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基线论文_傅宇航,彭复蓉,余洋,杨宇衡,方安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敏感性基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菌,基线,敏感性,水稻,甲基,赤霉病,酰胺。

敏感性基线论文文献综述

傅宇航,彭复蓉,余洋,杨宇衡,方安菲[1](2019)在《川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及水稻稻曲病菌对戊唑醇敏感性基线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曲病均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对川渝地区水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化学防治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主要措施。其中琥珀酸脱氢酶合成抑制剂(噻呋酰胺)、麦角甾醇合成抑制剂(戊唑醇)等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选择性高、作用靶标独特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曲病的化学防治中。但是由于这两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长期且大规模的使用易导致抗药性产生。因此,本研究测定了川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对噻呋酰胺、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 Tak]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18年分离自川渝地区100株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_(50)值在0.0077~0.1053μg/mL,最不敏感菌株的EC_(50)是最敏感的13.7倍,平均EC_(50)值为0.0384±0.0207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性群体。因此确定以0.0384±0.0207μg/mL作为川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基线。(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18年分离自川渝地区100株水稻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_(50)值在0.0178~0.1282μg/mL,最不敏感菌株的EC_(50)是最敏感的7.2倍,平均EC_(50)值为0.0567±0.0222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性群体。因此确定以0.0567±0.0222μg/mL作为川渝地区水稻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以上研究结果为监测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及水稻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田间抗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向礼波,杨立军,薛敏峰,张学江,曾凡松[2](2018)在《禾谷镰孢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药剂田间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新型吡啶酰胺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在中国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氟唑菌酰羟胺对湖北省6个地区106株禾谷镰孢菌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及其与多菌灵和氰烯菌酯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氟唑菌酰羟胺对106株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为(0.018 0±0.209 0)mg/L,平均值为(0.072 8±0.025 9)mg/L;对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值为(0.052 7±0.473 2)mg/L,平均值为(0.176 0±0.059 6)mg/mL;且其EC50值频率分布均呈单峰曲线,因此可分别将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作为禾谷镰孢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基线。初步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多菌灵或氰烯菌酯的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均未表现出抗性。田间试验显示,氟唑菌酰羟胺有效剂量200 g/hm~2处理的防效(超过90.0%)显着高于对照药剂氰烯菌酯600 g/hm2的防效(78.0%),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在127%~135%之间。经氟唑菌酰羟胺处理后,小麦籽粒中由禾谷镰孢菌产生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含量比空白对照降低了55.09%。研究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禾谷镰孢菌呈现出较高的室内活性且田间防效优越,同时还能降低小麦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及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可作为生产中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或后备药剂,同时也可考虑用作为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抗性治理的替代药剂。(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戴德江,刘亚慧,沈瑶,张传清[3](2018)在《白术黑斑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检测及对咪鲜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斑病是影响白术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2015—2017年从浙江省磐安、天台、新昌和嵊州4地采集、分离得到137株白术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其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斑病菌群体(n=137)对甲基硫菌灵的高水平抗性频率为77.4%,中等水平抗性频率为22.6%,未检测到敏感菌株;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为20.4%,含21株低水平抗性菌株和7株中等水平抗性菌株。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白术黑斑病菌的活性最高,EC50值为0.15 mg/L。供试的137株白术黑斑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值分布在0.05~0.87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9±0.11)mg/L,可作为敏感性基线。(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穗,陈伟,王冰华,赵会[4](2018)在《禾谷镰孢菌对氰烯菌酯敏感性基线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内烯酸乙酯JS399-19)对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tum)分离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并由此建立该药剂的敏感性基线。氰烯菌酯对上述分离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的范围在0.098 0~0.504 1μg/mL之间,平均值为0.258 9±0.055 1μg/mL;其敏感基线呈单锋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各分离菌株之间对该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且并不因用药年份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孢菌的多菌灵敏感型菌株和抗药型菌株也均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这表明该药剂在发生多菌灵抗药性的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减少赤霉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监测上海郊区禾谷镰孢菌群体对氰烯菌酯敏感性的动态变化,制定该药剂合理使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戴德江,魏方林,王琼伟,吴鉴艳,张传清[5](2017)在《氯苯醚酰胺(Y13149)生物活性初步研究及水稻纹枯病菌对其敏感性基线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氯苯醚酰胺[N-(2-(2,4-二氯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Y13149]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策略(PFVS)快速发现的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创制化合物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苯醚酰胺对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供试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50值在0.008~15.25 mg/L之间,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辣椒疫霉和链状腐霉活性较弱。田间试验表明,氯苯醚酰胺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75 g/hm2时的平均防效为79.6%,其防效总体略好于噻呋酰胺(75 g/hm2的平均防效为77.3%)。此外,氯苯醚酰胺对采自浙江和江苏两省的125株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布在0.002~0.259 mg/L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0.021±0.008)mg/L,因此可将其作为水稻纹枯病菌对氯苯醚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强[6](2017)在《安徽玉米小斑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及对丙硫菌唑的抗药性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世界上叁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仅低于小麦、水稻,它不但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农作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业原料和动物饲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改变、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更新和跨地调种频繁等原因,导致玉米病害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小斑病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分离获得的玉米小斑病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室内生测试验在11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杀菌剂中挑选出对玉米小斑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3种药剂,分析比较安徽不同生态区玉米小斑病菌对供试3种药剂的敏感基线,再根据杀菌剂的田间防效,分析3种药剂对安徽省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在此基础上,通过紫外诱导和药剂定向选择的方式,进行了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硫菌唑的抗药风险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采集于安徽省合肥、明光、金寨、宿州、涡阳、砀山、濉溪7个玉米产区的玉米小斑病典型病叶标样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共分离获得201个菌株,经过形态特征鉴定所有菌株均为玉米小斑病菌。2.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11种比较有应用价值的单剂对供试菌株的抑菌效果,挑选3种对玉米小斑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氟硅唑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突出,抑制中浓度为0.0227μg/m L,丙硫菌唑和嘧菌酯对菌丝生长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选择氟硅唑、丙硫菌唑和嘧菌酯进行后续安徽省玉米小斑病菌对药剂的敏感基线建立的试验。3.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差异将分离到的玉米小斑病菌划分在3个生态区内,比较不同生态区之间玉米小斑病菌对供试药剂的敏感基线差异。其中合肥和明光为淮河以南玉米非主产区,宿州、涡阳、濉溪、砀山为淮河以北玉米主产区,金寨为大别山玉米零星种植区。经过敏感性检测,共得到3个生态区供试菌株对3种药剂的9个敏感基线和安徽省所有供试菌株对3种供试单剂的3个敏感基线。试验结果表明:安徽各个地区供试菌株对3种供试单剂的敏感性从强到弱依次均为大别山区域>淮河以南区域>淮河以北区域。安徽供试菌株对氟硅唑的敏感度最高,敏感基线最小;丙硫菌唑次之;嘧菌酯敏感性最差,但3种单剂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从敏感基线来看,3种药剂的敏感基线都处于较低的水平。4.让玉米小斑病菌在玉米产孢CM培养基上生长,待其大量产孢后,得到分生孢子,用显微镜镜检,制成浓度约为1×105个/m L的悬浮液。在接种孢子悬浮液前两天和接种后两天对玉米植株施一定量的药剂,并以等量的水为对照,接种后7天调查田间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氟硅唑在防治玉米小斑病中表现最佳,且治疗效果明显强于预防效果,预防效果为74.17%,治疗效果为81.16%;丙硫菌唑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效果次之,预防效果为61.30%,治疗效果为68.89%,治疗效果也强于预防效果;嘧菌酯的防效在叁者中最差,预防效果为52.74%,治疗效果为51.13%,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相当。5.本研究以合肥地区分离的玉米小斑病菌敏感菌株HF1为试验菌株,丙硫菌唑为供试药剂,通过紫外诱导和药剂选择两种诱导方式分别诱得1个和4个抗药突变体,紫外诱导的突变频率为1.25×10-8,药剂选择的突变频率0.011,获得中抗性菌株2个,低抗性菌株3个,未获得高抗性菌株。分别从抗性水平,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四个方面对5个抗药突变体进行了相关试验检测,同时与对应的母本菌株做对比,分析其理化性质上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性菌株在后代稳定性、菌落生长、抗药水平、致病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下降,综合抗药突变体的发生频率,判断玉米小斑病菌对丙硫菌唑是低抗药风险。为田间科学用药以及抗药性控制方法提出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杨帆,李荣玉,李明,胡贤锋,何成龙[7](2017)在《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从贵州、湖北、湖南、河南4省7个稻区分离的101株纹枯病病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01株菌株的EC50值介于0.365 5~4.832 7μg/mL之间,平均值为1.872 1μg/mL,菌株之间的EC50值最大相差13.2倍,其敏感性频率分布曲线为单峰连续曲线,近似于正态分布,因此,可将EC50值1.872 1μg/mL作为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7年05期)

