入探讨阅读策略与阅读水平、专业、性别的相关性,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均有所创新。在理论价值上,本文建构了信度和效度均较理想的《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量表》和《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影响因素量表》;其次,本文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借鉴Mokhtari和Sheorey[1]的SORS阅读策略分类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改编阅读策略量表,使得研究更符合我国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在实践价值上,本文以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水平、专业、性别的相关性研究为着力点,收集、整理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手段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阅读策略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数据,对高校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现状、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意识及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真实、富有借鉴意义的现实启示。
黄玲琼[2]2017年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叁个层次能力要求,强调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文章中心大意、把握文章主要事实与相关细节,读懂国内外常见体裁文章,提升学生对国际文化的认识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大背景下,探讨学区英语阅读水平与存在问题,利用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视角来解读“形式主义”教学实践下的阅读障碍,有助于解决大学英语阅读问题和提升学区英语水平,本论题具有研究价值。通过对从喀什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一阶段中随机抽选的叁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研究表明,学生对语篇中心思想、语篇要点理解与推断,语篇结构分析等方面能力严重不足,具体来说,语篇中心思想推断与理解方面的策略掌握程度最差,联系情景语境进行文章预测与验证的阅读行为缺失,语篇衔接手段策略的使用意识淡薄,文章体裁和不同体裁语篇存在“必要成分”的意识不足。班级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英语阅读水平不均衡发展,但对整体英语阅读低水平的反映更为显着。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工具深入地探索问题成因,结果表明,与语言观和语言教学理念、英语阅读核心策略的指导与训练、高校教师对英语阅读课及其教学目标的认识几方面因素有关。研究建议,一是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工具革新句法和语篇两方面的英语阅读教学观念。将人际意义和情景语境等理论运用到传统句法教学中,来识记词汇、为信息量不足的句法结构提供语义角度可选项、解构句法结构变化与句子成分重组,提升学生对语法规则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同时,将语篇衔接手段、语类之必要成分等理论融入语篇教学中,以把握语篇整体和局部的逻辑意义关系,及特定语篇的语义/交际目的。二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语篇特点和“PWP”叁阶段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四点实践路径以提升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与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建议提升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及相关政策的把握能力,围绕功能英语阅读核心教学目标展开学习策略开发,将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融入教学设计,再运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教学观于审视教材和教学。
苏若菊[3]2011年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已经趋于多元化。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具备单一的外语知识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较薄弱的问题,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英语学习的目标,没有适当的英语学习的计划,在英语学习中不具备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的动机,缺少英语写作的学习策略。面对社会对复合性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也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作为动力,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大学人才的招收、培养和分配的控制。改变过去单一的只重外语专业人才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努力将其学生发展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精准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从从自主学习的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策略叁方面入手,将自主性学习的实质分为自主学习的目标、自主学习的计划、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六个方面。将自主性的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的学习动机和融入型的学习动机。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探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的能力的培养策略。其一,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做了调查研究。其二,根绝调查结果,笔者阐述了当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其叁,在阐述现状的基础上,笔者又分析了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深层原因。其四,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深层原因的分析,分别从听、说、读、写四角度提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徐敏[4]2018年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交际的日益频繁,英语成为国际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英语学习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占据着35%的比重,包括词汇理解、长篇阅读和仔细阅读。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较差,英语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缺乏对阅读策略的了解和使用意识。目前,国内众多研究者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但大多集中在初高中这一教学领域,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则有待发展。本文以安徽省两所师范类高等院校的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抽取每所学校各两个班级。发放问卷231份,回收问卷231份,其中有效问卷216份。问卷采用刘慧君设计的阅读元认知策略问卷,她以O’Malley和Chamot对元认知策略的分类为基础,自主设计了调查问卷。本文运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探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使用了哪些阅读元认知策略,并试图分析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主要研究问题为:(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阅读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阅读成绩有无相关性?(2)如果有相关性,是什么样的相关关系?(3)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启示?通过对所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阅读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阅读成绩有着显着的相关性;(2)通过SPSS18.0分析得出,元认知策略使用与英语阅读成绩呈正相关关系;(3)本研究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加强对元认知策略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正确使用,同时,本研究鼓励非英语专业学生自身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阅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能力。
谢斯[5]2013年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体育院校英语丏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外语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外语人才不仅仅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学科知识并熟练掌握在专业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从业所需要的专门外语语言能力。目前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即英语语言技能与文化教学和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互不联系,独立进行,虽大部分体育院校英语专业都开设有《体育运动项目英语》这一课程,有的体育院校英语专业还开设了一些用英语讲授的体育学科课程,但仅仅依靠这些为数不多的将英语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的课程来培养从事专业学科领域研究和工作所需要的专门外语语言能力显得杯水车薪。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一种将语言教学与学科内容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为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实现有效促进第二语言基本功习得和专业学科外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可能。国内外对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大都是围绕对某一门专业学科课程或语言课程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并研究该模式对于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贯穿于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建立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体系。国外的许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能力的有效性,国内的为数不多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但对于在中国体育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中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体育院校的英语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进行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检测其在提高体育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人际语言技能(综合英语能力)和认知学术英语能力(体育英语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并分析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此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在建立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方面,在各个体育院校的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英语语言技能类、英语语言文化类、体育英语类、体育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类等课程构成培养学生基本人际语言技能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的主体课程,本研究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的设计整合入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之中,根据这些主体课程的不同教学目标侧重点和教学内容特点,进行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对采用保护模式和辅助模式教学的课程的教师合作方式进行了设计,并对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设计。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为实验对象,对其《基础英语》和《体育运动项目英语》两门课程进行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实验研究,并进行了课堂教学调查研究。通过对教学实验研究和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1.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能提高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包括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并没有显着帮助,同时,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其综合英语能力的效果比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的效果要更为显着。2.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体育英语能力,能够显着地提高体育英语听力能力、体育英语阅读能力,体育英语词汇表达能力和体育英语翻译能力。3.课堂教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理解输入和二语输出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第二语言和运用学习策略和已有知识来完成真实任务的真实语境,并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需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和体育英语能力。但在词汇和语法教学方面有所欠缺,对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的教学效果也有限。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建立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贯穿于体育院校英语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基本人际语言技能和认知学术语言能力,因此这一教学模式可在中国体育院校英语专业中实施,作为众多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中的一种选择。
柳媛慧[6]2008年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语用推理研究》文中指出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里,信息交流赋予阅读理解能力新的挑战。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交流的对话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有必要明确阅读的实质。阅读实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语用学理论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编码、解码过程,它还涉及推理。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语用推理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本文在语用推理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探讨和解释阅读理解的过程,认为阅读理解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交流的过程,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作者所表达的话外意图(交际意义);阅读理解的实质是推理,是一个读者利用自己的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与词汇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阅读理解是一个读者与作者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所依赖的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并且是相互作用的心理构建。根据对阅读理解的分析,本文通过两个实证研究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大学生来说,在阅读理解中,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用推理能力之间关系如何?语用推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是否重要?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间语用推理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性?研究仪器为E-Prime1.0心理实验专业软件,并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总体上与语用推理能力呈正线性相关;语用推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非英语与英语专业学生间语用推理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一定的启示:英语阅读教学中首先应构建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讲授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其次应明确理解的本质,将关联理论和图式理论等应用到阅读理解教学中,使学生提高语用推理能力,吸取文章的精华,最终实现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张庆华[7]2015年在《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但具体课程领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还很有限。阅读是外语学习环境下语言输入的最重要途径,阅读类课程在我国高校外语课程中占很大比例,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大量课堂观察和对教师的深度访谈,辅以学生访谈、学生问卷、课程大纲等其它数据收集方式,对四名高校英语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进行了深入探宄,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四位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他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有何特点?3)他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是怎样发展和变化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四位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包括六方面的内容。英语阅读学科知识主要回答“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英语阅读课程知识涉及设定英语阅读课程目标、个性化地选择和使用教材、寻找教材的延伸点、化解语言和内容二者之间的张力和灵活使用教学课件。英语阅读学科教学知识是关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呈现、表征和阐述方式以及课堂活动组织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和发展阅读能力的知识,主要包括借助举例、画图和讲故事等阐释讲解工具、用引导性的提问推进思考和理解、有针对性地指导语言学习、促进文本多重解读、挖掘与学生的相关性以及读写结合或阅读与其它技能融合。关于英语阅读教学与自我关系的知识体现为教师对自我与英语阅读教学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包括阅读的个人意义、自我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对自我阅读教学能力的认识和因对阅读教学效果的感知而形成的自我概念。关于英语阅读与学生关系的知识包括叁方面: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教学,教师关于英语阅读对学生个人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理解与学生的关系和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地位。阅读教学情境知识包括英语阅读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师对社会文化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理解,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怎样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知识。第二,通过分析意象等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形式理解每位教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个体特征。再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统领性主题和学科维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统领性主题是教师和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叁方通过课堂对话实现不同程度的“视域融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具有四个学科维度:语言、认知、社会文化和审美教育。第叁,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是以个人生活史、学科造诣和体验、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学习为个人基础,以职业动机为内在动力,以环境因素为外部媒介,在教育情境中通过不断的反思而生成和发展的。课堂实践中的“行动中反思”固然重要,而教学设计中的“为了实践的反思”以及教学实践后的“对实践的反思”也不容忽视。本文提出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具体内容和特征,为阅读教师认知领域的研究增添了一份中国语境下的理解,也是对普通教育领域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理论拓展。研究发现对英语阅读教师的教学、职业发展和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有启示作用。