陈蕾丽[8](2017)在《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氟啶胺和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田间抗苯醚甲环唑菌株的生物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葡萄炭疽病发生逐年加重,成为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子。因缺乏抗病品种,化学药剂仍然是防控该病的主要应急措施。该病防控长期依赖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叁唑类杀菌剂,为该病害的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镇江市句容的葡萄炭疽病防效下降。因此,急于明确该地区叁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状况和新防治药剂的筛选,为此,进行了如下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建立了葡萄炭疽病菌对咯菌腈、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本研究采用菌落直径法,利用采自江苏镇江市的80株葡萄炭疽病菌分别建立了其对咯菌腈、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叁种杀菌剂敏感性(EC50)基线:0.28±0.21μg/ml、0.12±0.12 μg/ml和0.45±0.11 μg/ml,EC50值分布均成单峰曲线。该研究为葡萄炭疽病化学防控和抗药性监测奠定基础。(2)明确了句容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频率和田间抗药性菌株的生物学性质。江苏镇江句容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药性,抗药性频率10%;其抗药性状需要EC50和MIC值两个指标共同决定;抗药性菌株产分生孢子能力、菌落生长显着下降,但致病性增强;与丙环唑和咪鲜胺存在正交互抗性;抗药性菌株的CYP51的氨基酸密码子点突变可能导致其抗药性形成;田间抗药性基因型丰富,至少存在8种抗药性基因型。(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胡贤锋,李荣玉,李明,王健,杨帆[9](2017)在《贵州省水稻稻曲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基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监测水稻稻曲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敏感性基线是科学用药和抗药性监测的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贵州省的8个稻区分离的107株稻曲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不同稻区的107株稻曲病菌菌株的EC_(50)值介于0.0086~0.2573mg/L之间,菌株之间的EC_(50)值最大相差29.91倍。[结论]供试菌株敏感性频率呈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_(50)均值(0.1064±0.0578)mg/L作为贵州省稻曲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7年03期)