魏仙梅[8]2006年在《语篇分析在大学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文中提出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如何提高阅读水平又一直是困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之一。英语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扩大词汇量、拓展语法知识、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试图运用语篇分析的理论指导学生英语阅读,借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改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大一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尝试了语篇分析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语篇角度出发,通过宏观分析和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语篇分析,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语篇分析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并具体介绍了运用语篇分析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篇章的文化背景、结构、段落以及字词句的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主题。 大学英语正面临着课程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技能的倾向,建立一个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为基础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系。同时,此次课程改革提倡民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广大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此背景下,笔者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产生“费时多,收效低”问题的主要原因。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然后,作者就课程标准对大学生阅读要求作了具体的阐述,提出了语篇分析的的必要性。紧接着,作者就语篇分析作了理论探讨。随后,作者就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其中,关键在于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活动的中心,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启发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本文的重点在第四章,即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实验。实验的对象是九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05级专科生。B0541班为实验班,B0542班为对照班。作者通过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对比,注重学生的阅读过程,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同时有效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反馈和评价,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互访和阅读测试等手段,检测语篇分析的阅读效果。
李珊[9]2016年在《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化,研究生越来越频繁地被要求直接使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听专业课程和讲座,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游学和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在运用英语完成此类事情上都存在一定困难。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生英语的课程必须改革,从目前以学习语言为目的的通用英语转移到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学术英语上来。本研究首先阐明了学术英语基本概念和必要性;其次,大量查阅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刊物和着作,从课程、教学、需求、语言、教材、对外借鉴和评价考核等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上,自编《江西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为叁大部分:人口学特征问题,包括性别、学校、年级、学科类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现状调查;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学术英语水平及学术英语课程意见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通用英语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未能满足在研究生中广泛存在的学术英语需求,急需改革。一方面要改善现有课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增设学术英语课程满足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借鉴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经验,笔者提出构建学术英语课程的设想,即英语学习与学术活动融合、免修与选修并存、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并举、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以及教材与语料库共建。同时,鉴于本省高校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类型、学术英语水平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建议开设学术英语写作和学术英语交流两大课型,针对本省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需求明显的现状,特别提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以期为本省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实施和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有益借鉴。
朱励奋[10]2013年在《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关键的一项能力,尤其对阅读水平相对较低的高职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高职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应用图式理论对高职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是顺迎社会对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图式理论是当前最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阅读理论之一。它是指储存在人们大脑中的知识框架。图式理论指导学习者如何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把自己听到的,或读到的恢复或构成一个图式。这个理论认为,阅读本质上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高效阅读需要读者能够把文本内容与自己的先存知识及时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本研究首先简单回顾了图式理论发展史,罗列了各路专家对图式的不同界定,介绍了图式分类(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陈述了图式在阅读中的作用,图式与阅读的关系,以及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过程的叁个典型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补偿”模式。文献回顾为本研究的图式理论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随之论文切入话题核心:探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如何结合图式理论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文也涉及了与阅读相关的概念,阅读理解实质,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揭示了目前的阅读教学问题。其次,本研究以图式理论为指导,试图通过有计划的调研,访谈,和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语言图式,激活内容图式,完善形式图式,形成图式阅读策略,激发阅读兴趣,进而完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任务。其间,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应该摒弃不良阅读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有效的图式阅读技巧。在应用环节,本研究在确立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高职阅读教学原则前提下,强调了“四读法”来构建,丰富和使用叁个图式。在对照班和实验班两个平行班间进行一个学期实验,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传统阅读法和图式阅读法),以新起点大学英语教程I和高校英语应用能力叁级A水平测试为载体,分别对学生作实验前后测试,然后进行前后测的均方差比较;还有问卷调查(学生),面谈(学生),数据收集,分析并小结。本研究拟达到以下目标:a.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阅读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b.图式阅读策略培训能够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考(叁级level A)成绩;c本研究对处于高职阅读教学困惑中的同行有所启发。最后,本研究总结了为期一学期的实验收获与反思,并为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改善高职英语阅读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能为高职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职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终身学习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当下还不尽如人意的高职阅读教学局面找到改革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教育心理学理论视阈下本科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研究[D]. 浦一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17
[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 黄玲琼. 喀什大学. 2017
[3].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苏若菊.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4]. 非英语专业学生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相关性研究[D]. 徐敏. 淮北师范大学. 2018
[5].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体育院校英语丏业中的应用研究[D]. 谢斯. 武汉体育学院. 2013
[6]. 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语用推理研究[D]. 柳媛慧. 湖南科技大学. 2008
[7]. 高校英语教师阅读教学实践性知识个案研究[D]. 张庆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8]. 语篇分析在大学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 魏仙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 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研究[D]. 李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16
[10]. 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朱励奋. 上海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