刘保友,张伟,栾炳辉,王英姿[10](2016)在《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基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结果显示,EC50处于0.206 7~9.066 5 mg/L之间,平均为3.883 6±2.097 9 mg/L,与甲基硫菌灵对5个野生海棠菌株的EC50平均值3.041 3±0.296 5 mg/L无明显差异。正态检验表明,76个苹果轮纹病菌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符合近似正态分布,山东省未出现产生抗药性的苹果轮纹病菌菌株,EC50平均值3.883 6±2.097 9 mg/L可作为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基线。(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2期)

敏感性基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新型吡啶酰胺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在中国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氟唑菌酰羟胺对湖北省6个地区106株禾谷镰孢菌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及其与多菌灵和氰烯菌酯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氟唑菌酰羟胺对106株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_(50)值为(0.018 0±0.209 0)mg/L,平均值为(0.072 8±0.025 9)mg/L;对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值为(0.052 7±0.473 2)mg/L,平均值为(0.176 0±0.059 6)mg/mL;且其EC50值频率分布均呈单峰曲线,因此可分别将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作为禾谷镰孢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基线。初步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多菌灵或氰烯菌酯的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均未表现出抗性。田间试验显示,氟唑菌酰羟胺有效剂量200 g/hm~2处理的防效(超过90.0%)显着高于对照药剂氰烯菌酯600 g/hm2的防效(78.0%),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在127%~135%之间。经氟唑菌酰羟胺处理后,小麦籽粒中由禾谷镰孢菌产生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含量比空白对照降低了55.09%。研究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禾谷镰孢菌呈现出较高的室内活性且田间防效优越,同时还能降低小麦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及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可作为生产中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或后备药剂,同时也可考虑用作为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抗性治理的替代药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敏感性基线论文参考文献

[1].傅宇航,彭复蓉,余洋,杨宇衡,方安菲.川渝地区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及水稻稻曲病菌对戊唑醇敏感性基线的建立[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向礼波,杨立军,薛敏峰,张学江,曾凡松.禾谷镰孢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药剂田间防效[J].农药学学报.2018

[3].戴德江,刘亚慧,沈瑶,张传清.白术黑斑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腐霉利的抗性检测及对咪鲜胺敏感性基线的建立[J].农药学学报.2018

[4].张穗,陈伟,王冰华,赵会.禾谷镰孢菌对氰烯菌酯敏感性基线的建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8

[5].戴德江,魏方林,王琼伟,吴鉴艳,张传清.氯苯醚酰胺(Y13149)生物活性初步研究及水稻纹枯病菌对其敏感性基线的建立[J].农药学学报.2017

[6].张强.安徽玉米小斑病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及对丙硫菌唑的抗药性风险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

[7].杨帆,李荣玉,李明,胡贤锋,何成龙.水稻纹枯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J].中国植保导刊.2017

[8].陈蕾丽.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氟啶胺和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田间抗苯醚甲环唑菌株的生物学性质[D].南京农业大学.2017

[9].胡贤锋,李荣玉,李明,王健,杨帆.贵州省水稻稻曲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基线[J].农药.2017

[10].刘保友,张伟,栾炳辉,王英姿.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基线[J].湖北农业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黄瓜白粉病菌( Sphaerotheca fuligine...基线方向灵敏度随θ变化的分布(取l0=...辽宁省81株稻瘟病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供试127株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芒果炭疽病菌野生菌株对多菌灵敏感性...偏倚风险比例图

标签:;  ;  ;  ;  ;  ;  ;  

敏感性基线论文_傅宇航,彭复蓉,余洋,杨宇衡,方安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